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曾熙,字季子,又字嗣元,晚年自号农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工诗文,擅书画。书法自称南宗,与李瑞清的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与吴昌硕、李瑞清、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与李瑞清、沈曾植、吴昌硕并称“民初四家”。《曾熙/历代名家册页》选取其主要代表作品编入其中,以绘画为主,也有部分精彩书法,内容精彩,值得欣赏与阅读学习。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从笔者的大学时代(1993-1997)开始,就知道曾熙(1861-1930),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乃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李瑞清(1867-1920)的至交好友。曾熙能诗、工书、善画,与李瑞清并称“南曾北李”,名噪一时。1915年秋,曾熙探望在辛亥革命后退居上海的老友李瑞清,为其挽留,从此定居沪上,曾、李同门鬻书授徒,引为佳话。而我们一直被告知,本人所就读的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其历史可追溯至李瑞清于1904年正式开学的三江(后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记得当时校、系每每有重大活动,就会亮出家底举办藏品展,其中就包括李瑞清的一幅梅花立轴和一对大对联,印象极其深刻,至于其他展出过什么竞记得不真切了。所以从母校渊源这个角度来说,晚生百年的我就多少与曾、李二位先生攀上了些许硬扯的关系。
对曾、李二先生有所深入了解,则是博士毕业之后的事情了。吾师方闻教授,少年时曾从师于李瑞清之犹子窄然居士李健先生(1882-1956)。李健早年于两江师范学堂毕业后,执教于南京。李瑞清去世后,曾熙担负起料理其后事的重担,又劝李健回上海,曾、李同门,亦得延续。方闻幼年聪颖,五岁能作撆窠大字,十二岁便在上海举办书法展览,时人誉之为“书法神童”1,按照师资传授的说法,方师乃得曾、李书画体系的嫡传。方闻在18岁时负笈美国,行囊中便装着李健师在他临走前专门为其创作的四十余幅书画扇面,供他在美期间临习。方闻后来成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教授,1959年创建了美国第一个中国艺术与考古方向的博士培养科目,育人无数,他的学术体系被誉为“普林斯顿学派”;又执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30年,为该馆和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建立了西方国家最好的中国古代书画收藏系列。而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据方师对笔者说——除了在西方大学受到最好的艺术史教育,他早年跟随李健师研习书画,学会了如何“看”“触”和“感”各种艺术品(包括碑刻法书、绘画、印章、拓片和善本书等),尽管他未有机会与曾、李谋面,却接李健之传钵,深得曾、李“金石”书派特别是以书入画的“书画同源”创作观念濡染,“对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有难以磨灭的根本影响”。2011-2013年间,方师每次回中国时,都会随身携带的一本书,就是台北史博馆2010年主办的《张大干的老师:曾熙、李瑞清书画特展》图录。如果从艺术成就来说,张大千无疑是“曾、李”一门的佼佼者,这一点,曾熙在其生前就曾表示“得弟,吾门当大,亦自喜也”。;而方闻的成就,不同于张大干,则是将“曾、李”一门中以“金石学”为基础的传统书画学问,结合其所受西方正统的艺术史教育发展而为现代艺术史学科——按照传统说法,张大千是“立功”,方闻是“立言”。由于这层“同门”关系,从1950到1970年代,方闻于东京、纽约和台北等处拜访张大千时,张总是亲切地称方为“同门”,而方也回称张为“师叔”或“老师”。1968年大千在美国举办画展,嘱方闻作展序,展毕张便将其本人非常得意之泼彩代表作《爱痕湖》留赠方氏夫妇。
方闻老师于2000年退休后,立志用多年的经验和理念帮助国内的大学建设艺术史学科和用于教学的艺术博物馆,心中所谋划的大展之一就是从曾、李到张大干的展览。由于当时只有这一本《张大干的老师:曾熙、李瑞清书画特展》图录,方师特别喜欢,还特别嘱我扫描、打印了一本,以备将来展览之谋划,直至2014年我再去台北也买到了原书。因为方闻老师的这层原因,仿佛我距曾、李二先生更近了。
2017年8月,上海书画出版社因在上海书展举办与“方闻中国艺术史著作全编”相关的推介活动,曾熙后人曾迎三先生亦特别前来,并结识,我从而得知,“张大千的老师:曾熙、李瑞清书画特展”是以迎三先生的收藏为基础才得以成功举办的。迎三先生有心,着意收藏曾、李及“曾李同门会”的书画作品s,并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已经出版了《曾熙年谱长编》《曾熙书法集》《曾熙李瑞清张大千瘗鹤铭雅集》等系列专著和图册,于我之研究特别受用。现又将出版《历代名家册页·曾熙》,嘱我为序。何敢为序,聊赘数语,只当冥冥中之安排耳。
翻看此册,曾熙的一句题画诗“书画吾老幸有寄”便首先跃入我的脑际6,笔者以为,这是他作画的第一个特点,即老而画。
曾熙/历代名家册页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