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结婚前夕,周一权接到学生时代的恋人唐佳妍车祸身亡的消息,激起了他深藏内心的回忆和情感。他前往哈城悼念,意外揭开了唐佳妍车祸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为完成佳妍的心愿,他在商场上起伏博弈,最终让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昨天是过去,是青春,明天是未来,是成熟。
作者简介
刘月轩,2011年天涯文学十大网络作者,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作品:《君心不负相思意》《幸福小两口》《我们约会吧》《娱乐圈》《我要结婚》《感觉不会再爱了》《婚后请说我爱你》《唯你,念念不忘》,创作三十集电视剧本《幸福万岁》。
目录
昨天以前
Chapter 01 有你,我愿与全世界为敌_001
Chapter 02 我愿成为你的笑话_011
Chapter 03 我一男生,怕什么?_020
Chapter 04 我们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_032
Chapter 05 张小迁的飞来横祸_041
Chapter 06 我们的青春和泪有关_050
Chapter 07 我只想你好好的_060
Chapter 08 冬夜里的温暖_070
Chapter 09 冰与火的青春_080
Chapter 10 假期里的意外和惊喜_089
Chapter 11 让全世界知道,我们和好了_098
Chapter 12 一个傻子的情伤_107
Chapter 13 杨禹的追悔莫及_116
Chapter 14 突然而至的一场车祸_125
Chapter 15 千禧之夜的悲与痛_133
Chapter 16 忘记昨天,拥抱明天_142
明天以后
Chapter 17 十多年后的疑惑_148
Chapter 18 接踵而至的意外_158
Chapter 19 首战告捷_166
Chapter 20 愿者上钩_173
Chapter 21 最初的嫌疑人_181
Chapter 22 渐渐明朗的真相_188
Chapter 23 苏氏集团的最后风光_195
Chapter 24 第四把钥匙_202
Chapter 25 佳妍的良苦用心_208
Chapter 26 苏杭最后的人质_217
Chapter 27 垂死挣扎_224
后记_243
精彩书摘
引子
深夜,突然看到高中同学赵波儿的微信留言:
还记得唐佳妍吗?她在昨天,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如果你还记得她,希望你能回来一趟,毕竟,在二中的那几年,你们曾经在一起过。为了逝去的青春和远离我们的人,回来送她最后一程吧!
留言只有这短短的几句,却仿佛向我诉说着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我把留言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终是没能控制住眼泪,让它肆意纷飞。
唐佳妍,一个关乎我青春记忆的人,本以为凭着她的存在,我对青春的记忆便会永不褪色,如今,连这唯一一幅有关青春的画面,也在眼前戛然而止,我的青春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我赶紧拨通赵波儿的电话,却忘了现在已是深夜两点半。
赵波儿被我吵醒,我听到她疲惫的声音:“看到留言了?”
我只哦了一声,便再也无法开口。
赵波儿告诉我,唐佳妍死于车祸,车体几乎变形,救护人员把她救出来时,她的意识还很清醒,她在医院和死神顽强地抗争了三天三夜,终是没能保住性命,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听到最后,我几乎泣不成声。一个生命的陨落,是何等的残忍,那个曾经热情、开朗、洒脱、不羁的少女,在人生最美的年华,带着遗憾,带着不舍,匆匆离去,留给家人和朋友的却是永远的遗憾和痛苦。
我挂了赵波儿的电话,胸口抑郁着的那口气,憋得我几乎快要窒息。我推开了窗子,外面漆黑一片,只有天幕上的点点星辰愿意陪伴我这伤心人儿。
我站立良久,突然,发疯一样地冲到书架旁,将尘封许久的旧相册翻了出来,一页一页地翻找,却始终没能找到一张有关唐佳妍的影像。
我颓然地坐在椅子上,也许上天在安排我们相识的那一刻,便注定了今天这样一个结局,我连一张可以缅怀她的照片都没有,冥冥中,我们注定有缘无分。
尽管如此,这些年我从未停止过对她的挂念。自从她不辞而别,到如今已经整整十五年,我没有半点儿她的消息,她像消失在茫茫人海的一叶轻舟,而我却仍愿守着那片港湾,等待她厌倦了远航,终有归航的那一日。然而这一等,竟然成了一生的遗憾,我们终究是没能再见一面。
清晨,我被门铃声吵醒,竟发现,自己坐在椅子上睡了一夜。
我起身去开门,我的朋友兼助理阿堪一身正装出现在我的面前。他见我一愣,嗔怪道:“时间紧,任务重,你怎么还这身打扮?”
我侧了身,让他进来,他一边看表一边说:“八点准时到民政局,顺利的话,十点到酒店,酒店那边,阿闵他们已经赶过去了……”
我跟在他身后,这才恍然明白过来,今天是我和可欣注册登记,摆订婚酒席的日子。而我竟像个局外人,对即将改变身份的历史时刻无动于衷。阿堪见我没回应,转身看我。
我没看他,径直朝里走,在沙发上坐下来,随手掏了支烟,放在嘴边,嗅了嗅,又将烟放回烟盒,这才慢慢抬起头回视他。
他见我样子怪异,赶忙凑过来,挨着我坐下,一脸疑惑地问:“临阵退缩?改变主意了?”
我斜睨了他一眼,摇摇头,半天才说:“给我订张飞哈城的机票,越早越好。”
他显然被我的决定吓到了,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我拍拍他的肩,苦笑起来:“有一件事我必须去做,不然,我会后悔一辈子。”
“什么事能比终身大事更重要?可欣可在家等着你呢,你最好别耍花样,小心可欣饶不了你。”
我不想跟他解释什么,此刻我内心唯一的念头就是要赶快回哈城,再晚,恐怕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我已经往楼上走,见我态度坚决,他终于打了电话,预订了九点半的机票。
我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听他在我耳边刨根问底,末了,我实在忍不住告诉他:“我的一个同学去世了,我必须赶回去。”
我提着行李出门,他步步紧跟,追着问:“什么同学比注册登记重要?你把可欣置于何地?”
我快步下楼梯,他紧追不舍:“可欣等你了整整五年,大好青春都耗在了你身上,你这样不负责任地弃她而去,别说她跟你没完,我也饶不了你。”
我停下脚步,他差点儿撞在我身上,我真诚地看着他,眼角已经有些湿润了。他见我神情忧郁,好像意识到此行的重要性,便不再开口。
“替我好好安慰可欣,十天后,我会给她一个交代。”我的声音有些颤,一想到可欣的温柔与忍让和这些年对我的不离不弃,便觉得此生欠她的实在太多。
“你可别辜负了可欣……”他欲言又止。
“她等了我五年,剩下的几十年,我会好好爱她。”
广州飞哈城历时四个半小时,下午两点,我已经走出机场,坐进了计程车。
上了车,我才想起给赵波儿打电话,掏出手机,竟有十多个未接来电,而且都是可欣打来的。
看着手机屏幕上可欣的名字,我沉默了半天,最后,还是拨了赵波儿的电话,告诉她,我已经到了哈城。
她半信半疑,问我现在在哪儿。我说在计程车上,她说她在开会,让我一个人先逛逛,下班后电话联系。
我能听出她语气中的歉意,十多年未见,却不能及时相迎,这份忽略,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挂了赵波儿的电话,手机铃声便紧跟着响了起来,是可欣,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很明显,可欣哭了,电话里,她只是不停地抽泣,一句话都没说。
我多希望她能狠狠地痛骂我一场,总好过她这样默默隐忍。
“对不起,可欣……”我的心紧紧地抽搐着疼,纵然千般解释,也无法弥补对她的万般伤害。
“别说了,五年我都可以等,再多等十天,我心甘情愿……”她颤抖的声音依旧温柔得像水。
“等我……”
司机催问了我几次到底去什么地方。我没地方可去,自从把父母接去了广州,哈城除了回忆便再没有属于我的东西了。半天,我才开口说:“去市二中。”
司机居然笑了,说:“二中早就没了,现在成了住宅小区,我一亲戚就住那儿……”
我这才想起,五年前曾听说二中和一中合并,校区卖给了开发商,建了商品楼,在那个黄金地段,商品楼的价值远比一座学校来得实惠,如今,金钱催化下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昭然若揭。
“我就去那个小区……”
十五年前的二中是它最为辉煌的一页,从这里走进重点大学的,如今在各个岗位上都有傲人的成绩。这所培养、教育我们的摇篮,几经岁月,终于卸下它所有的光辉,默然退出,竟然让我们这些怀念、感恩它的学子们,找不到母校,找不到归属感。
带着惋惜、失落的心情,我站在曾经二中的校门前,如今已经是某住宅小区的入口。满眼的高楼林立,淹没了我曾在这里留下的足迹。再没有蓝色围墙,再没有门卫室那个勤勤恳恳值班的大叔,再没有一张张年少快乐的笑脸,那段属于我们的青春记忆,经不起时光的消磨,与我们渐行渐远。
我从小区的侧门进入,踏入一个新世界。小区设施齐备,我想可以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人们,该是幸福快乐的。
我终于看到了一个小广场,而吸引我的便是那两棵参天榆树。两棵榆树呈斜角遥相呼应,两棵榆树之间的空地则是小区居民休闲娱乐的所在。那两棵榆树托着密实的枝叶,投下一地的阴凉,人们惬意、悠闲地聊天儿和游戏,已是一幅其乐融融的人间画卷。
离我最近的一棵榆树,在我的右手边,我走过去,轻轻抚摸着粗壮的树干,绕着它一圈又一圈。
树干变粗了,表皮也变得凹凸不平,我突然记起曾在树干上刻下过自己的名字,而且和我一起刻下名字的还有唐佳妍。
我找了半天,竟没有找到我们的名字。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曾经的一切已经悄然地改变了,而我的心,却一直没有放下。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我和她还会在某年、某月、某一天的某一个地方不期而遇,这大概就是我一直没有娶可欣最大的缘由吧!
我突然就流下了眼泪,唐佳妍,一个我一直想忘,却一直忘不了的女孩儿。
……
前言/序言
《昨日星辰,明日之约》 简介: 《昨日星辰,明日之约》是一部深刻描绘个体在时代洪流中探寻自我、追寻真爱与梦想的恢弘史诗。故事以一个横跨二十年的时间轴为经,以主角们复杂纠葛的情感纠葛和不懈的奋斗历程为纬,构建了一个既充满怀旧温情,又不乏现实锐度的叙事世界。 第一部:青涩的萌芽与时代的侧影 故事的开端设定在九十年代末的南方一座快速崛起的沿海城市。主角林晓,一个敏感而富有艺术天赋的少年,在一家老旧的胶片冲印店打工,那里是他的避风港,也是他观察世界的窗口。他对周遭的喧嚣与变化感到格格不入,却又被强烈的求知欲驱动。 他生命中最早的转折点,源于一次偶然的相遇。在一次城市旧区改造的抗议活动中,他遇见了苏晴,一个怀揣新闻理想、眼神中燃烧着理想主义火焰的大学生。苏晴的出现,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强光,照亮了林晓内心深处对“真实”与“意义”的渴望。他们的友谊,最初建立在对老城和旧时光共同的眷恋之上,很快,随着夏日蝉鸣的渐密,这份情感悄然渗入了暧昧的、青涩的爱恋之中。 与此同时,林晓结识了陈宇。陈宇是当地一家新兴科技公司的技术骨干,代表着这座城市最前沿的活力和野心。他精明、果敢,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陈宇欣赏林晓的天赋,并试图将他拉入“效率至上”的现代生活轨道。他与苏晴之间,则因为共同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城市未来规划的讨论,产生了一种基于理念的、复杂的精神共鸣。 这一阶段的叙事,大量着墨于对九十年代末期,中国社会转型期那种特有的躁动、迷茫与希望并存的氛围的细致捕捉。老式自行车、BP机、摇滚乐、黑白电影的胶片颗粒感,构成了浓郁的时代底色。林晓试图用他的镜头记录下即将逝去的旧时光,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卷入了由时间和欲望编织的巨大漩涡。 第二部:岔路口的抉择与远行的背影 进入新世纪,个体命运开始与全球化进程激烈碰撞。苏晴的理想在现实面前遭受重创,一次重要的调查报道因故受阻,让她对新闻行业的纯粹性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她选择了远赴欧洲深造,试图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寻找答案。临行前,她与林晓的告别,是克制而疼痛的,那句“等你把你的世界拍出来,我再回来”成了彼此心照不宣的约定。 林晓在苏晴离开后,陷入了创作的低谷。陈宇适时地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团队,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视觉叙事。林晓接受了这个邀请,他学会了用更快的节奏和更具冲击力的画面来表达观点,但同时也开始感受到商业逻辑对艺术纯粹性的侵蚀。他不再是单纯的记录者,而成为了一个被雇佣的“制造者”。 陈宇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与苏晴的远距离交流,从最初的学术探讨,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相互扶持的深刻依赖。他们的关系,在地理的阻隔下,变得既清晰又模糊,带着一种永恒的“进行时”的张力。 这一部分,重点展现了“去中心化”的社会趋势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冲击。主角们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领域中搏斗,试图在急速变化的物质世界中锚定自己的精神坐标。 第三部:重逢的错位与岁月的沉淀 十年后,林晓已然成为业内知名的视觉艺术家,他的作品以其对城市记忆的独特解读而备受瞩目。他受邀回乡举办个人影展,正值苏晴完成学业,带着对本土文化重建的思考,准备回国发展。 重逢的场景充满了错位感:林晓在镁光灯下谈论“解构与重塑”,而苏晴则在田间地头研究“社区记忆的数字化保存”。他们发现,彼此的成长轨迹已经将他们带往了不同的方向。林晓的内心深处,仍旧怀念着那个一起在冲印店里分享秘密的少年;而苏晴,则在陈宇提供的大型平台上,找到了实现抱负的资源和空间。 陈宇作为这场重聚的核心推动者,他的财富和影响力已然登峰造极,但他对情感的理性处理方式,却日益显得疏离。他为林晓和苏晴的重逢精心安排了一切,却似乎无法真正理解他们之间那种建立在共同“失落感”上的复杂联结。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一个关于城市记忆的纪录片项目中。林晓坚持用他认为最“真实”的、手工冲洗的影像来呈现历史的厚重感,而陈宇的团队则主张使用最新的AI合成技术来优化观看体验,苏晴则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强调“人”的不可替代性。这场围绕着“记录”与“记忆”的理念之争,不仅是项目的分歧,更是三个人价值观的全面碰撞。 尾声:时间的馈赠 最终,没有简单的情感归属或戏剧性的和解。《昨日星辰,明日之约》选择了一种更接近生活的结局:接受时间的必然性。 林晓明白了,他无法永远停留在对过去的缅怀中,他的艺术必须向前走,去拥抱那些不完美却真实的现在。苏晴找到了她可以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搭建桥梁的位置,她的力量来源于对“连结”的坚守。而陈宇,在事业的顶峰,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为了速度而牺牲掉的那些“无用”的情感。 三位主角最终选择以一种尊重彼此道路的方式告别。林晓没有选择浪漫的回归,而是选择继续背负着他对“旧时光”的记忆,以全新的视角去记录下一个二十年的变迁。苏晴与陈宇,在共同的事业蓝图中,达成了一种成熟而务实的伙伴关系。 全书在结尾处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意象:林晓站在一座新落成的跨海大桥上,背景是日出时的城市天际线。他手中拿着的,不再是胶片相机,而是一部最新的数码设备,但他按下快门的手势,依旧带着他初遇苏晴时的那种虔诚和期待。时间带走了纯真,却磨砺出了更坚韧的灵魂,让他们有勇气,去迎接每一个不再回头的“明天”。 这部小说探讨的核心议题是:当社会以几何级数发展时,个体如何保有内心的“时间刻度”?真爱是否必须拥有占有权?以及,我们究竟是在记录过去,还是在创造未来?它是一封写给所有在变革中寻找立足点的灵魂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