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詮釋機械設計內涵,全麵薈萃機械設計精華,
由30多個單位、近200位專傢學者的高水平編審,凝煉和總結國內外新的機械設計成果和經驗,反映當代機械設計的新水平,充分展現現代機械設計的特色,薈萃機械創新設計的新成果。
本版手冊是在前5版的基礎上吸收並總結瞭國內外機械工程設計領域中的新標準、新材料、新工藝、新結構、新技術、新産品、新設計理論與方法,並配閤我國創新驅動戰略的需求撰寫而成的。本版手冊全麵係統地介紹瞭常規設計、機電一體化設計、機電係統控製、現代設計與創新設計方法及其應用等內容。具有體係新穎、內容現代、凸顯創新、係統全麵、信息量大、實用可靠、簡明便查等特點。
本版手冊分7捲55篇,內容有:機械設計基礎資料、機械零部件設計(連接、緊固與傳動)、機械零部件設計(軸係、支承與其他)、流體傳動與控製、機電一體化與控製技術、現代設計與創新設計理論與方法等。
本版手冊可供從事機械設計、製造、維修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工具書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的有關專業師生使用和參考。
聞邦椿,1930年9月29日齣生於杭州,祖籍浙江溫嶺,東北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振動利用工程學科主要奠基者。國際機器理論與機構學聯閤會(IFToMM)中國委員會委員,國際轉子動力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亞太振動會議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振動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曾任第六、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四屆機械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理事長,《振動工程學報》主編等職。曾獲國際科技奬2項,國傢技術發明奬和科技進步奬5項,省、部級一、二等科技奬10餘項。
?《機械設計手冊》第6版
捲目 篇名
第1捲 機械設計基礎資料 1.常用設計資料和數據
2.機械製圖與機械零部件精度設計
3.機械工程材料
4.機械零部件結構設計
第2捲 機械零部件設計(連接、緊固與傳動) 5.連接與緊固
6.帶傳動和鏈傳動
7.摩擦輪傳動與螺鏇傳動
8.齒輪傳動
9.輪係
10.減速器和變速器
11.機構設計
第3捲 機械零部件設計(軸係、支撐與其他) 12.軸
13.滑動軸承
14.滾動軸承
15.聯軸器、離閤器與製動器
16.彈簧
17.起重運輸機械零部件和操作件
18.機架、箱體與導軌
19.潤滑
20.密封
第4捲 流體傳動與控製 21.液壓傳動與控製
22.氣壓傳動與控製
23.液力傳動
第5捲 機電一體化與控製技術 24.機電一體化技術及設計
25.機電係統控製
26.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
27.數控技術
28.微機電係統及設計
29.機械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
30.激光及其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
31.電動機、電器與常用傳感器
第6捲 現代設計與創新設計(一) 32.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綜述
33.機械係統概念設計
34.機械係統的振動設計及噪聲控製
35.疲勞強度設計
36.摩擦學設計
37.機械可靠性設計
38.機械結構的有限元設計
39.優化設計
40.數字化設計
41.試驗優化設計
42.工業設計與人機工程
43.機械産品設計中的常用軟件
第7捲 現代設計與創新設計(二) 44.機械創新設計概論
45.創新設計方法論
46.頂層設計原理、方法與應用
47.創新原理、思維、方法與應用
48.綠色設計與和諧設計
49.智能設計
50.仿生機械設計
51.互聯網上的閤作設計
52.工業通信網絡
53.麵嚮機械工程領域的大數據、雲計算與物聯網技術
54.3D打印設計與製造技術
55.係統化設計理論與方法
對於減速器和變速器設計,這套手冊更是我的得力助手。它不僅介紹瞭各種減速器和變速器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還提供瞭詳細的設計步驟和計算方法。例如,在講解行星減速器時,手冊會從其獨特的結構入手,分析其傳動比的變化範圍和優點,並給齣如何根據輸入輸齣轉速和扭矩來確定行星輪、太陽輪、齒圈等主要部件的尺寸和材料。我尤其欣賞手冊中關於潤滑和密封設計的細節,這些往往是被初學者忽視但卻至關重要的環節,手冊的講解讓我明白,一個優秀的減速器設計,離不開對內部摩擦和泄漏的有效控製。
評分轉嚮機械傳動部分,這套手冊就像一個精密的齒輪箱,將各種傳動原理和設計方法一一拆解。從最基礎的皮帶傳動、鏈條傳動,到復雜的齒輪傳動、蝸輪蝸杆傳動,手冊都提供瞭深入淺齣的講解。我特彆著迷於齒輪傳動章節,其中關於齒輪的類型、幾何參數、嚙閤原理、傳動比計算以及強度設計的部分,都梳理得非常清晰。手冊中對於不同齒輪材料的性能分析,以及熱處理對齒輪強度的影響,也讓我對如何設計齣耐磨損、高強度的齒輪有瞭更全麵的理解。通過閱讀這部分內容,我仿佛能夠“聽”到齒輪嚙閤時發齣的悅耳“哢噠”聲,感受到能量在機械係統中高效傳遞的流暢。
評分這套《機械設計手冊》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沉浸在其中,仿佛化身為一位孜孜不倦的工程師,在精密設計的迷宮中探索。從第一冊翻開,那些關於材料力學和結構分析的嚴謹論述,就如同為我描繪瞭一幅幅機械世界的藍圖。我常常會在午後,一杯咖啡的陪伴下,細細品味那些公式的推導過程,嘗試理解每一個變量背後所蘊含的物理意義。手冊中對各種失效模式的詳盡分析,比如疲勞、斷裂、蠕變等,都讓我對機械結構的魯棒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應力集中和許用應力設計的章節,它讓我懂得如何在保證安全裕度的前提下,優化設計,減輕結構重量,這對於航空航天、汽車製造等對輕量化要求極高的行業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
評分緊固件和標準件的設計與應用,是手冊中讓我感到實用性極強的一部分。手冊中對螺栓、螺母、墊圈、銷、軸承等各類標準件的規格、型號、材料、強度等級以及連接方式,都進行瞭詳盡的介紹。我曾在一個項目中,需要選擇閤適的螺栓來連接兩個大型鋼結構,通過查閱手冊,我能夠根據連接的載荷、工作環境以及安裝條件,選擇齣最經濟、最可靠的緊固件組閤,並且能夠準確地計算齣所需的擰緊力矩,確保連接的可靠性。
評分當我的目光聚焦在機構學和動力學部分時,我感覺自己仿佛變成瞭一位機械舞者,在抽象的力學世界中翩翩起舞。手冊中關於各種連杆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的運動分析和綜閤設計,讓我對機械的運動規律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通過對速度多邊形、加速度多邊形等工具的運用,我能夠清晰地描繪齣機構在運動過程中的動態變化。同時,手冊中關於動力學分析的內容,如慣性力、離心力、迴復力等的計算,也讓我能夠預估機構在工作時的受力情況,從而為結構的強度設計提供可靠依據。
評分當我翻閱到關於軸和聯結件設計的章節時,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齒輪和軸承的世界。手冊中對不同類型軸的載荷計算、彎麯和扭轉應力分析,以及軸的材料選擇和熱處理工藝,都進行瞭非常詳盡的介紹。特彆是關於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的選型,手冊中列舉瞭大量的錶格和圖錶,讓我能夠根據實際工作條件,快速準確地選擇齣最閤適的軸承類型和型號,大大提高瞭設計效率。我還注意到手冊中對聯結件,如螺紋聯結、鍵聯結、銷聯結等的講解,不僅提供瞭詳細的計算公式和設計方法,還對不同聯結方式的優缺點進行瞭深入的比較,這讓我能夠根據具體的使用環境和受力情況,選擇最經濟、最可靠的聯結方式。
評分關於潤滑和磨損,這部分內容讓我深刻理解到“養護”對於機械壽命的重要性。手冊詳細介紹瞭各種潤滑油、潤滑脂的性能特點、適用範圍以及選擇原則,同時還闡述瞭不同摩擦副的磨損機理和防護措施。我尤其注意到手冊中關於潤滑係統設計的部分,它不僅教我如何選擇閤適的潤滑方式(如集中潤滑、飛濺潤滑等),還指導我如何計算潤滑量和設計潤滑管路,這對於確保機械部件的長期穩定運行至關重要。
評分彈簧和密封件,雖然在機械係統中看似不起眼,但在手冊中卻占據瞭重要的篇幅。手冊中對各種類型彈簧,如螺鏇壓縮彈簧、拉伸彈簧、扭轉彈簧、渦捲彈簧等的結構、性能參數、設計計算和材料選擇,都進行瞭深入的闡述。我瞭解到,一個設計閤理的彈簧,不僅能夠提供所需的彈力,還能承受一定的載荷和變形,而手冊中的公式和圖錶,讓這一切變得觸手可及。同樣,對於密封件,手冊從密封的原理齣發,詳細介紹瞭各種靜態密封和動態密封的類型,如O型圈、油封、墊片等,以及它們的材料特性、適用範圍和安裝要求。
評分液壓和氣動傳動章節,則為我打開瞭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手冊中對各種液壓泵、液壓馬達、液壓閥、油缸等元件的原理、結構、性能參數以及選型方法進行瞭詳細介紹。我曾經在設計一個自動化生産綫上需要用到液壓係統,通過查閱手冊,我學會瞭如何根據執行元件的負載和速度要求,閤理選擇液壓泵的流量和壓力,以及如何根據控製要求選擇閤適的液壓閥。手冊中關於液壓係統的原理圖繪製和故障排除指南,也大大降低瞭我在實際應用中的難度。
評分在機械設計與製造的交匯點上,這套手冊提供瞭一種宏觀的視角。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計算,更融入瞭製造工藝、裝配技術以及質量檢測等實際環節。手冊中關於加工精度、錶麵粗糙度、公差配閤的講解,讓我明白設計齣來的圖紙並非僅僅是綫條和數字,更是可製造性的考量。例如,在設計一個精密儀器時,我需要考慮零件的加工難度和成本,手冊中的相關內容為我提供瞭重要的參考,讓我能夠在保證功能性的前提下,做齣更優的設計決策。
評分書很好,很有用,我很喜歡
評分京東服務就是好,便捷實惠
評分還沒用上
評分書很好,很有用,我很喜歡
評分好評!!!!
評分還沒用上
評分正品,贊
評分作為搞電氣行業的,也需要看看相關的書籍,況且機電一體化本來都分不瞭傢。
評分很不錯,給總工買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