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报告(2016—2017)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报告(2016—201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石源华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周边外交
  • 外交政策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 地缘政治
  • 区域安全
  • 丝绸之路
  • 中日关系
  • 中韩关系
  • 中越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唐人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01254552
商品编码:1427946747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8
字数:456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报告》是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复旦中国周边研究中心”)出版的年度研究报告。出版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周边外交的观察和分析,向国内外学术界发出复旦的声音,希望能够以此引领国内外舆论,为中国涉外工作者和青年朋友提供一个了解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读本,也为海外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周边外交提供一个样本。 目 录 目录

序言
中国周边外交的新问题和新思考 .............................石源华

第一编 2016年中国周边外交的评估与展望 
第一章 中国周边外交思想新发展 .............................李 文 王尘子
第二章 “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及主要问题 .......................赵明昊
第三章 中国周边政治与安全形势 ..............................夏立平
第四章 中国周边经济形势 ...................................钟飞腾 
第五章 中国周边人文外交 ...................................许利平 

第二编 2016年中国周边大国外交 
第一章 中国对美外交的起伏与前行 ............................潘亚玲 
第二章 中国对日外交经受严峻考验 ............................吴寄南 
第三章 中国对俄外交持续深化 ................................冯玉军
第四章 中国对印外交面临新考验 ..............................林民旺

第三编 2016年中国周边次区域外交
第一章 中国的东北亚外交 ....................................虞少华
第二章 中国的东南亚外交 ....................................朱振明 
第三章 中国的南亚外交 ......................................李青燕 
第四章 中国的中亚外交 ......................................孙 力
第五章 中国的西亚外交 ......................................郭 锐
第六章 中国的南太平洋外交 ..................................韩 锋 

第四编 2016年中国周边外交热点议题 
第一章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新发展及其评估 ......................包霞琴
第二章 朝鲜核试验与“萨德”入韩 ...........................王俊生
第三章 南海局势从紧张复杂回归相对稳定 ......................祁怀高
第四章 亚太经济治理中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担当”.............贺 平 王 蕾
第五章 周边国家对华外交中的宗教因素 ........................涂怡超
第六章 中国周边反恐形势回顾与展望 ..........................傅小强 

附录一:2016年中国周边外交纪事 ............................赵卫华 编制
附录二:2016年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相关数据 .....................何永朋 编制
后 记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报告(2016—2017)》 内容梗概 本书系统梳理并深入分析了2016年至2017年间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布局、政策实践及其成效,聚焦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互动与演变。报告以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学理分析,呈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国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进展。 背景分析 2016-2017年,是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关键时期。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使得周边地区的安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与此同时,中国自身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更加强调“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致力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重点、政策工具以及实施方式都面临着新的课题和考验。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中国周边外交战略与理念的深化 报告详细阐述了在这一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核心理念是如何进一步被界定和强化的。这包括对“亲诚惠容”理念的理论深化,以及其在具体外交实践中的应用。报告分析了如何通过构建以邻为伴、以邻为友的区域合作关系,来塑造更加稳定、繁荣的周边环境。同时,报告也探讨了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如何更加注重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误判。 第二部分:重点国家与区域的双边关系透视 本报告对中国与周边主要国家之间双边关系的动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东北亚地区: 重点关注了中国与朝鲜半岛局势、中日韩三国在安全与经济领域的互动。报告深入分析了朝鲜核问题对地区安全格局的影响,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斡旋与劝和促谈角色。同时,也探讨了中日关系在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利益交织下的复杂性,以及两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新机遇。 东南亚地区: 详细梳理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互信、经济一体化、海上安全等方面的合作进展。报告重点分析了南海问题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态势,以及中国通过对话协商、合作开发等方式,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努力。同时,也关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互联互通项目建设等经济合作的亮点。 南亚地区: 深入剖析了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关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与挑战。报告分析了中印边界问题以及两国在地区安全和经济发展中的竞合关系。对中巴经济走廊的进展、挑战和地区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中亚地区: 聚焦了中国与中亚五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安全合作、经济融合以及人文交流。报告分析了中国在中亚地区维护稳定、打击恐怖主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的落地情况。 俄罗斯: 强调了中俄两国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的高水平互动,特别是在国际事务中的相互支持和在能源、军事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报告分析了中俄关系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以及两国在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方面的共识。 第三部分:中国周边安全合作的实践与展望 本部分重点分析了中国在维护周边地区安全稳定方面所做的努力和采取的举措。 海上安全: 详细阐述了中国在南海、东海等海域的安全政策,包括维护航行自由、反对军事化、推动对话协商等。报告分析了中国在打击海上恐怖主义、海盗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贡献。 陆地边界安全: 关注了中国与陆上邻国在边界管理、联合巡逻、边境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以及如何通过建设性对话化解潜在矛盾。 非传统安全威胁: 深入探讨了中国在打击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毒品走私、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及在地区安全机制中的参与。 第四部分:中国周边经济合作与发展新动力 报告着重分析了中国如何通过经济合作,推动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详细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周边地区的实施情况,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项目、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进展。报告分析了倡议对地区经济增长、就业和民生改善的积极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了中国在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与周边国家共享发展机遇。 贸易与投资: 分析了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和投资关系的最新动态,包括双边贸易额、投资结构、贸易便利化措施等。 产能合作与产业对接: 关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在产能合作、产业转移、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实践,以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部分:中国周边外交的挑战与应对 本报告也客观地分析了中国周边外交在2016-2017年间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地区安全风险: 深入分析了地区热点问题(如朝鲜半岛局势、南海争议等)的复杂性,以及大国博弈对地区稳定构成的潜在威胁。 地缘政治竞争: 探讨了周边地区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以及中国如何在高强度竞争中保持战略定力,维护自身利益。 意识形态与叙事竞争: 分析了在信息时代,如何有效传播中国周边外交的积极形象,争取国际理解与认同。 政策沟通与信任建设: 强调了在复杂环境下,加强与周边国家政策沟通,增进战略互信的重要性。 第六部分:中国周边外交的经验与启示 报告在总结前述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了中国周边外交在2016-2017年间的实践经验,并为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这包括坚持多边主义、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时,报告也对未来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分析,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方法与价值 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数据统计与模型分析。研究团队广泛搜集了国内外相关政策文件、学术期刊、新闻报道、智库报告等一手和二手资料,并结合了多位专家学者的深度访谈,力求研究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前瞻性。 本书的研究价值在于: 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为中国政府在制定周边外交政策时提供及时的信息、深入的分析和有效的建议。 为学术界提供支撑: 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周边外交提供翔实的资料、严谨的分析框架和前沿的研究视角。 为公众提供认知: 帮助公众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外交理念、政策实践及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结论 《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报告(2016—2017)》客观、全面地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周边外交的复杂图景。报告认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始终坚持以负责任的态度,致力于构建更加稳定、繁荣、开放的周边地区,为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本书不仅是对过去两年中国周边外交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周边外交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与前瞻指引。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曾听一位研究东南亚政治的朋友提到,2017年是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一个关键年份,某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似乎得到了阶段性的缓和,或者说,双方找到了新的沟通机制。这本书如果详尽地覆盖了这一区域,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评估这种微妙转变的。例如,在南海问题上,各方的立场和行动是否有所收敛?报告中是否探讨了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如何平衡经济利益诉求与地缘政治敏感性的关系?我更倾向于那些不回避现实困难的分析。一个完全正面的描述,往往是缺乏说服力的。优秀的区域研究报告,应该能够捕捉到那些在官方声明中被淡化的摩擦点和潜在的矛盾。如果作者能够引用一些非官方渠道的消息来源,或者至少是对现有文献进行批判性的综合,来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图景,那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会大大提升。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复杂博弈的艺术描摹。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周边外交研究,往往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叙事陷阱,即过分强调“我们做了什么”和“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而忽略了邻国是如何感知和反应的。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从周边国家的安全关切和国内政治周期出发,去审视中国的政策外溢效应,那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报告”。比如,在处理与某个特定邻国的关系时,书中是否分析了该国国内政治精英的分歧是如何影响其对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这种“他者视角”的引入,能极大地丰富我们对外交互动的理解。一个卓越的报告,应当是具备穿透性的,它不仅要能解释现象,更要能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结构性力量。我希望这本书不仅是记录者,更是解析者,能够为理解复杂多变的亚洲地缘政治提供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批判性的分析框架。

评分

说实话,我通常对“报告体”的学术著作抱持一种谨慎的态度,因为它们往往侧重于数据堆砌和政策导向的结论,缺乏深入的理论思辨。不过,鉴于这本报告的时间跨度是2016到2017年,这恰好是全球政治格局发生剧烈震荡的时期,任何关于中国外交的书籍,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核心挑战:如何在全球民粹主义抬头和逆全球化思潮涌现的背景下,阐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定位。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睦邻、安邻、富邻”这一传统外交理念在新型国际环境下的适应性调整。如果作者能用一套清晰的分析框架,比如权力转移理论或者制度主义的视角,来审视这些外交实践,那就太棒了。光是描述性的文本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看到作者如何将具体的双边关系放置于更宏大的国际秩序变迁的大背景下去解读,这才是区分普通观察和深度研究的关键所在。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风险评估和未来趋势预测的真知灼见。

评分

从一个纯粹关注学术规范的角度来看,一本优秀的报告集,其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时效性和深度。2016到2017年发生的事情非常多,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求作者必须有极强的筛选能力。我希望这本书在引用和参考文献方面能展现出扎实的功底,这直接关系到报告结论的可靠性。如果它仅仅依赖于官方媒体的解读,那么它的价值也就停留在“官方视角”的整理上,对于希望探究其背后逻辑的读者来说,吸引力有限。我更期待看到作者在方法论上的严谨性,比如在衡量外交成效时,是否采用了可量化的指标,或者至少是清晰界定了衡量标准。很多此类研究的通病是“为叙事服务”,即为了论证某个预设观点而选择性地罗列材料。因此,这本书能否在保证叙事流畅性的同时,坚持学术的克制和审慎,是我最为关注的方面。只有经得起推敲的细节和清晰的逻辑链条,才能让这份报告成为一个可靠的学术工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素,给人一种严肃、专业的印象,这很符合其研究报告的定位。我是在一个国际关系论坛上偶然看到有人提到这本书的,当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地区稳定与大国博弈,这本书似乎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虽然我手头没有这本书,但我对那个时期的周边外交动态非常关注,尤其是东北亚和南海问题。我猜测,一个合格的区域研究报告,必然会对当时的几组关键事件进行深入的剖析,比如与邻国之间新签订的合作框架,或是某次重要外交访问背后的战略意图。一个优秀的报告,绝不会停留在事件的罗列,而是会试图构建一个动态的模型,去解释这些外交动作是如何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目标的。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处理那些充满模糊性和灰色地带的外交互动,毕竟,周边外交的复杂性恰恰在于其非对抗性中的微妙平衡。如果报告能提供一些关于内部政策制定过程的侧写,那无疑会增加其价值,让读者不只看到“做什么”,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