内容简介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然而真正了解其理论并行之于临床实践的人不多。笔者邹勇从事五运六气理论研究与实践20余年,深感编写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入门读物是许多中医工作者的渴求。
《五运六气入门与提高十二讲》杂志连载16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许多读者建议出版成册。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上,对书稿进一步修改、充实。最终成稿,希望能对广大读者了解五运六气理论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邹勇,主任医师、教授(3级),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职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全国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山东省五级师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老年病科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主编及著有《田文学术经验集》《五运六气入门与提高十二讲》《三因司天方解读》等专著。
目录
第一讲 五运六气起源与沿革
一、起源
二、学术沿革
第二讲 五运六气入门
一、五运六气概念
二、五运六气的说理方法
三、五运六气学说中专属用词
四、五运三纪
五、岁运推演
六、主运
七、客运
八、岁运(大运、中运)、主运、客运之间的关系
九、六气的推演方法
十、客主加临
十一、运气相合
十二、五运六气的运用
第三讲 五运六气理论术语
一、干支释义
二、干支推算
三、二十八宿释义
四、五天之气
五、天门、地户
六、太一
七、九星七曜与九宫、九州
八、漏壶计时
九、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十、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十一、当位、非位
十二、先天、后天
十三、正化、对化
十四、正化日、邪化日
十五、本、位、气交
十六、胜、复
十七、郁发之气
十八、迁正、不迁正;退位、不退位;升降不前
十九、亢害承制
二十、升降出入
二十一、初中
二十二、司岁备物
二十三、岁主藏害
二十四、五十营
二十五、虫
二十六、刚柔
第四讲 五运六气理论的背景渊源
一、时代背景
二、时间背景
三、空间背景
四、天文学背景
五、历法背景
六、音律背景
七、文化背景
第五讲 五运六气理论探讨
一、五运六气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渊源
二、《黄帝内经》天地之气运动规律探析
三、论天人相应
四、论三阴三阳
五、论气化
六、论标本中气
七、南政北政探微
八、运气脉象探微
九、论五运六气起始时刻
十、五运六气交运时刻之争
十一、运气候法
十二、五运六气与气令
十三、五运六气与物候
十四、五运六气与瘟疫
十五、论“三年化疫”
十六、《素问遗篇》考
第六讲 运气理论与临床
一、五运六气临床思辨
二、《素问·七篇大论》治则治法
三、运气理论制方与运用初探
四、运气五味用药探讨
五、基于《内经》性味理论的六气临证方药
六、基于运气理论的五运六气临证方药
……
第七讲 古代运气名方选
第八讲 古代运气医案选
第九讲 历代运气理论发挥
第十讲 《内经》运气九篇词荟
第十一讲 《素问》五运六气论述导读
第十二讲 《灵枢》五运六气论述导读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五运六气入门与提高十二讲》:
甲子纪年是中国古代以干支记录时间的方法,凡六十年一甲子。《竹书纪年》载自黄帝始,《今本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云:“元年,帝即位,居有熊……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古本竹书纪年·五帝》亦有“帝尧元年丙子”的记载。《后汉书·律历上》注引《月令章句》云:“大桡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五行大义》云:“干支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轩辕之时,大桡之所制也。”
古代对干支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左传·隐公元年》云:“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载:“太初元年……日得甲子,夜半朔月冬至。”
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夏后氏颁布了夏历,以正月为一岁之首,正月建寅。公元前1562-公元前1066年殷商时期,最迟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武丁时代,已经有了十二支的划分,并开始用于记日记旬。殷墟卜辞显示,3000多年前古人已熟练地运用干支纪日,在殷墟甲骨文已有完整的干支表,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几乎每片甲骨文上都刻有干支纪日的文字。中国历史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才有比较准确的纪年。
1.干支源于古人对天象的观察天干和十二地支是中国上古时期对太阳和月亮运行周期的描绘,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皇极经世》云:“干支,天也”。《史记·历书》云:“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十于之名得于古代传说天有十日,十干盖十日之名。《广雅·释天》:“甲乙为干。干者,日之神也。”十二地支之名得于古代对月亮认识的传说。《广雅·释天》:“寅卯为支。支者,月之灵也。”《五行大义》引蔡邕《月令章句》云:“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也,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支。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辰。阴阳之别,故有干支名也。”可见,干支起源于古人对天象的观察。
2.干支体现了生长化收藏阴阳消长规律《汉书·律历志》指出:“此阴阳合德,气钟于子,化生万物者也。故孳萌于子,纽牙于丑,引达于寅,昌茆于卯,振美于辰,已盛于巳,号布于午,昧薆于未,申坚于申,留孰于酉,毕人于戌,该阂于亥。出甲于甲,奋轧于乙,明炳于丙,大盛于丁,丰楙于戊,理纪于己,敛更于庚,悉新于辛,怀任于壬,陈揆于癸。故阴阳之施化,万物之终始。既类旅于律吕,又经历于日辰,而变化之情可见矣。”《三命通会》云:“盖甲乙其位木,得春之令,甲乃阳内而阴尚包之,草木始甲而出也。乙者,阳过中,然未得正,方尚乙屈也。又云,乙,轧也,万物皆解莩甲自抽轧而出之。丙丁其位火,行夏之令,丙乃阳上而阴下,阴内而阳外,阳丁其强,适能与阴气相丁。又云,丙,炳也,万物皆炳然著见而强大。戊己其位土,行周四季。戊,阳土也,万物生而出之,万物伐而人之。己,阴土也,无所谓而得己者也。又云:戊茂也,己,起也。土行四季之末,万物含秀者抑屈而起也。庚辛其位金,行秋之令。庚乃阴干阳更而续者也,辛乃阳在下阴在上,阴干阳极于此。庚,更故也。而辛,新也。庚辛皆金,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云:万物肃然更改,秀实金成。壬癸其位水,行冬之令。壬之,言任也,壬乃阳生之位。壬而为胎,万物怀妊于壬,与子同意。癸者,揆也,天令至此,万物闭藏怀妊于其下,揆然萌芽,此天之道也。”
根据《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的解释,干支内含生机、育有生物的生、长、化、收、藏之义。《史记·律书》云:“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丙者,言阳道著明,故日丙;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故日丁……庚者,言阴气庚万物,故日庚;辛者,言万物之辛生,故日辛……壬之为言妊也,言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癸之为言揆,言万物可揆度,故日癸。”《汉书·律历志》也都作了解释:“出甲于甲,奋轧于乙,明炳于丙,大盛于丁,丰楙于戊,理纪于己,敛更于庚,悉新于辛,怀妊于壬,陈揆于癸”。这是干支在古代的生物引申含义。
……
前言/序言
运气学说是以天体运行规律演绎自然规律和人体生命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内涵是以人肉眼所能观测到的天体现象,与自然界气象、气候、物候等变化相联属,将人体生命与疾病变化规律进行深入探讨。《五运六气入门与提高十二讲》是我学习五运六气理论的入门之作。本书作为五运六气学习入门与提高读物,第一讲首谈五运六气起源与沿革,力求言简意赅,介绍五运六气发展概况。第二讲五运六气入门,尽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五运六气理论的基本框架知识,并能用于临床实践。第三讲解释运气理论中相关名词术语,以助初学者对运气理论的学习理解。第四讲针对五运六气理论形成的背景知识做相关解读。学习五运六气,必须知晓运气理论的相关背景和概念,可以说,运气理论的学习过程,就是相关概念背景的解读过程,理解了这些,理论学习就较容易掌握了。第五讲主要针对个人学习五运六气理论的认识做学术探讨,对有争议的理论问题,由于个人理论知识和认识水平所限,认识不深甚至有失偏颇之处,恳请同道教正。第六讲针对运气理论的临床应用做解读和发挥。第七讲选取古代医家在特定运气背景下的运气效方,供读者参考。古往今来,历代医家所创制的医方,只要在运气理论指导下临床应用,都可以称为运气方。第八讲选摘古代医家应用运气理论的临床验案,供读者借鉴。第九讲对古代为五运六气理论与临床有贡献发挥的医家学术作简要介绍,由于本人认识水平所限,不能尽展历代医家的学术风貌,只能选择一些代表性医家以了解其端倪,抛砖引玉,求贤者以正。第十讲针对《内经》运气九篇中的名词概念,以原文摘录,不做解释,以经文解经意,以便于读者体味。第十一讲、第十二讲选录《素问》《灵枢》运气九篇之外的其他有关五运六气理论的相关篇章论述并作简要导读,让读者知晓《内经》运气理论不独以运气九篇,几乎每一篇都包含了天地阴阳之理,而运气九篇是对五运六气的专篇论述。
关于交运时刻,是五运六气理论与实践的关键问题,但是自古存在三种主要学说,一说大寒,一说立春,一说冬至。源于立春说(含正月朔日说)符合经旨,源于冬至说为汪机所倡,源于大寒说基于仲景和王冰,大寒说成为主流。由于现行通用教材取大寒说,本书从众,待经过科学的研究和专家共识之后,再作修正。中医学很多问题的存在是因为缺乏客观的标准,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大家共同努力,发掘客观证据,以正本归原。本书尚不能解运气理论之冰山一角,将在以后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充实与提高,希望专家与同道教正。
愿我学习五运六气入门之心得,给初学者以启发,内中错误恳请斧正。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渊源,是中医理论皇冠上的明珠,不学五运六气就不能深刻体会中医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就不能真正领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愿我的入门之路能给后学者以借鉴。
五运六气入门与提高十二讲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