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铁路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特殊岩土勘察工作。2012-06-01 实施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规定
4 黄土
5 膨胀土(岩)
6 软土及松软土
7 盐渍土
8 多年冻土
9 填土
10 岩盐及盐渍岩
这本书给我的初步印象是,它绝非一本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而是一本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业规范。我设想,书中必然会系统地介绍针对不同类型特殊岩土的勘察方法和技术要点。比如,对于软弱地基,是否会强调采用更精细的勘探手段,如连续剪切波速测试、静力触探试验,甚至是更加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于具有强膨胀性的土体,又该如何去评估其膨胀潜力,以及如何在地勘阶段就为后续的防护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对于现场试验的详细描述,包括各种试验的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甚至是可能遇到的难题和应对策略。因为我知道,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离不开精湛的现场操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评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一本技术规程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学性和前瞻性。《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作为铁路工程领域的重要规范,我猜测其中必然凝聚了大量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的智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特殊岩土的分类、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对铁路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比如,对于软粘土,其低承载力和易变形的特点,对路基、桥墩等结构会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对于冻土,季节性冻胀和融沉又是如何威胁铁路的行车安全?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一套科学的判断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这些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勘察和设计方案。
评分在翻阅这本书之前,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它在信息时代的价值。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BIM等新兴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我非常好奇,这本2012年发布的规程,在多大程度上已经融入了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例如,在特殊岩土的勘察过程中,是否会提及利用遥感影像、GIS技术进行初步的区域性地质调查?在数据处理和成果分析方面,是否会鼓励运用更智能化的软件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当然,我知道规程的更新换代需要一个过程,但我相信,即便是2012年的版本,也一定包含着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启示和基础性的指导。
评分第一次翻开这本《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我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既期待又略带忐忑的情绪。铁路工程,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特殊岩土勘察”更是如同为这个系统注入了最核心的血液,关乎着它能否安全、稳定、长久地屹立于大地之上。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严谨的版式设计和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这无疑预示着里面蕴含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我是一名有着几年行业经验的工程师,虽然接触过不少岩土勘察方面的资料,但对于“特殊岩土”这一概念,总觉得还有一层神秘的面纱未被完全揭开。书中可能详尽地阐述了什么是“特殊岩土”,例如那些形态各异、性质难以捉摸的软土、膨胀土、冻土、喀斯特岩溶等,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会对铁路的修建带来哪些潜在的风险,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工程技术规程,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先进性上,更在于其对工程实践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在阅读《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时,我期待能够看到一份清晰、逻辑性强的勘察流程。从初步调查、现场勘探、室内试验,到最终的成果报告,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例如,在制定勘察方案时,如何根据工程的规模、地质条件、建设标准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勘察方法和密度?在现场钻探时,如何保证取样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在进行室内试验时,又该遵循哪些标准的测试项目和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工具书”,让我在面对复杂的特殊岩土工程时,能够有章可循,事半功倍。
评分我相信,一本优秀的规程,其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一线工程师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质量。《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在我看来,很可能是一本“解决问题”的书。我希望它能详细解答在进行特殊岩土勘察时,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困惑。例如,在进行现场勘探时,如何有效地穿越复杂的地下障碍物?在钻探过程中,如何应对塌孔、缩颈等技术难题?在进行室内试验时,如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应对特殊岩土工程中常见技术难题的“秘诀”,或者提供一些前人的成功经验,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评分一本真正优秀的工程技术规程,应该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并且能够与时俱进。我期待《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套系统、完整、科学的特殊岩土勘察方法论。这本书的出版,很可能是在总结了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原有勘察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整合与提升。我希望它能够详细阐述特殊岩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勘察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成果分析等内容。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应对特殊岩土带来的潜在风险,从而确保铁路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评分我一直对岩土勘察中的风险评估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一本优秀的规程,绝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应该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样做能避免什么”。因此,我猜想,《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在深入阐述勘察技术的同时,也必然会非常重视对潜在风险的辨识和评估。书中很可能详细列举了在特殊岩土区域进行铁路建设可能遇到的各种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冻土融化等,并且会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勘察重点和控制措施。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实际项目的经验,来印证规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对于我们这些一线工程师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学习材料。
评分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标准和规范的更新也日益频繁。我对于《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的理解,也必然会结合其发布的年代和行业背景。《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的出版,无疑是在那个时期,对铁路工程领域特殊岩土勘察工作的一次重要的梳理和规范。我很好奇,在当时,有哪些重大的技术突破或者工程实践的经验,促使了这本书的诞生?它是否填补了当时在特殊岩土勘察方面的哪些空白?它又为后续的行业发展奠定了怎样坚实的基础?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铁路工程领域在特殊岩土勘察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评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其价值在于能够提供系统、权威的信息。《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 10038—2012》在我看来,正是一本这样的“宝典”。我期待它能够涵盖铁路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特殊岩土,并为每一种岩土的勘察提供详尽的指南。这其中可能包括:针对松散土、硬塑土、流塑土等不同稠度土的勘察方法;针对黏性土、砂土、砾石等不同土质的勘察要点;针对地下水丰富、渗透性强的地段的勘察注意事项;甚至可能包括一些区域性的特殊地质现象,例如滑坡、塌陷、采空区等,其勘察的难点和重点。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的“知识地图”,让我们能够快速定位和掌握相关信息,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
评分挺好的一本书~~~
评分非常好用的东西,很好,快递很快。
评分可、、、、、
评分规范正版的。
评分书不错 快递的速度还是比较快
评分有纸质撇的
评分书籍质量不错,应该是正版,最主要是价格便宜哈哈!
评分规范正版的。
评分正版图书,适合考试和日常工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