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Contents
本書贊譽
序
前 言
基 礎 篇
第1章 機器學習是什麼 2
1.1 聚類 4
1.2 迴歸 5
1.3 分類 8
1.4 綜閤應用 10
1.5 小結 14
第2章 深度學習是什麼 15
2.1 神經網絡是什麼 15
2.1.1 神經元 16
2.1.2 激勵函數 19
2.1.3 神經網絡 24
2.2 深度神經網絡 25
2.3 深度學習為什麼這麼強 28
2.3.1 不用再提取特徵 28
2.3.2 處理綫性不可分 29
2.4 深度學習應用 30
2.4.1 圍棋機器人——AlphaGo 30
2.4.2 被教壞的少女——Tai.ai 32
2.4.3 本田公司的大寶貝——
ASIMO 33
2.5 小結 37
第3章 TensorFlow框架特性與安裝 38
3.1 簡介 38
3.2 與其他框架的對比 39
3.3 其他特點 40
3.4 如何選擇好的框架 44
3.5 安裝TensorFlow 45
3.6 小結 46
原理與實踐篇
第4章 前饋神經網絡 50
4.1 網絡結構 50
4.2 綫性迴歸的訓練 51
4.3 神經網絡的訓練 75
4.4 小結 79
第5章 手寫闆功能 81
5.1 MNIST介紹 81
5.2 使用TensorFlow完成實驗 86
5.3 神經網絡為什麼那麼強 92
5.3.1 處理綫性不可分 93
5.3.2 挑戰“與或非” 95
5.3.3 豐富的VC——強大的空間
劃分能力 98
5.4 驗證集、測試集與防止過擬閤 99
5.5 小結 102
第6章 捲積神經網絡 103
6.1 與全連接網絡的對比 103
6.2 捲積是什麼 104
6.3 捲積核 106
6.4 捲積層其他參數 108
6.5 池化層 109
6.6 典型CNN網絡 110
6.7 圖片識彆 114
6.8 輸齣層激勵函數——SOFTMAX 116
6.8.1 SOFTMAX 116
6.8.2 交叉熵 117
6.9 小試牛刀——捲積網絡做圖片分類 124
6.10 小結 138
第7章 綜閤問題 139
7.1 並行計算 139
7.2 隨機梯度下降 142
7.3 梯度消失問題 144
7.4 歸一化 147
7.5 參數初始化問題 149
7.6 正則化 151
7.7 其他超參數 155
7.8 不,的模型 156
7.9 DropOut 157
7.10 小結 158
第8章 循環神經網絡 159
8.1 隱馬爾可夫模型 159
8.2 RNN和BPTT算法 163
8.2.1 結構 163
8.2.2 訓練過程 163
8.2.3 艱難的誤差傳遞 165
8.3 LSTM算法 167
8.4 應用場景 171
8.5 實踐案例——自動文本生成 174
8.5.1 RNN工程代碼解讀 174
8.5.2 利用RNN學習莎士比亞劇本 183
8.5.3 利用RNN學習維基百科 184
8.6 實踐案例——聊天機器人 185
8.7 小結 196
擴 展 篇
第9章 深度殘差網絡 198
9.1 應用場景 198
9.2 結構解釋與數學推導 200
9.3 拓撲解釋 205
9.4 Github示例 207
9.5 小結 207
第10章 受限玻爾茲曼機 209
10.1 結構 209
10.2 邏輯迴歸 210
10.3 ·大似然度 212
10.4 ·大似然度示例 214
10.5 損失函數 215
10.6 應用場景 216
10.7 小結 216
第11章 強化學習 217
11.1 模型核心 218
11.2 馬爾可夫決策過程 219
11.2.1 用遊戲開刀 221
11.2.2 準備工作 223
11.2.3 訓練過程 224
11.2.4 問題 226
11.2.5 Q-Learning算法 228
11.3 深度學習中的Q-Learning——DQN 231
11.3.1 OpenAI Gym 234
11.3.2 Atari遊戲 237
11.4 小結 238
第12章 對抗學習 239
12.1 目的 239
12.2 訓練模式 240
12.2.1 二元極小極大博弈 240
12.2.2 訓練 242
12.3 CGAN 244
12.4 DCGAN 247
12.5 小結 252
第13章 有趣的深度學習應用 254
13.1 人臉識彆 254
13.2 作詩姬 259
13.3 梵高附體 264
13.3.1 網絡結構 265
13.3.2 內容損失 268
13.3.3 風格損失 270
13.3.4 係數比例 271
13.3.5 代碼分析 272
13.4 小結 279
附錄A VMware Workstation的安裝 280
附錄B Ubuntu虛擬機的安裝 284
附錄C Python語言簡介 290
附錄D 安裝Theano 296
附錄E 安裝Keras 297
附錄F 安裝CUDA 298
參考文獻 303
資深大數據專傢多年實戰經驗總結,拒絕晦澀,開啓大數據與機器學習妙趣之旅
以降低學習麯綫和閱讀難度為宗旨,重點講解瞭統計與概率、數據挖掘算法、實際應用案例、數據價值與變現,以及高級拓展技能,清晰勾勒齣大數據技術路綫與産業藍圖
前言
第1章 大數據産業 1
1.1 大數據産業現狀 1
1.2 對大數據産業的理解 2
1.3 大數據人纔 3
1.3.1 供需失衡 3
1.3.2 人纔方嚮 3
1.3.3 環節和工具 5
1.3.4 門檻障礙 6
1.4 小結 8
第2章 步入數據之門 9
2.1 什麼是數據 9
2.2 什麼是信息 10
2.3 什麼是算法 12
2.4 統計、概率和數據挖掘 13
2.5 什麼是商業智能 13
2.6 小結 14
第3章 排列組閤與古典概型 15
3.1 排列組閤的概念 16
3.1.1 公平的決斷——扔硬幣 16
最近聽朋友推薦,入手瞭這本《包郵 白話深度學習與TensorFlow+白話大數據與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編程書籍》,拿到手纔發現,這簡直就是我一直以來想找的“神書”!我之前對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一直停留在非常概念性的理解,雖然看過一些零散的資料,但總感覺隔靴搔癢,很多深層的原理和實際操作都雲裏霧裏。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的“白話”風格。真的,我以前看很多技術書籍,要麼是公式堆砌,要麼是術語轟炸,看的我頭都大瞭。但這本書的作者,像是把我當成瞭一個完全不懂的小白,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一步一步地講解。尤其是對一些復雜的算法,比如神經網絡的BP算法,他沒有直接拋齣一堆數學公式,而是通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它的核心思想。然後,再逐步引入相關的數學概念,這樣就不會覺得枯燥無味,反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講解,它還穿插瞭很多TensorFlow的實際操作。光看理論是學不會編程的,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好,每一個重要的概念講完,都會有相應的代碼示例,而且代碼解釋得也非常到位,讓我能清楚地知道每一行代碼的作用,以及如何去修改和應用。對於我這種菜鳥來說,這種“理論+實踐”的結閤,是學習編程的最好方式。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通關秘籍”,對於像我一樣,從零開始想要掌握機器學習編程的讀者來說,真的是太友好瞭。我之前的學習經曆,總是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看過很多算法原理的講解,但一到實際編程,就顯得捉襟見肘。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完美地結閤在一起。在講解每一個核心概念的時候,作者都會先用非常直觀易懂的方式解釋原理,然後立刻就給齣相應的TensorFlow代碼示例。而且,代碼的注釋非常詳細,每一步操作的目的都解釋得清清楚楚,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代碼的邏輯。特彆是關於神經網絡訓練的部分,從數據加載、模型構建、損失函數選擇、優化器設置,到訓練過程的監控和調整,都講得非常細緻,並且給瞭很多實用的調參建議。我之前嘗試過訓練一些簡單的模型,但效果總是差強人意,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發現很多關鍵的細節我之前都沒有注意到。此外,書中還介紹瞭一些常用的機器學習算法,比如決策樹、支持嚮量機、聚類算法等,並且都提供瞭TensorFlow的實現。這讓我能夠觸類旁通,在掌握深度學習的同時,也能對傳統的機器學習算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簡直是給像我這樣想要快速入門大數據和機器學習領域的開發者們送來瞭一份厚禮。我之前的項目經曆中,雖然接觸過一些數據分析的工作,但對於如何構建更復雜的機器學習模型,如何利用大數據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一直感覺力不從心。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紮實,它並沒有僅僅停留在錶麵的工具介紹,而是深入剖析瞭機器學習的底層邏輯。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特徵工程”和“模型評估”的章節,這部分的內容講得非常細緻,並且給齣瞭很多實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很多時候,一個模型的成敗,關鍵就在於這兩個環節。作者用大量的案例來闡述,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特徵,如何避免過擬閤,如何根據業務場景選擇最適閤的評估指標。這些都是我在實際工作中反復碰到的痛點,而這本書恰好提供瞭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而且,它對於大數據處理的部分也非常詳盡,從數據的預處理到分布式計算框架的介紹,都有涉及。我之前對Hadoop和Spark這些東西都隻是一知半解,讀瞭這本書之後,對它們的原理和應用場景有瞭更清晰的認識。特彆是它在講解Spark時,舉瞭很多具體的代碼例子,並且詳細解釋瞭Spark的RDD、DataFrame和Dataset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的性能優化方法。對於我這種需要處理海量數據的人來說,這簡直是雪中送炭。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對“大數據”這個概念,一直覺得有點虛頭巴腦,總覺得離我的日常工作有點遠。但自從我開始接觸機器學習,並且想把模型部署到實際應用中之後,我纔意識到大數據的處理能力有多麼重要。這本書的內容,正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它不僅僅是講瞭如何用TensorFlow構建模型,更重要的是,它從一個更宏觀的視角,講解瞭如何在大數據背景下進行機器學習。比如,它在講解數據采集、數據清洗、數據存儲等環節時,都給齣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建議和方法。我之前一直睏擾於如何處理TB級彆的數據,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明白瞭很多分布式計算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Hadoop和Spark這樣的工具來高效地管理和分析海量數據。特彆是書中關於數據預處理和特徵提取的章節,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詳細講解瞭如何對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清洗,如何進行特徵選擇和特徵工程,以及如何應對數據不平衡的問題。這些內容對於提升模型的準確性和魯棒性至關重要。而且,它還介紹瞭一些常用的數據可視化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數據和模型的錶現。
評分這套書簡直是為那些想要在機器學習編程領域“啃硬骨頭”的同學們量身定做的。我之前也嘗試過幾本關於深度學習的書籍,但大多數都側重於算法的理論推導,導緻我在實際編寫代碼的時候,總是覺得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將那些抽象的公式轉化為實際可執行的代碼。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在講解深度學習概念的同時,非常注重與TensorFlow框架的結閤。比如,在介紹捲積神經網絡(CNN)時,它並沒有止步於講解捲積層、池化層的原理,而是立刻就給齣瞭如何在TensorFlow中構建這些層的具體代碼。更重要的是,它還講解瞭如何使用TensorFlow構建完整的圖像識彆模型,包括數據加載、模型訓練、參數調整以及結果評估等全流程。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它在講解TensorFlow的一些高級用法時,比如如何使用Keras API來快速構建模型,以及如何進行模型的可視化和調試,都寫得非常清晰。這大大降低瞭學習門檻,讓我能夠更快地上手編寫自己的深度學習模型。而且,書中還涉及瞭一些關於模型部署和優化的內容,這對於我這種希望將模型應用到實際生産環境中的開發者來說,非常有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