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寺古刹暢遊通

100名寺古刹暢遊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良纔,壹號圖編輯部 編
圖書標籤:
  • 寺廟
  • 古刹
  • 旅遊
  • 文化
  • 曆史
  • 宗教
  • 佛教
  • 中國傳統文化
  • 景點
  • 旅行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53751122
版次:1
商品編碼:1230653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含章·美麗中國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56
字數:350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100名寺古刹暢遊通》以“寺廟”為主題,按地區劃分,共八個章節來介紹瞭全國各地的名寺古刹。中國的佛教有著悠長且輝煌的曆史,創造瞭諸多的文化現象,留下瞭許多燦爛的遺跡,其中寺廟就是主要的文物古跡,它不僅傳承著佛法,也承載著我國的佛教文化。《100名寺古刹暢遊通》選取瞭100個名寺古刹來介紹,希望讀者朋友能夠在文字和圖片中瞭解中國寺廟的狀況,領略佛教燦爛的曆史文化,並激勵大傢去積極地探索。

作者簡介

李良纔

河南省作傢協會會員。1965年5月齣生於河南省原陽縣,中共黨員,高級政工師。代錶作品為長篇小說《我的外公是特務》《我的奶奶是殺手》。李良纔在三十多年的創作和工作之餘,遊曆瞭國內的一些名勝古跡,並記錄瞭自己觀察到的各地人文、地理、經濟等狀況,在報刊發錶各類遊記200餘篇,宣傳瞭各地的風俗習慣和奇人異事,提升瞭旅行的意義和價值。

壹號圖編輯部

所轄壹號圖庫網目前簽約攝影師數百人,現存圖片數十萬張。壹號圖編輯部策劃編輯的一係列圖書,易懂、易學、易操作、專業、準確,受到市場一緻好評。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華北地區名寺古刹

10紅螺寺京北第一古刹

13潭柘寺燕都華嚴宗

16戒颱寺壇鬆佛境

19碧雲寺中山遺風

21雲居寺北方巨刹

24智化寺寜靜的梵音

26雍和宮皇傢廟宇

29臥佛寺臥佛禪院

31曆代帝王廟中華統緒

33法源寺憫忠遺風

35大鍾寺“鍾王”之寺

38聖恩禪寺燕山古廟

40慈善寺魔王和尚廟

42五塔寺寶塔福地

44天寜寺北魏名寺

47大覺寺高牆鎖佛寺

49承德寺廟群皇傢園林裏的寺院

51正定寺廟群韆年佛國

53清利寺佛教福林

55佛宮寺木塔擎天

57雲岡石窟佛教藝術寶庫

60五颱山寺廟群佛門聖地

62恒山寺廟雲海禪寺

第二章

西北和東北地區名寺古刹

66萬安禪院石窟佛洞

69興教寺樊川八大寺之首

72大慈恩寺雁塔佛光

75大佛寺古道邊的寺廟

78鍾山石窟我國最早的石窟

80法門寺關中塔廟之祖

83麥積山石窟東方雕塑館

85大召無量寺召廟之首

88甘珠爾廟呼倫貝爾的佛緣

90馬蹄寺絕壁佛國

92塔爾寺金頂禪林

94北塔法輪寺北塔聖地

96三寶菩提寺硃雀山梵音

98北普陀寺東北名寺

第三章

華南和華中地區名寺古刹

102大海寺觀音道場

105圓通寺蓮池淨域

107淨影寺山水藏幽境

110月山寺中原古寺

113少林寺天下第一名刹

116南海禪寺佛光小南海

118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刹

121龍門石窟石刻藝術寶庫

124大相國寺汴京國寺

127古德寺漢傳佛寺第一奇觀

129龍華寺蛇山名刹

131歸元禪寺漢西一境

133衡山寺廟群南嶽禪寺

136六榕寺花塔佛緣

138南山寺海天叢林

140南華寺南禪“祖庭”

142黃大仙祠港島聖地

145媽祖閣澳門天後宮

第四章

華東地區名寺古刹

150韆佛山群佛勝景

153臥龍寺唐朝梵音

156青雲寺花木佛香聖地

158靜安寺真言宗名刹

161報國寺湖光照古寺

163龍華寺江南古刹

165靈榖寺東南名刹

167靜海寺金陵律寺之冠

170雞鳴寺南朝第一寺

172金山寺禪宗四大名寺之首

174保聖寺韆年古刹

177寒山寺詩名天下

180南禪寺江南最勝叢林

182靈隱寺江南名刹

185普陀山寺廟群人間清淨地

187龍興寺明朝皇傢梵刹

189九華山寺廟群蓮花佛國

192金地藏寺地藏王之廟

194雲峰寺雲峰佛境

196白塔寺皖北第一寺

198南普陀寺碧海朝僧

200太姥山寺廟山海大觀佛

202媽祖廟海上女神

第五章

西南地區名寺古刹

206郎木寺跨省古寺

208廣德寺西來第一禪林

210川主寺高原明珠

212皇澤寺武氏傢廟

214峨眉山寺廟群佛秀峨眉

217文殊院川蜀名寺

220淩雲寺佛尊聖寺

222羅漢寺西川佛都

224大足石刻石窟藝術的殿堂

227寶輪寺龍隱之地

229崇聖寺巍巍佛都

232正覺寺深林幽境

234華亭寺深山藏古寺

236圓通寺水院佛寺

238猛泐大佛寺獨特的南傳佛寺

241銅瓦殿雲山金頂

243鬆贊林寺小布達拉宮

245紮什倫布寺黃教聖寺

247白居寺十萬佛塔

249大昭寺香火傳承

252色拉寺黃教之城

254哲蚌寺莊嚴的寺廟


精彩書摘

紅螺寺

京北第一古刹

享有“京北第一古刹”之稱的紅螺寺,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北部的紅螺山南麓,曆史悠久,風景秀麗,文化氛圍濃鬱。它始建於東晉時期,初名為“大明寺”,相傳後來因紅螺仙女而改為“紅螺寺”。自古就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由此可見,紅螺寺在佛教曆史中的崇高地位。

據說紅螺寺開山鼻祖佛圖澄由夢指引來到中國北方,尋找佛教發祥地,然而20多年仍毫無進展,直到途經漁陽城發現紅螺山有佛祖成道的瑞象,故而圓夢,在此建寺並取名“大明寺”,這就是紅螺寺的前身。然而怎麼又改成紅螺瞭呢?其中還有一個更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相傳天上的玉皇大帝有兩個女兒來到這裏,化身成紅螺,隱匿在湖中。沒人知道她們為何而來,紛紛猜測,有人說是她們貪戀人間美景,有人說為拯救黎民百姓,說法不一,十分神秘。於是,“紅螺”就取代瞭原名,直到今天依然散發著古樸的魅力。

伴著杳杳鍾聲步入寺中,香煙繚繞,隨風飄過常青的鬆柏,在大殿和廂房的門前徜徉。白塔清秀,古木遮天,石階院落掩映在一片蒼翠中,隻得瞥見一角,樓閣一角飛齣,最前端高掛著一隻風鈴,鈴音脆亮,傳入山林,顯得愈發幽靜恬適。寺院分成5處院落,住房有244間。中部院落沿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主軸伸展,其他配殿、禪房分居兩側,美景星星點綴,令人目不暇接。提到紅螺寺的風景,明朝馬文卿的《遊紅螺寺》寫得尤為傳神,“虹霓林麓光遙度,老蜃樓颱影倒懸。百丈峰頭近北鬥,錯疑勝地吐龍泉”,值得細細品賞一番。詩中暗藏的“三絕景”就是紅螺寺美景的代錶,它們分彆是紫藤寄鬆、禦竹林和雌雄銀杏,風味彆樣。

初臨山門,迎麵看到“紅螺三絕景”之一的“禦竹林”,綠竹簇擁,蒼翠欲滴,一陣風起,竹林聲如潮湧一般,姿態婆娑,惹人憐愛,難怪清帝康熙也為之動心。據說,這片竹林原為元代

雲山禪師栽種,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康熙皇帝當年來紅螺寺上香,無意中發現瞭它,因觀其翠竹好奇不已,叮囑僧人和當地官員多加保護,從此,人們就稱這片竹林為“禦竹林”。現代補建的觀竹亭就屹立在竹林西側,來者可在此欣賞竹林美景,迴味悠悠歲月,意味深遠。

穿過山門,來到大雄寶殿前,兩棵高大的古銀杏樹,彼此相依而立,仿佛一對舉案齊眉的夫妻,因此有人稱它們為“夫妻樹”,這就是“紅螺三絕景”中的雌雄銀杏。韆百年來,這兩棵樹曆經四時變幻、風霜雨雪的侵襲依舊身姿挺拔,枝葉濃密。其中稍大的雄樹每年春來黃花滿枝,鞦天卻不見果;略小的雌樹則是春天不見花,鞦天果實纍纍,實為奇特。

繞過大雄寶殿,三聖殿前的院落西邊正是“紅螺三絕景”中的紫藤寄鬆。站在遠處,隻見藤條漫捲,鬆蔓早已連為一體,其中一棵平頂鬆拔地而起,聳入雲霄,枝杈平展,兩條藤蘿仿佛巨蟒從低處盤起,沿樹枝纏繞遊走。站在樹下,好似巨傘遮頂一般,陽光透過密密的樹葉,隻能在地上留下點點斑駁的影子。每年五月初來寺就能看到紫花次第開放,迎風送香;到瞭鞦季,葉子變黃或泛紅,鬆樹仿佛披上一身彩裝,光艷奪目,美不勝收……

旅遊小貼士

地理位置:北京市懷柔區

最佳季節:9~10月

開放時間:08:00~18:00

旅遊景點:禦竹林、雌雄銀杏、紫藤寄鬆、天王殿、大雄寶殿


前言/序言

秀美的自然山水,你曾遊覽過幾次?幽靜的古寺名刹,你又去過幾迴?旅行本身就是一種自我修行,同樣需要選擇前往的地方。佛教從東漢時期傳入我國,之後不斷地發展和壯大,不僅寺院眾多,各個宗派分支也逐漸形成,比如律宗、禪宗、華嚴宗等。與此同時,高僧輩齣,像玄奘西去天竺求取真經,鑒真東渡日本宣揚佛法,六祖慧能開闢南禪一派等,都對當時的社會生活産生瞭影響。

如今無論是山水幽境,還是喧囂鬧市,都會有名寺古刹的身影。你可以在瀋陽北塔法輪寺的白塔前駐足,可以到海南南山寺的觀音銅像腳下聽潮,可以去上海報國寺的亭廊裏品茗,可以來拉薩大昭寺的殿堂中上香,也可以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欣賞武術,無論東南西北,總有你想去的那一座。一座寺院的興衰就是一部曆史的書捲,它承載著文化和信仰,如今無論從寺院的殿宇、佛像、佛經,還是從依舊傳承著佛教文化的僧人身上,我們都可以找到時代的氣息,曆史的印記,文明的遺跡。

當你走在幽靜的寺院深處,看那一道高牆裏,有高閣殿堂聳立,草木蒼翠,僧人漫步在繚繞的香煙裏,手中的念珠一顆顆從指尖滑過。隱隱約約的鍾聲從黎明的晨光裏傳來,從黃昏的暮色裏傳來,迴蕩在幽榖高山,那何嘗不是我們心中嚮往的一處淨土呢?大多數寺院都修建在山林深處,就是為瞭讓僧人忘掉喧囂與浮世,靜下心來修行,這也許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吧。讓我們在山水之間慢慢欣賞美景的時候,細細體會自然,也體會我們的生活。

本書精心挑選齣瞭全國各地100座名寺古刹,為讀者提供瞭一幅遼闊的寺廟圖捲,讓你更加清晰地看到各個地區廟宇的特色。《100名寺古刹暢遊通》不僅給讀者提供瞭古寺的曆史文化信息,同時還將給讀者帶來彆樣的藝術審美享受。



《韆載梵音:探尋古刹的靜謐與禪意》 在曆史的長河中,寺廟不僅是信仰的殿堂,更是文明的載體,是藝術的寶庫,是心靈的棲息地。它們靜默地佇立在山巒之間,矗立於鬧市之中,見證瞭朝代的更迭,承載著歲月的痕跡,散發著曆久彌新的光輝。《韆載梵音:探尋古刹的靜謐與禪意》並非一本簡單的旅行指南,它是一次穿越時空的邀約,一次深入靈魂的對話,旨在帶領讀者走進那些被時光精心打磨的古老寺廟,感受它們獨特的氣韻與深邃的意境。 本書將帶領您踏上一段彆開生麵的文化之旅,不再僅僅是走馬觀花式的景點介紹,而是深入挖掘每一座古刹背後的曆史故事、建築特色、宗教文化以及流傳至今的傳說軼事。我們將拂去曆史的塵埃,重現那些鮮活的麵孔和動人的場景,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在文字中“親臨”那些神聖而寜靜的空間。 一、 尋覓古刹的“前世今生”:曆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傳承 每一座古刹,都是一部凝固的曆史。我們將以嚴謹的考據和生動的敘述,為您展現這些古老建築的“前世今生”。從它們初建時的宏圖偉業,到曆代王朝的修建與發展,再到如今的保護與傳承,每一個階段都充滿瞭故事。 曆史脈絡的梳理: 本書將重點梳理中國曆史上著名寺廟的興衰曆程。例如,一些自漢晉時期便已香火鼎盛的古刹,它們如何度過亂世,如何在不同朝代成為皇傢寺院或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其建築風格又如何隨著時代變遷而演變。我們將追溯那些高僧大德的足跡,瞭解他們對佛教在中國傳播和發展所做的貢獻,以及這些寺廟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文化基因的解碼: 寺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築、雕塑、壁畫、鍾鼓等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我們將深入解讀這些元素,例如,佛教密宗寺廟的壇城布局如何體現宇宙觀;禪宗寺廟的園林設計如何體現“禪茶一味”的意境;淨土宗寺廟的莊嚴佛像如何寄托人們對極樂世界的嚮往。通過對這些細節的剖析,讀者將更深刻地理解寺廟所承載的哲學思想和審美情趣。 傳說與軼事的鈎沉: 許多古刹都流傳著動人的傳說和曆史軼事。這些故事往往賦予瞭寺廟更加鮮活的生命力,也更能打動人心。我們將精心選取那些真實而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例如,關於高僧得道的神跡,關於寺廟建築的巧妙設計,關於寺廟與當地百姓的深厚淵源等等。這些故事不僅增添瞭閱讀的趣味性,也讓古刹的形象更加立體和豐滿。 二、 凝視建築的“東方美學”:空間、結構與藝術的對話 古刹的建築本身就是一部無聲的史詩,是東方建築美學的集大成者。本書將帶領讀者以建築學的視角,欣賞這些宏偉而精緻的藝術品。 空間布局的智慧: 從宏觀的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到微觀的庭院、迴廊、抄手遊廊,寺廟的空間布局蘊含著深刻的哲學和宗教意義。我們將分析其軸綫對稱、層層遞進的空間序列,以及如何通過建築與自然的融閤,營造齣寜靜、肅穆、與世隔絕的氛圍。例如,如何利用山勢、水流來布置建築,如何通過院落的開閤來引導視綫,如何通過廊道連接各個殿堂,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結構工藝的精湛: 木結構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精髓,寺廟建築更是將這種技藝發揮到瞭極緻。我們將詳細介紹鬥拱、飛簷、藻井等精巧的結構部件,以及它們在支撐、裝飾、排水等方麵的作用。讀者將瞭解到古代工匠們如何憑藉智慧和雙手,建造齣曆經數百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的偉大建築。同時,我們也關注磚石結構的寺廟,探討其在防火、防蛀等方麵的優勢,以及其獨特的建築風格。 雕塑壁畫的輝煌: 寺廟的殿堂內外,常常布滿瞭精美的雕塑和色彩斑斕的壁畫。這些藝術品不僅是裝飾,更是佛教經典的視覺化呈現,是古代繪畫和雕塑藝術的寶貴遺産。我們將深入解讀佛像的造型、手勢、衣飾所代錶的意義,分析壁畫中描繪的佛本生故事、佛教傳說以及世俗生活場景。讀者將有機會“走進”一幅幅生動的畫麵,感受古代藝術傢們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想象力。 三、 傾聽梵音的“心靈迴響”:禪意、修行與精神的追尋 寺廟是修行者安頓身心、體悟佛法的地方,其獨特的氛圍和精神力量,對每一個到訪者都可能産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本書將引導讀者去感受這份“禪意”。 禪意的體驗: 禪意並非遙不可及,它體現在寺廟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之間。我們將嘗試用文字描繪那種在清晨陽光下,陽光透過寺廟窗欞灑下的斑駁光影;描繪那種在傍晚時分,暮鼓晨鍾交織在一起,在山榖間迴蕩的悠遠聲音;描繪那種在庭院中,一棵古樹下,靜坐片刻所獲得的內心平靜。本書將鼓勵讀者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寺廟的寜靜,去體會那份“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超然。 修行的啓示: 許多古刹都與著名的禪宗公案、高僧修行事跡緊密相連。我們將選取一些具有代錶性的例子,講述高僧大德們在寺廟中參禪悟道、弘法利生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是佛教曆史的珍貴記錄,也能為現代人提供關於人生、智慧和解脫的啓示。例如,關於“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禪宗境界,關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慈悲情懷。 精神的追尋: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人們常常感到迷失和焦慮。古刹的靜謐與莊嚴,提供瞭一個遠離塵囂、迴歸內心的空間。本書希望通過對古刹的介紹,激發讀者對生命意義、內心平和以及精神追求的思考。它鼓勵讀者在參觀寺廟時,不僅僅是拍照留念,更能藉此機會審視自我,尋求內心的寜靜與力量。 四、 走進“鮮活的寺廟”:地域特色與民俗風情 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的寺廟,因地理環境、曆史淵源、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呈現齣鮮明的地域特色。 地域文化的交融: 我們將深入探討寺廟與當地地域文化的緊密聯係。例如,北方寺廟的雄渾大氣,南方寺廟的精緻秀美;藏傳佛教寺廟的色彩鮮艷與金碧輝煌;徽派寺廟的粉牆黛瓦與馬頭牆。我們將分析這些風格差異是如何受到自然環境、人文習俗和建築材料的影響而形成的。 民俗風情的呈現: 許多寺廟周邊地區保留著獨特的民俗風情,這些風情與寺廟的宗教活動息息相關。本書將為您介紹一些與寺廟相關的節日慶典、廟會活動、民間信仰等,讓讀者在欣賞古刹建築和文化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鬱的民俗氣息。例如,某些寺廟的“浴佛節”如何與當地的潑水節相結閤;某些寺廟的“趕考”習俗如何體現瞭對知識的尊重。 《韆載梵音:探尋古刹的靜謐與禪意》 是一次心靈的遠足,一次文化的洗禮。它不提供具體的行程路綫,不羅列冷冰冰的景點數據,而是希望用真摯的筆觸,喚醒您內心深處的探知欲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它是一本可以陪伴您漫步書齋,也可以隨身攜帶,在古寺中靜心品讀的書。願它能成為您通往那些古老寺廟心靈之旅的嚮導,讓您在梵音繚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智慧。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終於有幸讀完瞭一本讓我驚艷的書,雖然書名聽起來像是一本旅行指南,但它給我的感受遠不止於此。它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用他慈祥而深邃的目光,緩緩講述著那些香火繚繞、古韻悠長的寺廟故事。我一直對佛教文化和古建築情有獨鍾,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作者在描繪每一座寺廟時,不僅僅是羅列瞭它們的地理位置、曆史沿革和主要建築,更重要的是,他深入挖掘瞭隱藏在這些石磚木瓦背後的精神內核。 他會細緻地描繪晨鍾暮鼓的迴響,陽光穿過飛簷鬥拱灑下的斑駁光影,以及僧侶們低聲誦經的梵音。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份寜靜與祥和。比如,在描述某座古刹時,他沒有簡單地說“這座寺廟有XX年曆史,是XX朝代所建”,而是會從寺廟的選址講起,分析為何會選擇在那樣一個山清水秀、遠離塵囂之地;然後描繪寺廟的建築風格如何巧妙地融入自然,與周圍的山川融為一體;再深入到寺廟內供奉的神祇,以及圍繞這些神祇流傳下來的種種傳說和信徒的虔誠心願。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在瞭解一座座建築,更是在穿越曆史的長河,與那些在時光中沉澱下來的信仰對話。

評分

這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將重點放在寺廟的“遊玩”攻略上,而是更加側重於寺廟所承載的曆史文化和精神內涵的挖掘。我喜歡作者那種慢節奏的敘述方式,不急不躁,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讀者一點點地去品味每一處細節。他會詳細介紹寺廟的建築布局,不僅僅是簡單的“前殿後殿”,而是深入到每一處雕梁畫棟、每一塊磚石的背後所蘊含的寓意和匠心。 比如,在講解一座寺廟的僧房時,他會描繪那裏簡樸的陳設,以及僧侶們在其中靜修的身影,從中摺射齣他們對物質的淡泊和對精神的追求。他又會講述寺廟周圍的自然風光,將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巧妙地結閤,展現齣“天人閤一”的東方哲學思想。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一些古籍和詩詞,它們為寺廟的曆史增添瞭更濃厚的文化底蘊,也讓我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讀完這本書,我不再僅僅把寺廟當作一個參觀的地方,而是將它們視為一種精神的寄托,一種曆史的傳承。

評分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它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浪漫。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能夠將那些枯燥的曆史和建築知識,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他不會堆砌大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描繪那些令人神往的場景。 讓我感到特彆有趣的是,作者在介紹一些著名寺廟時,還會穿插一些鮮為人知的典故和傳說,讓讀者在瞭解曆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他也會探討一些寺廟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如何受到時代變遷的影響。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文中錶達的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熱愛,這種真摯的情感貫穿瞭整本書,深深地打動瞭我。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飽覽瞭祖國各地壯麗的寺廟風光,也汲取瞭豐富的曆史文化知識。它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且能夠從中獲得很多啓發的書。

評分

坦白說,我在翻開這本書之前,對“寺廟”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錶麵的層次,以為它們就是一些古老的建築,裏麵有一些佛像和僧侶。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用一種極為人文關懷的視角,去解讀每一座寺廟。他不僅僅關注建築本身的宏偉,更關注那些生活在寺廟裏的人,那些世代傳承的教義,以及那些在寺廟中發生過的故事。 他會生動地描繪寺廟與當地社區的聯係,講述僧侶們如何與當地百姓相互扶持,共同度過歲月的變遷。他也會深入探討不同寺廟的宗派特點,以及它們在佛教發展史上的地位。讓我感到驚喜的是,作者在描述一些寺廟時,還會融入他對當下社會的一些思考,將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的生活方式進行對比和反思。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這本書既有厚重的曆史感,又不失現實的意義。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對生命、信仰和文化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帶給我的視覺和心靈的雙重衝擊是前所未有的。我原本以為它會是一本純粹的“打卡指南”,但它的文字卻充滿瞭詩意和哲學意味。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他能夠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並將它們描繪得栩栩如生。例如,他會生動地描述寺廟中那些曆經風霜的壁畫,色彩雖然褪去,但綫條依然遒勁有力,仿佛還在訴說著韆年前的故事;他也會描繪院子裏那些虯麯蒼勁的古樹,它們靜靜地佇立在那裏,見證瞭無數的朝代更迭和香火興衰,仿佛是寺廟的守護者。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介紹每一座寺廟時,都會穿插一些與之相關的曆史人物、傳說故事,甚至是哲學思辨。他會從一個佛陀的教誨,引申齣人生的智慧;從一個僧侶的修行,談論到內心的平靜。這些內容並非生硬的知識灌輸,而是自然而流暢地融入敘述之中,讓我受益匪淺。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陷入沉思,思考人生的意義,社會的變遷,以及信仰的力量。這本書讓我對“古刹”這兩個字有瞭全新的認識,它們不僅僅是旅遊景點,更是承載瞭無數曆史、文化和精神的寶庫。

評分

非常不錯的書,賣傢發貨速度很快。

評分

可以滿足我足不齣戶看祖國好風景的願望,書中自有萬裏路,挺好的!

評分

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其中很詳細的介紹颱北的旅行路綫,包括輕度友和深度遊,嗯,我覺得她的圖文配閤非常的有意義,值得推薦。

評分

很好的書,每個地方不一定都要去到,但一定要好好瞭解,用眼,更用心。

評分

一次買瞭很多書,都沒來得及看,外包裝還不錯,現在書架上放著

評分

圖文並茂,藉此書一覽中國的100個美麗古鎮,從而希望親臨其境!

評分

很好的一本枕邊書,帶你去看祖國大好河山,領略文字的美,有空還是要齣去看看!

評分

參加活動太劃算瞭,質量也很好,正品

評分

京東包裝很好,書的紙質不錯內容簡介很好,想去颱北旅遊的小夥伴趕緊入手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