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通过解密档案反映了美国在冷战时期有关太空安全和核战略方面的政策,以及为保持霸主地位与别国的竞争及对别国的遏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题为“太空竞赛与美国的太空安全战略”,除了概述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两届政府的太空政策外,主要探讨大国间太空竞赛对主要国家军事、政治、思想、社会以及国际关系的深刻影响。下编的主题是“美国的核政策与核战争计划”,通过对零星解密的美国所有国家安全政策文件中机密的核战争计划进行研究,力图勾勒出美国核应用政策的概貌。
作者简介
张杨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2008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美国研究》《西亚非洲》《当代中国史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并承担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项目等多个课题项目。
目录
前言/1
代序:冷战国际史研究:世界与中国/1
一、冷战国际史研究的学术特征/2
二、冷战国际史研究的热点问题/13
三、冷战国际史研究发展的新趋势/20
上编:太空竞赛与美国的太空安全战略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3
一、斯普特尼克之前的美国外层空间政策/4
二、“震荡期”的美国外层空间政策/7
三、“平复期”的美国外层空间政策/10
四、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外层空间政策的一点思考/12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15
一、“威斯纳报告”与肯尼迪时期美苏空间冷战的深化/15
二、冷战威信争夺与“阿波罗计划”的确立/17
三、冷战军备竞赛与肯尼迪政府的军事空间发展/20
四、结语/23
“斯普特尼克事件”与美国的“导弹差距”恐慌/26
一、“斯普特尼克”之前美国的安全自信与安全恐慌/26
二、艾森豪威尔政府与“导弹差距”认知/30
三、冷战政治与“导弹差距”的浮沉/41
美国第一颗侦察卫星计划与美国的情报安全/51
一、“科罗娜”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52
二、美国政府的“科罗娜”项目决策/54
三、“科罗娜”对保障美国国家安全的作用/59
中国早期的空间发展与美国的因应策略/63
一、争夺“空间第三”的斗争与美国的因应策略/64
二、1960年代中国尖端武器发展与美国对华空间决策/68
三、中国首颗卫星发射与中美早期空间对抗的冷战根源/74
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与冷战——兼论冷战的知觉错误与过度防御心理/77
一、外层空间政策的政治层面/78
二、美国早期空间决策中的知觉错误/83
三、美国空间政策制定中的过度威胁预期/87
四、余论/89
太空自由——以历史视野读解美国太空战略/94
一、艾森豪威尔政府与“太空自由”原则的确立/94
二、“太空自由”抑或“太空控制”/99
三、美国文化传统中的“太空自由”原则/103
冷战科学家与美国的空间决策——兼及肯尼迪政府科技政策转型的动因/107
一、科学家群体的冷战政治转向/108
二、冷战竞赛与肯尼迪政府的科技政策/111
三、美国科技政策转型的心理因素/115
下编:美国的核政策与核战争计划
“统一作战行动计划”与美国对中国的全面核打击方案(1960—1974)/121
一、SIOP-62与对中国的“大规模报复”核打击计划/123
二、SIOP-63与美国对中国的“实战威慑”/130
三、SIOP-5与尼克松政府对中国的核打击政策/134
四、SIOP对中国安全的现实威胁/137
中国战略核武器发展与美国早期ABM部署计划/144
一、约翰逊政府时期中国战略核武器发展与美国ABM部署争议/145
二、尼克松政府时期中国战略核武器发展与美国ABM部署争议/148
三、美国政府用ABM遏止中国战略核力量的理论基础/152
美国核战争计划在新世纪的接续与再定位/156
一、“统一作战行动计划”及其在后冷战时代的演变/157
二、“9·11事件”与系列“作战计划”的出台/160
三、从奥巴马政府的核声明政策看美国战略作战计划的走向/162
美国对伊朗的核政策:一个历史的解读/168
一、美伊关系与美国对伊朗核问题态度的演变/169
二、美国对伊朗的预防性核遏制政策/173
三、美国对伊核政策的根源及效果评价/178
针对苏联集团的核战争蓝图——美国最新解密档案译介/183
参考文献/208
精彩书摘
从一般知觉的角度出发,美国面临苏联这样强大的对手,应当进行必要的防御,然而,冷战暴露的是一种过度防御心理的存在。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对整个60年代国际关系影响深远的报告,即盖瑟报告。该报告危言耸听地认为,苏联可能在1959年晚些时候以100枚携带百万吨级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向美国发动一次袭击,届时,平民将无处躲藏,而战略空军司令部将毁于旦夕。盖瑟报告的一个后果就是美国60年代风行一时的“人工掩体”计划。然而,最为危险也是非理智的计划莫过于美国的“核战争计划”(NuclearWarPlan)。早在冷战初期,美国军方就不断有人提出打一场“预防性战争”的主张,要趁苏联尚未强大到足以威胁或进攻西方之前,选择有利时机对其实施核打击。这样一种计划曾得到美国军界和政界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以至决策层一直相持不下,直到1954年末,艾森豪威尔才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5440号文件(NSC5440)明确否决了打预防性战争的主张。然而另一种核战争计划,统一作战行动计划(TheSingleIntegratedOperationalPlan:SIOP),却作为一种现实的核战争蓝图存在着。2004年7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安全项目组将一批统一作战行动计划文件解密公布,使我们得以初窥这场战争设计的全貌,也得以窥见美国制订冷战计划的过度防御性。统一作战行动计划是于1960年开始制订的针对中苏社会主义国家的核打击计划,它是美国国家安全中的最高机密,只有总统和少数军方人士才了解其详情。统一作战行动计划最为非理性之处是其确定核打击目标时,不仅以军事目标为打击对象,而且把城市—工业目标也包括进去,其目的是为了摧毁对象国的持续生存能力,以便赢得战争。这一核战争计划在此后美国历届政府一直延续下去,除了增加一些灵活性的修改外,以一场全面核打击对抗另一场核打击的实质并没有改变。统一作战行动计划的危险性之大、保密程度之高就连美国国会都深感担忧。2000年美国参议员罗伯特·克里多次要求国防部将统一作战行动计划置于国会考察之下;2001年,拉姆斯菲尔德在参议院作证时,参议员兰德里欧再次提出此事,但得到的回答是:“这是一个总统决定的事。其接受行政部门的数量极少的人考察。……这是所有我能说的。”
……
前言/序言
冷战时期美国的太空安全战略与核战争计划研究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3,中共作为地方割据政权而长期未获美国信任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走向胜利时,其政策指向在主观和客观方面的选择都十分有限。
评分
☆☆☆☆☆
【编辑推荐】
评分
☆☆☆☆☆
崔永元亲笔题词,致敬普通口述者和口述史从业人员
评分
☆☆☆☆☆
沈志华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兼职研究员[2]、中国史学会理事[3]、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2]、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2]、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2]、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
评分
☆☆☆☆☆
社会虽然是个超复杂系统,但研究可以从中得出的结论却应该是超越的、清晰的。这套书是论文集,因此对外行人来讲,许多地方显得重复,但通读下来,是真的不错啊
评分
☆☆☆☆☆
第一层次指的是对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的述说,第二层次则是指对这种述说背后起支配作用的观念进行反思和解释,后者有时也称或。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一阶科学史和二阶科学史。一阶的科学史和二阶的科学史是密切关联的。我们称之为“历范围、不同内容和不同到牛顿这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科学思想发生戏剧性的变革,为迎接新思想的到来所需要的细节上的改变,一环紧扣一环,每一环节都由一个伟大的人物来完成,整个科学的进展仿佛是早已安排好了的一幕戏剧的开演。这样的历史当然使思想史或观念史大有用武之地,可是这种情况在科学史上并不总是出现。到了18世纪,科学发展的线索就不那么分明了,科学史不再是在少数几个成熟学科中观念的变革史,而是许多新学科的诞生史。美国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托马光学与静力学这五大学科属于古科学在科学革命时期的转变,更多地归因于人们以新的眼光去看旧现象,而较少得力于一系大地依赖实验,库恩称之为培根科学,因为培根曾在他的发展设计过兰图。库恩指出,数学传统的古典科学和实验传统的培根科学直到19世纪仍然是分离的、独立发展的,不能用一种发展模式来套全部的科学史。库恩的观点对我们认识思想史编史方法的局限性是有帮助的。
评分
☆☆☆☆☆
作为一名历史学者,沈志华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搜集、整理、研究大量苏联历史档案,并将研究成果借由演讲的形式,用生动的语言展现给更多关注历史的人。本书即是作者近些年来十场精彩演讲、报告的合集,包括中苏结盟、中苏交恶的过程和原因、朝鲜战争的起源、苏联解体和苏共执政七十四年留下的历史启示等广大读者关注的内容,是作者数十年心血和冷战研究的精华。
评分
☆☆☆☆☆
《冷战的转型:中苏同盟建立与远东格局变化》介绍了冷战格局在亚洲的转型,即中苏结盟及其带来的远东格局的变化,重点为中苏高层之间在建立同盟问题上的博弈,同时对于中苏结盟之前苏联对我国@的政策,中苏结盟的经济背景及苏联对我国的经济援助,以及受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影响的对台作战问题和朝鲜战争问题都有所涉及。本书还附有大量有关苏联对华经济援助、《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过程和条约文本的解密档案,是了解中苏结盟全过程的珍贵史料。作者简介
评分
☆☆☆☆☆
首先,京东已经简陋到这种地步了吗?直接不用纸箱了???不过书还是很好的,没有破损现象,还是京东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