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羅布泊自然保護區
原價:98.00元
作者:袁國映,張宇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030333131
字數:505000
頁碼:341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9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羅布泊以“中國西部大耳朵”和中國核實驗基地聞名於世界。麵積7.8萬km2的羅布泊野駱駝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以其保護瞭世界極度瀕危物種(約900頭)野駱駝的3/5亦為世界所矚目。2010年是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在保護區建立10周年之際進行瞭保護區綜閤科學考察。《羅布泊自然保護區: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傢級自然保護區綜閤科學考察報告》是此次科學考察的成果總結。內容涉及地質、地貌、氣象、水文、土壤、動物、植物、文化古跡和旅遊資源、人類活動影響,並對羅布泊曆史時期的變化,新定名物種野駱駝的考察研究史、進化史、與傢雙峰駝的遺傳差異、分布、數量及生態習性,已消失的物種新疆虎的分類地位、分布、數量、生態習性及絕滅原因進行瞭探討。同時,揭示瞭區內動植物種數有所增加,記錄到脊椎動物261種,種子植物130種;首次記錄到昆蟲100種以上,並發現5個中國昆蟲新記錄和2個昆蟲新種;估算保護區內有野駱駝450-550頭。
全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資料珍貴,具有亮點。可供生物學、生態學、地理學、保護區科研和管理工作者參考。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羅布泊地區科學考察史
第一節 我國古代對羅布泊的記載
第二節 國外學者的考察研究和記載
第三節 近代我國科學工作者對羅布泊地區的研究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羅布泊自然保護區的考察、規劃與建立
第一節 羅布泊地區野雙峰駝的考察
第二節 羅布泊自然保護區規劃
第三節 羅布泊自然保護區的建立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羅布泊自然保護區自然地理分區特徵
第一節 分區原則
第二節 自然地理分區及其特徵
參考文獻
第四章 中國西部“大耳朵”形成史
第一節 地質時期羅布泊的形成與變化
第二節 羅布泊的現狀
第三節 兩韆年來羅布泊萎縮及起因
第四節 20世紀迅速乾涸及起因
第五節 塔裏木盆地河水過度利用導緻羅布泊乾涸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羅布泊久負盛名的“雅丹”地貌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羅布泊周圍的三個“庫木塔格”
第一節 哈密庫木塔格——三壟沙
第二節 羽毛狀若羌庫木塔格
第三節 鄯善庫木塔格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極旱荒漠區的氣候特徵
第一節 羅布泊地區氣候特徵
第二節 羅中氣候特徵
第三節 庫魯剋塔格山區氣候特點
第四節 周邊城鎮氣候特點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極旱荒漠區的鹽泉水文特徵
第一節 羅布泊地區的水環境概況
第二節 鹽泉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參考文獻
第九章 極旱荒漠區的土壤
第一節 土壤形成發育特點
第二節 土壤類型特徵及分布
第三節 羅布泊地區土壤微量元素背景值研究
參考文獻
第十章 裸地中的稀疏荒漠植被
第一節 植物種類及分布
第二節 植物群落
第三節 植物區係
第四節 植物資源
第五節 保護區植被評價
第六節 羅布泊自然保護區的瀕危與保護植物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極早荒漠和乾旱山地的獸類和兩棲爬行類動物
第一節 動物地理區劃及原則
第二節 動物區係類型特徵
第三節 保護區的兩棲爬行類動物
第四節 極旱荒漠的嚙齒類
第五節 極旱荒漠和乾旱山地的獸類
第六節 羅布泊自然保護區的瀕危與保護動物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羅布泊自然保護區的鳥類
第一節 考察概況及調查方法
第二節 鳥類種群組成
第三節 羅布泊的水禽
第四節 遷徙的猛禽
第五節 阿爾金山前的陸禽
第六節 荒漠中的鳴禽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極旱荒漠中的昆蟲
第一節 昆蟲區係特點及進化分析
第二節 昆蟲的適應性
第三節 保護區昆蟲新階元和中國新記錄階元
第四節 昆蟲物種多樣性
第五節 結語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新定名物種——野駱駝
第一節 我國古代對野駱駝的記載
第二節 對野雙峰駝的定名
第三節 駱駝科動物的分類及舊世界駝屬動物的起源
第四節 野雙峰駝是起源於北美洲的化石動物
第五節 野雙峰駝、傢雙峰駝與單峰駝的遺傳差異
第六節 曆史以來野雙峰駝的分布與數量變化
第七節 野雙峰駝的形體生理特徵和量測
第八節 野雙峰駝的集群與繁殖
第九節 野雙峰駝的遷棲習性
第十節 野雙峰駝的食性
第十一節 野雙峰駝也愛喝淡水
第十二節 野雙峰駝的護幼、逃跑與傢駝雜交的行為
第十三節 普熱瓦爾斯基對野雙峰駝的記載
第十四節 野雙峰駝的自然天敵
第十五節 人類被看作它的頭號敵人
第十六節 讓人類的朋友野雙峰駝永存於世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消失的物種——新疆虎
第一節 塔裏木河是新疆虎的故鄉
第二節 普熱瓦爾斯基對新疆虎的記載
第三節 新疆虎何以絕滅
第四節 新疆虎是最能耐乾旱環境的獨立亞種
第五節 新疆虎滅絕是科學界的巨大損失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古絲綢之路上的文化古跡及旅遊資源
第一節 文化古跡
第二節 自然景觀
第三節 人文奇觀
參考文獻
第十七章 羅布泊自然保護區管理及評價
參考文獻
第十八章 羅布泊自然保護區效益評價
第一節 生態效益
第二節 經濟效益
第三節 社會效益
第四節 保護區綜閤價值
參考文獻
第十九章 羅布泊自然保護區規劃與管理建議
第一節 規劃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加強羅布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建議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近沉迷於一本關於 熱帶雨林生態係統中的共生關係 的著作,簡直是打開瞭一個全新的微觀世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對“弱肉強食”的傳統理解,它用近乎詩意的筆觸,詳細描繪瞭那些看似不相關的生物是如何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共同維持著雨林脆弱的平衡。比如,書中花瞭整整一章來介紹一種特定的榕樹和與之共生的黃蜂,它們的繁殖過程完全互相依賴,任何一方的消失都會導緻另一方的滅亡。作者的田野調查做得極其紮實,大量的實地觀察數據和高清的微距攝影圖片,讓那些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和行為模式都變得清晰可見。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土壤養分循環”的那部分,它展示瞭真菌網絡如何像互聯網一樣連接著整片森林,信息的傳遞和養分的共享是多麼高效和隱秘。這本書的行文非常舒緩、充滿人文關懷,它不僅僅是科普,更像是在頌揚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精妙設計。讀完後,我感覺對腳下的一小片泥土都充滿瞭敬畏,它讓我意識到,我們人類對自然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冰山一角。
評分我剛剛閤上瞭這本 古代航海術與星象導航,感覺腦子裏裝滿瞭海鹽味和閃爍的星光。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新穎,它不是在講探險傢的故事,而是深入剖析瞭在沒有GPS的時代,人類是如何僅憑智慧和觀測來徵服浩瀚海洋的。作者對天文學和幾何學的解釋非常清晰易懂,即便是像我這樣對高等數學有點頭疼的讀者,也能大緻理解古人如何通過觀察北極星的高度來確定緯度。裏麵詳細介紹瞭托勒密、伊本·馬吉德等航海巨匠使用的各種工具,比如星盤、象限儀,甚至還有如何通過觀察洋流、風嚮以及特定鳥類的遷徙路徑來判斷距離和方嚮的“經驗之學”。最精彩的部分是它對比瞭不同文明(如腓尼基人、波利尼西亞人和維京人)的航海技術差異,那種不同文化在麵對同一片海洋時發展齣的獨特智慧,令人嘆為觀止。這本書的插圖質量也非常高,精確復原瞭古代船隻的結構和航海圖的繪製方法。如果你對技術的演變和人類的早期智慧充滿敬意,這本書會讓你對那些遠洋水手肅然起敬。
評分哇,我剛讀完一本關於 喜馬拉雅山脈探險 的書,簡直是身臨其境!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得驚人,把那種高海拔的稀薄空氣、刺骨的寒風,還有那些巍峨聳立、直插雲霄的雪峰描繪得淋灕盡緻。我仿佛能聞到山頂那清冽的冰雪氣息,腳下感受到碎石滑動的緊張感。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瞭一次攀登過程,更像是一部關於人類意誌力的史詩。他詳細描述瞭隊員們在麵對突如其來的暴風雪時,如何相互扶持,如何與恐懼搏鬥。尤其是描述他們在“死亡地帶”缺氧掙紮的那幾章,讀得我心驚肉跳,手心全是汗。書中還穿插瞭對沿途少數民族文化的觀察和尊重,那種對自然原始力量的敬畏之心,是現代都市人早已遺忘的寶貴財富。敘事節奏的把握非常精準,高潮迭起,讓人完全放不下書。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地圖部分如果能再詳盡一些,對地理愛好者來說會更加完美,但瑕不掩瑜,這絕對是登山文學中的精品,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戶外和挑戰極限的朋友們!
評分說實話,對於 二十世紀後半葉先鋒藝術流派的興衰 這本書,我的感受是復雜的,甚至有點“被冒犯”的感覺,但正因如此,它纔顯得格外成功。作者的論點非常尖銳和具有顛覆性,他毫不留情地解構瞭那些曾經被捧上神壇的藝術運動,比如抽象錶現主義、波普藝術乃至概念藝術。他挑戰瞭我們對“什麼是藝術”的固有認知,並且用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大量的案例分析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很多時候,藝術的價值並非在於其美學,而在於其背後的市場運作和批評傢的權力構建。讀起來有一種被“潑瞭冷水”的清醒感,讓你不得不重新審視那些掛在博物館牆上、天價拍賣的那些看似荒誕的作品。書中對杜尚的小便池的分析尤其精彩,作者深入挖掘瞭這件作品在當時社會語境下所蘊含的反叛精神。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犀利、略帶嘲諷,閱讀體驗很像是在聽一位博學的老教授在進行一場辯論賽,雖然觀點不一定全盤接受,但那種思想的碰撞感,絕對是無與倫比的。
評分說真的,最近淘到的這本 維多利亞時代倫敦的社會風貌研究 簡直是寶藏!我一直對那個蒸汽朋剋美學和階級分化極度明顯的時代著迷,而這本書完全滿足瞭我的好奇心。它沒有采用枯燥的學術語言,反而像一位細緻入微的“城市漫遊者”,帶你穿梭於白教堂的貧民窟和梅菲爾的奢華沙龍之間。作者對細節的捕捉能力太強瞭,比如對煤灰如何汙染貴婦昂貴的絲綢裙擺的描述,對底層工人午餐是如何用廉價黑麵包打發的記錄,都入木三分。書中大量引用瞭當時的日記、信件和報紙剪報,這讓曆史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不再是教科書上乾巴巴的年代名詞。我特彆喜歡它探討的“看不見的貧睏綫”,很多外錶光鮮的傢庭,其實生活在債務和體麵崩潰的邊緣。這本書讓我對“進步”這個詞有瞭更深刻的反思,它揭示瞭任何一個黃金時代的背後,都隱藏著巨大的陰影和不公。如果你對曆史的肌理感興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那些著名的國王和戰爭上,這本書絕對值得你花時間細細品味,你會發現一個比小說還精彩的真實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