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系统阐述了发菩提心、学菩萨行的修学体系,是修学大乘佛法不可缺少的论典。而本论则是藏地无著菩萨对《入行论》所著的精辟简释,无论什么人,只要看过、接触过、忆念过这位大菩萨金刚语所造的论典,其相续中一定会生起菩提心。
作者简介索达吉堪布,生于l962年,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于喇荣五明佛学院。
多年来,堪布不仅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了汉语,而且还将汉文典籍译成藏文,使更多的人不会因语言障碍,而错失珍贵的人类文化精髓。
1990至2013年,堪布受邀在清华、北大、人大、复旦、港大以及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国内外高校演讲,并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深入浅出地展示佛教奥秘,引导大家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等问题。一直以来,还和诸多海内外科学家一道对宏观、微观的生命科学,以及环保、和平、道德等方面理念深入探索,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目 录无著菩萨传
入菩萨行论
入行论释·善说海
品 菩提心利益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第四品 不放逸
第五品 正知正念
第六品 安忍
第七品 精进
第八品 静虑
第九品 智慧
第十品 回向
第五段: 说实话,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气质”所吸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看到一本如此风格沉静的书,实属不易。它没有炫目的封面,没有耸人听闻的标题,只是安静地摆在那里,却散发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源于一种对内容的自信,一种对知识本身的尊重。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一种能够启迪心智、引导思考的力量。也许它不直接提供答案,但却能教会我如何去提问,如何去探索。就像一本陈年的美酒,需要时间来发酵,也需要品鉴者的耐心和细致,才能品味出其醇厚的韵味。
评分第一段: 初次翻开这本书,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古朴的书名吸引了。虽然内容我还没来得及细细研读,但光是书页间弥漫的那股淡淡的纸墨香,就足以让我心生宁静,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埋藏在书卷中的智慧对望。书的装帧设计也很考究,既有古籍的韵味,又不失现代读者的审美偏好,拿在手里,便觉厚重且庄严,不似市面上那些浮躁的快餐读物。封面上那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更是意味深长,仿佛蕴藏着某种古老的奥秘,令人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去感受它所要传达的深邃思想,去领略作者那份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真理的执着。我想,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的书,它不是用来快速翻阅的,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去体悟的。
评分第三段: 尽管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足够引人遐想。“入行论释”,单听这几个字,就仿佛能感受到一股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对某种“道”的深入探讨。而“善说海”这个副标题,更是点睛之笔,暗示了其中蕴含的知识之广博,如同大海般浩瀚无垠,又充满了智慧的光辉。我设想,作者定是对某个领域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将其阐述出来,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这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也是一种对读者的负责。如此的书名,无疑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期待。
评分第二段: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错落有致,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拥挤,反而有一种舒展的阅读体验。尤其是一些重要概念的引出和解释,都会有特别的字体或者加粗处理,让读者一目了然,非常便于梳理思路。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之间加入了一些意境悠远的插图,虽然不含具体内容,但那些山水、花鸟的意象,似乎与书中可能存在的哲思有着某种微妙的呼应,为阅读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美感,也让心灵在字句的间隙得以放松和沉淀。这种细节上的用心,无疑提升了这本书的整体品质,也显示出编者在传递知识之外,对读者阅读体验的重视。
评分第四段: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一股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它传递出一种沉静而内敛的气质,没有华而不实的宣传,也没有故弄玄虚的噱头,一切都显得那么朴实无华,却又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书页泛黄的质感,仿佛诉说着它承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让人不自觉地放慢了翻阅的速度,生怕惊扰了其中沉睡的智慧。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定是一位胸怀丘壑、心怀天下之人,他用毕生的心血,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凝聚于字里行间。读这样的书,不单单是获取信息,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与智者对话的契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