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宽容-(精装典藏版) |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7-07-01 |
| 作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 译者:刘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68.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05739086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站在全人类的高度重新审视人类由史前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到现代的几千年文明的变迁,期间善与恶,黑暗与光明,进步与反动的不断搏杀,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房龙将一部欧洲“思想解放史”,改写成一部宽容与专横的斗争历史,他行走于人类自身的宽容与偏执、美德与现实的对立交锋之间,深度剖析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原因,讲述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跌宕传奇。房龙认为宽容就是“自己活,也让别人活”,他提倡 以理性和宽容代替无知与偏执,并指出人类只有消除了自身的恐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宽容。这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是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人文主义经典之作。
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站在全人类的高度重新审视人类由史前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到现代的几千年文明的变迁,期间善与恶,黑暗与光明,进步与反动的不断搏杀,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房龙将一部欧洲“思想解放史”,改写成一部宽容与专横的斗争历史,他行走于人类自身的宽容与偏执、美德与现实的对立交锋之间,深度剖析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原因,讲述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跌宕传奇。房龙认为宽容就是“自己活,也让别人活”,他提倡 以理性和宽容代替无知与偏执,并指出人类只有消除了自身的恐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宽容。这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是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人文主义经典之作。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美国作家,出生在荷兰。他1913年起开始写书,直到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饮誉世界。他一生留下了30多部作品,包括《宽容》《人类的故事》《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涉及历史、文化、科学等方方面面。房龙的著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在世界各地广受读者喜爱。他是出色的通俗作家,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和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它们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
目 录
序 言 /1
第一章 蒙昧的暴虐 /1
第二章 希腊人 /10
第三章 约束的开始 /44
第四章 上帝之光 /55
第五章 禁锢 /76
第六章 生活的纯洁 /85
第七章 宗教法庭 /95
第八章 艰难求知的人 /112
第九章 书籍的灾难 /124
第十章 关于这本一般历史书籍的写作 /132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 /136
第十二章 基督教改革 /144
第十三章 伊拉斯谟 /157
第十四章 拉伯雷 /172
第十五章 旧时代的新招牌 /182
第十六章 再洗礼教徒 /201
第十七章 索奇尼一家 /211
第十八章 蒙田 /221
第十九章 阿明尼乌 /226
第二十章 布鲁诺 /236
第二十一章 斯宾诺莎 /242
第二十二章 新的乐园 /254
第二十三章 太阳国王 /265
第二十四章 腓特烈大帝 /269
第二十五章 伏尔泰 /272
第二十六章 百科全书 /290
第二十七章 革命的专制 /297
第二十八章 莱辛 /306
第二十九章 汤姆·佩恩 /319
第三十章 *后的百年 /324
后记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幸福的世界 /330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那种皮革或仿皮革的质感,配合着烫金的字体,立刻就给人一种庄重而典雅的感觉。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米白色的纸张,触感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尤其欣赏他们对细节的处理,比如书脊上的纹路,或者扉页上的小插画,都透露出一种匠心独运。这种精装典藏版的意义,远超内容本身,它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藏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享受和文化宣言。如果作为礼物送给热爱阅读的朋友,绝对是体面又走心的选择。它让我对阅读这件事,多了一份仪式感和敬畏之心。每次翻开它,都像是与一本沉睡的智慧进行一场庄重的对话,而不是简单地获取信息。
评分与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这本书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拥有一种跨越时代的视野。作者似乎并不局限于当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之中。他引用的典故和类比,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学识储备和广阔的胸襟。这种宏大的视角,使得书中的主题获得了更强的普适性和永恒性,让人觉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面对的核心困境始终如一。这种超越时空的对话感,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变得非常独特和深刻,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值得反复品味,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令人惊叹,即便是在讨论严肃的主题时,也从未显得枯燥乏味。作者擅长运用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场景,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抉择。特别是中间几个高潮部分的转折处理得极其自然流畅,没有那种为了制造戏剧性而刻意为之的生硬感。这种行文的张力,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期待感,让人忍不住想要一口气读完,探究事情的最终走向。对于习惯了快节奏网络信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沉浸式体验,让你真正地“进入”到作者构建的世界里,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开篇,就被作者那种近乎哲学的思辨能力深深吸引住了。他似乎总能从一个看似平常的现象中,挖掘出隐藏在背后的复杂人性与社会结构。文字的逻辑推进非常缜密,如同精密的手术刀,层层剖开事物的表象,直达核心。我发现自己需要放慢速度,时常停下来,回味那些精妙的论述和犀利的洞察。这不是一本可以“一目十行”读完的书,它要求读者投入充分的专注力和思考力。其中关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的探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巧妙地引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案例,论证了观点的可靠性,而不是空泛的说教。这种扎实的论据和深邃的思考,让这本书具备了超越一般读物的持久价值。
评分读完整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内心的某种震动和重塑。它没有给我提供简单的答案或现成的真理,反而是提出了更深刻、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一些固有观念。这种“被挑战”的感觉非常宝贵,它比被灌输知识更具启发性。书中的某些观点,初看时或许会让人感到不适,因为它触及了人性中不那么光彩的一面,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明白,只有正视这些复杂性,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精神的升华。这本书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幽微之处,让人在反思中获得宁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