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為瞭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係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齣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傳承詩教的優良傳統,我們從《詩刊》《人民文學》等刊物公開發錶的詩歌中編選瞭這本主題性詩選《夢想之弦》(《愛廉說·中國廉政文學作品精選》詩歌捲)。入選作品遵循“反映時代,服務人民”的宗旨,都是情感真摯、積極嚮上的優秀詩歌。既體現瞭可讀性、思想性、藝術性的完美統一,又講究視覺獨特,老中青結閤,各具特色。和近年來的多種詩歌年度選本相比,《夢想之弦:詩歌捲/愛廉說·中國廉政文學作品精選》是一本明亮、積極的選本。若此種選本能夠綿延下去,當是廉政主題文學的幸事,是詩歌唱響新時代的幸事。
作者簡介
商震,1960年4月齣生於遼寜省營口市。讀過大學,做過教師,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開始學習寫詩。齣版有詩集《大漠孤煙》《無序排隊》,隨筆集《三餘堂筆記》、長篇紀實《寫給上帝的白皮書》等。作品被多種選本選載。現任《詩刊》雜誌常務副主編。
藍野,原名徐現彬,1968年1月齣生於山東莒縣。齣版過《迴音書》等詩集。曾獲《詩歌月刊》“全國十佳青年詩歌編輯”奬、首屆泰山文藝奬、《詩選刊》第三屆中國詩歌編輯奬,詩探索·華文青年詩人奬、《青年文學》年度詩歌奬、中國齣版集團優秀鯿輯奬等。中國作傢協會會員。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任何一個時代的經典文藝作品,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的寫照,都具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和特徵。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隻有同國傢和民族緊緊維係、休戚與共,纔能發齣振聾發聵的聲音。
——摘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捲),第350頁
目錄
迎接春的汛漲(詩四首)
乘著夢想的翅膀
中國夢,就是
聖地和樂土
那隻三落三起的手臂
在衛星發射場,送彆"神十
界碑
重提那個年月和那些人(組詩)
西柏坡,我們從這裏齣發
夢尋焦裕祿
湘湖圖
登蓮花尖
紅柳
粗瓷大碗
蘭亭記(組詩)
白水養人(組詩)
飛過天山
放下
小推車(外二首)
嚮一隻碗緻敬
人民廣場的一棵大樹
我有幸生活在這裏
森林之夢
緻大地之我的歉意
越來越像我的母親
有一種花
魯南行
萬船娘
海上女設計師之夢
班長
迴到隊列中
七號界碑
平原的期盼
山桃花的對麵住著媽媽
坐在田埂上的父親
敬亭山記
想把一首詩寫成這樣
在異鄉
一點點愛上這座城市
饋贈
白雪中的銅像
霎那間(組詩)
綿綿的桂花的香氣襲來
前言/序言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自《詩經》《楚辭》始,經唐詩宋詞,直到五四以降,從屈原到李白、杜甫、蘇軾、陸遊、魯迅等大詩人都是中國文化中具有高度標誌性和象徵性的人物。文如其人,是中國人獨特的審美意趣、價值取嚮。
“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幾韆年來,神州大地詩脈延綿,“溫柔敦厚,詩教也”。新詩發展雖然隻有短短百年,但一直秉承優良傳統,薪火相傳,對引領社會風範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在中華文化中,“詩教”一直起著重要作用。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錶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作品要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文藝工作者要自覺堅守藝術理想,不斷提高學養、涵養、修養。講品位,重藝德,為曆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贏得人民喜愛和歡迎。
“蓮齣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修身首先要“修心”,治國又“治心”,纔能政通人和,纔可風清氣正。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傢國為?”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裏的清風一樣,能夠啓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
詩可養氣,養獨立於天地之間的浩然之氣。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於謙在《石灰吟》中有“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嚮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詩的作用,是內在的、情感的,詩歌能讓一個人的內心無比充實。詩歌通過對美的追求和高揚來陶冶性情,塑造靈魂。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為瞭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係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齣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傳承詩教的優良傳統,我們從《詩刊》《人民文學》等刊物公開發錶的詩歌中編選瞭這本主題性詩選《夢想之弦》(《愛廉說·中國廉政文學作品精選》詩歌捲)。入選作品遵循“反映時代,服務人民”的宗旨,都是情感真摯、積極嚮上的優秀詩歌。既體現瞭可讀性、思想性、藝術性的完美統一,又講究視覺獨特,老中青結閤,各具特色。和近年來的多種詩歌年度選本相比,這是一本明亮、積極的選本。若此種選本能夠綿延下去,當是廉政主題文學的幸事,是詩歌唱響新時代的幸事。
《夢想之弦:詩歌捲》並非一本簡單的詩集,它是一麯跨越時空的生命禮贊,一段對人性最深沉情感的細膩描摹,一幅描繪時代變遷與個體命運交織的畫捲。本書匯聚瞭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詩人,他們以各自獨特的視角和語言,撥動瞭“夢想之弦”,奏響瞭關於生命、愛情、自然、社會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追問。 一、 夢想之弦:跨越時空的共鳴 “夢想之弦”這一書名,本身就蘊含著深刻的意境。它暗示著,詩歌是連接個體心靈與宏大世界的橋梁,是承載人類共同情感與追求的載體。無論是古往今來,還是東方西方,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真理的探索,對愛的渴望,以及麵對睏境時的不屈不撓,都化作瞭無數根無形的“夢想之弦”,在詩歌的譜寫中得以迴響。 本書的選篇,力求展現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從古典詩詞中對傢國情懷、自然風物的詠嘆,到現代詩歌中對個體存在、社會議題的深邃思考,每一首詩都如同一次心靈的對話,讓我們得以觸摸不同時代人們的脈搏,感受他們共同的情感體驗。我們會在這裏讀到李白“飛流直下三韆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邁,也會讀到海子“麵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溫柔。這些詩篇,雖然創作於不同的年代,經曆瞭不同的曆史事件,但它們所傳遞的關於自由、理想、生命價值的追求,卻是永恒的。 “夢想之弦”的撥動,不僅僅是對美好事物的憧憬,也包含瞭對現實的審視與反思。當詩人麵對人生的不如意,麵對社會的陰暗麵,他們並未沉默,而是以詩意的語言,以隱喻的方式,揭示真相,錶達抗議,或是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微光。這種對現實的關照,使得本書的詩歌並非是空中樓閣,而是深深植根於大地,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二、 詩歌捲:多維度的生命呈現 《夢想之弦:詩歌捲》並非局限於某一種詩歌風格或主題,而是以其開放性的選篇,呈現瞭詩歌藝術的多元魅力。本書的編排,旨在引領讀者進行一場多維度的生命體驗。 關於生命與存在: 許多詩歌觸及瞭生命最根本的命題。它們思考生的意義,死的歸宿,存在的孤獨與遼闊。詩人用文字丈量生命的長度與寬度,記錄下個體在時間洪流中的渺小與偉大。我們會讀到對童年純真美好的追憶,對中年掙紮的體悟,對老年智慧的沉澱。這些詩歌,或是對生命的短暫發齣哀嘆,或是對生命的頑強生命力錶示贊嘆,或是對生命存在的價值進行哲學式的探討。它們鼓勵我們去審視自己的生命,去珍惜每一個當下,去思考生命的真正意義。 關於愛情與情感: 愛情,是詩歌永恒的主題。本書中收錄瞭大量描繪愛情的詩篇,從初戀的青澀與甜蜜,到熱戀的熾熱與纏綿,再到失戀的痛苦與釋然,以及對親情、友情、鄉情的深情吟詠。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捕捉愛情中那些轉瞬即逝的情感,那些難以言說的感受。他們的文字,時而如春風拂麵,溫柔動人;時而如驚濤拍岸,震撼人心。這些詩歌,讓我們重溫那些刻骨銘心的愛情記憶,也讓我們更加理解情感的復雜與珍貴。 關於自然與宇宙: 自然,是詩人靈感的源泉。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四季更迭,都可以在詩歌中找到生動的描繪。詩人將自己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的脈搏,與自然對話。他們從自然萬物中汲取力量,尋找慰藉,錶達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宇宙的敬畏。你會讀到對春日繁花的贊美,對夏日綠蔭的依戀,對鞦日落葉的傷感,對鼕日皚皚白雪的靜謐。這些自然詩篇,不僅展現瞭詩人敏銳的觀察力,更體現瞭他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思考。 關於社會與時代: 詩歌,也常常是時代的鏡子。在本書中,你也會找到那些反映社會現實、關照時代變遷的作品。詩人以敏銳的洞察力,捕捉社會發展中的陣痛與希望,記錄下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命運。他們可能在描繪城市的喧囂與霓虹,也可能在反思工業化帶來的影響,或者是在謳歌民族精神的崛起。這些詩歌,讓我們看到時代的縮影,也引發我們對社會進步與個人價值的思考。 關於想象與哲思: 詩歌的魅力還在於其無限的想象力與深刻的哲思。本書中的一些詩篇,突破瞭現實的束縛,構建瞭奇幻的世界,或是在看似平凡的敘事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詩人以獨特的意象和比喻,引導讀者進入一個充滿神秘與未知的精神空間,去探索生命的奧秘,去思考存在的本質。這些詩歌,挑戰著我們的思維定勢,激發著我們的想象力,讓我們在文字的迷宮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三、 愛廉說: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愛廉說”這一副標題,為《夢想之弦:詩歌捲》增添瞭一層更為厚重的意義,它不僅僅是詩歌的集閤,更是對一種價值理念的呼喚與踐行。在當代社會,提及“廉政”二字,常常會與政治、法律等嚴肅議題聯係在一起。然而,“愛廉說”的提齣,將廉潔的內涵升華,使其融入到個人品德、社會公德乃至文學創作之中,賦予瞭廉潔一種溫情而有力量的錶達。 “愛廉說”並非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詩歌這種極具感染力的方式,來傳遞和弘揚廉潔精神。廉潔,在本書的語境下,不僅僅是指不貪不腐的物質層麵,更包含瞭精神層麵的純粹、正直和高尚。它是一種對自我的約束,是一種對責任的擔當,是一種對公平正義的堅守。 對個人品德的映照: 許多詩篇,通過描繪正直善良的人物形象,通過刻畫堅守原則的內心獨白,來展現廉潔之美。這些詩歌,可能講述一個清貧但心安的官員,一個恪盡職守的勞動者,一個不為私利所動的普通人。它們讓我們看到,廉潔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體現在日常的點滴行動中。通過這些詩歌,我們得以審視自己的內心,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能夠做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對社會公德的呼喚: “愛廉說”也體現在對社會不正之風的批判和對公平正義的呼喚。當詩人麵對腐敗、欺詐、虛僞等現象時,他們會用犀利的筆觸,用含蓄的隱喻,或者直接的控訴,來錶達內心的不滿和對美好社會的期盼。這些詩歌,如同警鍾長鳴,提醒著人們要警惕誘惑,要守護底綫,要共同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對責任擔當的贊美: 廉潔,與責任擔當密不可分。在“愛廉說”的視角下,廉潔的品質,常常與擔當精神相輔相成。那些在睏難麵前挺身而齣,在關鍵時刻堅守立場的人,他們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廉潔的體現。本書中的詩歌,可能會歌頌那些默默奉獻、鞠躬盡瘁的英雄,歌頌那些將人民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的人。他們的故事,是對“愛廉說”最生動的詮釋。 廉潔文化的傳承: “愛廉說”也承載著傳承廉潔文化的使命。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清正廉潔”的優良傳統,湧現齣無數廉吏賢臣的故事。本書的詩歌,可能會從現代的視角,重新解讀這些曆史故事,挖掘其精神內涵,讓廉潔的火種得以延續,並在新的時代煥發齣新的光彩。 四、 結語:一場心靈的淨化與升華 《夢想之弦:詩歌捲/愛廉說·中國廉政文學作品精選》並非僅僅是一本書,它是一次心靈的旅行,一場關於美好追求的藝術探索,一次對高尚品德的深刻反思。當你翻開這本書,你將不僅僅是閱讀文字,更是與無數心靈進行對話,感受生命的多彩,體味情感的真摯,領悟人生哲理,更重要的是,在“愛廉說”的引導下,滌蕩心靈,升華品格。 本書的詩歌,或激昂,或婉約,或沉思,或詠嘆,它們共同奏響瞭“夢想之弦”,在“愛廉說”的溫潤滋養下,讓我們得以看見詩歌的力量,看見人性的光輝,看見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它鼓勵我們去追逐心中的夢想,去踐行心中的廉潔,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傳奇。這是一場屬於每個人的心靈淨化與升華之旅,等待著你去開啓,去體驗,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