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4
图解人体经络穴位养生全书(全彩图解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本书详细讲解了十二条经络以及任督二脉,标明了人体的经穴名称、位置以及重点穴位的主治和功效;系统地介绍了经络的基本知识,经络与十二时辰的对应关系,打通经络的常用方法;介绍了人体的各个穴位的功用,各种常用常见疾病的经络养生,以及对应老年人、女性、男性、儿童等不同人群的疾病经络治疗;讲解了四季养生特效穴位、经络养生法、经络对症养五脏、经络养颜法、经络对症治疗各种疾病等内容。本书内容丰富,讲解详细,通过阅读本书人们可以全面地了解经络知识,学会运用经络养生,发现蕴藏在自己身体里的自愈系统,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绪 论 走进经络穴位的世界
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腧穴上 _篇
第一章 _督脉——阳脉之海
督脉总述
督脉主要穴位详解
第二章 _任脉——阴脉之海
任脉总述
任脉主要穴位详解
第三章 _冲脉——十二经脉之海
冲脉总述
冲脉主要穴位详解
第四章 _带脉——纵行之脉的约束者
带脉总述
带脉主要穴位详解
第五章 _阴、阳维脉——溢蓄气血
维脉总述
阴维脉主要穴位详解
阳维脉主要穴位详解
第六章 _阴、阳跷脉——身体阴阳的左右使者
阴、阳跷脉总述
阴跷脉交会腧穴
阳跷脉交会腧穴
第七章 _手太阴肺经——呼吸系统的总管
手太阴肺经总述
手太阴肺经主要穴位详解
第八章 _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的保护神
手阳明大肠经总述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穴位详解
第九章 _足阳明胃经——维和气血,后天之本
足阳明胃经总述
足阳明胃经主要穴位详解
第十章 _足太阴脾经——统血有奇功,女性的保护神
足太阴脾经总述
足太阴脾经主要穴位详解
第十一章 _手少阴心经——心智的养护神
手少阴心经总述
手少阴心经主要穴位详解
第十二章 _手太阳小肠经——舒筋活络,宁心安神
手太阳小肠经总述
手太阳小肠经主要穴位详解
第十三章 _足太阳膀胱经——运行人体,护佑全身
足太阳膀胱经总述
足太阳膀胱经主要穴位详解
第十四章 _足少阴肾经——滋养脏腑,人的先天之本
足少阴肾经总述
足少阴肾经主要穴位详解
第十五章 _手厥阴心包经——守护心主,替心受邪
手厥阴心包经总述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穴位详解
第十六章 _手少阳三焦经——坚决捍卫耳力
手少阳三焦经总述
手少阳三焦经主要穴位详解
第十七章 _足少阳胆经——输送气血
足少阳胆经总述
足少阳胆经主要穴位详解
第十八章 _足厥阴肝经——调养情志
足厥阴肝经总述
足厥阴肝经主要穴位详解
下 _篇
第一章 _滋养脏器的特效穴位及经络自我保健
肝阴虚的经络穴位保健
肺阴虚的经络穴位保健
肾阳虚的经络穴位保健
脾胃虚弱的经络穴位保健
心脏的经络穴位保健
第二章 _四季养生特效穴位及经络自我保健
春季的保肝腧穴
夏季的养心腧穴
秋季的护肺腧穴
冬季的补肾腧穴
第三章 _十二时辰养生特效穴位及经络自我保健
子时养生—胆经
丑时养生—肝经
寅时养生—肺经
卯时养生—大肠经
辰时养生—胃经
巳时养生—脾经
午时养生—心经
未时养生—小肠经
申时养生—膀胱经
酉时养生—肾经
戌时养生—心包经
亥时养生—三焦经
第四章 _治疗常见慢性病的特效穴位和经络
糖尿病的快速穴位疗法
高脂血症的穴位治疗法
脂肪肝的穴位经络疗法
高血压的穴位治疗法
低血压的穴位治疗法
头痛的穴位按摩法
喉咙痛、鼻塞的中医穴位按摩
胃胀恶心的穴位按摩
心律失常的快速穴位疗法
手脚麻木的穴位治疗法
慢性支气管的穴位治疗法
克制肝气不舒的经络穴位
四肢发凉的穴位治疗法
心慌气短的穴位治疗法
慢性胃炎的穴位治疗法
慢性肾炎的穴位治疗法
风湿病的穴位治疗法
面瘫的穴位治疗法
过敏性鼻炎的自我按摩疗法
神经衰弱的自我按摩疗法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第五章 _治疗常见外科病的穴位自我疗法
小腿静脉曲张的穴位治疗法
脸部疼痛的穴位治疗法
治疗下肢抽筋疼痛的穴位按摩
脂肪瘤的中医穴位治疗
腰肌劳损的穴位治疗法
落枕的穴位治疗法
腕管综合征的中医穴位按摩
手腕筋肉疼痛的穴位治疗
指间关节扭伤推拿
骨折、伤痕等后遗症穴位与指压法
肩膀肌肉僵硬、酸痛的穴位疗法
牛皮癣的穴位治疗法
脚气的穴位治疗法
脚底肿大的穴位及指压治疗
治疗闪腰的穴位疗法
治疗颈椎病的穴位治疗法
湿疹的穴位按摩及指压法
第六章 _疑难杂症的经络穴位保健法
耳鸣的穴位治疗法
便秘的穴位治疗法
大便干燥的穴位治疗法
痔、脱肛按摩疗法
干燥鼻出血的穴位治疗法
腹泻的中医穴位疗法
牙痛的穴位治疗法
口腔炎的中医穴位治疗
急性咽炎的中医穴位治疗
遗尿的穴位治疗法
慢性鼻炎的穴位治疗法
失眠的穴位治疗法
初期白内障的穴位治疗
治疗老花眼的穴位及指压法
抑郁症的穴位治疗法
歇斯底里的穴位治疗法
音哑与失喑的穴位治疗法
胸痹的穴位治疗法
胆囊炎胁痛的穴位治疗法
肋间神经痛的穴位治疗
治疗鼻蓄脓的穴位与指压法
治疗鼻内脓疙瘩的穴位及指压法
头前部疼痛的穴位治疗法
消化不良的穴位治疗法
饭后急性胃痛的穴位按摩
膀胱炎的穴位治疗
痔疮的中医穴位治疗
呃逆症的穴位按摩手法
浮肿、水肿的中医穴位按摩治疗
口臭的穴位治疗法
中暑的中医穴位按摩治疗
多汗症的中医穴位治疗
第七章 _享受“性”福的特效穴位和经络
让肾不阳虚的天赐之穴
解救肾阴虚的穴位
性福之穴的自我保健
女性性冷淡按摩疗法
增强性活力的穴位及指压法
治疗早泄的穴位及指压法
强化夫妻性生活的穴位及指压法
第八章 _常见妇科病的经络穴位自我保健
痛经的常见穴位保健
月经不规律的穴位保健法
经期发热的穴位保健法
经期头痛的穴位保健法
带下病的穴位保健法
阴部瘙痒的穴位保健法
乳腺炎的穴位保健法
盆腔炎的穴位疗法
不孕症的穴位疗法
妊娠恶阻的穴位治疗
产后缺乳的穴位保健法
急性乳腺炎的穴位疗法
子宫脱垂的穴位保健法
产后腰腿痛的穴位疗法
崩漏的穴位疗法
闭经的穴位疗法
阴道炎的按摩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的自我按摩疗法
第九章 _女性经络穴位养颜经
让皮肤光滑痘痘少的经络养颜法
不用化妆品皮肤也清爽的经络养颜法
打造好肤色的经络养颜法
让皮肤细腻有弹性的经络养颜法
秋季排毒的经络养颜法
发质黑亮不易掉的经络养颜法
治疗白发的经络养颜法
清眼明目的经络养颜法
轻松去黑头的经络养颜法
不用药也能祛斑的经络养颜法
第九章
足阳明胃经—维和气血,后天之本
◎足阳明胃经属于胃,络于脾,所以它和胃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关于消化系统的非常重要的经穴,但同时也和脾有关,维系着人的后天之本。
足阳明胃经总述
足阳明胃经简称胃经。本经一侧四十五穴(左右两侧共九十穴),其中十五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三十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典型症状如:肠鸣腹胀,腹痛,胃痛,腹水,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证。足阳明胃经,流注时辰为上午七至九点, _即辰时。胃腑主热量消化,负责一天体力的供给,因而早餐一定要吃饱,应以主食,五谷为主。国内小学生常不吃早餐即上学,因此脸色很少白里透红,值得家长们重视。
本经脉腧穴有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共四十五穴,左右合九十穴。
足阳明胃经主要穴位详解
承泣
【穴位一找准】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正坐位,两目正视,瞳孔之下0_._7_寸,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取穴。
【功效】散风清热,明目止泪。
【主治】
(1_)五官科系统疾病:急慢性结膜炎, _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色盲,夜盲症, _睑缘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 _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眶下神经痛。
(2_)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肌痉挛, _面神经麻痹。
【刺灸法】
刺法: _
(1_)直刺0_._5_~_0_._8_寸,左手推动眼球向上固定,右手持针沿眶下缘缓慢刺入,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2_)平刺0_._5_~_0_._8_寸,透向目内眦,局部酸胀,可致流泪。如果针刺过深或斜刺可刺伤视神经,当深达2_寸时可通过神经管刺伤脑,造成严重后果。
灸法:禁灸。
穴位详解
承泣。承,受也。泣,泪也、水液也。承泣名意指胃经体内经脉气血物质由本穴而出。胃经属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多气,即多气态物,多血,血为受热后变为的红色液体,也就是既多液又多热。胃经的体表经脉气血运行是由头走足,为下行, _与其构成无端循环的胃经体内经脉部分, _气血物质的运行则为散热上行。本穴物质即为胃经体内经脉气血上行所化,在体内经脉中,气血物质是以气的形式而上行,由体内经脉出体表经脉后经气冷却液化为经水,经水位于胃经之最上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泪液之要滴下,故名承泣。
四白
【穴位一找准】在面部,瞳孔直下, _当眶下孔凹陷处。正坐位,在承泣直下3_ _分,当眶下孔凹陷处取穴。
【功效】祛风明目,通经活络。
【主治】眼科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1_)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
(2_)五官科系统疾病:角膜炎,近视,青光眼,夜盲,结膜瘙痒,角膜白斑,鼻窦炎。
(3_)其他:胆道蛔虫症,头痛,眩晕。
【刺灸法】
刺法: _
(1_)直刺0_._2_~_0_._3_寸,局部酸胀。
(2_)向外上方斜刺0_._5_寸,入眶下孔可有麻电感放射至上唇部,治疗三叉神经第二支痛。
灸法:不宜灸。
穴位详解
因眼珠小而四周皆露眼白,旧时相者认为人有此相则死于刀兵之灾;又以为妇人有此相则与人奸乱。汉王符《潜夫论·相列》:“《易》之《说卦》:巽, _为人多白眼。相扬四白者,兵死。”汪继培劐笺引王先生云:“四白,谓睛之上下左右皆露白,《易》所谓‘多白眼’也。相妇人法:目有四白,五夫守宅。见《唐书·方技·袁天纲传》。”又北周郎中裴珪妾赵氏目有四白,相者张璟藏劐谓其“终以奸废”,后应验。见唐张鷟《朝野
佥载》卷一。
巨髎
【穴位一找准】在面部,瞳孔直下, _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一说“在鼻孔下,侠水沟旁八分。”(《太平圣惠方》)。正坐或仰卧,目正视,瞳孔直下,与鼻翼下缘平齐处取穴。
【功效】清热息风,明目退翳。
【主治】
(1_)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2_)五官科系统疾病:青光眼,近视, _白内障,结膜炎,鼻炎,上颌窦炎,牙痛。
【刺灸法】
刺法: _
(1_)直刺0_._3_~_0_._6_寸,局部酸胀。
(2_)向颊车方向透刺治疗面瘫等。
(3_)针尖向同侧四白穴或瞳子方向透刺,可治疗面瘫、近视等。
灸法:温针灸3_~_5_壮,艾条灸5_~_1_0_分钟。
穴位详解
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阳跷之会。《类经图翼》补充作:阳跷、手足阳明之会。《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作:跷脉、足阳明、任脉之会。
……
经络穴位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流通的通道,穴位则是气血流注的点,经络就好比是人体的枝干,穴位则是其连接处,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有经络穴位的分布,无论是脏腑器官、骨骼肌肉,还是皮肤毛发都涵盖在内。中医常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身体的各种不适应实际上都是源于经络不通,所以打通经络就成了获得健康的必经之路。只要经络通畅,气血往复循环,自然就百病不生。
关于经络的重要作用,我国历代医家在其文献中都有论述。如《黄帝内经》中就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篇》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也就是说,人生下来、活下去、生病、治病的关键都是经络。经络主导体内气血运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作用是濡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使人体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只有通过经络系统才能被输送到周身,使各组织得到濡养。经络可以抵御外邪。经络将营养物质提供给全身各脏腑组织,由于经络系统的作用是运行气血,那么它就可以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尤其是随着散布于全身的络脉运行。卫气是一种具有保卫机体功能的物质,它能够抵御外邪的入侵。外邪侵犯人体往往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所以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就会首当其冲地发挥其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可以说,经络是我们身体里的“灵丹妙药”,是经济实用的健康养生大法,身体是否健壮及寿命的长短都与它息息相关。
利用经络穴位养生治病的手段有很多,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有时坐的时间长了,腰背会酸痛;走路时间长,可能感到双腿发困发沉。于是,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做出捶腰、拍肩、捶腿、揉腿等动作,很快身体就会觉得舒服了,这实际上就是最简单的畅通经络的方法。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利用祖国医学的针灸、推拿、艾灸、食疗等方法进行养生保健,这些方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即学即用,可以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利用经络穴位养生保健、防病祛病,本书将中医的经络穴位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解读。包含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十二条经络以及任督二脉,标明了人体的经穴名称、位置以及重点穴位的主治和功效,可以使读者更精确、直观、全面地了解人体经络走向和穴位位置,快速找穴,直达病灶;系统地介绍了经络的基本知识,经络与十二时辰的对应关系,打通经络的常用方法,如捏脊、刮痧、艾灸等,使读者对经络有系统而全面的认识;介绍了人体的各个穴位的功用,对症治疗的疾病;介绍了各种常用常见疾病的经络养生,以及对应老年人、女性、男性、儿童等不同人群的疾病经络治疗;讲解了四季养生特效穴位、经络养生法、经络对症养五脏、经络养颜法、经络对症治疗各种疾病等内容。读者在使用本书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疾患来寻找对应的经络及穴位进行刺激,以全面激活身体的自愈能力,使人们可以全面地了解经络知识,学会运用经络养生,发现蕴藏在自己身体里的医疗系统,做自己的医生。
图解人体经络穴位养生全书(全彩图解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