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面试题型专项突破系列:综合分析题》是目前市面上针对公务员面试各种题型而出版的专项备考图书之一,具有如下特点:
一,遵循“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一般教学规律,按照“基础理论—答题策略—例题精解—专项突破”的顺序对内容进行编排,形成了以考试形式为“经”和以考试内容为“纬”的完备体系。
第二,对各种题型的基础理论、解题技巧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而且还重点强调了不同题型的答题关键点在哪里,让考生真正实现个性化答题和去模式化答题。
第三,打破传统的教材编写习惯,在具体题型的讲解中,引用了大量生动、有针对性的辅助案例,突出案例在学习和领悟中的作用,以生动的内容,全面系统地引导考生内化能力,回归面试本质。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面试题型专项突破系列:综合分析题》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认识综合分析题,其中就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题概述、综合分析题答题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二章至第六章为分类题型精讲,分别从问题概述、答题策略、专项突破以及备考素材库四个层面,详细介绍了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题常考的五大类题型,即社会现象类问题、政策理解类问题、名言俗语类问题、故事理解类问题以及原理效应类问题。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第一节综合分析能力(2)
一、综合分析能力概述(2)
二、综合分析能力与面试(2)
(一)面试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2)
(二)综合分析能力与综合分析题(3)
第二节综合分析题概述(4)
一、题型概念(4)
二、题型分类(5)
第三节综合分析题答题策略(6)
一、综合分析题作答思维(6)
(一)站在公务员的角度看问题(6)
(二)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11)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5)
(四)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7)
(五)点面结合(19)
(六)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4)
二、综合分析题作答要求(26)
(一)观点要具体(26)
(二)框架要清晰(29)
(三)语言要精炼(32)
(四)论证要有力(36)
第一节社会现象类问题概述(42)
一、题型概念(42)
二、考查维度(42)
第二节社会现象类问题答题策略(44)
一、答题思路(44)
二、真题精讲(49)
第三节社会现象类问题专项突破(50)
第四节社会现象类问题备考素材库(82)
第一节政策理解类问题概述(100)
一、题型概念(100)
二、常考政策类型(100)
第二节政策理解类问题答题策略(102)
一、答题思路(102)
二、真题精讲(105)
第三节政策理解类问题专项突破(107)
第四节政策理解类问题备考素材库(135)
一、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解读(135)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关键词解读(146)
三、政治热点(152)
四、经济热点(165)
五、社会热点(174)
六、文化热点(188)
七、生态热点(202)
第一节名言俗语类问题概述(212)
一、题型概念(212)
二、考查类型(212)
第二节名言俗语类问题答题策略(213)
一、答题思路(213)
二、真题精讲(217)
第三节名言俗语类问题专项突破(218)
第四节名言俗语类问题备考素材库(244)
一、名人名言专题识记(244)
二、领导人经典语录(253)
第一节故事理解类问题概述(270)
一、题型概念(270)
二、考查类型(270)
第二节故事理解类问题答题策略(272)
一、答题思路(272)
二、答题技巧(277)
三、真题精讲(278)
第三节故事理解类问题专项突破(280)
第四节故事理解类问题备考素材库(301)
一、理想价值(301)
二、乐观积极(303)
三、灵活创新(305)
四、团结协作(306)
五、挫折困难(308)
六、敬业奉献(311)
七、诚实守信(313)
八、孝老爱亲(317)
九、见义勇为(319)
十、助人为乐(323)
第一节原理效应类问题概述(328)
第二节原理效应类问题答题策略(328)
一、答题思路(328)
二、真题精讲(329)
第三节原理效应类问题专项突破(331)
第四节原理效应类问题备考素材库(339)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面授课程体系(354)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56)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认识综合分析题
第一节综合分析能力
一、综合分析能力概述
综合与分析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辩证思维的一种方法。
所谓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和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查,从内在的相互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整体特征。综合是一个从感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的过程,目的是取同舍异概括为一般。
所谓分析,是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和要素,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查,从而把握事物的内部结构,确定事物的不同特征。分析的目的是得出抽象性规定。
所谓综合分析就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把事物视为多层次、多方面、多阶段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对各部分和各要素进行周密的分析,把有内在联系的要素归结起来,从整体上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综合分析强调对客体本身内部规律的发现,无论事物、事件还是某种学说或思想,当它成为对象时都被视为“有形”的客体,就可以被划分、被解释,这种解释是由外而内逐渐深入的过程。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对所考查的事物、现象、概念,不但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而且能从微观方面予以分析,并能充分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即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公务员所必需的基本能力。
二、综合分析能力与面试
(一)面试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公务员面试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善于运用综合与分析,既从整体上把握,又在局部上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这是公务员的基本能力,在题目中经常表现为:能否对政府的政策有透彻的理解,能否对社会现象有正确的看法,能否坚持正确的道义,能否知法守法等。
二是在透析本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提出解决对策并预测未来趋势。因为公务员的工作不是清谈,而要自觉地把综合分析的方法贯穿于工作、服务中,能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二)综合分析能力与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能力是平常看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在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能力是必考要素之一。综合分析能力对公务员来说,就是看清问题本质、找到解决方法的能力;从思维方法来讲,就是在思考问题时,既要分得开,也要合得拢,将综合与分析结合起来考虑问题。
这样一项能力在面试中出现,目的就是判断考生思维是否敏锐、严密,能否系统、全面、准确地分析事物,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善于解决难题。在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说,综合分析能力其实是答好所有面试题的基础。因为对任何问题的思考都离不开综合分析能力,作答时都需要认真地审题,然后归纳出答案。
如“你在文件收发室工作,工作很忙,经常加班,但你的同事经常不来,你怎么办?”
这道题目虽然是人际关系题,但也要先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是同事工作不积极,还是同事家里确实有事,是工作分工不明确,还是与我存在矛盾等等,全面分析各种可能性,再进行相应地决策。
从狭义上来说,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有一些专门考查大家对某问题看法的题目此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提出观点、分析论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这类题型称为综合分析题。如“你对当前国家实施的阶梯电价政策有什么看法?”
第二节综合分析题概述
一、题型概念
综合分析题,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能力,是否能够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题型。
在考官评分考核表中,对于综合分析题是这样定义的:对事物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对事物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个组成部分予以考虑;能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综合分析题,一直是国家及地方公务员面试中必考的题型,也是对考生素质要求比较全面、试题难度比较大的题型。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需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既要有宏观的把握,还要有微观的深入,如此,才可以将一个综合分析题进行初步的挖掘,形成一个基本的框架,而要将题答好,还需要有理有据,由浅入深,由点及面。
【样例一】
现在社会上的一些蓝领,例如月嫂、快递员等,平均月工资过万,甚至比有些白领的工资还高,这一现象引起社会热议。请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样例二】
当前国家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改革,自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对此,你怎么看?
【样例三】
有人说,权力是一种负担,行使权力时要稳如泰山,不能把权力行使当儿戏;也有人说,权力是一种享受。请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样例四】
小蜗牛背着又重又硬的壳,爬得很慢,于是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说:“可是毛毛虫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却不用背这个壳呢?”妈妈说:“因为毛毛虫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它的。”小蜗牛说:“可是蚯蚓也没骨头爬不快,为什么也不背壳呢?”妈妈说:“因为蚯蚓会钻土,大地会保护它啊。”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只要一步一步努力,最后一定能爬到金字塔的顶端。”请谈谈这则寓言故事对你的启示。
【样例五】
工匠在打铁时,其中有一个步骤是将打完烧红的铁立即放入冷水中,心理学把这定义为“淬火效应”。请结合“淬火效应”谈谈你对挫折的理解。
2018公考面试“综合分析题”精准突破指南 洞悉题型本质,掌握解题脉络,成就高分面试!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公务员招录中,面试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综合分析题”作为考察考生思维逻辑、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的“重头戏”,更是成为许多考生心中的一道“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政策解读、观点辩论,如何拨开迷雾,抓住核心,给出既有深度又有高度的分析,并最终形成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答案?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系统、科学、高效的解题方法论,助你精准破解“综合分析题”的迷局,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本书特色与价值: 本书紧密围绕“综合分析题”这一核心题型,深度剖析其背后考官的考察意图,提炼出各类综合分析题型的共性与个性,为你量身打造了一套“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实战训练体系。我们深知,单纯的题海战术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唯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模式和解题技巧,才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一、 深度解析题型,拨开迷雾见本质 本书首先将对“综合分析题”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界定,帮助考生建立清晰的题型认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 题型分类细致入微: 综合分析题并非单一类型,其内部又可细分为多种子题型,如: 现象类分析: 关注社会热点、政策执行、舆论焦点等,要求考生能够客观描述现象,分析原因、影响,并提出对策。 观点类分析: 针对不同观点的碰撞,要求考生能够辨析正误,阐述理由,并提出自己的立场和见解。 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类分析: 挖掘其深层含义,联系现实,阐述道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政策解读类分析: 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内容、意义,并分析其影响和落实措施。 漫画/图表类分析: 观察图片或图表信息,提炼关键数据或意象,进行联想和分析。 人际关系类分析(含综合性): 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情境下,分析各方利益、动机,提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方案。 考官考察意图深度揭秘: 每一类综合分析题的背后,考官希望看到什么?本书将深入剖析: 政治敏感度与大局观: 是否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大政方针,站在全局高度思考问题。 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 是否能层层递进,有条理地分析问题,抓住本质。 价值判断与道德情操: 是否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批判不良现象,弘扬正能量。 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 是否能提出切实可行、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对策建议。 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是否能清晰、准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 掌握核心方法,构建逻辑框架 “综合分析题”之所以让考生头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题思路。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套“万能钥匙”式的解题模型,让你面对任何综合分析题都能迅速进入状态。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经典模型精讲: 这是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本书将深入讲解如何灵活运用此模型: “是什么”: 如何准确、客观、简洁地概括现象或观点,提炼核心要素。 “为什么”: 如何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宏观、微观、主观、客观、直接、根本等。 “怎么办”: 如何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前瞻性的对策,并阐述其意义和作用。 “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运用: 任何问题都不是单一维度,而是复杂多样的。本书将教你如何做到: 两点论: 全面看待事物,分析其积极与消极、主流与支流、有利与不利等方面。 重点论: 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深化论述。 “分—合”思维模式的应用: 分: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逐个击破,理清脉络。 合: 将分解后的问题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升华主题。 “宏观”与“微观”视角切换: 如何将个人经历、具体案例与国家政策、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实现视野的拓展。 “价值导向”的精准定位: 如何在分析中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传递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 三、 实战演练与专项突破 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巩固和内化。本书将提供丰富多样的实战演练,帮助考生将所学方法论融会贯通。 海量真题精选与权威解析: 精选近几年国家及各地市公务员面试真题中的经典综合分析题,涵盖各类题型,并由资深面试专家提供详尽、透彻的解析。 解析结构清晰: 包含题型分析、考官意图、答题思路、参考答案、以及对参考答案的深度点评,指出其亮点与不足。 多角度思考: 针对同一道题,可能提供多种不同的分析角度和答题思路,启发考生拓展思维。 答题技巧点拨: 在解析中穿插答题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应注意的细节以及提升答题效果的技巧。 题型专项训练: 针对前文提到的各种综合分析题子类型,设计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题组,帮助考生在某一类型上进行集中突破。 “难点”、“易错点”逐个击破: 总结考生在解答综合分析题时常见的难点和易错点,提供详细的规避策略和纠正方法。例如: 如何避免观点片面化、绝对化? 如何处理“两难”、“多难”问题? 如何将个人经历巧妙融入答题中? 如何避免空泛的口号式回答? 模拟演练与反馈: 鼓励考生在掌握方法后,进行限时模拟答题,并对照解析进行自我评估,找出不足,加以改进。 四、 提升表达力,让观点更具说服力 再好的思想,如果表达不清,也难以打动考官。本书将关注答题的语言表达层面,帮助考生提升面试的临场表现力。 如何组织语言,条理清晰: 强调逻辑连接词的使用,句子结构的优化,以及段落之间的过渡。 如何使用鲜活的素材,增加答题的生动性: 引导考生关注时事,积累素材,并将之恰当地运用到答题中。 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提升答题的专业性和感染力: 学习公务员语言的特点,避免口语化,提升语言的正式度和严谨性。 如何控制答题节奏,自信沉稳地表达: 结合实际面试场景,提供语言表达的技巧和心理调适方法。 本书适用于: 所有备考2018年度国家及各地市公务员面试的考生。 希望系统学习和掌握“综合分析题”解题方法论的考生。 在面试中遇到“综合分析题”感到困惑和迷茫的考生。 追求面试高分,希望在“综合分析题”上实现突破的考生。 告别死记硬背,拥抱逻辑思维;告别盲目刷题,迈向精准突破。 “综合分析题”是考察考生综合素质的试金石,更是决定面试成败的关键。本书将是你备考路上最贴心的助手、最得力的伙伴。让我们一起,通过科学的方法、系统的训练,将“综合分析题”化为你的优势,在面试的舞台上,自信地展现你的才华,最终赢得心仪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