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49
作 者: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出 版 社:中国计划出 版 社
出版时间:2008-1-1
版 次:1
页 数:125
字 数:33000
开 本:16开
印 次:1
I S B N:9787801778635
包 装:平装
07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2007年合订本)国家建筑标准图集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物:
我是一名刚刚入行的建筑工程师,在学习防排烟系统设计时,常常感到概念抽象,难以将其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用大量的图表、流程图和实际工程案例,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可视化。例如,在讲解自然排烟的设计时,书中不仅给出了计算公式,还配有不同窗户开启方式下的排烟效果示意图,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其原理。在机械排烟部分,它通过模拟不同火灾场景下的烟气扩散过程,生动地展示了机械排烟系统在控制烟气蔓延、保证人员疏散通道安全方面的作用。我最喜欢的是它在设计案例分析部分,选取了多个不同规模和用途的建筑项目,从前期设计到后期安装,全程跟踪,详细介绍了每个环节的设计思路、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理解实际工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智能化和集成化防排烟系统的介绍。《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机械排烟层面,而是积极跟进最新的技术发展。书中详细介绍了智能控制系统在防排烟系统中的应用,例如,如何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烟气浓度,自动启动排烟设备;如何实现不同区域的联动控制,根据火情发展情况灵活调整排烟策略。我还了解到,现在很多建筑都采用了集成化的消防系统,防排烟系统与消防报警系统、喷淋系统等相互联动,这本书在这方面也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和集成方案,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评分我是一名消防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查阅各种消防设计规范和参考资料。《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这本书,可以说是目前我接触到的关于建筑防排烟系统最全面、最权威的参考资料之一。它不仅涵盖了最新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还在很多细节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补充。例如,在关于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防排烟设计方面,书中不仅给出了规范中的基本要求,还根据不同的建筑高度和用途,提供了更为细致的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此外,书中还对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强调,比如排烟风机的噪音控制、风管的保温措施、以及 Emergency Exit 照明与排烟系统的联动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中非常重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方面。
评分这本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得非常到位,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传授宝贵的经验。书中穿插了大量的“提示”、“注意”、“建议”等字眼,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中非常实用的“干货”。例如,在风机选型时,书中会提醒要注意电机的防护等级、运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这些细节往往是影响设备寿命和运行效果的关键。在风管安装方面,书中会强调要注意风管的平整度、接缝的严密性,以及避免与电气管线等交叉,从而减少施工难度和后期维护成本。
评分我从事的是暖通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在安装防排烟系统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的情况。《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还重点突出了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点。书中对风管的制作、连接、密封,阀门的安装位置、角度,以及风机的固定、减震等方面,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甚至包括了测量、定位、焊接、打胶等工艺细节。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排烟竖井的安装章节,其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保证竖井的严密性,以及如何处理与楼板、墙体的连接,这对于防止烟气串漏至关重要。
评分这套《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确实是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设计参考手册,虽然它的名字听起来有些技术性,但实际上内容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实用得多。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指导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书籍,特别是关于不同类型建筑的排烟策略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设备附件。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防排烟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规范,还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案例分析。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建筑类型,比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公共聚集场所等,都有详细的防排烟设计思路和技术要点。比如,针对高层建筑,它详细阐述了区域划分、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排烟风机的选型原则,以及与消防控制室的联动逻辑。我还了解到,对于一些特殊的建筑,如医院手术室或实验室,对排烟系统的要求会更加严苛,涉及到正压送风和负压排烟的精细控制,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指导也非常到位。
评分在设备附件的选用方面,这本书更是提供了极为详尽的信息,这绝对是许多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防排烟系统的资料,但往往在设备附件的具体型号、技术参数以及安装细节上语焉不详。而《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则详细列举了排烟风机、防火阀、排烟阀、挡烟垂壁、风管材料等各类附件的性能指标、选型依据以及不同厂家产品的比较分析。书中甚至还包含了图文并茂的安装指导,从风管的连接方式、支吊架的设置,到阀门的安装位置和操作空间,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无疑是宝贵的指南,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差错。我特别留意了关于防火阀和排烟阀的章节,书中详细讲解了它们的联动控制原理,以及在不同防火分区中的具体安装要求,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至关重要。
评分总而言之,《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是一本值得建筑、消防、暖通等领域专业人士收藏和学习的工具书。它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帮助读者全面掌握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设备选用和安装技术。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为什么这么做”,从而让我们能够从根本上理解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对于我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让我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建筑防排烟系统的相关知识,这对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逻辑清晰,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首先从防排烟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最后再详细介绍设备附件的选用和安装。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在讲解每一个技术要点时,都会引用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条文,并进行详细的解释,这使得我们不仅能够理解“是什么”,更能理解“为什么”。在设备附件的选用部分,书中详细对比了不同类型风机的性能特点、噪音水平、能耗等,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给出了选型建议,这对于我们做出最经济、最有效的选择非常有指导意义。
评分我是一名建筑学的学生,在学习建筑防火设计课程时,《K103-1~2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和设备附件选用与安装》这本书无疑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书中关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对人员疏散的影响,以及防排烟系统在保障人员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讲解得非常透彻。我了解到,有效的防排烟系统能够显著降低火灾伤亡率,为人员疏散赢得宝贵时间。书中对于不同疏散距离和疏散人数的建筑,如何确定排烟量和排烟口位置,都有详细的计算方法和图示说明,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规范背后的逻辑。此外,书中还对一些常见的误区进行了纠正,例如,仅仅依靠自然排烟是不够的,在很多情况下必须配合机械排烟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