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26164.1-2010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 | ||
| 定价 | 69.00 | |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2年02月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44 | |
| 字数 | 156000 | |
| ISBN编码 | 2130000048820 | |
坦白说,我一开始期望这本书能像一本操作手册一样,详细列出各种设备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流程。但是,当我深入阅读后,发现它的侧重点并非如此。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关于电力安全工作的“思想纲领”和“精神指南”。它花费了不少笔墨来探讨安全责任的划分、管理者的角色、以及员工在安全体系中的义务。虽然我没有找到我想看的具体操作步骤,但它对于“为什么要做”和“应该具备怎样的安全心态”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比如,其中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不仅仅是口号,书中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阐释了这一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性。虽然这些内容对我来说可能有些过于理论化,距离实际操作还有一定距离,但它确实让我对安全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和文化问题。它让我明白,一个真正安全的工作环境,需要自上而下的重视和自下而上的配合,才能真正做到位。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结构所吸引。尽管我期待从中找到一些关于具体设备维护保养的图文并茂的指南,但它并没有直接给出“手把手”的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它将大量的篇幅用于阐述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管理体系。我仔细研读了关于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的部分,虽然没有直接展示具体的设备故障类型,但它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教你如何去思考和识别潜在的危险源。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虽然不如“授人以鱼”来得直观,但从长远来看,对于提升个人的风险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法律法规的引用和解读,这让我对整个电力安全工作的合规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白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底线在哪里。虽然我在寻找更具体的技术指导时略感失望,但这本书在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框架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帮助我理清了整个安全工作背后的逻辑和体系,这对于我在实际工作中理解并贯彻更细致的操作规程,无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采用了比较经典的蓝白配色,上面印着厚重的文字,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我翻了翻目录,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我最关心的那些具体操作细节,但它在行业背景和基础规范方面提供了非常全面的梳理。比如,在介绍电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时,作者旁征博引,列举了一些历史上的典型事故案例,虽然内容不直接是我要找的,但读起来却十分引人深思,让我对安全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其中对行业发展的简要回顾,也为理解当前规范的形成提供了背景,让我知道这些规则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血泪教训的总结。虽然对于实际的“怎么做”的指导比较少,但从宏观层面,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讲述“为什么要注意”和“应该认识到什么”,为我在实际工作中打好理论基础,建立正确的安全观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安全文化建设的那部分,探讨了如何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这一点我觉得在任何行业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风险极高的电力行业。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和相对抽象的语言。我个人更倾向于寻找那种能直接指导我进行具体操作的实操性强的书籍,比如针对特定设备的安全检查清单,或者详细的故障排除步骤。这本书的内容,更多的是从宏观和战略层面,探讨电力安全工作的理念、方针和管理架构。其中关于安全风险的分类和控制策略的介绍,虽然没有直接列举具体的危险场景,但它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分析风险的通用框架。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从系统性的角度去审视安全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个体操作层面。此外,书中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入剖析,让我看到了一个组织如何通过持续的努力,将安全理念内化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习惯。虽然这本书的内容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接地气”,没有太多即时可用的操作技巧,但它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让我能够从更高的层面去理解电力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系统性。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在我看来,更像是在为电力行业的安全工作构建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我原本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特定设备(比如锅炉、汽轮机等)在日常运行和检修过程中,详细的安全操作指南和图示。然而,它更多的是在宏观层面,对安全工作的整体要求、基本原则以及管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安全投入和资源分配的部分,虽然没有具体到某个设备需要多少预算,但它强调了充足的安全投入是保障工作安全的重要前提,这让我对管理层在安全方面的决策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书中对安全培训体系的构建也进行了探讨,虽然没有提供具体的培训课程内容,但它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培训蓝图,包括培训的层级、内容方向以及评估方式。这对于理解整个行业在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努力,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尽管我在寻找具体操作细节方面有所未果,但这本书在建立对整个电力安全管理体系的认知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