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对于“上篇公共管理学基础”章节安排的思路依次是:公共管理学从哪里来?由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回答。管理者是谁?由第三章“公共管理的主体”来回答。应该如何管理?由第四章“公共管理的职能”来回答。怎样进行管理?由第五章“公共管理的过程”来回答。管理的结果如何评价与改进?由第六章“公共管理的绩效”来回答。公共权力者有什么义务以及如何约束其行为?由第七章“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来回答。“下篇公共管理学前沿”,对近年来公共管理学前沿中一些重要的并取得显著研究进展的领域,用专门章节进行介绍和分析。
内容简介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公共管理学》的修订版。
《公共管理学(第2版)》根据时代的发展,围绕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色,对公共管理学涉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全书分为“上篇公共管理学总论”和“下篇公共管理学专题”两大部分共11章,系统介绍了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特色和发展历程,全面揭示了公共管理的内涵、管理主体、公共物品、职能、运行、管理工具、责任与监控,重点分析了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非政府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的若干热点。《公共管理学(第二版)》的特点在于注重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关注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并对第1版中用于助学助教的案例和阅读文献进行了全面更新。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适用于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适用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
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发展
阅读文献公共管理的变革
上篇 公共管理学总论
第二章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
阅读文献代理人问题的“道德困境”
第三章 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体
第一节 公共组织的理论
第二节 公共组织的类型
第三节 公共组织中的人员
第四节 传统公共组织的困境与变革
案例针对城市乞讨者的两种政策逻辑
第四章 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供给-
第三节 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
案例富豪相亲会透露出什么信息
第五章 公共管理职能
第一节 公共管理职能概述
第二节 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的公共管理职能
案例茅台凭什么“飞天”
第六章 公共管理的运行
第一节 公共决策
第二节 公共政策管理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执行与控制
案例双汇“瘦肉精”事件:18道检验为何管不了一头猪
第七章 公共管理的管理工具
第一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第二节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第三节 公共部门目标管理
阅读文献解读中央部属单位的另一面
第八章 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
第一节 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
第二节 公共权力的监控
阅读文献网络热点事件多涉及公共权力监督
下篇 公共管理学专题
第九章 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
第一节 政府的含义、性质与职能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三节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五节 政府再造
阅读文献以“有限政府”理念构筑良性“政府-社会”模式
第十章 非政府公共组织”
第一节 非政府公共组织概述
第二节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第三节 事业单位
第四节 公共企业
阅读文献央企利润是不是越多越好
第十一章 当前公共管理的若干热点
第一节 电子政府
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
第三节 公共管理模式的探索
阅读文献“非典”:公共危机应对的进步与样本
精彩书摘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三、公共政策的设计
公共政策规划与设计乃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采取科学方法,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设定一套未来行动选择方案的动态过程。公共政策设计包括公共政策问题(含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公共政策议程)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也有学者将这些过程都归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或公共决策过程。(一)公共政策问题
1.公共政策问题及特点
公共问题只有当通过个体或团体的行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而且该公共问题又属于该部门的管理权限范围之内,政府又尝试采取干预的手段去解决时,才有可能列入政府议程。这个被列入政府议程的公共问题就成为了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问题在被列入政府议程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了,而且这些问题是已经被社会上多数人察觉、认同和感觉到的,与既定的价值、规范、利益发生冲突的公共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它们是未实现的社会需要,只有通过公共管理活动来实现。公共政策问题除了具有公共问题的特性外,它还具有以下特点:①相互关联性。政策问题之间、政策问题与政策环境之间、政策问题的物质条件之间都存在相互联系,所有的政策问题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②主观性。公共政策问题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与人们对它的认知和判断有关。一个客观存在的公共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诸如各利益集团利益协调的结果,轻重缓急的时间安排等原因)未纳入公共政策议程,使该公共问题没有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但这一“转化”过程与主观认知和判断密切相关。③可变性。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人们对政策问题的认识和这些问题存在的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政策问题的可变性不仅要求对政策设计的不断创新,而且要求对新旧政策的因果关系进行认真分析。
2.公共政策问题的发现、提出与确认
一个问题在经历了问题一社会问题一公共问题的过程之后,能否上升为公共政策问题仍需经过公共政策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阶段。公共政策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l)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存在,并加以注意。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中遇到或发现一些问题,经过分析研究,对一些重要公共问题通过政策渠道反馈到政策决策部门,为政策决策部门修订、调整以往政策,或制定新政策,提供信息、依据或建议。
(2)各利益集团通过政治途径反映问题。各利益集团对同一社会现象的评价各不相同,当某种社会现象与某利益集团的预期相去甚远时,该利益集团就会通过政治途径把问题反映到公共决策部门,试图争取一个有利于该集团的政策。
(3)部分公民、民间组织或媒体,通过呼吁或请愿的方式提出问题,引起有关公共决策机构的关注。
(4)专家、学者通过发表学术研究论文的方式提出社会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通过上述四种主要途径,将问题反映到有关的公共决策部门,只能说这些问题进入了公共管理者的视线,并不等于这些问题就是公共政策问题。它们可能连社会问题都算不上,有些可能是社会问题但不一定就是公共问题,即使是公共问题也不一定都会成为公共政策问题。因此,要对那些已经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判别和确认。判别和确认公共政策问题的准则如下:
(1)公共政策问题应是具有公共性的公共问题。公共政策问题不仅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问题,而且是影响较大、涉及面较广的公共问题。
(2)公共政策问题应是影响程度大的问题。有些问题尽管是影响面很广的社会问题,但从程度上看,对多数人影响不大,这类社会问题被纳入政策问题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反之,那些影响面小而影响程度大的问题则更可能成为公共政策问题。
(3)公共政策问题应是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非常重要,它必须符合大多社会公众的利益。社会公众普遍关心和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反映了社会公众的利益需要,这些问题成为公共政策问题正是价值导向的结果。
(4)公共政策问题应是政府及其公共组织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如果问题超出了政府或公共组织的职权范围,则政府或公共组织的政策干预是一种无效行为。
3.公共政策问题分析
公共政策问题分析是指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对不同领域的公共政策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手段加以解决。由于公共政策问题存在地域性差异,所以公共机构制定的政策也应有差别。通过对问题的地域性差异分析,可有效制定出差异性公共政策,使公共政策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
为了保证政策分析的科学、准确,必须遵循政策问题分析的准则:
(1)客观、清晰地描述政策问题。在描述政策问题时,应客观、清晰,不可以夸大、缩小或含糊不清。
(2)减少政策问题的传递层级。在政策问题的传递过程中,减少传递层级,可避免导致信息失真的干扰因素。
(3)明确政策问题的目标。
(4)坚持全面分析和重点分析相结合。
公共政策问题分析的一般程序包括:思考问题_+划定问题边界的轮廓一收集整理有关数据、资料一列出目标一界定政策适用范围-+概算成本与收益-检查并确认问题。
……
前言/序言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公共管理学》第一版的修订版。
本书的第一版出版于2003年。八年来,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本书第一版的使用者根据使用本书的经验,对本书的完善和提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基于此,以第一版为基础,对本书进行全面修订便成为顺理成章的工作。
修订版在坚持第一版“注重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关注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这一主旨的基础上,对全书主要作了如下修订。
第一,对全书的章节进行了重新安排。将全书分为“上篇公共管理学总论”和“下篇公共管理学专题”两大部分共11章。在上篇中,将第一版的“第十章公共物品管理”部分改写后,列为第四章“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将第一版的“第十一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与“第六章公共管理的绩效”合并,列为“第七章公共管理的管理工具”。在下篇中,将第一版中的“第十二章公共管理的新策略”删去,改写为“第十一章当前公共管理的若干热点”。
第二,增加或改写了部分章节。在第四章“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对混合物品与准公共物品及其关系的分析,进行了调整;对“第十章非政府公共组织”作了较大改动,增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事业单位”和“公共企业”两节;在“第十一章当前公共管理的若干热点”中,增写了“电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公共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三节。另外,修订版对第一版中的一些观点和提法进行了修改与完善。
第三,对附于全书每章后的案例或阅读材料进行了更新。选择这些案例或阅读材料的指导思想是,更好地反映时代特点,更好地配合每章内容的学习。
除上述三点之外,修订版对全书的行文、图表以及印刷不当之处进行了应有的修订。总的来说,在保留第一版的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修订版力图更好地反映公共管理学的特质和新进展,更有利于对作为教材的本书的讲授和学习。
为了保证全书风格的统一,在充分听取第一版其他参编者建议的基础上,主编承担了全书的修订,在修订过程中,白文杰博士参与了资料收集和部分文字整理的工作。作为主编,我对本书第一版和修订版做出贡献的各位前辈与同仁,特别是所引资料的原创者,以及对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编辑,再次表示深深的谢意。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