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 substaintial Investment 》的中文版,由中证金融研究院组织翻译。三优投资即目前绿色投资领域的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理念,取此书名翻译更能突出体现绿色金融倡导的投资理念的转换。本书通过介绍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的先进实践,试图将ESG投资理念,即将环境治理风险纳入投资过程考量的投资模型等引入国内,掀起投资理论的一场革命。
目录
引言:未来的投资属于可持续投资Cary Krosinsky和Sophie Purdom
第一部分 可持续投资方式
第1章 可持续投资的七大投资战略Cary Krosinsky
第2章 从牵强的理论,到最佳实践——布朗大学的可持续投资课程Sophie Purdom
第3章 影响力投资Thomas Walker、Stefanie D.Kibsey和Stephanie Lee
第4章 巴黎如何成为气候融资之都Nick Robins
第5章 全球资产总价值Cary Krosinsky
第二部分 系统及系统性解决方案
第6章 系统思维Cary Krosinsky
第7章 关于减少碳排放量及制定气候变化战略Cary Krosinsky/负责任投资的原则
第8章 为何撤资会成为深思熟虑的投资流程的结果Cary Krosinsky
第9章 尚待解决的数据挑战Dan Esty和Todd Cort
第10章 扩大万亿可持续投资的规模;“自上而下”的投资战略Cary Krosinsky
第10a章 “自下而上”的战略;作为投资考虑因素的水资源Terra Alpha Investments公司
第10b章 “自下而上”的战略;BlueSky Investment Management公司Bud Sturmak
第10c章 “自下而上”的战略;Mirova公司和碳影响分析法:计量投资组合气候变化影响的创新型方法Mirova公司
第三部分 新的疆界
第11章 全球主要商业领域和需求Cary Krosinsky
第11a章 可再生能源革命融资Winston Kortenhorst和.几les Kortenhorst
第11b章 无人驾驶汽车Mimi Reichenbach
第11c章 工业生态学Lillian Childress
第11d1章 房地产的可持续投资Christopher Wright
第11d2章 LGP公司可持续房地产案例研究Harold Bracy
第11e章 基础设施Helene Winch
第11f章 可持续固定收益投资的发展情况Ali Edelstein
第11g章 气候智能型景观融资Gabriel Thoumi,Brian McFarland和Winnie Lau
第12章 区域差异;高风险,大机遇Cary Krosinsky
第12a章 气候融资及绿化中国金融Gabriel Thoumi与John Waugh
第12b章 印度能源的未来Emily Rutland
第12c章 国有企业采取可持续行动的必要性Morgan Smiley
第12d章 日本和治理Jason Mitchell
第13章 信义义务Rory Sullivan,Will Martindale和Elodie Feller
第14章 风险管理机遇Cary Krosinsky
第15章 股东参与和倡导Cary Krosinsky
第15a章 关于埃克森美孚公司股东决议的思考耶鲁大学Dwight Hall RSI Fund股东参与小组
第16章 新兴范式Cary Krosinsky
第16a章 价值驱动力David Lubin
第17章 新商业模式“自觉资本主义”Jeff Cherry
第18章 伊斯兰教法和共享所有权Mujtaba Wani
第19章 性别多样性EllaWarshauer
第20a章 创新的未来Cary Krosinsky与Will Martinclale
第20b章 行业主导的变化;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Sagarika Chatterjee
结论:气候与影响Cary Krosinsky与Sophie Purdom
附件
附件A:气候变化简明指引
附件B:ESG问题
附件C:附加价值驱动模式案例研究:施耐德电气——作为地球和社会晴雨表的业务
市场迷雾中的灯塔:洞察非凡,驾驭财富的实战指南 副标题:重塑投资决策的认知框架,拥抱价值驱动的长期主义 书籍简介: 在信息洪流与市场噪音交织的时代,传统的投资范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投资者疲于追逐转瞬即逝的热点,却往往在关键时刻迷失方向,与真正的财富增长失之交臂。《市场迷雾中的灯塔:洞察非凡,驾驭财富的实战指南》并非又一本堆砌复杂数学模型或承诺短期暴富的秘籍。它是一部深度剖析投资本质、重建决策心智的实战手册,旨在为那些渴望构建稳健、可持续投资体系的独立思考者提供一套清晰、可执行的认知工具箱。 本书的核心在于强调“投资的本质是对企业所有权的深度理解”,而非单纯的资产价格波动游戏。我们深知,市场参与者面临的核心困境在于:如何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真正具有长期价值的标的?如何抵御人性的弱点——贪婪与恐惧?以及,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宏观经济周期中保持定力? 第一部分:认知重塑——拨开市场的迷雾 本部分致力于颠覆投资者对“市场有效性”的盲目崇拜,引导读者建立一套更贴近现实的认知框架。我们首先深入探讨了行为金融学对个体决策的隐性操控,剖析了羊群效应、处置效应以及锚定偏差等心理陷阱如何导致系统性的投资失误。这不是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展示这些心理偏差如何在牛市顶点和熊市底部被放大,并提供具体的“自检清单”,帮助读者在决策前进行冷静的自我校准。 随后,我们详细阐述了“价值密度”的概念。价值密度是衡量一家企业内在质量与当前市场定价之间差距的核心指标。我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市盈率(P/E)或市净率(P/B)的简单比较,而是引入了一套多维度的评估体系,包括:基于重置成本的评估、企业特许经营权(护城河)的深度剖析,以及对未来现金流折现模型的理性运用——强调模型假设的敏感性分析而非对单一数字的迷信。 第二部分:企业分析的深度挖掘——从“看价格”到“看本质” 成功的投资始于对商业模式的深刻洞察。本书将企业分析的重点从财务报表的表面罗列,转向了对商业模式生命周期的追踪与评估。 护城河的动态评估: 我们将护城河划分为无形资产型(品牌、专利)、成本优势型、网络效应型和转换成本型四大类,并着重分析在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这些护城河的侵蚀速度与防御机制。读者将学习如何识别那些看似强大,实则正在被颠覆的“伪护城河”。 资本效率的终极考验: 重点解析了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的长期趋势分析,并将其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进行对比。我们强调,持续高于WACC的ROIC是企业价值增值的核心动力,并教授如何通过追踪管理层在资本配置上的决策历史,来判断其是否具备“优秀资本配置者”的素质。 管理层的人性与契约: 深入探讨了“代理人问题”。一个伟大的战略如果被平庸或自私的管理层执行,最终只会沦为一纸空文。本书提供了识别“与股东利益一致”的管理层特征的方法,包括股权激励的结构设计、并购决策的逻辑合理性,以及他们对待资本开支的态度。 第三部分:周期、风险与反脆弱性构建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不确定的未来中前行。本书摒弃了刻板的“买入并持有”教条,转而推崇一种“有纪律的、基于估值的动态平衡”策略。 宏观周期的非线性理解: 我们不试图精确预测衰退的日期,而是专注于识别处于“过度乐观”阶段的行业和资产类别。通过分析信贷扩张、产能利用率和市场情绪指标的背离,帮助读者理解宏观环境如何影响微观企业的估值中枢。 风险的重新定义与量化: 风险并非波动率,而是永久性资本损失的可能性。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安全边际”的实践操作,不仅仅是价格上的折扣,更是对商业模型、管理层能力和行业地位多重不确定性的对冲。我们探讨了如何利用期权或其他衍生工具,在不大幅牺牲长期回报的前提下,为投资组合添加必要的“防撞垫”。 构建反脆弱的投资组合: 借鉴复杂系统理论,我们提出了一种分散化策略的升级版——“互补性配置”。这意味着投资组合中的不同资产,不仅要独立抵抗冲击,更要在面对特定类型的系统性危机时,能够相互提供支撑,实现整体组合的“反脆弱性”,即在混乱中反而能受益的能力。 结语:投资的艺术与科学 《市场迷雾中的灯塔》最终的目标是帮助读者实现投资决策的“去情绪化”和“系统化”。它不是一套即插即用的公式,而是一场思维的进化。真正的革命不在于发现新的交易工具,而在于能否掌握一套跨越牛熊、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以洞察企业价值为核心的思维方法论。阅读本书,意味着选择了一条更艰难、但最终更通往财务独立与心智成熟的道路。它要求的是耐心、严谨和持续的学习,而回报的将是驾驭财富的自信与从容。 本书适合人群: 已经有一定投资经验,但感到回报停滞或决策摇摆不定的中长期投资者。 致力于构建独立投资分析体系的专业人士和高净值人群。 渴望从“市场噪音”中解脱出来,专注于企业长期价值发现的价值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