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孩子说“美德”?成人很容易陷入理性、严谨、刻板、说教的误区,孩子们也听得心不在焉、索然无趣。沟通的内容,变成两条平行线,没有共鸣。同样在谈“美德”,林良先生的“浅语”方式却让成人的沟通充满感性的温暖,没有华丽词藻堆砌的阻隔,让发自內心的真诚,透过浅语文字的娓娓道来传递给小读者,虽是日常生活中事,却小中见大、情中有理。
《林良美文书坊:会走路的人》一共收入30个短篇故事,均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作为例子来讲述的美德故事。因为每个故事都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没有了戏说成分,增加了真实感和可信度,让孩子们在静静的阅读中便能懂得美与丑,善与恶,谦虚与骄傲等等的内涵,并让孩子学会谦逊,学会思考,学会辨别,为他们的成长为他们追求美好的人生和生命的崇高指出了一条明亮的道路。
较具特色的是,每一个故事的后面都有一篇“心灵悄悄话”,它从正面阐释各种美德的价值和意义,让读者能够更容易地从阅读中跟“美德”亲近,培养出优秀的品格来。眼下,“美德养成”的图书并不少见,但如林良先生这样加注“心灵悄悄话”的却不是很多。林良现身为每篇美德故事都加了一个“心灵悄悄话”,旨在希望所有的读者都能够深层次地透彻地理解何谓“美德”,履行“美德义务”后我们能获得什么。通过“心灵悄悄话”我们可以知道,“美德”的作用是相互的——像力的作用一样,施力者和受力者都能感受到。
林良,生于1924年,祖籍福建,曾任《国语日报》主编、编译主任、出版部经理、社长、董事长,是中华儿童文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从事报业、出版工作长达56年。林良以儿童文学工作为生平职志,至今仍为《国语日报》及《小作家》《国语日报周刊》等儿童刊物撰写儿歌故事专栏。著有散文集《小太阳》《和谐人生》等八册,儿童文学论文集《浅语的艺术》一册,儿童文学创作及翻译一百九十六册。曾获中山文艺创作奖、文艺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林良,台湾儿童文学泰斗,有着“台湾现当代儿童文学之父”之称,台湾儿童文学界公认的“大家长”“长青树”。他生于1924年,祖籍福建厦门,曾任国语日报社社长、董事长;习惯以笔名“子敏”发表散文,以本名为小读者写作,是台湾小读者口中的“林良爷爷”。
林良,以儿童文学工作为生平职志,为儿童写作长达六十多年,以国语日报“看图说话”专栏与小读者结缘,结集出版《树叶船》、《青蛙歌团》、《月球火车》,《小纸船看海》、《小动物儿歌集》等图画书作品十余册,散文作品《小太阳》、《林良爷爷的30封信》、《爸爸的16封信》、《会走路的人》、《早安豆浆店》、《回到童年》多册,儿童故事《我是一只狐狸狗》,儿童文学论文集《浅语的艺术》、《纯真的境界》等,另外翻译有国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两百多册。
曾获台湾地区文艺奖、“金鼎奖终身成就奖”、信谊“儿童文学特别贡献奖”、“杨唤儿童文学奖特别成就奖”、“全球华文文学星云特别奖”等殊荣。
迄今,90高龄的林良爷爷,仍然每周写5个专栏,为儿童创作,与儿童“见面”。他说,他在为儿童写作时,能感觉到周围围了一群孩子,窗外的孩子把鼻子紧贴在窗玻璃上,成了一个肉球,那样期待着。林良爷爷就是在无数“儿童”的“包围”和期待中为儿童写作的。
林良,是一个永远有9岁心灵的顽童,老顽童……
两条鱼
宽宏待人
饼干铁盒
微薄的力量
记事册故事
跟“苦恼”说不
磐石心
冷静
手表
遇事不慌张
你的朋友很可靠
做一个可靠的人
放心
守约
一碗汤
宽恕
老板请开门
希望
岁月
时间经营
十点开工
公平待人
二十三点五十分
许诺和时间
出国
细心
挂肩带
谨慎
面谈
不要怕吃亏
父亲在哪里?
负责
他不是我儿子
不迟疑
一溪和尚
走向幸福
会走路的人
坎坷
公车悍将
长龙
慢慢消失的人
工作
细致画家
耐心
尊贵的仆人
只要你肯
爬墙
好习惯
一通电话
亲切
怎么可以这样!
自我要求
这都是我该做的
尽职
探望
看
喝杯咖啡
彬彬有礼
请上车
财神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清晨一点四十七分,台湾发生大地震,震中在南投县的集集镇。
在离震中四十五公里的东势镇上,赵先生在睡梦中被一阵强烈的摇晃弄醒。他定一定神,意识到这是地震。他伸手去开床头灯,但是灯不亮,知道断电了。
他在床上坐了起来,静等地震过去。凭过去的经验,地震总是房子摇晃一阵,力道从强转弱,一下子也就过去了。可是这一次却有些不同,房子是越摇越厉害,屋里到处是哔剥声,桌上、柜顶上的杂物纷纷落地。
太太也醒了,惊恐地坐了起来,喊了一声:“是地震!”
他对太太说:“坐着,不要动。”然后下了床,摇摇晃晃地摸到书桌旁边,从抽屉里拿出手电筒。房间里有了亮光,他顺利地回到床边,拉起太太说:“来,我扶着你,到孩子的房间去!”
儿子已经起来了,坐在床缘,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对儿子说:“扶着你妈妈,跟我走。”
女儿也起来了,因为房子摇晃,身子站不稳,扶着墙,哭着。他说:“没事,不要慌,跟我走。”
他带领太太和孩子,沿着楼梯往楼下走,在剧烈的摇晃中,从三楼走到二楼,感觉到房子好像已经变形了。从二楼走到楼下,他听到邻屋那座三层楼房倒塌的声音。太太的腿软了。他交代儿子:“扶好你妈妈。”
楼下安装了碰锁的公寓门被震开了一道缝,却卡在那里打不开。他叫女儿拿好手电筒,用尽全力把门缝拉大,带领一家人钻了出去,走到街上。街道并不很宽,四个人闪躲着从空中掉落的杂物,互相扶持,摇摇晃晃走到十字路口。
他们刚在道路交叉中心站定,就听到一阵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他用手电筒去照,发觉他们居住的那一排楼房全倒了。那条热闹的小街,变成一片空旷的瓦砾地。寂静的夜里,传来一声一声、此起彼落的哭号声。
他冷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天上的月亮,一句话也没说。附近地上散落的杂物很多。他走回街口,捡起一块从雨棚上掉落的条纹塑料布,拖回来对大家说:“说不定会下雨。雨大了就拿这个挡雨。”
十字路口聚集的居民越来越多。有好几个身上受了伤,流着血。地震好像已过去,大地不摇晃了。居民们刚开口交谈,地震又来了。大家又惊慌起来,语声停息,只剩孩子哇哇的哭声。
天色渐亮了,人力无法抗拒的地震好像已经过去。他开始注意到太太和孩子的脸黄黄的,而且脸形也缩小了。
太太摇摇他的胳臂说:“是你救了我们!”他摇摇头,表示否认。太太又说:“邻居的太太,都说你这个人冷冷的,像石头。现在才知道,冷冷有冷冷的好处。你真够冷静,难道你不惊慌吗?”
他拍拍太太的肩膀说:“这是因为我知道惊慌没有好处。惊慌比地震更可怕。人一惊慌,就什么事也做不成,还谈得上逃生吗?”
儿子也插嘴说:“爸爸,你真的从来都不惊慌吗?”
他说:“也不是。这是一次又一次的经验让我学会的。事情来了,不要只顾害怕,应该好好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光是害怕,能帮我们什么忙?你也该学学。”
有一个邻居听到他们的谈话,也凑过来请教他说:“赵先生,难道你心中就没想到房子会倒塌,自己会被压在水泥块下面,或者,自己的亲人会遭遇不幸?难道你不会越想越害怕?我倒想听听你的道理!”
他回答说:“比你说的更坏更坏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可是那又怎样?我当时想的是怎样帮一家人逃出险境,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可没时间去想那种没用的事情!”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太吸引人了,封面那种手绘的风格,色彩饱和度适中,给人一种既温暖又充满想象力的感觉,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舒服,那种微微泛黄的米白色纸张,让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觉得很累,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长时间看书的孩子来说,简直太贴心了。而且,排版布局非常清晰,字体大小适中,段落之间的留白处理得当,即使是稍微复杂一点的叙述,也能让人一目了然。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关键情节处,会穿插一些非常精致的小插图,这些图画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文字意境的一种绝妙补充和深化,它们仿佛在无声地引导着我们去感受故事里的情绪和场景,让整个阅读体验变得立体而生动。这本书从整体的视觉呈现到触感体验,都体现出制作方对读者的尊重和用心,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光是放在书架上,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评分这本书在人物塑造上的功力,真的非常值得称赞,每一个角色都像是从我们身边真实走出来的,带着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不是非黑即白的符号,而是有优点的同时也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他们的选择和行为逻辑,都建立在他们独特的成长背景和价值观之上,让人很容易产生共鸣,甚至能够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尤其欣赏作者处理人物内心挣扎的方式,那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刻画,常常能击中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在体会角色喜怒哀乐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面对类似困境时会作何反应。通过这些鲜活的角色,我们仿佛进行了一次次不同人生轨迹的“模拟体验”,这对于培养同理心和理解多元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情节推进节奏掌握得炉火纯青,完全符合我们这个年龄段孩子对故事连续性的需求,既不拖泥带水,也不会因为过于仓促而让人感到信息量过载。它总能在关键时刻抛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悬念,让你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页去探寻究竟,那种被情节紧紧拽住的感觉,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读完了好几页,甚至影响了原本的计划。更难得的是,作者在编织主线故事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其他有趣的小支线或背景知识,这些信息点的补充,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感,让整个世界观显得更加真实可信,绝不是那种扁平化的叙事。这种高密度的信息和流畅的叙事速度完美结合,让阅读过程始终保持着一种令人兴奋的探索状态,很少有喘息的机会,但也正因如此,才更抓人。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师,每一个句子都充满了灵动和张力。它没有使用那种故作高深或者矫揉造作的词汇,而是大量运用了生动活泼、充满画面感的表达方式。读起来,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故事,而是在“经历”故事,那些细腻的情感波动、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都被作者用极其精准又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捕捉了下来,然后毫不费力地传递给了读者。特别是那些描绘自然景象或人物动作的段落,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词语的盛宴”,它们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忍不住想大声朗读出来,体会那种文字在口腔中跳跃的感觉。这种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不仅让阅读过程变得极其愉悦,更重要的是,它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我们对语言美感的感知力,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用更丰富、更有力量的方式去表达自己。
评分从主题深度来看,这本书绝非简单的消遣之作,它在看似轻松愉快的叙事表层之下,巧妙地埋藏了许多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哲理命题。这些思考并非说教式的灌输,而是通过故事的冲突和角色的成长,自然而然地引发读者的自主探究。比如关于勇气、友谊、面对失败的意义,或者如何看待成长中的迷茫与抉择,作者都处理得非常到位,既没有回避这些略显沉重的话题,也没有将答案轻易给出,而是把探索的空间留给了我们自己。这种“点到为止”的引导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每次读完一个小章节,都会停下来回味一下,琢磨作者到底想通过这个场景告诉我们什么更深层次的道理。这本书的后劲很足,合上书本后,那种思考的余韵久久不散,是那种真正能够陪伴我们成长的作品。
评分一直在京东购物,送货快,服务好,最主要的是质量也有保证。
评分很好很满意,京东速度很快
评分挺好的。正版,??????
评分真心不错,京东又快又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很好哦!!
评分很好,是正版的,一到货女儿就抽出几一本开看了,多读书,读好书
评分..........
评分还没看完我就知道是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