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寺古刹畅游通

100名寺古刹畅游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良才,壹号图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寺庙
  • 古刹
  • 旅游
  • 文化
  • 历史
  • 宗教
  • 佛教
  • 中国传统文化
  • 景点
  • 旅行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5112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653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含章·美丽中国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56
字数:35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100名寺古刹畅游通》以“寺庙”为主题,按地区划分,共八个章节来介绍了全国各地的名寺古刹。中国的佛教有着悠长且辉煌的历史,创造了诸多的文化现象,留下了许多灿烂的遗迹,其中寺庙就是主要的文物古迹,它不仅传承着佛法,也承载着我国的佛教文化。《100名寺古刹畅游通》选取了100个名寺古刹来介绍,希望读者朋友能够在文字和图片中了解中国寺庙的状况,领略佛教灿烂的历史文化,并激励大家去积极地探索。

作者简介

李良才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65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代表作品为长篇小说《我的外公是特务》《我的奶奶是杀手》。李良才在三十多年的创作和工作之余,游历了国内的一些名胜古迹,并记录了自己观察到的各地人文、地理、经济等状况,在报刊发表各类游记200余篇,宣传了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奇人异事,提升了旅行的意义和价值。

壹号图编辑部

所辖壹号图库网目前签约摄影师数百人,现存图片数十万张。壹号图编辑部策划编辑的一系列图书,易懂、易学、易操作、专业、准确,受到市场一致好评。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华北地区名寺古刹

10红螺寺京北第一古刹

13潭柘寺燕都华严宗

16戒台寺坛松佛境

19碧云寺中山遗风

21云居寺北方巨刹

24智化寺宁静的梵音

26雍和宫皇家庙宇

29卧佛寺卧佛禅院

31历代帝王庙中华统绪

33法源寺悯忠遗风

35大钟寺“钟王”之寺

38圣恩禅寺燕山古庙

40慈善寺魔王和尚庙

42五塔寺宝塔福地

44天宁寺北魏名寺

47大觉寺高墙锁佛寺

49承德寺庙群皇家园林里的寺院

51正定寺庙群千年佛国

53清利寺佛教福林

55佛宫寺木塔擎天

57云冈石窟佛教艺术宝库

60五台山寺庙群佛门圣地

62恒山寺庙云海禅寺

第二章

西北和东北地区名寺古刹

66万安禅院石窟佛洞

69兴教寺樊川八大寺之首

72大慈恩寺雁塔佛光

75大佛寺古道边的寺庙

78钟山石窟我国最早的石窟

80法门寺关中塔庙之祖

83麦积山石窟东方雕塑馆

85大召无量寺召庙之首

88甘珠尔庙呼伦贝尔的佛缘

90马蹄寺绝壁佛国

92塔尔寺金顶禅林

94北塔法轮寺北塔圣地

96三宝菩提寺朱雀山梵音

98北普陀寺东北名寺

第三章

华南和华中地区名寺古刹

102大海寺观音道场

105圆通寺莲池净域

107净影寺山水藏幽境

110月山寺中原古寺

113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刹

116南海禅寺佛光小南海

118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

121龙门石窟石刻艺术宝库

124大相国寺汴京国寺

127古德寺汉传佛寺第一奇观

129龙华寺蛇山名刹

131归元禅寺汉西一境

133衡山寺庙群南岳禅寺

136六榕寺花塔佛缘

138南山寺海天丛林

140南华寺南禅“祖庭”

142黄大仙祠港岛圣地

145妈祖阁澳门天后宫

第四章

华东地区名寺古刹

150千佛山群佛胜景

153卧龙寺唐朝梵音

156青云寺花木佛香圣地

158静安寺真言宗名刹

161报国寺湖光照古寺

163龙华寺江南古刹

165灵谷寺东南名刹

167静海寺金陵律寺之冠

170鸡鸣寺南朝第一寺

172金山寺禅宗四大名寺之首

174保圣寺千年古刹

177寒山寺诗名天下

180南禅寺江南最胜丛林

182灵隐寺江南名刹

185普陀山寺庙群人间清净地

187龙兴寺明朝皇家梵刹

189九华山寺庙群莲花佛国

192金地藏寺地藏王之庙

194云峰寺云峰佛境

196白塔寺皖北第一寺

198南普陀寺碧海朝僧

200太姥山寺庙山海大观佛

202妈祖庙海上女神

第五章

西南地区名寺古刹

206郎木寺跨省古寺

208广德寺西来第一禅林

210川主寺高原明珠

212皇泽寺武氏家庙

214峨眉山寺庙群佛秀峨眉

217文殊院川蜀名寺

220凌云寺佛尊圣寺

222罗汉寺西川佛都

224大足石刻石窟艺术的殿堂

227宝轮寺龙隐之地

229崇圣寺巍巍佛都

232正觉寺深林幽境

234华亭寺深山藏古寺

236圆通寺水院佛寺

238勐泐大佛寺独特的南传佛寺

241铜瓦殿云山金顶

243松赞林寺小布达拉宫

245扎什伦布寺黄教圣寺

247白居寺十万佛塔

249大昭寺香火传承

252色拉寺黄教之城

254哲蚌寺庄严的寺庙


精彩书摘

红螺寺

京北第一古刹

享有“京北第一古刹”之称的红螺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北部的红螺山南麓,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郁。它始建于东晋时期,初名为“大明寺”,相传后来因红螺仙女而改为“红螺寺”。自古就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由此可见,红螺寺在佛教历史中的崇高地位。

据说红螺寺开山鼻祖佛图澄由梦指引来到中国北方,寻找佛教发祥地,然而20多年仍毫无进展,直到途经渔阳城发现红螺山有佛祖成道的瑞象,故而圆梦,在此建寺并取名“大明寺”,这就是红螺寺的前身。然而怎么又改成红螺了呢?其中还有一个更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相传天上的玉皇大帝有两个女儿来到这里,化身成红螺,隐匿在湖中。没人知道她们为何而来,纷纷猜测,有人说是她们贪恋人间美景,有人说为拯救黎民百姓,说法不一,十分神秘。于是,“红螺”就取代了原名,直到今天依然散发着古朴的魅力。

伴着杳杳钟声步入寺中,香烟缭绕,随风飘过常青的松柏,在大殿和厢房的门前徜徉。白塔清秀,古木遮天,石阶院落掩映在一片苍翠中,只得瞥见一角,楼阁一角飞出,最前端高挂着一只风铃,铃音脆亮,传入山林,显得愈发幽静恬适。寺院分成5处院落,住房有244间。中部院落沿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主轴伸展,其他配殿、禅房分居两侧,美景星星点缀,令人目不暇接。提到红螺寺的风景,明朝马文卿的《游红螺寺》写得尤为传神,“虹霓林麓光遥度,老蜃楼台影倒悬。百丈峰头近北斗,错疑胜地吐龙泉”,值得细细品赏一番。诗中暗藏的“三绝景”就是红螺寺美景的代表,它们分别是紫藤寄松、御竹林和雌雄银杏,风味别样。

初临山门,迎面看到“红螺三绝景”之一的“御竹林”,绿竹簇拥,苍翠欲滴,一阵风起,竹林声如潮涌一般,姿态婆娑,惹人怜爱,难怪清帝康熙也为之动心。据说,这片竹林原为元代

云山禅师栽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康熙皇帝当年来红螺寺上香,无意中发现了它,因观其翠竹好奇不已,叮嘱僧人和当地官员多加保护,从此,人们就称这片竹林为“御竹林”。现代补建的观竹亭就屹立在竹林西侧,来者可在此欣赏竹林美景,回味悠悠岁月,意味深远。

穿过山门,来到大雄宝殿前,两棵高大的古银杏树,彼此相依而立,仿佛一对举案齐眉的夫妻,因此有人称它们为“夫妻树”,这就是“红螺三绝景”中的雌雄银杏。千百年来,这两棵树历经四时变幻、风霜雨雪的侵袭依旧身姿挺拔,枝叶浓密。其中稍大的雄树每年春来黄花满枝,秋天却不见果;略小的雌树则是春天不见花,秋天果实累累,实为奇特。

绕过大雄宝殿,三圣殿前的院落西边正是“红螺三绝景”中的紫藤寄松。站在远处,只见藤条漫卷,松蔓早已连为一体,其中一棵平顶松拔地而起,耸入云霄,枝杈平展,两条藤萝仿佛巨蟒从低处盘起,沿树枝缠绕游走。站在树下,好似巨伞遮顶一般,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只能在地上留下点点斑驳的影子。每年五月初来寺就能看到紫花次第开放,迎风送香;到了秋季,叶子变黄或泛红,松树仿佛披上一身彩装,光艳夺目,美不胜收……

旅游小贴士

地理位置:北京市怀柔区

最佳季节:9~10月

开放时间:08:00~18:00

旅游景点:御竹林、雌雄银杏、紫藤寄松、天王殿、大雄宝殿


前言/序言

秀美的自然山水,你曾游览过几次?幽静的古寺名刹,你又去过几回?旅行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修行,同样需要选择前往的地方。佛教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之后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不仅寺院众多,各个宗派分支也逐渐形成,比如律宗、禅宗、华严宗等。与此同时,高僧辈出,像玄奘西去天竺求取真经,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佛法,六祖慧能开辟南禅一派等,都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

如今无论是山水幽境,还是喧嚣闹市,都会有名寺古刹的身影。你可以在沈阳北塔法轮寺的白塔前驻足,可以到海南南山寺的观音铜像脚下听潮,可以去上海报国寺的亭廊里品茗,可以来拉萨大昭寺的殿堂中上香,也可以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欣赏武术,无论东南西北,总有你想去的那一座。一座寺院的兴衰就是一部历史的书卷,它承载着文化和信仰,如今无论从寺院的殿宇、佛像、佛经,还是从依旧传承着佛教文化的僧人身上,我们都可以找到时代的气息,历史的印记,文明的遗迹。

当你走在幽静的寺院深处,看那一道高墙里,有高阁殿堂耸立,草木苍翠,僧人漫步在缭绕的香烟里,手中的念珠一颗颗从指尖滑过。隐隐约约的钟声从黎明的晨光里传来,从黄昏的暮色里传来,回荡在幽谷高山,那何尝不是我们心中向往的一处净土呢?大多数寺院都修建在山林深处,就是为了让僧人忘掉喧嚣与浮世,静下心来修行,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吧。让我们在山水之间慢慢欣赏美景的时候,细细体会自然,也体会我们的生活。

本书精心挑选出了全国各地100座名寺古刹,为读者提供了一幅辽阔的寺庙图卷,让你更加清晰地看到各个地区庙宇的特色。《100名寺古刹畅游通》不仅给读者提供了古寺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还将给读者带来别样的艺术审美享受。



《千载梵音:探寻古刹的静谧与禅意》 在历史的长河中,寺庙不仅是信仰的殿堂,更是文明的载体,是艺术的宝库,是心灵的栖息地。它们静默地伫立在山峦之间,矗立于闹市之中,见证了朝代的更迭,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辉。《千载梵音:探寻古刹的静谧与禅意》并非一本简单的旅行指南,它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邀约,一次深入灵魂的对话,旨在带领读者走进那些被时光精心打磨的古老寺庙,感受它们独特的气韵与深邃的意境。 本书将带领您踏上一段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不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景点介绍,而是深入挖掘每一座古刹背后的历史故事、建筑特色、宗教文化以及流传至今的传说轶事。我们将拂去历史的尘埃,重现那些鲜活的面孔和动人的场景,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文字中“亲临”那些神圣而宁静的空间。 一、 寻觅古刹的“前世今生”: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每一座古刹,都是一部凝固的历史。我们将以严谨的考据和生动的叙述,为您展现这些古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从它们初建时的宏图伟业,到历代王朝的修建与发展,再到如今的保护与传承,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故事。 历史脉络的梳理: 本书将重点梳理中国历史上著名寺庙的兴衰历程。例如,一些自汉晋时期便已香火鼎盛的古刹,它们如何度过乱世,如何在不同朝代成为皇家寺院或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其建筑风格又如何随着时代变迁而演变。我们将追溯那些高僧大德的足迹,了解他们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这些寺庙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文化基因的解码: 寺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雕塑、壁画、钟鼓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将深入解读这些元素,例如,佛教密宗寺庙的坛城布局如何体现宇宙观;禅宗寺庙的园林设计如何体现“禅茶一味”的意境;净土宗寺庙的庄严佛像如何寄托人们对极乐世界的向往。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剖析,读者将更深刻地理解寺庙所承载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传说与轶事的钩沉: 许多古刹都流传着动人的传说和历史轶事。这些故事往往赋予了寺庙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也更能打动人心。我们将精心选取那些真实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例如,关于高僧得道的神迹,关于寺庙建筑的巧妙设计,关于寺庙与当地百姓的深厚渊源等等。这些故事不仅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古刹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二、 凝视建筑的“东方美学”:空间、结构与艺术的对话 古刹的建筑本身就是一部无声的史诗,是东方建筑美学的集大成者。本书将带领读者以建筑学的视角,欣赏这些宏伟而精致的艺术品。 空间布局的智慧: 从宏观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到微观的庭院、回廊、抄手游廊,寺庙的空间布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和宗教意义。我们将分析其轴线对称、层层递进的空间序列,以及如何通过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营造出宁静、肃穆、与世隔绝的氛围。例如,如何利用山势、水流来布置建筑,如何通过院落的开合来引导视线,如何通过廊道连接各个殿堂,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构工艺的精湛: 木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寺庙建筑更是将这种技艺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将详细介绍斗拱、飞檐、藻井等精巧的结构部件,以及它们在支撑、装饰、排水等方面的作用。读者将了解到古代工匠们如何凭借智慧和双手,建造出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伟大建筑。同时,我们也关注砖石结构的寺庙,探讨其在防火、防蛀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雕塑壁画的辉煌: 寺庙的殿堂内外,常常布满了精美的雕塑和色彩斑斓的壁画。这些艺术品不仅是装饰,更是佛教经典的视觉化呈现,是古代绘画和雕塑艺术的宝贵遗产。我们将深入解读佛像的造型、手势、衣饰所代表的意义,分析壁画中描绘的佛本生故事、佛教传说以及世俗生活场景。读者将有机会“走进”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古代艺术家们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 倾听梵音的“心灵回响”:禅意、修行与精神的追寻 寺庙是修行者安顿身心、体悟佛法的地方,其独特的氛围和精神力量,对每一个到访者都可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书将引导读者去感受这份“禅意”。 禅意的体验: 禅意并非遥不可及,它体现在寺庙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间。我们将尝试用文字描绘那种在清晨阳光下,阳光透过寺庙窗棂洒下的斑驳光影;描绘那种在傍晚时分,暮鼓晨钟交织在一起,在山谷间回荡的悠远声音;描绘那种在庭院中,一棵古树下,静坐片刻所获得的内心平静。本书将鼓励读者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寺庙的宁静,去体会那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 修行的启示: 许多古刹都与著名的禅宗公案、高僧修行事迹紧密相连。我们将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讲述高僧大德们在寺庙中参禅悟道、弘法利生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佛教历史的珍贵记录,也能为现代人提供关于人生、智慧和解脱的启示。例如,关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禅宗境界,关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慈悲情怀。 精神的追寻: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感到迷失和焦虑。古刹的静谧与庄严,提供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内心的空间。本书希望通过对古刹的介绍,激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内心平和以及精神追求的思考。它鼓励读者在参观寺庙时,不仅仅是拍照留念,更能借此机会审视自我,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四、 走进“鲜活的寺庙”:地域特色与民俗风情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寺庙,因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地域文化的交融: 我们将深入探讨寺庙与当地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例如,北方寺庙的雄浑大气,南方寺庙的精致秀美;藏传佛教寺庙的色彩鲜艳与金碧辉煌;徽派寺庙的粉墙黛瓦与马头墙。我们将分析这些风格差异是如何受到自然环境、人文习俗和建筑材料的影响而形成的。 民俗风情的呈现: 许多寺庙周边地区保留着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风情与寺庙的宗教活动息息相关。本书将为您介绍一些与寺庙相关的节日庆典、庙会活动、民间信仰等,让读者在欣赏古刹建筑和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郁的民俗气息。例如,某些寺庙的“浴佛节”如何与当地的泼水节相结合;某些寺庙的“赶考”习俗如何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 《千载梵音:探寻古刹的静谧与禅意》 是一次心灵的远足,一次文化的洗礼。它不提供具体的行程路线,不罗列冷冰冰的景点数据,而是希望用真挚的笔触,唤醒您内心深处的探知欲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是一本可以陪伴您漫步书斋,也可以随身携带,在古寺中静心品读的书。愿它能成为您通往那些古老寺庙心灵之旅的向导,让您在梵音缭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寺庙的“游玩”攻略上,而是更加侧重于寺庙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挖掘。我喜欢作者那种慢节奏的叙述方式,不急不躁,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读者一点点地去品味每一处细节。他会详细介绍寺庙的建筑布局,不仅仅是简单的“前殿后殿”,而是深入到每一处雕梁画栋、每一块砖石的背后所蕴含的寓意和匠心。 比如,在讲解一座寺庙的僧房时,他会描绘那里简朴的陈设,以及僧侣们在其中静修的身影,从中折射出他们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的追求。他又会讲述寺庙周围的自然风光,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展现出“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一些古籍和诗词,它们为寺庙的历史增添了更浓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我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把寺庙当作一个参观的地方,而是将它们视为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历史的传承。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带给我的视觉和心灵的双重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纯粹的“打卡指南”,但它的文字却充满了诗意和哲学意味。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能够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并将它们描绘得栩栩如生。例如,他会生动地描述寺庙中那些历经风霜的壁画,色彩虽然褪去,但线条依然遒劲有力,仿佛还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他也会描绘院子里那些虬曲苍劲的古树,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了无数的朝代更迭和香火兴衰,仿佛是寺庙的守护者。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介绍每一座寺庙时,都会穿插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甚至是哲学思辨。他会从一个佛陀的教诲,引申出人生的智慧;从一个僧侣的修行,谈论到内心的平静。这些内容并非生硬的知识灌输,而是自然而流畅地融入叙述之中,让我受益匪浅。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思考人生的意义,社会的变迁,以及信仰的力量。这本书让我对“古刹”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们不仅仅是旅游景点,更是承载了无数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宝库。

评分

我最近终于有幸读完了一本让我惊艳的书,虽然书名听起来像是一本旅行指南,但它给我的感受远不止于此。它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用他慈祥而深邃的目光,缓缓讲述着那些香火缭绕、古韵悠长的寺庙故事。我一直对佛教文化和古建筑情有独钟,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作者在描绘每一座寺庙时,不仅仅是罗列了它们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主要建筑,更重要的是,他深入挖掘了隐藏在这些石砖木瓦背后的精神内核。 他会细致地描绘晨钟暮鼓的回响,阳光穿过飞檐斗拱洒下的斑驳光影,以及僧侣们低声诵经的梵音。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祥和。比如,在描述某座古刹时,他没有简单地说“这座寺庙有XX年历史,是XX朝代所建”,而是会从寺庙的选址讲起,分析为何会选择在那样一个山清水秀、远离尘嚣之地;然后描绘寺庙的建筑风格如何巧妙地融入自然,与周围的山川融为一体;再深入到寺庙内供奉的神祇,以及围绕这些神祇流传下来的种种传说和信徒的虔诚心愿。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在了解一座座建筑,更是在穿越历史的长河,与那些在时光中沉淀下来的信仰对话。

评分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它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浪漫。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能够将那些枯燥的历史和建筑知识,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不会堆砌大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描绘那些令人神往的场景。 让我感到特别有趣的是,作者在介绍一些著名寺庙时,还会穿插一些鲜为人知的典故和传说,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他也会探讨一些寺庙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这种真挚的情感贯穿了整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饱览了祖国各地壮丽的寺庙风光,也汲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它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能够从中获得很多启发的书。

评分

坦白说,我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对“寺庙”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次,以为它们就是一些古老的建筑,里面有一些佛像和僧侣。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一种极为人文关怀的视角,去解读每一座寺庙。他不仅仅关注建筑本身的宏伟,更关注那些生活在寺庙里的人,那些世代传承的教义,以及那些在寺庙中发生过的故事。 他会生动地描绘寺庙与当地社区的联系,讲述僧侣们如何与当地百姓相互扶持,共同度过岁月的变迁。他也会深入探讨不同寺庙的宗派特点,以及它们在佛教发展史上的地位。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描述一些寺庙时,还会融入他对当下社会的一些思考,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和反思。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这本书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不失现实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生命、信仰和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一书在手,游览遍中国的名寺古刹,人文气息满满的,很不错的一本书!点赞!

评分

完整的古建筑的书,图文并茂很详细的介绍

评分

一般,台湾玩来玩去就那些地方。只是作者帮做下时间规划。垦丁讹人的事情也不介绍一下。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京东太方便了,什么都有。

评分

一直钟情于古镇,看了这本书之后更想细细品味古镇风韵。推荐购买!

评分

介绍了很多中国古城,看了之后很想去,画面看着很舒服。推荐一购!

评分

书质量很好,包装也很好,在京东购物很放心,活动也很给力,满意。

评分

喜欢旅游,去过很多地方。喜欢这样的书,用眼睛去旅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