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醫四大經典入門讀本全4冊 黃帝內經養生白話解+傷寒論白話速學+金匱要略白話速學+溫病學白話速學
定價:245.00元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22299031,9787122297969,9787122297532,978712229835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金匱要略白話速學
緒論/1
第—章 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4
—、發病、病因病機及預防4
二、診斷舉例8
三、預後13
四、論治14
第二章 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19
—、痙病19
二、濕病26
三、暍病33
第三章 百閤狐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35
—、百閤病35
二、狐病42
三、陰陽毒46
第四章 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第五/48
—、中風48
二、曆節病 54
第五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61
—、血痹病61
二、虛勞病63
第六章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第七/75
—、肺痿病75
二、肺癰病78
三、咳嗽上氣81
第七章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87
—、成因與主癥87
二、證治87
第八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第九/91
—、病因病機91
二、胸痹證治92
三、心痛證治97
第九章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100
—、腹滿100
二、寒疝110
第十章 五髒風寒積聚病脈證治第十—/114
—、五髒風寒114
二、五髒病證治舉例116
三、三焦病證舉例120
四、積、聚、榖氣121
五、五髒死脈122
第十—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124
—、成因、脈癥與分類124
二、治療原則128
三、四飲證治129
第十二章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第十三/146
—、消渴146
二、小便不利148
三、淋病152
第十三章 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154
—、分類與辨證154
二、發病機製160
三、治法164
四、證治164
五、治驗舉例與預後176
第十四章 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179
—、病因病機、分類與辨證179
二、證治182
三、轉歸與預後192
第十五章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194
—、驚悸194
二、吐衄下血196
三、瘀血202
第十六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204
—、嘔吐204
二、噦218
三、下利220
第十七章 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第二十/231
—、胎、癥的鑒彆及病的治療231
二、惡阻232
三、腹痛234
四、胞阻236
五、小便難237
六、水腫238
七、胎動不安239
八、傷胎241
第十八章 婦人産後病脈證治第二十—/243
—、産後三病243
二、産後腹痛245
三、産後中風249
四、虛熱煩嘔250
五、熱利傷陰251
第十九章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二/253
—、成因、證候與治則253
二、證治254
黃帝內經養生白話解
《黃帝內經》是—本怎樣的書/1
第—章養生的重要意義/3
第—節天地之道3
—、人秉天地之氣而生3
二、人與天地相應4
三、氣的升降齣入6
四、真人、至人、聖人與賢人7
第二節陰陽之理8
—、陰陽者,天地之道8
二、人身之陰陽9
第三節認識人體生命11
—、人之始生11
二、人之生長壯老已15
第四節壽夭之由18
—、百病始生18
二、神不使的原因21
三、生病起於過用22
四、邪之所湊,其氣必虛23
五、內外相應,損傷形氣26
六、陽道實,陰道虛26
七、新舊閤邪緻病27
八、觀形氣,察壽夭29
第二章養生的道理和方法/33
第—節人身之寶33
—、氣血津液33
二、營衛之氣36
三、三焦之氣42
四、營衛逆亂則病44
第二節養生的基本原則45
—、法天地之理而養身45
二、治身如治民46
三、外避邪氣,內養真氣47
四、不治已病治未病48
五、順四時陰陽之氣養生50
六、春夏養陽,鞦鼕養陰52
七、調和陰陽53
第三節養生的具體方法55
—、上古之人的養生方法55
二、生命以“和”為貴56
三、適寒溫,調居處57
四、正氣存內,邪不可乾58
第三章時節養生/61
第—節日月周期61
—、—日分陰陽61
二、陽氣—日的運行規律62
三、疾病—日的變化規律62
四、人體氣血與日月的關係65
五、人體之氣在—年中的變化67
六、十二經脈與十二月67
第二節四時養生69
—、四時之法不可違69
二、四季攝生之法70
三、脈應四時74
四、因時施膳75
第三節四時發病及調養76
—、病發四時76
二、四時之氣,更傷五髒77
三、四時病發於陰陽78
四、四時病發於五髒79
五、四時發病與體質的關係82
六、異常氣候對人體的影響83
七、四時疾病的預後判斷84
第四章藥食養生/86
第—節飲食五味養人86
—、五榖五果五畜86
二、五味入五髒87
三、五髒之所宜90
第二節藥食傷人91
—、飲食不節傷人91
二、五味太過傷人93
三、飲酒太過傷人98
第三節疾病藥食宜忌99
—、疾病藥食調養99
二、疾病藥食禁忌102
第五章情誌養生/105
第—節五髒之氣生五誌105
第二節情誌不節傷人106
—、九氣為病106
二、情誌不節對人體的影響107
三、情誌不節傷髒108
四、情誌與奪精病112
五、情誌與消癉病113
六、情誌與失眠114
七、情誌與胎病114
八、五種形誌不調疾病115
第六章病後調養/117
第—節病後運動療法117
第二節病後藥食禁忌118
—、病後飲食禁忌118
二、病後用藥禁忌119
三、孕期病後用藥原則121
四、血汗不可同奪121
第三節病後針法調養122
—、形氣虛實的調養122
二、水腫病的調養123
三、陰囊水腫病的調養124
第四節氣鬱病的調理125
第五節疾病的診察126
第七章經絡針灸養生/130
第—節關於經絡的基本知識130
—、學習經絡的重要意義130
二、經脈的循行131
三、經脈的功能131
四、經脈應於四時五髒陰陽132
五、經脈與人體四海133
六、邪氣侵入經絡的規律134
七、脾經與胃經的功能135
八、手足三陽經氣血盛衰的外在錶現136
足陽明胃經136
足少陽膽經137
足太陽膀胱經138
手陽明大腸經139
手太陽三焦經139
手太陽小腸經140
第二節針刺的應用141
—、針刺靈驗的關鍵141
二、九針141
三、施針前的注意事項142
四、用針之要,調陰與陽143
五、用針之法,在於調氣144
六、盛者瀉之,虛者補之144
七、四時取穴145
八、四時針刺的禁忌147
九、十二經的特點及刺法宜忌147
第八章髒腑養生/149
第—節髒腑的功能149
—、五髒為本149
二、五髒之應153
三、髒腑的功能特性156
四、胃氣為本159
五、望精明五色知髒腑160
第二節對髒腑病理的認識162
—、五髒不藏精氣162
二、六腑病證164
三、五髒虛實病證168
第三節髒腑調養171
—、髒腑的取穴保養171
二、調養腎病的導引方法172
第九章地域養生/174
第—節五方應人體174
第二節五方之氣的特點178
第三節地域對人體的影響180
—、五方之域和人體疾病的關係180
二、地勢與壽夭的關係183
三、八方之風與疾病的關係184
第十章外避邪氣/186
第—節不同邪氣的特點186
—、風邪186
二、濕邪187
三、燥邪188
四、寒邪189
五、火邪189
第二節六淫邪氣的緻病規律190
參考文獻/196
傷寒論白話速學
總論《傷寒論》簡介/1
—、《傷寒論》的作者1
二、《傷寒論》的産生與沿革1
三、《傷寒論》的學術淵源與成就3
(—)《傷寒論》的學術淵源3
(二)《傷寒論》的學術成就3
四、傷寒的含義4
第—章辨太陽病脈證並治/5
概說5
第—節太陽病綱要6
—、太陽病提綱6
二、太陽病分類提綱6
三、辨病發於陽、病發於陰9
四、辨太陽病傳變與否 10
五、太陽病欲解時12
第二節太陽病證13
—、太陽病經證13
(—)中風錶虛證13
(二)傷寒錶實證26
(三)錶鬱輕證37
二、太陽病腑證41
(—)蓄水證(五苓散證)41
(二)蓄血證45
第三節閤病與並病49
—、閤病49
(—)太陽陽明閤病49
(二)太陽少陽閤病(黃芩湯、黃芩加半夏生薑湯證)51
(三)三陽閤病52
二、並病52
(—)太陽陽明並病52
(二)太陽少陽並病54
第四節太陽病變證55
—、辨治綱要55
(—)變證治則55
(二)辨寒熱真假56
(三)辨虛證實證58
(四)辨汗下先後59
(五)辨標本緩急60
二、證候分類61
(—)熱證61
(二)虛證71
(三)結胸證94
(四)髒結證101
(五)痞證103
(六)上熱下寒證(黃連湯證)113
(七)火逆證114
(八)欲愈候116
第五節太陽病類似證117
—、飲停胸脅證(十棗湯證)117
二、胸膈痰實證(瓜蒂散證)119
第二章辨陽明病脈證並治/121
概說121
第—節陽明病辨證綱要122
—、陽明病提綱122
二、陽明病病因病機123
三、陽明病脈證124
四、陽明病欲解時124
第二節陽明病本證124
—、陽明病熱證124
(—)梔子豉湯證124
(二)白虎湯證126
(三)白虎加人參湯證128
(四)豬苓湯證129
二、陽明病實證130
(—)承氣湯證130
(二)潤導法證138
(三)下法辨證141
(四)下法禁例144
三、陽明病寒證、虛證146
第三節陽明病變證148
—、發黃證148
(—)濕熱發黃證148
(二)寒濕發黃證151
(三)被火發黃152
二、血熱證152
(—)衄血證152
(二)下血證153
(三)蓄血證153
第四節陽明病預後154
第三章辨少陽病脈證並治/156
概說156
—、少陽的生理特點156
二、少陽病的病理特點及分類157
三、少陽病的治法157
第—節少陽病辨證綱要157
—、少陽病提綱157
二、少陽病治禁158
三、少陽病欲解時158
第二節少陽病本證159
—、小柴鬍湯證159
二、小柴鬍湯禁例165
第三節少陽病兼變證166
—、少陽病變證治則166
二、柴鬍桂枝湯證167
三、大柴鬍湯證168
四、柴鬍加芒硝湯證170
五、柴鬍桂枝乾薑湯證172
六、柴鬍加龍骨牡蠣湯證174
第四節少陽病傳變及預後175
第四章辨太陰病脈證並治/178
概說178
—、太陰的生理特點178
二、太陰病的病理特點及證候類型178
三、太陰病的治法179
四、太陰病預後179
第—節太陰病辨證綱要179
—、太陰病提綱179
二、太陰病欲解時180
第二節太陰病證180
第三節太陰病兼變證182
—、太陰兼錶證182
二、太陰腹痛證182
三、太陰發黃證184
第四節太陰病預後185
—、太陰中風欲愈候185
二、太陰陽復自愈證186
第五章辨少陰病脈證並治/187
概說187
—、少陰的生理特點187
二、少陰病的病理特點及證候類型187
三、少陰病的治法188
四、少陰病的預後188
第—節少陰病辨證綱要188
—、少陰病提綱188
二、少陰病治禁189
三、少陰病欲解時189
第二節少陰病證190
—、少陰寒化證190
(—)少陰寒化證辨證要點190
(二)四逆湯證191
(三)通脈四逆湯證193
(四)白通湯證194
(五)白通加豬膽汁湯證195
(六)真武湯證196
(七)附子湯證198
(八)吳茱萸湯證199
(九)桃花湯證200
(十)正虛氣陷證201
二、少陰熱化證202
(—)黃連阿膠湯證202
(二)豬苓湯證203
三、少陰陽鬱證(四逆散證)204
第三節少陰病兼變證206
—、少陰兼錶證206
(—)麻黃細辛附子湯證206
(二)麻黃附子甘草湯證207
二、少陰急下證208
三、熱移膀胱證209
四、傷津動血證209
第四節咽痛證210
—、豬膚湯證210
二、甘草湯證、桔梗湯證211
三、苦酒湯證212
四、半夏散及湯證213
第五節少陰病預後215
—、正復欲愈證215
二、陽迴可治證215
三、正衰危重證216
第六章辨厥陰病脈證並治/218
概說218
—、厥陰病的性質和特點218
二、厥陰病的病位及成因218
三、厥陰病的分類和治法219
第—節厥陰病辨證綱要219
—、厥陰病提綱219
二、厥陰病欲解時220
第二節厥陰病證220
—、寒熱錯雜證220
(—)烏梅丸證220
(二)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證223
(三)麻黃升麻湯證224
二、厥陰寒證226
(—)當歸四逆湯證226
(二)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證227
(三)吳茱萸湯證228
三、厥陰熱證228
第三節辨厥熱勝復證230
第四節辨厥逆證233
—、厥逆的病機與證候特點233
二、厥逆證治233
(—)熱厥233
(二)寒厥235
(三)痰厥236
(四)水厥237
三、厥證治禁與寒厥炙法237
第五節辨嘔噦下利證238
—、辨嘔證238
(—)陽虛陰盛證238
(二)邪傳少陽證239
(三)癰膿緻嘔證240
二、辨噦證240
(—)誤治胃寒證240
(二)噦而腹滿證241
三、辨下利證241
(—)下利辨證241
(二)實熱下利證242
(三)虛寒下利證243
第六節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