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 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

GPS 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冠军 著
图书标签:
  • GPS
  • RTK
  • 测量
  • 定位
  • 工程测量
  • 大地测量
  • 导航
  • GIS
  • 精准定位
  • 实用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朵朵象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ISBN:9787114116100
商品编码:1459127255
丛书名: 工程师实用技术手册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2-01

具体描述

 
商品名称:  GPS 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工程师实用技术手册
ISBN:  9787114116100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装帧:  平装
 页字:  200/210.00千字
 新编编码:  
作者:  张* 著  
定价:  35.00

商品编号:146512  定价:¥35.00  一口价:¥31.50  折扣:90%折  立即节省:¥3.50

本书系统介绍了GPS RTK测量技术原理、操作和应用案例。 本书可为从事测量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作业参考使用。

前言

目录

*章 绪论

第二章 RTK 测量技术原理

第三章 技术设计

第四章 坐标和高程转换参数的求解

第五章 RTK 基本操作

第六章 RTK测量

第七章 RTK路线放样

第八章 网络RTK技术

附录A RTK测量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总结的编写内容

附录B RTK仪器常规检校表式

附录C 参考点的转换残差及转换参数表

附录D RTK外业观测记录格式

参考文献





RMB:88.20
RMB:40.50
RMB:61.20
RMB:45.00
RMB:31.50
RMB:40.50
RMB:171.00
RMB:31.50
RMB:37.80
RMB:43.20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GPS 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其中不包含该书的实际内容,而是围绕其可能涉及的领域和应用场景进行深入的、技术性的阐述,旨在吸引对相关领域感兴趣的专业人士和技术人员。 --- 《导航、定位与大地测量学前沿技术:高精度空间信息获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 图书简介 本书聚焦于现代空间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深入剖析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的多个关键环节。它旨在为从事测绘、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GIS)、自动驾驶以及精密农业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技术参考框架。本书的叙述风格严谨,内容高度专业化,着重于原理的揭示、技术的演进以及实际操作中的关键考量。 第一部分:空间定位的理论基石与误差源分析 本书开篇即奠定了精确空间定位的理论基础。我们详细探讨了地球参考系统(如 ITRF、WGS84)的构建原理、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及其在不同尺度下的精度影响。重点分析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传播路径中的大气延迟模型,包括电离层和对流层对信号传输时间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 在误差源分析方面,本书超越了传统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分类,引入了更精细化的模型,涵盖了卫星轨道误差、接收机硬件延迟、多路径效应等复杂因素。我们提供了先进的统计学工具,用以量化和抑制这些误差源,确保数据处理的可靠性。此外,对大地水准面模型及其在高程基准建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强调了高精度垂直定位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数据处理与时间同步技术 高精度定位的结果依赖于复杂的数据处理流程。本书详细介绍了差分定位技术的数学原理,着重于模糊度固定(Ambiguity Resolution)的算法,包括 LAMBDA 方法及其变种的详细推导过程。我们对周期的模糊度(Integer Ambiguity)的搜索空间、成功锁定的判据以及不同初始化策略对收敛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 在时间同步领域,本书探讨了基于原子钟基准的时间传递技术,以及如何将空间测量的时序与国家标准时间同步。这对于需要微秒级时间精度的协同定位和监视系统至关重要。内容涉及了高精度时间同步协议(如 PTP/NTP 的高阶应用)和时间戳处理的算法优化。 第三部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与网络化测绘 随着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发展,集中式数据处理正向分布式、网络化的测绘范式转变。本书深入探讨了构建和维护区域性或全球性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络的技术架构。这包括基准站的数据采集频率、数据传输协议(如 NTRIP 协议栈的深度解析)、以及网络解算软件的性能评估标准。 我们详细阐述了网络化改正信息的生成与播发机制,特别是如何利用这些网络数据实现实时或近实时的高精度定位。这部分内容包含了对不同网络解算拓扑结构(如单基站、多基站区域网解)的优劣势分析,以及如何通过数据质量控制保证最终用户解的可靠性。 第四部分:高精度测量的工程应用与质量控制 本书的工程应用部分,侧重于高精度空间数据在复杂工程场景中的部署与验证。我们探讨了桥梁、大坝等大型结构物形变监测中的空间数据融合技术,包括如何将地面沉降观测数据与空间基准点数据进行统一平差。 在质量控制方面,本书引入了面向现代测绘的 ISO 标准和行业规范,并提供了具体的现场操作指南。这包括对接收机性能的现场校准流程、天线相位中心变化(APCV)的量化补偿方法,以及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进行数据采集时的抗干扰策略。对于自动化测量,书中还涉及了面向物联网(IoT)环境下的传感器数据集成与融合算法,以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分布式、高频次采集。 第五部分:面向未来的挑战与前沿研究方向 最后,本书展望了高精度定位技术面临的新挑战。内容涉及对新型导航信号(如 L5 频段、多星座融合)的接收机设计趋势的分析,以及在城市峡谷(Urban Canyon)环境中利用多源异构传感器(如视觉惯性系统、激光雷达)进行增强定位的研究。我们还讨论了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在高精度测绘数据共享中的重要性,以及面向边缘计算环境下的快速定位算法优化方向。 本书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详尽的流程图和丰富的技术案例,旨在成为空间科学领域研究人员、高级技术工程师及相关专业学生必备的参考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数据采集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深知高精度空间数据的重要性,而RTK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虽然我早已熟悉GPS的基本原理,但对于RTK在实际测量中的精细化操作和技术细节,总觉得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GPS 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尤其赞赏书中对RTK测量误差来源的细致剖析,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罗列,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操作,指出在不同作业条件下哪些误差因素最容易被忽视,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关于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的校正、基线长度对精度影响的分析,以及如何进行观测时间的优化,这些都是决定RTK测量成败的关键细节。我还对书中关于RTK数据后处理部分的介绍产生了浓厚兴趣,期待能从中学习到更先进的数据解算方法,以及如何对采集到的厘米级精度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应用。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满意,它不仅能够帮助我提升RTK测量技术,更能够让我理解如何将这些高精度数据更有效地融入到GIS平台中,为更复杂的空间分析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评分

我一直对地理空间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很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实现高精度定位和测量的方法。《GPS 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这本书,从标题上看就充满了实践导向,吸引了我。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它能够从工程应用的视角来解读RTK技术,这对我来说非常宝贵。例如,书中对于RTK在道路、桥梁、管线等不同工程测量场景下的具体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特别对其中关于 RTK 如何用于控制网布设、高程控制点测量,以及施工放样等环节的介绍印象深刻。这些都是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RTK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和精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探讨 RTK 技术在 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兴技术中的集成应用,以及如何在复杂城市环境中,例如高楼林立、信号屏蔽严重的区域,有效地开展 RTK 测量工作。这本书为我理解 RTK 技术如何赋能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评分

这本书真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作为一名刚接触测绘行业不久的新手,我之前对GPS和RTK这些专业术语总是感到一头雾水。市面上搜寻相关资料,很多都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零散的碎片信息,让我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这次偶然翻阅到这本《GPS 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真是太及时了!虽然我还没完全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但仅是目录和前几章的介绍,就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它没有直接抛出枯燥的公式和原理,而是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娓娓道来GPS RTK技术是如何解决现实测量难题的。特别是关于差分定位的基本原理,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比喻解释了为什么RTK能达到厘米级的精度,这让我这个“小白”茅塞顿开。我特别期待接下来的内容,希望能学习到如何选择合适的RTK接收机,以及在不同地形、不同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的测量,甚至是如何进行数据后处理和质量控制。这本书的排版也相当友好,图文并茂,很多示意图都非常直观,让我能够轻松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仿佛作者就站在我身边手把手教学一般。我感觉这本书不仅适合我们这些初学者,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测绘人员来说,也一定能从中找到新的启发和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评分

我最近参加了一个关于不动产测绘的培训项目,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地籍测量工作,对测量精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化的需求,而RTK技术无疑是当前最优的选择之一。在寻找相关学习资料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GPS 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条理,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复杂的测量原理。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RTK外业作业流程的标准规范部分,例如从准备工作、架设设备、参数设置到实际观测、数据采集,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指导和注意事项。这对于规范我们的测量行为,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利用RTK进行连续测量和动态测量,这对于大面积、高效率的地籍测量任务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进一步介绍在不同类型的地籍图更新和地籍调查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以及如何将RTK测量数据与地籍数据库进行无缝对接。这本书为我深入理解和掌握RTK在地籍测绘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评分

我最近在为我们公司的野外勘测项目寻找可靠的技术指导,尤其是针对复杂地形下的高精度测绘需求。我尝试了几本行业内的专业书籍,但很多都过于侧重理论推导,对于一线操作人员来说,阅读起来压力很大,而且实操性不够强。当我看到《GPS RTK测量技术实用手册》时,被它的“实用”二字吸引了。阅读了部分章节后,我发现这本书真的做到了名副其实。它没有回避技术难点,但解释得非常清晰,并且大量引用了实际案例和操作流程。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环境干扰因素的分析,例如多路径效应、大气延迟等是如何影响RTK精度的,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观测设置来规避这些问题。书中提到的几种常见外业作业模式,比如固定站模式和移动站模式下的配置建议,对于我们实际的野外施工作业非常有指导意义。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RTK数据采集软件的使用技巧,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数据误差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进一步深入讲解如何处理野外作业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以及不同型号RTK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和选择依据。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技术手册,能够帮助我们一线测绘人员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痛点问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