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40年的風風雨雨證明瞭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閤作共贏是中美兩國正確的選擇。對兩國而言,有一韆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任何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
當前,和平、發展、閤作、共贏正成為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中美共同努力、構建不同於舊時代大國關係的新型建設性關係是順應時代潮流之舉,是世界大勢,有著重大的全球影響和深刻的時代意義。本書選取瞭中美關係從啓動到定調到充實到推動的發展過程中的九個故事,從不同側麵敘述瞭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性、必然性、睏難性和可能性,具體生動地傳遞這一“前wu古人、後啓來者”的偉大事業所散發的正能量。
倪世雄,196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曾任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華美國學會副會長、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名譽會長、上海世雄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嚮:國際關係理論、美國對外戰略和政策、中美關係。著作有:《當代美國國際關係理論流派文選》《衝突與閤作》《當代西方戰略理論》《世紀風雲的産兒》《國際關係理論比較研究》《戰爭與道義》《麯摺的曆程——中美關係20年》《美國問題研究》《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美國傢利益比較研究》《我與美國研究》《結交一言重 相期韆裏至:一個中國眼中的中美建交30年》《我國的地緣政治及其戰略研究》等。論文有:《西方國際關係主要流派評述》《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西方國際關係理論》《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新發展》《鄧小平與中美關係》《試論國際關係民主化》等150多篇。
前言 未來的中美關係:挑戰與前景
迴顧:有所進展,但並不協調
2017年1月1日是中美正式建交38周年。“中美建交38年來,兩國關係經曆風雨,但總體不斷嚮前發展。雙方高層保持密切接觸,外交保持戰略對話,閤作保持良好勢頭,民間保持頻繁往來。經曆建交後近40年的風風雨雨,中美關係更趨成熟,兩國關係的戰略定位和框架日趨清晰,始終保持積極的發展勢頭,取得曆史性的進展。
中美關係經過1979年至1988年的初步發展、1989年至1999年的大起大落和2000年至2009年的穩定發展後,2010年起齣現瞭新的起伏跌宕,證明中美關係是一個越發展越睏難、越成熟越復雜的關係。2010年前後,兩個始料不及的情況齣現瞭:一方麵,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和美國全球戰略重心的東移,中美關係結構矛盾突齣,麵臨“修昔底德陷阱”的危險。另一方麵,中美在核心國傢利益問題上的衝突加劇,除瞭颱灣、西藏問題之外,在釣魚島、南海和網絡問題上雙方對立明顯激化。中國有不少人認為,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是針對中國、遏製中國和圍堵中國,而美國的主流意見認為中國趕超德日、迅速崛起是挑戰美國、威脅美國和取代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美之間形成瞭新一輪的戰略猜疑。為瞭抑製住這一戰略猜疑勢頭、維持中美關係穩定發展,時任國傢主席鬍錦濤2011年1月訪問美國,與奧巴馬總統達成共識,於2011年1月19日發錶《中美聯閤聲明》,確認中美共同努力建設“麵嚮21世紀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夥伴關係”。2012年美國大選,中國換屆,對中美兩國來說,都是重要的一年。2012年初,時任國傢副主席習近平趁熱打鐵,從2月14日起對美國進行瞭一次特殊的重要訪問。習近平正式嚮美國領導人提齣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目標。習近平指齣,中美建設新型閤作夥伴關係是一項具有重要和深遠意義的開創性工作,既沒有先例可循,也沒有經驗可鑒,隻能“摸著石頭過河”,或者“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習近平說:“中國有句流行歌的歌詞是這樣唱的,‘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我相信,中美雙方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有辦法維護和發展好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閤作夥伴關係,為不同政治製度、曆史文化背景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傢建設積極閤作關係樹立前無古人、但後啓來者的典範。”這次訪問標誌著中美關係進入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新階段。
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美兩國元首在美國加州的安納伯格莊園會晤,這是中美關係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具有開拓意義。習近平當時已任國傢主席,他就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提齣三條原則: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閤作共贏。奧巴馬總統錶示,通過習近平主席這次訪問,美中雙方能夠為今後兩國新的閤作模式打下基礎。習近平主席還就落實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提齣四點建議:一要提升對話互信新水平,二要開創務實閤作新局麵,三要建立大國互動新模式,四要探索管控分歧新辦法。
2014年11月11日,北京APEC會議結束後,奧巴馬總統對中國進行短暫的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邀請他當晚在中南海瀛颱敘談,第二天舉行正式會晤。這次習奧北京會晤是雙方“共同解決問題”的一次重要契機,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開拓瞭新思路。經過充分的準備和深入的交談,雙方在27個領域達成共識獲得進展,如發錶瞭關於氣候變化的聯閤聲明,雙方同意加快中美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加強兩軍交流與閤作和放寬彼此的商務、旅遊簽證等。
2015年9月22至25日,在齣席聯閤國成立70周年慶典之前,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訪問期間,兩國領導人公開錶示,中美應不衝突、求閤作、謀穩定,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習近平主席重申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主張兩國應努力做到“互敬、互信、閤作”。這次訪問為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注入瞭動力。
五年來,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大緻經過瞭四個階段:2012年2月14日的“情人節”啓步,2013年6月7日莊園會晤定調,2014年11月11日中南海瀛颱夜話開拓,2015年9月24日白宮鞦敘推動。在雙方努力下,在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方麵有一些積極進展,“取得不少早期收獲”。
然而,由於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一項前人從未做過的事情,加上中美兩國在政治製度、社會模式、發展階段、意識形態、價值標準、曆史背景、文化傳統、生活方式等方方麵麵的巨大差異,在其過程中齣現問題、産生矛盾不足為怪。2013年6月習奧莊園會晤後,筆者在美待瞭一段時間,處處感受到美國對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錶現齣的樂觀情緒,但是隨著其過程的深化,觸發瞭不少問題和矛盾。之後筆者又去瞭幾次美國,發現原先的對中美關係比較樂觀的氣氛漸漸消退,在美國方麵齣現“三不”現象:一是在對待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態度上,錶現齣不主動;二是在關於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認知上,錶現齣不接受,認為“相互尊重”隻是中方要求美方尊重其核心國傢利益,美方無法接受;三是在落實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行動上錶現齣不相信,不相信雙方在颱灣、西藏、釣魚島、南中國海和網絡安全等問題上能做到閤作共贏。筆者做瞭一個統計,從2012年2月習近平主席正式提齣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到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問美國,他先後在32個場閤反復強調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而奧巴馬正麵迴應的僅8次,從時間段來看,大多是在前麵兩年,以後就基本上不提瞭。
2015年9月25日,在習近平主席結束對美訪問之際,雙方擬公布一份成果清單,但分歧齣現瞭,無奈,中方隻得單方麵公布一份清單,從“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雙邊務實閤作”“亞太地區事務”“國際和地區問題”和“全球性挑戰”五個方麵列舉瞭49項成果,題為《繼續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習近平主席訪美中方成果清單》。中美雙方在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問題上不協調的情況可見一斑。
閱讀此書,我感受到瞭一種前所未有的沉浸感。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穿越時空,深入探尋中美兩國關係發展的脈絡。從初識的謹慎與好奇,到後來的相互依存與競爭,每一個階段的變遷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僅僅局限於政治和經濟的層麵,而是將文化、社會、民間交往等多元維度融入敘事之中,使得整個故事更加立體和豐滿。那些關於誤解與和解、閤作與對抗的細節,都充滿瞭人性的光輝與曆史的厚重。尤其在書中關於“啓示”的部分,我看到瞭作者對未來中美關係的深邃思考。他並非提供瞭一份簡單的“操作手冊”,而是引導讀者去理解兩國關係的內在邏輯,去認識到閤作的重要性,去警惕衝突的危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全麵而深刻的視角,幫助我們超越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以一種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方式,去理解和應對中美關係這一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
評分拿起這本書,我便被其獨特的視角所吸引。作者並沒有采取一本正經的學術論述方式,而是將中美關係的發展過程,轉化為一係列引人入勝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發生在國際會議室,有的則發生在尋常百姓傢,它們共同編織齣瞭一幅波瀾壯闊的中美關係畫捲。我被那些關於曆史轉摺點的細節所震撼,也為作者深入挖掘事件背後的人物故事而感動。書中對兩國文化差異、價值觀衝突的描繪,讓我更加理解為何兩國關係會經曆如此多的波摺。同時,作者在分析這些衝突時,並沒有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其根源,並提齣瞭富有建設性的啓示。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提及“啓示”時,所展現齣的深刻洞察力。他並非給齣瞭簡單的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如何在理解差異的基礎上,尋求共同利益,如何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保持戰略清醒,避免被情緒左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中美關係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理解世界、如何處理國際關係的教科書,它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思維的重塑。作者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筆觸,描繪瞭中美兩國從最初的陌生到後來的復雜糾纏,其間經曆瞭無數的試探、誤解、閤作與對抗。我被書中那些生動的故事深深吸引,仿佛穿越時空,親曆瞭那些塑造瞭今天世界的關鍵時刻。那些關於領導人的決策,關於民間交流的細節,關於文化衝突與融閤的描繪,都顯得異常真實和可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兩國關係時,所展現齣的中立和客觀,他並沒有簡單地將一方視為“正義”或“邪惡”,而是試圖去理解雙方的立場、動機和關切。這種深入的剖析,讓我對中美關係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認識,也讓我反思,在看待國際關係時,我們是否過於簡化瞭問題。書中關於“啓示”的章節,更是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作者從曆史的長河中提煉齣寶貴的經驗,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找到閤作的最大公約數,如何在競爭中保持理性,避免將分歧演變成無法挽迴的對抗。這本書是理解當下世界格局的一把鑰匙,也是為我們未來的國際交往提供重要參考的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卻又常常流於錶麵的時代,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深入理解中美兩國復雜關係的絕佳契機。讀罷此書,我深切感受到作者並非僅僅羅列曆史事件,而是以一種敘事者的姿態,將那些冰冷的政治、經濟、軍事博弈,注入瞭人性、情感和時代背景的溫度。從早期接觸的懵懂與試探,到閤作共贏的黃金時代,再到如今的摩擦與博弈,每一個階段的演變都如同電影畫麵般在我腦海中展開。作者巧妙地穿梭於高層決策者的密室與普通民眾的生活之間,讓讀者得以窺見政策製定背後的考量,以及這些政策如何深刻影響著兩國人民的命運。尤其是一些鮮為人知的曆史細節,通過作者的挖掘和梳理,變得生動而富有啓發性。那些關於戰略誤判、妥協與堅持、理想與現實的交織,讓我不禁反思,在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格局中,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和處理這樣一對關鍵的雙邊關係?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中美,更是關於如何在差異中尋求共識,如何在挑戰中把握機遇,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汲取智慧,以更成熟、更理性的視角去麵對未來。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國際政治的讀者,我一直覺得中美關係是一個龐大而又難以觸及的議題。市麵上不乏充斥著宏大敘事和片麵解讀的作品,但這本書卻以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將遙遠的曆史拉近。作者顯然花費瞭大量精力去考證和梳理,但其敘述方式卻極具感染力,仿佛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將那些本應枯燥的曆史事件,變成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特彆喜歡作者在分析具體事件時,所展現齣的多角度視角,既有宏觀的戰略分析,又不乏微觀的細節描繪。讀到那些關於兩國領導人之間微妙的互動,以及各自國內政治環境對外交決策的影響時,我仿佛置身其中,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其背後盤根錯節的復雜性。書中關於“啓示”的部分,更是直擊人心,作者並非簡單地總結曆史教訓,而是將其升華為一種普適性的洞察,指導我們如何在理解差異、尊重彼此的基礎上,尋求可持續的閤作,避免不必要的衝突。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讓我們能夠超越情緒化的判斷,用一種更理性、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去審視和應對當前及未來的中美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