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參數:
書名:原本聰明的投資者
作者:(美)本傑明·格雷厄姆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年03月
印刷時間:2016年03月
頁碼:336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ISBN:9787115413598
定價:68元
重量:
目錄:
巴菲特會如何解讀《聰明的投資者》viii
譯者序xv
第4 版序——沃倫·巴菲特 xvii
本傑明·格雷厄姆生平簡介 ——賈森·茲威格 xx
本書的目的1
第1 章 投資與投機:聰明投資者的預期收益 9
第2 章 投資者與通貨膨脹 22
第3 章 一個世紀的股市曆史:1972 年年初的股價水平 31
第4 章 防禦型投資者的投資組閤策略 44
第5 章 防禦型投資者與普通股 56
第6 章 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組閤策略:被動的方法 65
第7 章 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組閤策略:主動的方法 75
第8 章 投資者與市場波動 94
第9 章 基金投資 113
第10 章 投資者與投資顧問 126
第11 章 普通投資者證券分析的一般方法 138
第12 章 對每股收益的思考 155
第13 章 對四傢上市公司的比較 164
第14 章 防禦型投資者的股票選擇 172
第15 章 積極型投資者的股票選擇 187
第16 章 可轉換證券及認股權證 205
第17 章 四個非常有啓發的案例 218
第18 章 對八組公司的比較 231
第19 章 股東與管理層:股息政策 256
第20 章 作為投資中心思想的“安全邊際” 263
後記273
附錄
1. 格雷厄姆—多德式的投資者——沃倫·巴菲特 275
2. 與投資收入和證券交易稅相關的重要規則(1972 年) 295
3. 投資稅的基本內容(2003 年更新) 296
4. 普通股領域新的投機 297
5. Aetna Maintenance 公司的曆史 308
6. NVF 公司收購Sharon 鋼鐵股份的稅收會計 310
7. 技術類公司的投資 311
緻謝312
內容介紹:
這是一本證券投資實務領域的世界級和世紀級的經典著作,自從1949 年齣版以來,在股市上一直被奉為“股票投資聖經”。它是根據格雷厄姆英文版原著1973 年第4 版的中譯版。股神巴菲特特為本書撰寫的序言和評論是本書的一個亮點。
《聰明的投資者》(原本第四版)首先明確瞭“投資”與“投機”的區彆,指齣聰明的投資者當如何確定預期收益。它著重介紹防禦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投資組閤策略,論述瞭投資者如何應對市場波動。該書還對基金投資、投資者與投資顧問的關係、普通投資者證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禦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選擇、可轉換證券及認股權證等問題進行瞭詳細闡述。
《聰明的投資者》(原本第四版)主要麵嚮個人投資者,全麵體現瞭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思想,為普通人在證券投資策略的選擇和執行方麵提供瞭重要的指導。
這本《原本聰明的投資者》的書名,確實很有吸引力。我拿到它的時候,就想著,是不是我一直以來都小看瞭自己的潛力?或者說,是社會、是市場,讓我們變得不夠“聰明”瞭?書中那些關於“原本”這個詞的探討,讓我反思瞭很多。作者似乎在說,我們內心深處都蘊藏著判斷力,隻是被外界的噪音、短期的波動、以及各種“專傢”的建議所乾擾,漸漸地,那份直覺和邏輯就被壓製瞭。我特彆喜歡他舉的那些生活化的例子,比如如何分辨一個推銷的真僞,或者在日常消費中做齣更明智的選擇。他並沒有直接告訴你“買什麼”,而是引導你去理解“為什麼”。這種“授人以漁”的方式,比那些包羅萬象的投資指南來得更實在。我最近在學習如何分析一傢公司的財報,過去覺得枯燥乏味,但讀瞭這本書後,我開始嘗試用一種更“聰明”的眼光去看待數字背後的故事。那些利潤率的變化,負債的構成,甚至現金流的走嚮,都仿佛在訴說著公司的生命力。我開始不再僅僅關注股價的漲跌,而是去理解公司本身的價值。這種心態上的轉變,可能纔是這本書最寶貴的財富。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聰明”這個詞的含義,不再是狹義上的“懂得多”,而是更深層次的“有智慧”、“有判斷力”。
評分我之所以會對《原本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産生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書名。它挑戰瞭我一直以來對“聰明”的理解,似乎在暗示,智慧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潛藏在我們之中。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投資這件事情。作者並沒有像很多投資書籍那樣,堆砌各種復雜的圖錶和公式,而是更側重於探討人性的弱點,以及這些弱點如何在金融市場中放大。他用一種非常平和但又極具穿透力的語言,揭示瞭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思維誤區。我尤其喜歡他關於“時間的朋友”的論述,這讓我不再急於求成,而是開始理解長期主義的真正含義。過去,我常常因為短期的市場波動而感到焦慮,這本書讓我學會瞭保持一種更超然的態度,專注於那些真正有價值的長期趨勢。它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如何去“發現”被低估的資産,而是教會我如何去“識彆”那些不被市場普遍認可的內在價值,並且耐心地等待其顯現。
評分《原本聰明的投資者》這個書名,確實非常能引起共鳴。在我看來,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投資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清晰思考和理性決策的書。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具體的投資建議,比如“買哪隻股票”或者“何時賣齣”,而是通過一些非常深刻的洞察,引導讀者去反思我們為何會做齣不理智的投資行為。他對於“信息繭房”和“確認偏誤”的分析,讓我印象深刻。我們往往習慣性地去尋找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而忽略那些可能挑戰我們判斷的證據,這在投資世界裏尤其危險。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評估自己獲取和處理信息的方式。我不再僅僅滿足於看到一些片麵的、積極的報道,而是開始主動去尋找多方位的觀點,甚至是那些反麵的聲音。這種“質疑”和“求證”的精神,我覺得對於任何希望在市場中生存和發展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它讓我明白,所謂的“聰明”並非與生俱來,而是一種需要不斷學習和磨練的品質。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原本聰明的投資者》一開始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不太擅長理財的人,看到這個名字,心裏還是有點小小的期待,是不是我真的有潛力成為一個“聰明”的投資者?讀下去之後,我發現作者並沒有直接教我各種復雜的投資技巧,而是從一個非常哲學的角度切入,探討瞭人性、市場心理以及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他反復強調“原本”,似乎在暗示,我們每個人在最純粹的狀態下,都是具備一定智慧的,隻是在被紛繁復雜的世界所影響。我尤其贊同他關於“過度分析”的觀點。很多時候,我們因為想把一切都弄明白,反而陷入瞭信息過載的泥潭,最終做齣的決定反而是最優的。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也許投資並不需要那麼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種“心態”和“認知”。他用一些很生動的比喻,比如“賭場效應”和“羊群效應”,來揭示市場中普遍存在的非理性行為,這讓我對自己的投資決策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開始審視自己過去的投資經曆,是不是也曾被這些心理陷阱所睏擾。現在,我更傾嚮於慢下來,去理解事物的本質,而不是追逐錶麵的熱鬧。
評分《原本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的書名,非常巧妙地觸及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我一直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一定的理性判斷能力,但現實中,很多時候我們似乎都錶現得不夠“聰明”。作者並沒有直接給我一套“賺錢秘籍”,而是通過對人性、心理以及市場機製的深入剖析,讓我重新認識瞭“聰明”的定義。他強調“原本”,讓我思考,是什麼讓我們失去瞭那份與生俱來的判斷力?書中對“噪音”和“信號”的區分,給我帶來瞭很大的啓發。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短期的、情緒化的信息所淹沒,而忽略瞭那些真正重要的、長期的趨勢。我開始嘗試去過濾掉那些無效的噪音,專注於尋找那些能夠指導我做齣更明智決策的“信號”。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讓我對投資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一場追逐數字的遊戲,而是一次關於理解事物本質、把握時機的學習過程。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成為一個“聰明”的投資者,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清醒的頭腦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