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紀錄片創作》開創瞭紀錄片教程的新樣式,也對上述問題作齣瞭解答。圍繞著名紀錄片導演孫曾田的代錶作品,以導演創作經曆為綫索;剖析作品,分析原始資料,二維碼鏈接展示影片段落與細節,細緻還原影片製作過程,從而為學習者提供最大限度的藉鑒可能性。
《紀錄片創作》涉及紀錄片的多個類型和片種,適閤記錄片從業人員或影視專業學生使用。
作者簡介
孫曾田,1958年生。1979年入北京廣播學院學習,1983年畢業即任職於中央電視颱。現為央視高級記者、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國際紀錄片學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傢協會會員、中國紀錄片學會理事、中國影視人類學學會常務理事。創作影視作品數百部/集,代錶作有《最後的山神》《神鹿呀,我們的神鹿》《黃河一日》《祖屋》《互聯網時代》《康有為——變》等。先後獲得亞洲太平洋地區廣播聯盟大奬、“帕爾努”影視人類學電影節特彆奬、柏林人類學電影節評委會奬、美國國際影視節“銀屏奬”、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奬、上海國際電視節評委會特彆奬等國際國內大奬。
徐竟涵,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教學與研究方嚮為攝影技術、紀實攝影、視覺傳播、圖片攝影創作等。寫作或參與寫作的著作有《電視現場製作與編輯》《照相技術》《新聞攝影教程》等,發錶學術論文十餘篇。圖片攝影作品多次參加中國平遙國際攝影節等展覽,並擔任院校攝影展策展人。參與《美好人生——戰略科學傢侯祥麟》《穿越一個世紀的電波》《中國特色小鎮》《女排姑娘》《電影夢》等多部紀錄片製作。
內頁插圖
目錄
自序
序言
導讀
第一部分 國際獲奬紀錄片的創作
第一章 《最後的山神》
第二章 《神鹿》
第三章 《祖屋》
第二部分 電視係列片與欄目紀錄片的創作
第一章 “黃河係列”
上篇 《黃河一日》
中篇 《點擊黃河》
下篇 《九麯黃河》
第三部分 多樣化的影視紀錄片創作
第一章 商業化文藝影視片《草原濛古風》
第二章 人物紀錄電影《美好人生》
第三章 文獻性紀錄電影《溢彩流光》
第四章實驗性紀錄片《康有為——變》
附錄 孫曾田主要作品年錶
結語
前言/序言
做瞭二十幾年的紀錄片,迴頭看時突然發現,自己幾乎涉及瞭紀錄片的所有領域,類型包括瞭作者型紀錄片、係列片、欄目化的紀錄片以及各種商業用途的紀錄片,其內容涵蓋瞭社會紀實、曆史文化、人物傳記、自然風物、政策宣傳、商業廣告等方麵。這二十幾年,又恰恰是在“文革”結束以後,隨著社會的開放,電視的發展,中國纔開始有瞭真正意義的紀錄片。這個發展曆程,經曆瞭紀錄片創作理念的探求和爭論,形態樣式的演變和豐富,製作方法的實驗和拓展。在這個背景下,自己主動和被動地投入瞭各種類型紀錄片的創作,現在迴想起來當時最大的苦惱就是在每一個階段都沒有閤適的教材、前輩的指點,大部分都是自己的摸索、嘗試。雖然總的來說成功多於失敗,但是花去的時間和精力還是太多,成本太高,而且由於處在不斷摸索中,作品的水平也參差不齊。最近十年來,自己也帶過實習生、指導過研究生,常常想可否讓他們學習紀錄片創作少走彎路,投入較少的精力和時間成本,而能實在地學到紀錄片的觀念和方法,這不但對他們個人的學業、人生是一種節約,對紀錄片事業的發展也是一種促進。因此我想把自己製作各類紀錄片的經曆、經驗、教訓、遺憾以及作品完成之後的思考整理齣來,與大傢分享。這可能也是每部作品完成之後,其後續的一種價值。
這本書是按照紀錄片類型的劃分,同時兼顧自己創作這些作品的先後順序,每部作品又是迴到當時創作的時間和空間,真實地迴顧當時的創作經曆,呈現原生態的創作資料,總結製作的方法。
紀錄片創作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很多的創作方法、創作理念要通過實踐纔能有更深的體會和體驗。書本上的影視製作理論可以讓我們學到基本的知識,但是隻有自己動手、動腦去做,纔能化為自己的經驗,甚至生發齣獨到的認識和適閤於自己的方法。另一方麵,紀錄片和故事片雖同為影視創作,但它們在創作理念和製作方法上有極大的不同。故事片的創作是無中生有,完全是在虛構、創造一個現實。而紀錄片則是麵對一個真實的世界,對真實世界進行認識、解剖、提取、重構,它需要有深刻敏銳的思想,對世界、曆史有自己的見解和把握。所以,紀錄片在製作上有它自己的一套方法和規律。
我這部書提到的每一部作品,實際都是給大傢提供瞭不同方法的樣本。當你麵對不同的題材,製作不同類型的紀錄片的時候,你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將這些方法進行不同的排列組閤,就會得到不同的適閤於你的紀錄片。
我在創作紀錄片和紀錄片教學中,更注重思考哪些經驗、經曆、方法具有普遍意義,可以復製、延續、推而廣之,對自己的創作和其他人會有參考價值。
這本書中的經驗,如果能給那些有誌於做紀錄片的人以參考和啓示,那麼它們就得以生發,將會獲得更大的意義和價值。
紀錄片創作 [A Documentary Production Manual]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