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

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晓霜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潜意识
  • 自我认知
  • 直觉
  • 人格
  • 思维模式
  • 情绪
  • 成长
  • 内省
  • 行为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4252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520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2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直觉是神经末梢未经推理直接洞察事物的本质,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了解人的直觉与潜意识,能帮助我们开启隐藏的潜能,重塑内在的自我。
《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并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用简单便捷的方式,对直觉与潜意识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揭开“心想事成”法则的秘密。

作者简介

杨晓霜,女,出生于1980年,天津蓟县人。2004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现任教于河南城建学院,文学硕士,讲师职称。对教育学、心理学有较深的研究,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近10篇,主持或参与省(部)、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曾获河南省教学标兵、市社科先进个人称号。

目录

第01章 认识直觉和潜意识,了解心灵工作的原理 / 001
潜意识从何而来 / 002
直觉的发源地在哪 / 005
直觉是心灵深处的宝藏 / 008
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区别 / 010
潜意识的工作原理 / 013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潜意识的产物 / 016
第02章 从潜意识和直觉激发潜能:让自己更强大 / 019
学会做你身体的精神领袖 / 020
人生的“金矿”藏在潜意识背后 / 023
肯定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个屹立不倒的人 / 025
给自己打气,会让你越来越自信 / 028
积极的自我暗示能提升自信 / 031
累积自我价值,就是累积自信 / 034
第03章 潜意识与成功,为自己插上成功的翅膀 / 039
消除恐惧心理,敢于迈出第一步 / 040
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吗 / 043
设立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和清晰 / 046
心念目标,不断想象你的目标 / 049
制定一个未来规划,来指引潜意识 / 051
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将梦想变成现实 / 054
第04章 运用意识转换心态,好心态带来好心情 / 057
悲观主义者的心声:“我为什么总是不快乐” / 058
快乐或悲伤,都是潜意识所给的选择 / 060
笑对人生,不管一切如何 / 063
凡事多往好处想一想 / 066
调整潜意识,好心情是可以“装”出来的 / 069
人生安宁的本源在于潜意识 / 072
第05章 潜意识与情绪:别让你的情绪失控 / 075
冲动会让你做出失去理智的事 / 076
从潜意识控制你的愤怒情绪 / 078
不与争执,学会冷处理 / 082
调整心理状态,从消极变积极 / 085
内心扭转法始终让你内心充满阳光 / 088
转移法调节和消除坏情绪 / 090
“关”上耳朵,不给意识受刺激的机会 / 093
第06章 与不良潜意识说再见,赶走内心的负能量 / 097
在潜意识中用正能量代替负能量 / 098
悔恨毫无意义,学会原谅自己 / 101
一味地抱怨只会让你的人生陷入泥潭之中 / 104
摒弃“不可能”的意识,敢做才能做得到 / 106
割除自卑意识这颗毒瘤 / 110
骄傲自满只会让你停滞不前 / 112
别让潜意识中嫉妒这颗毒药害了你 / 114
第07章 潜意识与人际:迎合人心就能收获好人缘 / 119
人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 120
谁都有被尊重的需要 / 123
时刻保持微笑,用温情感染他人 / 125
交际中满足对方希望成为重要人物的意识 / 128
认同和赞赏他人,你也会得到认可 / 132
满足对方的虚荣心 / 134
激发他人高尚的动机,让对方无法拒绝你 / 137
第08章 直觉与财富:如何运用直觉致富 / 141
像乔布斯那样相信直觉 / 142
股神巴菲特:“几乎所有的投资都是来自我的直觉” / 144
财富目标:你想赚多少钱 / 147
相信直觉并不是要一味地冒险 / 150
机遇面前,不可错过 / 152
第09章 潜意识与微动作:从潜意识读懂人心 / 155
身体上的小动作在随时“表达”内心 / 156
通过微动作识破他人谎言 / 158
眼为心声,从眼神变化读懂对方内心世界 / 161
小小名片传递出的信息 / 164
看穿不同笑容背后的含义 / 166
嘴巴的动态展现他人内心喜怒哀乐 / 169
从打招呼的方式判断人性 / 171
通过睡姿探究他人心理 / 174
从约会场所的选择来洞悉对方的处世方式 / 177
第10章 潜意识与婚姻:从潜意识经营婚姻更美满 / 181
了解男女潜意识中的异性符号 / 182
拆不散的爱情:感情越是受阻,关系越是亲密 / 185
如何识别男人花心与否 / 188
婚姻中的“不理解”是怎么造成的 / 190
男女其实是互补和对抗的两个潜意识个体 / 193
要幸福,就要架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 195
第11章 有关直觉:直觉是对潜意识的归纳和总结 / 199
什么是心理直觉 / 200
人都会不自觉地接受暗示 / 203
从潜意识和直觉获得创造性灵感 / 205
只给自己正向的暗示 / 208
如何从潜意识调节自己的睡眠质量 / 211
第12章 潜意识与人生:其实,你可以更幸福 / 215
找到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 / 216
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朝积极的方向努力 / 218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幸福 / 220
你愿意为梦想作出改变吗 / 222
放过自己,别和自己较劲 / 225
为自己制定一个可以实现的幸福未来 / 228
参考文献 / 231

精彩书摘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个心理学名词——“潜意识”。这是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范畴的词汇,精神分析学派的学者认为,潜意识是我们无法看见的人类心灵深处蕴藏着的巨大力量。同样,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来说,也想了解到底什么是潜意识,人类的潜意识又是从何而来的。心理学家认为,“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弗洛伊德又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有的又译为前意识和潜意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谈的潜意识,是一种与理性相对立存在的本能,是人类固有的一种动力。弗洛伊德称,人类有一种本能,也就是追求满足的、享受的、幸福的生活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人类的言语行动。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潜意识可以升华成为人类文明的原始动力。所以,潜意识是无法被我们察觉的,但是它确实随时随地影响我们的行
为和生活,比如,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我们所作出的任何一个抉择。所以,潜意识所完成的工作是人类生存和进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思想构成部分中,除了潜意识外,还有意识,但是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3万倍。
那么,潜意识从何而来的?心理学家称大致有三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先天的潜意识部分,一些人为认为是前世因素,一些人认为来自于基因,不过,此处,这一部分我们暂不讨论。第二个来源是“潜移默化”或“熏陶”。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很多人和事,这些人和事都会进
入到我们的心里,成为我们的潜意识的一部分,在暗中起着作用。第三个来源是,在我们的显意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内容逐步沉淀下来,然后进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中。比如,我们的一些习惯和信念等,我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讲的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自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潜意识便开始形成,比如,父母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期望、家庭环境的熏陶、学校的教育,我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获得的阅历以及逐步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的观念与思想,还有一些积极的想法,或者负面的情感等,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住进存储起来,形成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灵魂。它是我们形成新的思想、心态、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信息源泉。
心理学家称,人的潜能是被深藏于潜意识之下的,所以,人要激发潜能,可以从潜意识入手。潜意识包罗万象,深厚神奇,那么如何来训练开发和利用它呢?以下几点
可供探索参考:
1. 学会训练和开发潜意识中的超强记忆功能
我们从出生开始的所见所闻,都会被我们的潜意识储存起来,这些事物包罗万象,有好坏之分,而潜意识却不分好坏,统统“记录在册”。为了提高你的潜意识的储存效率,你还可以借用一些辅助手段,如重要资料重复输入,重复学习,增加记忆功能,建立看得见的信息资料库——分类保存图书、剪报、笔记、日记、移动存储设备等,以便协助潜意识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其他聪明才智服务。
2. 训练对潜意识的控制能力,使得它帮助我们走向成功,而不是走向失败潜意识并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内容,都会被吸收,常常跳过意识而直接支配人的行为,或直接形成人的各种心态。所以,成也潜意识,败也潜意识。
因此,我们要训练自己,努力开发利用有益的积极成功的潜意识,对可能导致失败消极的潜意识加以严格的控制。具体地说,珍惜原来潜意识中的积极因素,并不断输入新的有利于积极成功的信息资料,使积极成功心态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最具优势的潜意识,甚至成为支配我们行为的直觉习惯和超感。
3. 潜意识具有自动思维创造的智慧功能,我们可据此获得创造性灵感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我们为某件事苦思冥想,却想不出一个结果,然而却在梦中或者散步等情况下灵光乍现,所以,我们可以随身携带纸笔,将那些随时出现的灵感记录下来。电影大王邵逸夫,经常在思考各种问题的同时,在任何地方,都备有一本记事簿,一旦灵感从潜意识中涌现,便立刻记下来。这使邵逸夫成就了辉煌的事业。
4. 心念目标,不断地想像、不断地自我确认、不断地自我暗示
如果你也想和别人一样获得成功,就不断地、反复地暗示自己:我会成功,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假设你想获得财富,你就告诉自己,我很有钱,我很有钱,我一定会很有钱;假设你想要让自己的业绩提升,就告诉自己,我的业绩不断地提升,不断地提升,我的业绩一定会不断地提升。按照这样的自我暗示的方法,不断地练习,你的潜意识就会获得指令,你的行为和思想也就会接受潜意识的指令,然后执行这样的指令,最终助你达成目标。

前言/序言

生活着的你,不知道是否曾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吗?我们当然希望获得肯定的答案,但实际上,也许我们看到更多的答案是否定的,人们为什么不满意自己的现状呢?你是不是悲观的人?是不是觉得自己痛苦又贫穷?是不是经常被焦虑纠缠?是不是认为自己对未来毫无信心?相反,也有一些人,他们快乐、积极、富有,他们的人生阳光灿烂。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吗?是的,所有的疑问都指向同一个答案:潜意识。
br大量的科学和心理研究都证明一点:人生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人的心智功能发挥得如何。
br在心理学上,心智被划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显意识,一个是潜意识,前者是能被察觉到的,而后者是人们察觉不到的。比如,对于我们日常的活动,我们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某件事,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活动,这就是显意识的内容。相反情况下,起作用的就是潜意识。
br当然,一些专业人士还分出其他的部分,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不需要分析那么复杂的理论现象,只需要了解显意识和潜意识的问题。其实,人类心理结构中,显意识的范围只有5%,而潜意识的比例却高达而95%。并且,潜意识的力量比显意识大得多,正如安东尼·罗宾曾说的:“人类所有的改变都是潜意识上的改变。”
br人的潜意识就像一个智慧仓库,正在等着我们去挖掘和利用,一旦我们能开启这座宝库的大门,我们的人生将会发生彻底的改变。正所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一个人在他的潜意识里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
br然而,正如潜意识不被我们所认识到、具有隐匿性以外,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未曾看到或利用潜意识的作用。即便是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在他们一生的时间内,也只不过是发挥了他们潜意识中的百分之十而已。除了潜意识之外,一直未被人们开发的智慧宝藏还有直觉,直觉是神经末梢未经推理直接洞察事物的本质,实际上,是我们的潜意识直接变为显意识的过程,几乎所有的创造性活动,都是来源直觉的指引。
br无论是潜意识还是直觉,主要是来自于经验、知识、能力的积累,是现存的,并不需要我们费尽心思去挖掘,但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来让潜意识内容得到更好的开采和利用。
br本书深入浅出地向我们展示了潜意识对我们的巨大作用,书中的一些通俗易懂的案例告诉我们潜意识是如何转化为那些具体的事物的。本书内容丰富,贴近实际,阅读完你会发现,你的生活里好像出现了一股新的力量,这股力量好像魔法般,它能带你走出过去的痛苦、困扰、抑郁、贫穷和失败,让你摆脱糟糕的过去,从而踏上通往自由、幸福和平静的康庄大道。
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 引言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洪流中,我们常常被表面的需求和外界的评价所裹挟,与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我渐行渐远。我们习惯于理性分析,依赖逻辑推理,却忽略了那个沉默而强大的“内在声音”——直觉。它像一位古老的向导,指引我们穿越迷雾,抵达更深层的理解与洞察。“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正是这样一本旨在唤醒你沉睡直觉,解锁潜意识力量的指南。它并非一套僵化的理论体系,而是一种邀请,邀请你踏上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去发掘那个一直陪伴着你,却常常被遗忘的、最真实的你。 第一章:唤醒沉睡的直觉——“我”的内在信号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直觉,它以微妙的方式在我们生命中显现:一个突然冒出的念头,一种莫名的感觉,或是对某个人、某件事的强烈预感。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无数的外界信息填满,这些微弱的直觉信号很容易被淹没。 这一章将深入探讨直觉的本质。我们将破除对直觉的误解,认识到它并非“玄学”或“巧合”,而是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一种高效、快速的模式。它通过潜意识中的经验、情感和身体反应,瞬间为我们提供一种“知道”的感觉,无需经过漫长的逻辑分析。我们会探讨直觉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身体的细微感受(如心跳加速、胃部不适)到情绪的涌动,再到脑海中闪过的影像和词语。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学习如何辨识和倾听这些内在信号。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比如静心冥想、记录梦境、以及留意日常生活中“莫名其妙”的想法,你可以开始重新连接你的直觉。我们将一起练习区分直觉与恐惧、焦虑、甚至是社会习俗强加的“应该”感。这一过程就像重新激活一项沉睡已久的感官,让你能够更清晰地感知到内心的指引。 第二章:潜意识的国度——“你”的隐藏疆域 我们的意识层面,只是冰山一角。潜意识,那广袤无垠的地下海洋,承载着我们未被觉察的信念、模式、创伤和渴望。它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情绪和决策,是我们性格形成和人生轨迹的关键所在。 这一章将带领你潜入潜意识的深层。我们将了解潜意识是如何运作的,它如何存储和处理信息,以及它与意识之间的复杂互动。我们将探讨潜意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例如那些重复出现的负面模式(如拖延、人际关系中的困境),以及那些阻碍我们前进的隐藏信念。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帮助你触及潜意识的触角。这可能包括引导式的想象,让你能够与潜意识中的象征性意象进行对话;分析你反复出现的梦境,从中解读潜意识的语言;以及观察那些“无意识”的行为反应,去理解它们背后的驱动力。这一章强调的是一种温和而深入的探索,不是去“对抗”潜意识,而是去“理解”它,与其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 第三章:直觉与潜意识的对话——“我”与“你”的和谐共振 直觉和潜意识并非孤立存在,它们是同一内在世界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潜意识是直觉信息的宝库,而直觉则是潜意识向我们发出的最直接、最原始的信号。 在本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建立直觉与潜意识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当直觉发出信号时,它往往源于潜意识中对某种情境的快速评估。理解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解读直觉的含义。我们会探讨如何通过信任直觉,来激活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智慧和创造力。 我们会分享一些具体的方法,帮助你实现这种内在的和谐共振。例如,当面临一个重要的决定时,你可以在信息充分收集的基础上,花时间静下心来,感受你的直觉告诉你什么,并留意潜意识可能通过身体感觉或情绪流露出来的信息。同时,学习如何放下对结果的过度担忧,让潜意识能够更自由地发挥其作用。我们将强调,这种对话并非单向的,而是持续的、动态的,需要耐心和实践。 第四章:直觉的力量——解锁“我”的无限潜能 当我们学会倾听直觉,并理解潜意识的语言后,我们的内在力量将被极大地释放。直觉不仅仅是预感,它更是我们创造力、洞察力、决策力和适应力的源泉。 这一章将展示直觉如何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在个人成长方面,直觉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做出更符合内心需求的决定。在人际关系中,直觉能够帮助我们更敏锐地捕捉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建立更真诚、更深入的连接。在工作和事业中,直觉可以引导我们发现新的机遇,突破思维定势,产生创新的想法。甚至在应对危机和挑战时,直觉也能提供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帮助我们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我们将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练习,让你亲身体验直觉所带来的改变。例如,学习如何利用直觉来提升你的学习效率,如何通过直觉来指导你的创作过程,甚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直觉来做出更愉快的选择。这一章旨在让你相信,你所拥有的直觉力量,远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得多,它能帮助你开启一段更富有意义、更令人满意的人生。 第五章:与潜意识共舞——重塑“我”的内在世界 潜意识是塑造我们个性和人生体验的基石。学会与其和谐相处,甚至积极地与之“共舞”,意味着我们能够主动地重塑我们的内在世界,从而改变我们的外在现实。 本章将聚焦于如何运用直觉和对潜意识的理解,来进行积极的内在转化。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并转化那些限制性的潜意识信念,用更有益、更赋能的信念取而代之。这可能涉及到一些温和的心理技术,比如积极肯定语的运用,可视化练习,以及通过直觉来探索和疗愈过去的创伤。 我们将深入讲解如何利用直觉来设定和实现目标。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难以实现目标,并非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潜意识中存在着与目标相悖的信念。通过直觉,我们可以更深层地探究这些阻碍,并找到与之共处或转化的方法。 这一章鼓励你成为自己内在世界的积极创造者。通过持续的实践和自我觉察,你会发现,你不再是被动地被潜意识所驱使,而是能够主动地与之合作,共同编织属于你的精彩人生。你将学会如何运用直觉的智慧,去规划你的未来,如何借助潜意识的力量,去实现你的梦想。 结语 “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不是一本提供终极答案的书,而是一扇敞开的门,通往你内心深处那片未被开发的宝藏。它邀请你放慢脚步,倾听内在的声音,去认识那个更全面、更真实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隐藏的才华,理解困扰已久的难题,甚至重新找回失落的平静与喜悦。 这趟旅程,需要你的勇气、好奇和耐心。但请相信,当你真正开始与你的直觉和潜意识对话时,你会发现,你拥有的智慧和力量,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这本书所倡导的,是一种持续的探索和自我发现,愿它成为你在这段奇妙旅程中,最贴心的向导。

用户评价

评分

《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与内在真实的相遇。作者以一种极其真诚的态度,揭示了潜意识在我们生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新维度。我特别被书中关于“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的阐述所打动。作者解释说,潜意识为了保护我们免受伤害,有时会压抑或扭曲一些不愉快的记忆和情感,而这些被压抑的部分,却可能在我们成年后的生活中,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显现出来,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书中有大量的心理学案例,让我得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原来自己的一些“怪癖”或“难以解释的恐惧”,可能正是源于潜意识的自我保护。比如,我一直以来都对某些特定场合感到莫名的紧张,后来通过书中的引导,我才意识到,这可能与我童年时期的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有关,而我的潜意识,一直在试图避免再次经历那样的痛苦。作者并没有将这些潜意识的运作方式描绘成一种“问题”,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理机制。他鼓励我们去理解和接纳这些保护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更健康的应对方式。我特别欣赏作者提出的“臣服”的概念。他并不是让我们放弃努力,而是鼓励我们去顺应潜意识的流动,去理解它想要传达的信息,并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做出更符合自己内在需求的行动。这种“臣服”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合作。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吸引人,它既有心理学家的专业深度,又不失哲学家的思辨广度。作者善于运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深刻的洞见,带领读者一同踏上自我探索的旅程。

评分

《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读物,更是一次关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作者以一种极其真诚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潜意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影响,也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新维度。我特别被书中关于“潜意识中的恐惧与不安”的论述所打动。作者解释说,我们潜意识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未被解决的恐惧和不安,而这些情绪,却可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显现出来,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书中有大量的心理学案例,让我得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原来自己的一些“莫名的担忧”或“难以克服的障碍”,可能正是源于潜意识中的某些深层恐惧。比如,我一直以来都对公开演讲感到有些莫名的排斥,后来通过书中的引导,我才意识到,这可能与我潜意识中“被评判”或“出丑”的恐惧有关。作者并没有将这些潜意识中的恐惧描绘成一种“弱点”,而是将其视为一种需要被理解和疗愈的部分。他鼓励我们去识别并拥抱这些恐惧,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应对恐惧的力量。我非常欣赏作者提出的“拥抱不完美”的理念。他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之处,而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我们独特的魅力。只有当我们能够接纳并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才能真正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吸引人,它既有心理学家的专业深度,又不失哲学家的思辨广度。作者善于运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深刻的洞见,带领读者一同踏上自我探索的旅程。

评分

当我拿到《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这本书时,我被它散发出的宁静与智慧所吸引。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被作者的笔触所吸引,他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自我意识的奥秘。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情绪的潜意识根源”的论述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将情绪简单地视为一种生理反应,而是将其视为潜意识向我们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他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在某些情境下,产生莫名的愤怒、悲伤或恐惧,以及这些情绪背后可能隐藏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或过去的经历。书中有大量的案例,让我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情绪波动。例如,我常常会在感到压力大时,无意识地开始暴饮暴食,而书中对于这种行为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可能是一种潜意识中寻求安慰和逃避现实的方式。作者并没有评判这种行为,而是鼓励我们去理解它背后的动机,并寻找更健康的方式来应对。我特别欣赏作者关于“情绪觉察”的指导。他提供了一些练习,帮助我们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例如,在感到强烈的情绪时,我们可以试着停下来,深呼吸,然后问自己:“我现在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它想告诉我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我逐渐发现,自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再轻易被负面情绪所困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它融合了科学的严谨性和文学的抒情性,使得阅读过程既有启发性,又不失趣味性。作者善于运用诗意的语言,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意象,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潜意识的奇妙之处。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叫《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但我翻开它,并没有立即被那些深奥的潜意识理论所淹没,反而被作者以一种极其亲切、娓娓道来的方式,带入了一场关于自我认知的奇妙旅程。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无意识习惯”的讨论。作者并非直接给你一堆数据或者研究报告,而是通过几个非常生活化的小故事,比如一个人如何总是在不经意间拿起手机刷短视频,或者在感到焦虑时无意识地咬指甲,来阐述潜意识如何通过这些细微的行为模式来表达我们的内在需求。我以前从未如此清晰地认识到,原来我们每天做出的许多决定,甚至是一些下意识的反应,都深深地烙印着潜意识的痕迹。更令人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揭示问题”的层面,而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我们如何去“看见”这些习惯。他并没有要求我们去“对抗”或“压制”它们,而是鼓励我们去“理解”它们背后的原因。比如,为什么会产生某种无意识的习惯?它是在试图满足我们什么缺失的需求?是安全感,还是被认可?通过这种温和的探索,我开始不带评判地审视自己的某些行为,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小我”,它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与我沟通。这种“遇见”的过程,充满了好奇与惊喜,让我觉得,原来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或者痛苦的事情,反倒可以是一场充满善意的自我对话。书中的语言也十分考究,没有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而是用一种诗意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咀嚼某句话,因为它们似乎直接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例如,书中提到“潜意识就像一片深邃的海洋,而我们的意识只是海面上的浪花”,这句话让我对自身有了全新的认知,原来我以为的“我”,只是冰山一角,而绝大部分的“我”,都隐藏在更深的海域。这种比喻,虽然简单,却极富力量,让我对探索潜意识充满了向往。

评分

《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读物,更是一次关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作者以一种极其真诚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潜意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影响,也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新维度。我特别被书中关于“潜意识中的信念系统”的论述所打动。作者解释说,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关于自己、关于他人、关于世界的信念系统,而这些信念,很多时候都是在潜意识中运作,并且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选择。书中有大量的心理学案例,让我得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原来自己的一些“习惯性思维”或“固有模式”,可能正是源于潜意识中的某些固有的信念。比如,我一直以来都对追求成功感到有些莫名的恐惧,后来通过书中的引导,我才意识到,这可能与我潜意识中“成功会带来压力”或“我不配拥有成功”的信念有关。作者并没有将这些潜意识中的信念描绘成一种“障碍”,而是将其视为一种需要被重新审视和调整的部分。他鼓励我们去识别那些不再服务于我们的信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更积极、更具支持性的信念。我非常欣赏作者提出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概念。他强调,我们潜意识中的信念,会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行为,从而促使我们走向我们所相信的那个结果,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有能力通过改变潜意识中的信念,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吸引人,它既有心理学家的专业深度,又不失哲学家的思辨广度。作者善于运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深刻的洞见,带领读者一同踏上自我探索的旅程。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那种柔和的色彩搭配和隐约可见的漩涡图形,就已经让我对“潜意识”这个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真正开始阅读时,我发现作者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他并没有将“潜意识”描绘成一个神秘莫测、令人恐惧的存在,而是将其视为我们内在智慧的一部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宝藏。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直觉”的论述。作者将直觉描述为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一种微妙的沟通方式,它不依赖于逻辑推理,而是通过一种“感觉”或“预感”来传递信息。书中有大量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直觉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比如,有人在面临职业选择时,虽然理性分析各种利弊,但最终却选择了一个看似不那么“合理”的决定,而这个决定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作者解释说,这正是直觉在发挥作用,它可能捕捉到了我们意识层面无法察觉到的信息,或者与我们深层价值观产生了共鸣。我以前总觉得直觉是一种运气,是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但读完这本书,我开始相信,直觉是可以被培养和信任的。作者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增强对直觉的感知力,比如静心冥想、记录梦境、或者只是在做决定时,花一点时间去倾听内心的声音。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作者并不是鼓励我们完全抛弃逻辑,而是强调意识与直觉的平衡。他认为,理性的分析和直觉的指引,应该协同作用,才能做出最符合我们内心需求的选择。这种观点让我觉得非常实用,也让我对如何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它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艺术的感染力。作者善于运用各种比喻和意象,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具象化,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轻松地理解并产生共鸣。

评分

《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这本书,如同一位慈爱的导师,温柔地引导我走入自己内心深处,去探索那些被遗忘或忽视的部分。书中的内容,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压迫感,反而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被理解和被接纳的温暖。我尤其被其中关于“童年经历对潜意识的影响”的章节所吸引。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一些心理学家的理论,而是通过描绘一些典型的童年场景,比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某些行为而受到父母的批评或表扬,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在潜意识中留下印记,形成我们成年后的某些行为模式和信念系统。我读到这些描述时,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了那些曾经的渴望、恐惧和期待。我意识到,原来我身上一些不易察觉的“小毛病”,比如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或者在面对挑战时容易退缩,都可能与我过去的某些经历有关。作者并没有将这些童年经历简单地归结为“创伤”,而是将其视为塑造我们的一部分,并且强调,我们并非无法改变。他提供了一种“疗愈”的视角,鼓励我们带着慈悲之心去回顾和理解那些过去的自己,去释放那些不再服务于我们的情绪和信念。这种“疗愈”不是要我们去抱怨或责备,而是要我们去接纳,去整合,去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我非常欣赏作者的这种积极的、充满希望的态度。他让我觉得,即使过去有过不愉快,我们依然有能力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现在和未来。书中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和力量,每一句话都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荡起我内心的涟漪。我常常在阅读后,会陷入长时间的沉思,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评分

当我翻阅《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这本书时,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广阔的内心世界。作者用一种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笔触,为我展现了潜意识那片神秘而又充满力量的土地。书中的内容,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理论的负担”,反而让我感觉到一种被唤醒的喜悦,一种对自我更深层次的认识。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潜意识与身体症状的关联”的章节所吸引。作者并没有将身体的不适简单地归结为生理原因,而是探讨了潜意识如何通过身体症状来表达我们的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书中有大量的案例,让我得以从全新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我常常会因为工作压力而感到头痛,而书中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头痛可能并非仅仅是身体的疲惫,而是潜意识在提醒我,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作者并没有将身体症状描绘成一种“警告”,而是将其视为潜意识与我们沟通的一种方式。他鼓励我们去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去理解它们背后隐藏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更积极的应对措施。我非常欣赏作者提出的“身心合一”的理念。他强调,我们的身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当我们关注并照顾好自己的内在世界,才能真正地实现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平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独特,它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诗意。作者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意象,让我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潜意识的奇妙之处。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这本书的。当时,我正处于一个对自我认知感到困惑的阶段,渴望找到一条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道路。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被作者以一种温柔而充满力量的笔触所吸引。他并没有给我灌输任何“标准答案”,而是引导我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潜意识中的模式重复”的讨论印象深刻。作者解释说,潜意识往往会重复一些过去成功的或失败的模式,除非我们有意识地去打破它。书中有大量的案例,让我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行为。例如,我常常会在人际关系中,不自觉地扮演起“牺牲者”的角色,而书中对于这种行为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可能是我潜意识中为了获得认可而重复的一种模式。作者并没有评判这种行为,而是鼓励我们去理解它背后的动机,并寻找更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我特别欣赏作者提出的“有意识的选择”的概念。他强调,当我们能够有意识地觉察到潜意识中的模式时,我们就有能力去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打破旧有的循环,创造新的可能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它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诗意。作者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意象,让我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潜意识的奇妙之处。

评分

当我捧起《直觉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这本书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力量。作者以一种充满智慧和哲思的笔触,带领我深入探索潜意识那片广阔而神秘的内在海洋。书中的内容,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知识的压力”,反而是让我感受到一种被唤醒的喜悦,一种对自我更深层次的认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潜意识中的创造力”的阐述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将潜意识仅仅视为一个储藏过去记忆的仓库,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创意源泉。书中有大量的案例,让我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创造力。例如,我常常会在某些灵感迸发时,感到难以捕捉,而书中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灵感往往来自于潜意识深处的连接,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会去静心倾听。作者并没有将潜意识的创造力描绘成一种“神秘力量”,而是鼓励我们去培养和发展它。他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激发潜意识的创造力,比如自由联想、绘画、音乐等。我特别欣赏作者提出的“内在孩子的召唤”的概念。他强调,我们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充满好奇和创造力的孩子,而只有当我们能够重新连接并激活这个内在的孩子,才能释放出我们真正的创造潜能。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它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诗意。作者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意象,让我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潜意识的奇妙之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