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校园植物
原价:220.00元
作者:王菁兰,张彤,张贵友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301243473
字数:450000
页码:49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清华大学是北京植物种类最丰富的高校,本书是一部将清华大学校园文化和北京常见植物识别相结合的普及读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为本书作序。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和北京大学著名植物分类学家汪劲武为本书作序。
内容提要
《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校园植物》图文并茂地介绍了500种清华大学校园植物。本书既是一本北京地区常见植物识别的普及读物,也是来清华访问、学习、交流、旅游的人细细品味清华文化的随身手册,还是广大清华校友们回味青春岁月的案头书籍。
目录
1.乔木行道树
2.乔木
3.灌木
4.木质藤本
5.竹类
6.栽培草本
7.野生草本
8.水生草本
作者介绍
王菁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张贵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
文摘
序言
这本《水木湛清华——清华大学校园植物》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一本植物图鉴,更像是一部关于时间、记忆和校园文化的诗篇。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书籍,但翻开后立刻被那些细腻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所吸引。作者显然对清华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怀有深厚的感情,笔触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对一些古老树木的记述,那些树木仿佛就是校园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记录着一代代学子的青涩与辉煌。读这本书,就像是跟随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园丁漫步在校园里,他不仅告诉你这棵树叫什么名字,还能娓娓道来它背后的故事,告诉你它见证了哪些重要的历史时刻。这种将自然知识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人在认识植物的同时,也对清华园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一些新的感悟,它让我对“校园”这个概念有了更广阔的理解——它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建筑群,更是生命呼吸的共同体。
评分我注意到书中对不同时间点拍摄的植物照片,比如同一株树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面貌,进行了对比展示。这种时间维度的引入,使得对植物的认识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充满了动态的生命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是什么”的植物,更是在探讨“如何生长”的过程。读完后,我开始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审视我平时经过的那些校园角落。过去视而不见的灌木丛,现在在我眼中变成了复杂的生态结构;过去匆匆路过的花坛,现在充满了不同的生命故事。它成功地培养了一种“慢观察”的习惯,鼓励人们停下脚步,去感受生命在不同阶段的展现。这种由内而外影响阅读者生活态度的能力,是许多科普读物难以企及的高度。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知识是能够改变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版式布局也体现了一种沉稳而优雅的气质,非常符合清华的风格。纸张的质感很好,即使用手触摸,也能感受到那种对细节的考究。图片的选择也非常讲究,既有清晰的科学测绘图,也有充满艺术感的写意拍摄,使得全书在严谨与美感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排版上,文字的留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拥挤,给予读者足够的空间去消化那些信息量较大的段落。我个人对那种将拉丁学名、中文名、地方俗名并列展示的处理方式非常喜欢,这种严谨的处理方式使得这本书既适合专业读者,也方便了普通读者进行查阅和学习。总的来说,它在视觉上就是一种享受,将自然科学的冷静与艺术审美的热情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是一件可以长期珍藏的书籍艺术品。
评分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也值得称赞。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物种信息,而是将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作用与校园的微气候、土壤条件进行了巧妙的关联分析。例如,书中对于不同季节中,校园内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的分布变化描述得极为精准,这对于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一些本土植物时,所采用的详尽的形态学特征描述,这对于植物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是一份宝贵的资料。更难得的是,它还穿插了许多关于植物养护和校园绿化历史变迁的内容,显示出作者在植物学知识之外,对园艺管理和历史沿革都有着深入的了解。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对比书中的描述和窗外实际的植物状态,发现这本书的观察角度非常敏锐,很多细微的差异都能被精准捕捉和解释。它提供了理解校园生态系统的多维视角。
评分我以一个常年在外奔波的校友的身份来评价这本书,它成功地勾起了我无数沉睡的记忆碎片。那些文字和图片,仿佛有一股魔力,能瞬间把我拉回到那个被梧桐树荫覆盖的林荫道上,闻到雨后泥土混合着花草的清新气息。我清晰地记得某年春天,我们一起在某处草坪上讨论毕业论文的场景,而这本书里的某一页恰好描绘了那片草坪上的植物群落,让我瞬间泪目。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作为植物图鉴的属性,它更像是一本“清华记忆检索器”。它细致入微地记录了校园里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角落,那些在匆忙脚步下被遗忘的生命体。阅读过程中,我不仅重温了青春岁月,更体会到了一种深刻的“归属感”。它让我意识到,无论我走多远,清华园里的一草一木都与我有着某种精神上的联系。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是任何标准化的宣传册或导览手册都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