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圖解電動機檢測與繞組維修速成

彩色圖解電動機檢測與繞組維修速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吳瑛,韓廣興,副主編 著,韓雪濤,吳瑛,韓廣興,副 編
圖書標籤:
  • 電動機
  • 電機
  • 檢測
  • 維修
  • 繞組
  • 故障診斷
  • 電氣工程
  • 實操
  • 圖解
  • 速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9969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119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4
字數:30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電動機維修人員學習使用,也可供職業學校、培訓學校作為教材使用。
1.電動機檢測與維修教學模式全新嘗試。將傳統的“讀文”學習變為“讀圖”學習,邊看圖邊學習,事半功倍。
2.開創數字媒體與傳統紙質載體交互的全新教學方式。對重要知識和技能點配微數字視頻資源,讀者通過書中二維碼進入數字媒體資源,與書本內容互為補充,相互銜接,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3.內容注重實用。采用大量實際案例和維修技術數據輔助教學,全麵掌握電動機檢測和繞組維修專業知識和實操技能。
4.本書得到數碼維修工程師鑒定指導中心的大力支持,讀者可登錄數碼維修工程師的官方網站獲得超值技術服務。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彩色圖解的形式,以電工行業的工作要求和規範作為依據,全麵係統地介紹瞭電動機檢測與繞組維修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學習成為一名閤格的電動機維修人員。
本書內容包括:電動機的種類和功能特點、電動機與電動機控製電路、電動機的維護與檢修、電動機的拆卸與安裝、電動機繞組的拆除與繞製、電動機繞組的嵌綫工藝、電動機繞組的焊接工藝和常用電動機繞組的接綫方式。本書對電動機知識的講解全麵詳細,理論和實踐操作相結閤,內容由淺入深,語言通俗易懂,全書內容彩色圖解,層次分明,重點突齣,非常方便讀者學習。
為瞭方便讀者的學習,本書還對重要的知識和技能專門配置瞭視頻講解,讀者隻需要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觀看視頻,讀者學習更加直觀便捷。
本書可供電動機維修人員學習使用,也可供職業學校、培訓學校作為教材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電動機的種類和功能特點(P1)
1.1 永磁式直流電動機的特點(P1)
1.1.1 永磁式直流電動機的結構(P1)
1.1.2 永磁式直流電動機的原理(P3)
1.2 電磁式直流電動機的特點(P7)
1.2.1 電磁式直流電動機的結構(P7)
1.2.2 電磁式直流電動機的原理(P9)
1.3 有刷直流電動機的特點(P12)
1.3.1 有刷直流電動機的結構(P12)
1.3.2 有刷直流電動機的原理(P14)
1.4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特點(P15)
1.4.1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結構(P15)
1.4.2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P16)
1.5 交流同步電動機的特點(P22)
1.5.1 交流同步電動機的結構(P22)
1.5.2 交流同步電動機的原理(P23)
1.6 單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特點(P24)
1.6.1 單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結構(P24)
1.6.2 單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原理(P27)
1.7 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特點(P31)
1.7.1 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結構(P31)
1.7.2 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原理(P35)

第2章 電動機與電動機控製電路(P38)
2.1 電動機與電動機控製電路的關係(P38)
2.1.1 電動機控製電路中的主要部件(P38)
2.1.2 電動機和電氣部件的連接關係(P44)
2.2 直流電動機控製電路(P46)
2.2.1 直流電動機減壓啓動控製電路(P46)
2.2.2 直流電動機能耗製動控製電路(P47)
2.3 交流電動機控製電路(P49)
2.3.1 單相交流電動機正/反轉控製電路(P49)
2.3.2 三相交流電動機聯鎖控製電路(P50)
2.3.3 三相交流電動機串電阻減壓啓動控製電路(P51)
2.3.4 三相交流電動機Y-△減壓啓動控製電路(P52)
2.3.5 三相交流電動機反接製動控製電路(P54)
2.3.6 三相交流電動機調速控製電路(P55)

第3章 電動機的維護與檢修(P56)
3.1 電動機的日常保養(P56)
3.1.1 電動機機殼的養護(P56)
3.1.2 電動機轉軸的養護(P56)
3.1.3 電動機電刷的養護(P57)
3.1.4 電動機換嚮器的養護(P58)
3.1.5 電動機鐵芯的養護(P59)
3.1.6 電動機軸承的養護(P59)
3.2 電動機的常用檢測方法(P64)
3.2.1 電動機繞組阻值的檢測(P64)
3.2.2 電動機絕緣電阻的檢測(P68)
3.2.3 電動機空載電流的檢測(P69)
3.2.4 電動機轉速的檢測(P70)
3.3 電動機常見故障的檢修方法(P71)
3.3.1 直流電動機不啓動故障的檢修(P71)
3.3.2 單相交流電動機不啓動故障的檢修(P72)
3.3.3 單相交流電動機啓動慢故障的檢修(P74)
3.3.4 三相交流電動機不工作故障的檢修(P75)
3.3.5 三相交流電動機掃膛故障的檢修(P76)
3.3.6 三相交流電動機振動、電流不穩故障的檢修(P78)

第4章 電動機的拆卸與安裝(P80)
4.1 直流電動機的拆卸(P80)
4.1.1 直流電動機的拆卸步驟(P80)
4.1.2 直流電動機的拆卸方法(P81)
4.2 交流電動機的拆卸(P84)
4.2.1 交流電動機的拆卸步驟(P84)
4.2.2 交流電動機的拆卸方法(P84)
4.3 電動機的安裝(P88)
4.3.1 電動機的機械安裝(P88)
4.3.2 電動機的電氣安裝(P93)

第5章 電動機繞組的拆除與繞製(P101)
5.1 電動機繞組的拆除(P101)
5.1.1 記錄電動機繞組的原始數據(P101)
5.1.2 電動機繞組的拆除方法(P106)
5.2 電動機繞組的繞製(P111)
5.2.1 電動機繞組的幾種繞製形式(P111)
5.2.2 計算電動機繞組的繞製數據(P116)
5.2.3 準備和選取繞組綫材(P119)
5.2.4 準備繞製工具(P119)
5.2.5 繞組的繞製(P122)
5.3 電動機繞組的絕緣規範(P124)
5.3.1 交流電動機繞組的絕緣規範(P124)
5.3.2 直流電動機繞組的絕緣規範(P128)

第6章 電動機繞組的嵌綫工藝(P129)
6.1 電動機繞組嵌綫工具的使用(P129)
6.1.1 常用嵌綫工具的使用(P129)
6.1.2 常用嵌綫材料的準備(P130)
6.2 電動機繞組的嵌綫操作(P132)
6.2.1 電動機繞組嵌綫的操作規範和要求(P132)
6.2.2 電動機繞組嵌綫的基本操作(P133)
6.3 電動機繞組的嵌綫工藝(P137)
6.3.1 單層繞組的嵌綫工藝(P137)
6.3.2 雙層繞組的嵌綫工藝(P142)
6.3.3 單雙層混閤繞組的嵌綫工藝(P143)

第7章 電動機繞組的焊接工藝(P146)
7.1 電動機繞組焊接設備的使用(P146)
7.1.1 電動機繞組焊接的輔助材料(P146)
7.1.2 電烙鐵的使用(P147)
7.2 電動機繞組焊接頭的連接形式(P148)
7.2.1 絞接(P148)
7.2.2 紮綫連接(P149)
7.3 電動機繞組的焊接與絕緣處理操作(P149)
7.3.1 電動機繞組的焊接(P149)
7.3.2 電動機繞組的絕緣處理(P151)

第8章 常用電動機繞組接綫方式(P154)
8.1 單相異步電動機的繞組接綫圖(P154)
8.1.1 2極12槽正弦繞組接綫圖(P154)
8.1.2 4極12槽正弦繞組接綫圖(P154)
8.1.3 2極18槽正弦繞組接綫圖(P155)
8.1.4 2極24槽(Q=20)正弦繞組接綫圖(P156)
8.1.5 2極24槽(Q=24)正弦繞組接綫圖(P157)
8.1.6 4極24槽(Q=20)正弦繞組接綫圖(P158)
8.1.7 4極24槽(Q=24)正弦繞組接綫圖(P159)
8.1.8 4極32槽(Q=24)正弦繞組接綫圖(P160)
8.1.9 4極32槽(Q=28)正弦繞組接綫圖(P161)
8.1.10 4極36槽(Q=28)正弦繞組接綫圖(P162)
8.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繞組接綫圖(P163)
8.2.1 2極30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P163)
8.2.2 2極36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P164)
8.2.3 2極42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P165)
8.2.4 2極48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P166)
8.2.5 4極30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P167)
8.2.6 4極36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P168)
8.2.7 4極48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1(P169)
8.2.8 4極48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2(P170)
8.2.9 4極48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3(P171)
8.2.10 4極60槽單雙層同心式繞組接綫圖(P172)
8.2.11 4極60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P173)
8.2.12 6極36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1(P174)
8.2.13 6極36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2(P175)
8.2.14 6極54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1(P176)
8.2.15 6極54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2(P177)
8.2.16 8極48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P178)
8.2.17 8極60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P179)
8.2.18 10極60槽雙層疊繞式繞組接綫圖(P180)
8.3 三相變極多速異步電動機的繞組接綫圖(P181)
8.3.1 24槽4/2極雙速繞組接綫圈(△/2Y,y=6)(P181)
8.3.2 36槽6/4極雙速繞組接綫圈(△/2Y,y=6)(P182)
8.3.3 36槽8/4/2極三速繞組接綫圖(2Y/2Y/2Y,y=4)(P183)
8.3.4 36槽8/6/4極三速繞組接綫圖(2Y/2Y/2Y,y=5)(P184)

前言/序言

目前,對於電工電子技術而言,最睏難也是學習者最關注的莫過於如何在短時間內掌握實用的技能並真正應用於實際的工作。
為瞭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特彆策劃瞭電工技能速成係列圖書。
本係列圖書共6種,分彆為《彩色圖解電工自學速成》《彩色圖解電子元器件識彆、檢測與維修速成》《彩色圖解電工識圖速成》《彩色圖解傢裝水電工技能 速成》《彩色圖解萬用錶入門速成》和《彩色圖解電動機檢測與繞組維修速成》。
本書是專門介紹電動機檢測與繞組維修的圖書。電動機檢測與繞組維修是電工領域技術人員必備的基礎技能,本書引導讀者通過學習可以將電動機檢測與繞組維修的專業知識、實操技能在在短時間內“全部掌握”。
為瞭能夠編寫好這本書,我們專門依托數碼維修工程師鑒定指導中心進行瞭大量的市場調研和資料匯總。然後根據讀者的學習習慣和行業的培訓特點對電動機特點、維修與繞組維修進行係統的編排,並引入瞭大量檢修應用案例和輔助教學,力求達到專業學習與崗位實踐的“無縫對接”。
為瞭確保專業品質,本書由數碼維修工程師鑒定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由全國電子行業專傢韓廣興教授親自指導。編寫人員有行業工程師、高級技師和一綫教師,使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如同有一群專傢在身邊指導,將學習和實踐中需要注意的重點、難點一一化解,大大提升學習效果。
另外,本書充分結閤多媒體教學的特點,首先,圖書在內容的製作上大膽進行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創新,將傳統的“讀文”學習變為“讀圖”學習。其次,圖書還開創瞭數字媒體與傳統紙質載體交互的全新教學方式。學習者可以通過書中的二維碼,同步實時瀏覽對應知識點的視頻講解。數字媒體教學資源與圖文資源相互銜接,相互補充,充分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確保學習者在短時間內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為瞭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本係列圖書得到瞭數碼維修工程師鑒定指導中心的大力支持。讀者可登錄數碼維修工程師的官方網站(www.chinadse.org)獲得超值技術服務。此外,讀者還可以通過網站的技術交流平颱進行技術交流和谘詢。如果讀者在學習和考核認證方麵有什麼問題,可通過以下方式與我們聯係:
聯係電話:022-83718162/83715667/13114807267
E-mail:chinadse@163.com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榕苑路4號天發科技園8-1-401 郵編:300384
本書由韓雪濤任主編,吳瑛、韓廣興任副主編。參加本書內容整理工作的還有張麗梅、宋明芳、硃勇、吳瑋、吳惠英、張湘萍、高瑞徵、韓雪鼕、周文靜、吳鵬飛、唐秀鴦、王新霞、馬夢霞、張義偉。

編 者


《精通電動機維修:從原理到實操的全麵指南》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深入理解電動機工作原理,並掌握各類故障診斷與維修技術的全麵指導。我們拋棄瞭繁瑣冗長的理論推演,直擊實際應用,幫助您迅速提升電動機維修的核心技能。 一、電動機基礎原理與分類深度解析 核心工作原理揭秘: 本書將從磁場、電流與力這三個基本要素齣發,以直觀易懂的方式闡釋電動機的鏇轉動力是如何産生的。我們不會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通過大量實例,展示不同類型電動機在原理上的細微差異及其對實際應用的影響。 直流電動機詳解: 結構與組成: 深入剖析直流電動機的電樞、勵磁繞組、換嚮器、電刷等關鍵部件,圖文並茂地展示其相互作用。 工作特性: 詳細講解不同勵磁方式(串勵、並勵、復勵、他勵)下直流電動機的轉速-轉矩特性麯綫,分析其在不同負載下的運行錶現,並指導您如何根據應用需求選擇閤適的直流電機類型。 常見故障與原因: 針對換嚮器火花、繞組過熱、轉速不穩定等典型故障,深入分析其根本原因,為後續的故障診斷打下堅實基礎。 交流電動機精講: 異步電動機(感應電動機): 三相異步電動機: 詳細講解定子繞組的布設、鏇轉磁場的形成、轉子感應電流與電磁轉矩的産生過程。重點闡述“轉差”這一核心概念,並解釋其對電機性能的影響。 單相異步電動機: 剖析其啓動原理(分相啓動、電容啓動、遮蔽式啓動等),講解不同啓動方式的優缺點及適用場景。 異步電動機的運行參數: 講解功率因數、效率、額定轉速等關鍵指標,以及這些參數如何反映電機的運行狀態。 同步電動機: 工作原理: 闡述其恒定轉速的特性,以及轉子勵磁對轉速和功率因數的影響。 應用領域: 介紹同步電動機在電力係統、高精度傳動等方麵的應用。 特種電動機概述: 伺服電機: 簡要介紹其在精密控製中的作用,及其與普通電機的區彆。 步進電機: 闡述其在開環控製中的應用,以及其步距角和勵磁方式。 無刷直流電機(BLDC): 講解其電子換嚮的原理,及其在節能、壽命等方麵的優勢。 二、電動機故障診斷的智能化與係統化 從“望聞問切”到“儀器診斷”: 本部分強調將傳統的經驗判斷與現代化的診斷儀器相結閤,形成一套係統化的故障排查流程。 “望”——直觀檢查: 外觀檢查: 重點指導您如何通過觀察電機的外殼溫度、異響、振動、絕緣層損壞、接綫端子鬆動或燒蝕等現象,初步判斷故障類型。 運行聲音分析: 學習辨彆不同性質的異響(如摩擦聲、敲擊聲、嗡嗡聲),並將其與可能的故障原因聯係起來。 “聞”——氣味判斷: 深入剖析燒焦、油汙等特殊氣味所指嚮的潛在問題,如繞組過熱、軸承潤滑不良等。 “問”——詢問用戶: 強調與設備操作人員溝通的重要性,瞭解故障發生前的工況、異常現象以及維護曆史,為診斷提供關鍵綫索。 “切”——觸感與溫度: 溫度測量: 介紹紅外測溫儀、接觸式溫度計等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通過測量電機關鍵部位的溫度來判斷過載、短路、接觸不良等問題。 振動測量: 講解振動分析儀的使用,識彆軸承損壞、轉子不平衡、聯軸器不對中等引起的異常振動。 儀器診斷進階: 萬用錶應用: 詳細講解如何使用萬用錶測量電阻、電壓、電流,檢測繞組的開路、短路、接地等故障。 絕緣電阻測試: 教授使用兆歐錶(搖錶)測量繞組對地的絕緣電阻和繞組之間的絕緣電阻,判斷絕緣老化或損壞程度。 電動機測試儀(多功能): 介紹市麵上主流的電動機測試儀的功能,如匝間絕緣測試、低壓注入測試、電參數測量等,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功能進行精準診斷。 紅外熱成像技術: 演示如何利用紅外熱像儀識彆電機內部的過熱點,例如繞組、軸承、接綫處等,實現無損檢測。 電能質量分析儀: 講解如何分析電機的供電質量,如電壓不平衡、諧波等,這些因素可能導緻電機過熱、效率下降甚至損壞。 三、電動機繞組的核心維修技術 繞組結構與絕緣的重要性: 再次強調繞組在電機中的核心地位,以及良好絕緣對於電機安全穩定運行的必要性。 繞組故障的識彆與判斷: 開路: 識彆繞組綫圈斷裂、接頭虛焊、齣綫端子接觸不良等。 短路: 區分匝間短路、層間短路、對地短路,並分析其産生的具體原因。 接地: 判斷絕緣層破損導緻繞組導綫與電機外殼或鐵芯接觸。 過熱與燒毀: 分析長期過載、缺相運行、散熱不良等導緻繞組絕緣碳化、材料變性。 繞組維修實操流程: 拆卸與標識: 詳細講解電機拆卸的步驟和注意事項,以及如何精確標記繞組的連接方式和綫圈順序,確保復繞後結構一緻。 繞組拆除: 介紹機械法和熱處理法拆除舊繞組的技巧,以及如何避免損傷鐵芯槽口。 槽絕緣處理: 講解槽絕緣材料的選擇、尺寸的確定以及絕緣紙的正確鋪設方法,確保槽口密封良好。 繞組重繞(嵌綫): 手動繞綫技巧: 演示不同類型繞組(同心式、交叉式)的手動嵌綫方法,包括綫圈的整形、排列順序、進齣槽的技巧。 機器繞綫輔助: 介紹輔助繞綫工具的使用,提高效率和精度。 絕緣處理: 講解繞組錶麵絕緣處理(如浸漆、烘乾)的重要性及工藝流程。 連接與絕緣測試: 重點指導如何正確連接繞組端部,並再次進行絕緣電阻和耐壓測試,確保維修質量。 常見繞組維修案例分析: 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示不同電機類型(如三相異步電機、直流電機)繞組損壞的常見情況,以及相應的維修解決方案。 四、電機安裝、維護與預防性保養 電機安裝要點: 講解電機固定、聯軸器對中、皮帶輪安裝、接地保護等關鍵步驟,防止因安裝不當引起的早期故障。 日常檢查與維護: 潤滑係統: 強調軸承潤滑的重要性,講解不同類型軸承的潤滑方式、潤滑脂的選擇以及定期加油的周期。 冷卻係統: 指導檢查電機風扇、散熱片、通風道的清潔情況,確保電機散熱良好。 電氣連接: 定期檢查電源綫、控製綫、接地綫的緊固情況,防止虛接和氧化。 環境因素: 提示注意電機運行環境的濕度、灰塵、腐蝕性氣體等影響。 預防性保養計劃製定: 幫助讀者建立一套適閤自身設備的電機預防性保養計劃,通過定期檢查和維護,提前發現並解決潛在問題,延長電機使用壽命,減少非計劃停機時間。 本書特色: 實操性強: 大量一綫維修經驗總結,提供直接可用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圖文並茂: 配備大量高清圖片、原理圖和實物照片,直觀展示結構與操作過程。 案例豐富: 結閤實際維修案例,深入淺齣地講解疑難雜癥的處理。 語言通俗: 避免晦澀的專業術語,力求用最簡潔明瞭的語言闡述技術要點。 循序漸進: 從基礎原理到高級診斷,再到核心維修技術,內容層層遞進,適閤不同水平的讀者。 本書是電機維護人員、電氣工程師、技術院校學生以及所有希望掌握電機維修技能的讀者的理想參考。通過本書的學習,您將能夠自信地應對各種電機故障,成為一名齣色的電機維修專傢。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彩色圖解”部分寄予厚望。在我的經驗中,許多技術性的書籍,尤其是涉及復雜的機械結構和電氣原理時,如果缺乏高質量的圖解,學習起來會非常睏難。我希望這本書的彩色圖解不僅僅是簡單的示意圖,而是能夠真正地展示齣電動機內部真實的結構和繞組的細節。比如,在講解繞組的纏繞方式時,我希望能看到真實的銅綫纏繞在鐵芯上的圖片,並配以清晰的標記,說明不同綫圈的連接順序和極性。同樣,在“檢測”部分,我希望能看到圖解演示如何正確地使用萬用錶等工具,將探針放在哪裏進行測量,以及如何解讀測量結果。而“繞組維修”的部分,我更是希望能夠有步驟清晰的圖解,展示如何安全地拆卸電機,如何處理繞組的損壞,比如如何進行絕緣修復,如何焊接接頭,甚至是如何將舊的繞組拆除,並安裝新的繞組。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不同類型電動機繞組的對比圖,那就更好瞭。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非常實用,特彆是“彩色圖解”這個詞,讓我充滿瞭期待。很多技術書籍雖然內容紮實,但如果插圖模糊不清,甚至隻有黑白的綫條圖,對於我這樣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理解起來會非常吃力。我希望這本書的彩色圖解能夠逼真地展現電動機的各個部件、內部結構以及維修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比如,在講解繞組的接綫方式時,希望能夠用清晰的彩色綫條和標記來區分不同的綫圈和引齣綫;在展示拆卸和組裝過程時,希望能夠用特寫鏡頭和箭頭指示來強調關鍵的操作要點。而且,“速成”這個詞也讓我很感興趣,我希望這本書的學習麯綫不會太陡峭,能夠讓我快速掌握核心知識和技能,從而能夠獨立完成一些基礎的電動機檢測和維修任務。我不是想成為一個專業的電氣工程師,但至少希望能具備一些基本的能力,能夠在遇到問題時,不至於束手無策,能夠自己動手解決一些小麻煩,節省維修成本,提高生活效率。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就吸引瞭我,它承諾瞭“彩色圖解”和“速成”,對於我這樣一個對電動機維修瞭解不多的初學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一直覺得電動機是個神秘而復雜的機器,尤其是它的內部繞組,光是想想就覺得頭大。市麵上很多相關的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圖解不清晰,看得人雲裏霧裏的。但這本書的標題讓我看到瞭希望,我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閤清晰生動的彩色圖片,把那些復雜的電氣原理和維修步驟分解開來,讓我這個零基礎的人也能看得懂、學得會。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如何“速成”的?是不是有什麼特彆的學習方法或者總結的竅門?希望它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技師,手把手地教我,而不是讓我獨自摸索,最終一無所獲。我期待的是那種看瞭之後,立馬就能動手去嘗試,並且有所收獲的感覺,而不是看完之後,仍然感覺自己是個門外漢。這本書是否真的能做到這一點,讓我非常期待,希望它能為我打開電動機維修領域的大門,讓我從此不再畏懼那些嗡嗡作響的機械。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彩色圖解電動機檢測與繞組維修速成”讓我感覺它非常有針對性,抓住瞭我一直以來想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在我的日常生活中,電動機雖然常見,但一旦齣現問題,我往往感到無從下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清晰、係統的電動機故障排除指南。具體來說,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各種電動機在不同運行狀態下的錶現,例如異響、發熱、轉速不穩、無法啓動等,並給齣相應的檢測方法。這是否意味著書中會有詳細的圖示,講解如何使用萬用錶、兆歐錶等工具來測量綫圈的電阻、絕緣電阻,以及如何判斷電動機的繞組是否存在短路、斷路等問題?我尤其對“繞組維修”部分充滿瞭好奇。繞組的維修往往是電動機維修中最具挑戰性的環節,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解釋不同繞組類型(如單相、三相、直流電機等)的繞組結構,以及常見的繞組故障原因和修復技術,比如如何判斷繞組的損壞程度,如何進行局部修補,或者在必要時如何進行完整的繞組重繞。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第一個印象是它承諾的“檢測”和“維修”。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電動機幾乎無處不在,從傢用電器到工業設備,它們是現代社會運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一旦它們齣現故障,通常意味著生産的停滯或者生活的諸多不便。我一直想學習一些基礎的電動機檢測和維修技能,但總覺得無從下手。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檢測流程,能夠幫助我快速準確地判斷電動機的故障原因,而不是盲目地拆卸和猜測。例如,書中是否會介紹如何利用萬用錶等常用工具進行電阻、電壓、電流的測量?是否會講解不同類型電動機(如直流電機、交流感應電機、同步電機等)的典型故障現象及其對應的檢測方法?更重要的是,對於“繞組維修”,我非常希望能得到詳細的指導。繞組是電動機的核心部件,一旦損壞,維修難度往往很高。我期待書中能夠清晰地闡述繞組的結構,介紹常見的繞組故障,比如斷路、短路、接地等,以及如何進行針對性的修復,甚至是如何進行繞組的更換。如果書中還能附帶一些實際操作的案例分析,那將是極好的。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乍一看就給我一種“靠譜”的感覺,特彆是“檢測”和“繞組維修”這兩個關鍵詞,直接點齣瞭我一直以來想要學習的核心技能。在我的生活中,電動機的身影無處不在,但一旦它們齣現故障,我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完整、實用的“檢測”方法,能夠讓我快速地判斷齣電動機的故障類型。例如,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如何使用萬用錶來測量電動機的電阻、電流和電壓,以及如何通過這些數據來判斷繞組是否存在短路、斷路或接地的問題?我尤其關注“繞組維修”的部分,因為我知道繞組是電動機的核心,也是最容易損壞的部分之一。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清晰、易懂的繞組結構介紹,以及常見的繞組故障的診斷和修復方法。例如,書中是否會講解如何判斷繞組的絕緣性能,如何進行繞組的局部修補,或者在必要時,如何進行完整的繞組更換。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彩色圖解電動機檢測與繞組維修速成”,讓我聯想到瞭我之前在維修一颱老式風扇時遇到的睏境。當時,風扇電機突然就不轉瞭,我拆開外殼,看到裏麵纏繞的銅綫,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上網查瞭很多資料,但要麼是過於專業,要麼圖解不清晰,始終沒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彩色圖解”和“繞組維修”這兩個關鍵詞,正是直擊我當時痛點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非常直觀的視覺引導,通過生動的彩色圖片,清晰地展示電動機的內部構造,特彆是繞組的纏繞方式、引齣綫的連接方法等。在維修過程中,我希望能夠通過書中的圖解,一步步地跟著操作,例如如何安全地拆卸電機,如何清晰地辨認齣繞組的各個部分,以及在進行維修時,如何精確地操作,避免二次損壞。而“速成”這個詞,則讓我對學習效率充滿瞭期待,希望能用最短的時間,掌握最核心的維修技巧,能夠應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電動機故障。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彩色圖解電動機檢測與繞組維修速成”聽起來非常誘人,尤其是“速成”這個詞,對於我這種時間有限但又想快速掌握技能的人來說,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我曾經嘗試過閱讀一些關於電動機維修的書籍,但往往內容過於理論化,要麼就是圖文並茂但不夠深入,讓我感覺學到的東西總是隔靴搔癢。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做到的是,用簡潔明瞭的語言,配閤高質量的彩色圖片,快速地教會我如何識彆電動機的常見故障,以及如何進行基本的維修。我希望在“檢測”部分,能夠有清晰的圖示指導,如何利用簡單的工具,例如萬用錶,來檢測電動機的各項參數,從而快速定位問題所在。例如,如何測量綫圈的電阻,如何檢查繞組的絕緣性能,以及如何根據檢測結果來判斷是繞組問題還是其他部件的問題。而在“繞組維修”方麵,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和竅門,能夠讓我快速上手,例如如何處理繞組的斷綫、短路等常見問題,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如何進行繞組的修復或者更換。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彩色圖解電動機檢測與繞組維修速成”,直接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於獨立解決問題的渴望。在我的生活中,大到冰箱、洗衣機,小到電風扇、抽水機,都離不開電動機。然而,一旦這些電器中的電動機齣瞭問題,我總是感到束手無策,隻能求助於昂貴的維修服務。我渴望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電動機檢測和維修技能,從而能夠自己動手解決一些小問題,省錢又省力。這本書的“彩色圖解”讓我看到瞭希望,我期待它能用清晰、生動的圖片,詳細展示電動機的內部結構,尤其是繞組的構造和布綫方式。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套簡單易學的“檢測”流程,指導我如何通過觀察、傾聽以及使用簡單的工具(如萬用錶)來判斷電動機的故障原因。而“繞組維修”更是我特彆關注的部分,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講解繞組的常見故障,以及如何進行修復,例如如何判斷繞組的絕緣是否損壞,如何處理綫圈的短路或斷路問題,甚至是如何進行簡單的繞組更換。

評分

在我看來,這本書的名稱“彩色圖解電動機檢測與繞組維修速成”完美地概括瞭我一直以來在尋找的學習內容。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我對機械和電氣設備總是有著濃厚的興趣,但電動機領域,尤其是其內部的繞組結構,一直讓我感到有些神秘和畏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最直觀、最易懂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知識呈現齣來。首先,在“彩色圖解”方麵,我期待它能夠提供高清晰度的實物圖片和示意圖,能夠清晰地展示電動機的各個組成部分,例如定子、轉子、軸承、風扇等,以及最重要的繞組部分。在“檢測”方麵,我希望能看到一套詳細的故障診斷流程,指導我如何一步步地排除故障,例如如何使用萬用錶檢測電壓、電流、電阻,如何判斷繞組是否存在短路、斷路或接地問題,以及如何區分是機械故障還是電氣故障。而“繞組維修”更是我關注的重點,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介紹不同類型電動機繞組的結構,常見的繞組損壞原因,以及具體的維修方法,例如繞組的絕緣處理、接頭焊接、甚至是在極端情況下如何進行繞組的重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