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纔能使自己30年後不再為生活發愁,為老年的生活建立起強大的屏障?你所要做的,就是從今天開始,從當下行動,做好一生的財富規劃,為明天的生活存儲今天的財富。
按照書中所說的方法,即刻行動,付諸實踐,訂下傢庭生活長遠大計,啓動財富增值器,開啓財富自由之門,讓夢想照進現實,預約幸福人生,笑傲生活風浪,從容安度30年後的幸福人生!
薄誌紅,70年代生人,祖籍山西,現供職於某大型國有上市銀行,為多傢著名雜誌社特約、專欄撰稿人,資深實戰派理財專傢。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參考報》《金融時報》等報刊發錶個人理財、小本創業文章2000餘篇。齣版有《上班賺錢下班理財大全集》《小本創業賺大錢大全集》《女人不懂理財,注定辛苦一輩子》《結婚之後,你拿什麼養活孩子》等暢銷著作。
榮韆,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研究生學曆,在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供職20年,中信貴賓理財專傢團成員,長期從事金融投資業務,對銀行、證券、基金、信托業務具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市場經驗。在職業生涯中,成功管理200多個基金及信托項目,纍計管理基金規模超過1000億元,為投資者實現瞭持續、穩定的高額投資收益。
Chapter 1 30年後,你能遇見快樂富足的自己嗎
日子越來越“難”,錢越來越不“值”錢 / 002
一生需要三套房,纍積財富刻不容緩 / 004
依靠財富的智慧斬斷生活的荊棘 / 005
思考緻富,一念之轉生活大不同 / 007
用錢去投資,而不是抱著錢睡大覺 / 010
每月投放100元,35年後收入122萬 / 012
晚7年起步,要追一輩子 / 013
21世紀,復利的威力超過原子彈 / 014
你的投資習慣價值百萬 / 015
重視理財知識,掌握投資技巧 / 016
Chapter 2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做傢庭財富的管理師
日子越來越“難”,錢越來越不“值”錢 / 002
一生需要三套房,纍積財富刻不容緩 / 004
依靠財富的智慧斬斷生活的荊棘 / 005
思考緻富,一念之轉生活大不同 / 007
用錢去投資,而不是抱著錢睡大覺 / 010
每月投放100元,35年後收入122萬 / 012
晚7年起步,要追一輩子 / 013
21世紀,復利的威力超過原子彈 / 014
你的投資習慣價值百萬 / 015
重視理財知識,掌握投資技巧 / 016
Chapter 3 工作是安身立命之本,為60歲以後儲存一門技能
工作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 042
最大的財富是你自己 / 044
經營自己要注意揚長避短 / 046
打造自己的看傢本領 / 049
捨得自我投資,當社會最需要的産品 / 050
經營資格證書,給自己“加薪” / 052
身兼數職,讓你的財務結構更穩健 / 054
打工成就彆人,創業纔屬於自己 / 057
能力就是生産力,創業者必備六種能力 / 059
個人創業緻富的九大竅門 / 061
Chapter 4 玩轉理財工具,打造永不休息的賺錢機器
量身理財,選擇適宜的投資理財工具 / 064
投資銀行理財産品要走齣四大誤區 / 065
輕鬆學儲蓄,受益一輩子 / 067
現在還適閤買房嗎?租房劃算還是買房劃算 / 069
新手投資債券的第一課 / 071
流動的錢讓財富倍增,基金改變生活 / 073
長投心態戰勝基金市場 / 075
震蕩市投資基金,五大錯誤認識需糾正 / 077
抓住股市命門,選擇績優股 / 081
用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去炒股 / 083
炒股要有科學思維 / 084
降伏股魔必須要靠絕招 / 086
Chapter 5 欲望是無底洞,會掙錢還要會花錢
掙錢是技術,花錢是藝術 / 094
如何消費纔能不花冤枉錢 / 096
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 098
巧念購物經,把好消費關 / 099
傢庭消費要閤理,五種現象要摒棄 / 101
學會四技巧,購物巧打摺 / 103
巧藉四不購物經,妙去超市智省錢 / 105
網購省錢秘籍大搜羅 / 108
避免衝動性購買 / 110
節儉纔是王道 / 112
Chapter 6 30年彈指一揮間,養老規劃宜早不宜遲
社保隻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 116
究竟需要多少養老金 / 117
我們老瞭花什麼?靠什麼保障生活 / 118
建立養老計劃越早越好 / 120
製訂養老計劃要切實可靠 / 122
人退休瞭,理財不能“退休” / 124
身體健康是我們的第一財富 / 125
創業不在年齡,財富不看學曆 / 127
投資與消費保持理性 / 128
彆讓1%的貪婪毀壞瞭99%的努力 / 131
Chapter 7 保險是後路,有遠見的人都會買保險
如果生瞭重病,你有錢治嗎? / 136
上有老,下有小,傢庭支柱如何買保險? / 141
怎樣給傢中老人買保險? / 144
挑選保險的若乾準則 / 146
保險特權關乎你的切身利益 / 148
怎樣可以少繳保險費 / 150
怎樣購買壽險最經濟 / 151
買保險最容易掉的7個“坑” / 153
把買保險當投資,閤適嗎? / 157
牢靠掌握八訣竅,巧買保險不吃虧 / 159
Chapter 8 騙你沒商量,盤點不可不防的投資陷阱
一夜緻富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 166
你到底能承受多大風險 / 168
四兩撥韆斤的衍生品 / 170
善於識彆造市陷阱 / 172
小心!彆被內幕消息害瞭 / 174
擦亮眼睛,彆落入理財陷阱 / 176
仔細甄彆,銀行産品不等於銀保産品 / 178
富人幫窮人賺錢?彆中瞭“慈善”大騙局 / 181
“五行幣”,披著數字貨幣外衣的騙局 / 182
P2P騙局,老人被騙光養老錢 / 184
Chapter 9 薪水族提升生活品質十大必學要訣
纔智是永恒的財富 / 188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190
養成終身投資的好習慣 / 193
保持良好的投資心態 / 195
突破思維定勢 / 198
“1+1=4”之道 / 200
忙真正值得忙的事情 / 201
用大智看大勢賺大錢 / 203
彆等待,該放棄時要放棄 / 207
從彆人的危機中尋找自己的良機 / 209
後 記 / 211
用錢去投資,而不是抱著錢睡大覺
在美國有個婦孺皆知的故事叫作《窮爸爸與富爸爸》,故事裏講的富爸爸沒有進過名牌大學,他隻上到瞭八年級,可是他這一輩子卻很成功,也一直都很努力,最後富爸爸成瞭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他那數以韆萬計的遺産不光留給自己的孩子,也留給瞭教堂、慈善機構等。
富爸爸不光會賺錢,在性格方麵也是非常的堅毅,因此對他人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從富爸爸身上,人們不光看到瞭金錢,還看到瞭有錢人的思想。富爸爸帶給人們的還有深思、激勵和鼓舞。
窮爸爸雖然獲得瞭耀眼的名牌大學學位,但卻不瞭解金錢的運行規律,不能讓錢為自己所用。其實說到底,窮與富就是由一個人的觀念所決定的,但卻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所有的有錢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觀念:用錢去投資,而不是抱著錢睡大覺。
正確投資是一種好習慣,養成這樣習慣的人,命運也許從此改變。而那些擁有瞭財富就止步的人,將會重新迴到生活的原點。
一個人如果不養成正確投資的好習慣,讓錢在銀行睡大覺,就是在跟金錢過不去,就是在變相削減自己的財富。有很多人辛勞一生,到頭來卻還是窮人,就因為這些人不會把錢變成資本。
可以這樣說,窮人都不是投資傢,大多數窮人都隻是純粹的消費者。要想不再做窮人,就不但要努力掙錢,用心花錢,還要養成良好的投資習慣,主動獵取迴報率能超過通脹率的投資機會,這樣纔能真正保證自己的錢財不縮水,纔能逐漸接近自己的財富目標,纔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不過想投資首先還要會投資,投對資。同樣是一套房産,購買者可以自己住,也可以齣租,還可以轉手賣齣,同是一套房産,購買者的不同處理方法就可以改變這套房産的價值。
同樣是花錢,有時可能是投資,有時又可能是消費,關鍵就要看花錢的最終目的是為瞭以後不斷掙錢,還是單純就為瞭花錢而花錢。
假如你花錢購買瞭一套房子,目的是為瞭讓房租流到自己的口袋,那購買這套房子就是投資;如果購買這套房子,隻是為瞭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那它就變成瞭你的消費。
有錢人總會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錢變成資産;而窮人卻總會心甘情願地享受消費的樂趣。究其根本,無非就是思維觀念的不同。沒錢人低頭勞動,有錢人抬頭找市場;沒錢人用心掙錢,有錢人用心投資;沒錢人空手串親戚,有錢人慷慨交朋友;沒錢人伸手領工資,有錢人考慮發工資;沒錢人等待被選擇,有錢人細細選擇彆人;沒錢人學手藝,有錢人學管理;沒錢人聽奇聞,有錢人創奇跡。
有的人說:我沒有錢怎麼投資?多年之後,他將依然是窮人;有的人說:我很窮,所以我必須投資。幾年後他將成為有錢人。
現實中不少人因為沒有錢,所以什麼都肯做,從無到有,聚沙成塔;現實中還有很多人由於沒有錢,因此什麼都不肯做,隻能貧睏一生!成功的投資者都是具有積極嚮上的心態和持之以恒精神的人。富有與貧窮,往往隻不過是一念所緻。
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習慣貧窮衊視投資的思想。長期的貧窮會消磨人的鬥誌,封閉人的思想,使人變得麻木而遲鈍。思想上對貧窮的退讓,會引起行動上對改造貧窮的失敗,最終會一生與貧窮為伴。
隻有那些崇尚財富,不嚮貧窮低頭的人纔會得到財富的垂青,纔能成為真正的有錢人。
我一直覺得,成年人的世界裏,最深刻的焦慮莫過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特彆是財務上的不確定性。這本書的題目恰好擊中瞭這一點。“30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這句問話,既是對自己的拷問,也是對社會和時代變化的一種警覺。我設想,書裏肯定會深入探討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比如科技進步對就業市場的顛覆性影響,以及新的財富創造模式。但更吸引我的是,它是否會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行動指南”,幫助我們這些身處職場漩渦中的普通人,找到屬於自己的“養活之道”。我期待的內容可能包括:如何評估和提升自己未來的“稀缺性”價值,如何構建一套能夠抵禦通貨膨脹的資産配置方案,甚至是關於如何培養一種能夠帶來持續“被動收入”的興趣愛好。這本書,不隻是為瞭讓我們在30年後不至於“餓肚子”,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我們提前規劃,擁有一種從容麵對未來的底氣和能力,讓我們能夠真正地“養活”自己的夢想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帶著一種沉甸甸的思考,當“30年後”這個時間節點被擺在眼前,就足以讓正在職場打拼的我們停下匆忙的腳步。我尤其喜歡它沒有直接灌輸“你應該做什麼”,而是拋齣一個“你拿什麼養活自己”這樣直接卻又引人深思的問題。這種提問方式,恰恰觸及瞭所有上班族內心深處的焦慮和渴望。我猜想,書的內容不會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而是會結閤當下社會經濟的大環境,分析未來可能齣現的職業趨勢、收入模式,以及退休後的生活開銷。它可能會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目前所處的行業,或者思考跨界發展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路徑,比如如何通過副業增加收入,如何進行有效的理財規劃,甚至是如何培養一些能夠帶來長期迴報的技能。畢竟,30年後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數字,而是我們每天都在靠近的現實。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在你迷茫時,輕聲點醒你,讓你看到前方的路,並告訴你,你有能力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它不是教你一夜暴富,而是教你如何一步一個腳印,穩穩地走嚮財務自由和內心的安寜。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充滿瞭緊迫感,像一聲響亮的警鍾,提醒著我這個每天在通勤路上、在辦公室裏忙碌的上班族。“30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這個問題背後,隱藏著太多未知的風險和無限的可能性。我預感這本書會非常務實,不會講那些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會聚焦於我們普通上班族可以掌握的技能和方法。比如,它會不會分析不同職業生涯階段的收入增長麯綫,並提供相應的應對策略?會不會探討如何在職業生涯的某個節點實現“軟著陸”,比如轉行、創業,或者進入一個更穩定的領域?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有關於“終身學習”的精彩論述,以及如何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精準地篩選和學習那些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和技能。也許,它還會涉及到一些關於心理韌性的培養,畢竟,未來的不確定性需要強大的內心去支撐。這本書,與其說是關於金錢,不如說是關於“人生的主動權”。它鼓勵我們不要被動地等待未來到來,而是要主動地去塑造自己30年後的生活,讓它充滿安全感和幸福感。
評分讀這本書,我期待的是一種“撥雲見日”的體驗。我總覺得,很多時候我們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在職場裏撲騰,為瞭眼前的KPI、為瞭微薄的加薪而忙碌,卻很少停下來思考長遠的職業發展和財務狀況。這本書的書名就很有衝擊力,直接點齣瞭一個我們不願麵對卻必須正視的現實:30年後,我們還能否有底氣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想,作者一定花瞭大量的篇幅去剖析未來的經濟格局,或許會涉及到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新興産業的發展方嚮,甚至社會保障體係的變遷。基於這些宏觀的分析,書中可能會給齣具體的“養活自己”的策略。我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關於如何構建多元化收入來源的建議,比如投資、知識變現、或者建立被動收入體係。另外,我也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關於“斷捨離”式消費觀的指導,幫助我們在不犧牲生活品質的前提下,更有效地管理開支,為未來的積纍打下基礎。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理財指南,不如說是一本關於“生活智慧”的教科書,它教會我們如何將眼前的努力,轉化為30年後的底氣和自由。
評分這本《30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的書名,就像是在你忙碌的工作間隙,突然被遞過來的一杯清茶,讓你在瞬間清醒。它沒有用那些華麗的辭藻,而是直接拋齣瞭一個核心問題,直擊所有上班族的痛點。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會非常接地氣,它不會是那種隻講理論的“大而全”,而是會深入到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提供一些可操作的建議。比如,它會不會分析我們當前職業發展路徑的潛在風險,並給齣一些“Plan B”的備選方案?會不會探討如何在有限的收入下,通過有效的理財和投資,實現財富的穩健增長?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心智模式”的探討,比如如何剋服對改變的恐懼,如何培養積極的財務觀念,以及如何建立一種長遠的規劃意識。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關於“生存”的指南,不如說是一本關於“生活”的藝術。它鼓勵我們不隻是為瞭“活著”,更是為瞭能夠有尊嚴、有選擇、有熱愛地去“生活”,並且能夠讓這份“生活”可持續到30年後,甚至更久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