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版 次: 第一版
出版时间: 2008年06月
开 本: 32开
页 数: 633
装 帧: 平装
出版单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标准书号: 15112·14724
目 录】
1.总则;2.术语、代号;3.供配电系统;4.配变电所;5.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6.自备应急电源;7.低压配电;8.配电线路布线系统;9.常用设备电气装置;10.电气照明;11.民用建筑物防雷;12.接地和特殊场所的安全防护;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15.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6.广播、扩声与会议系统;17.呼应信号及信息显示;1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9.计算机网络系统;20.通信网络系统;21.综合布线系统;22.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23.电子信息设备机房;24.锅炉房热工检测与控制。附录A 民用建筑中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用电负荷分级;附录B 部分场所照明标准值;附录C 建筑物人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附录D 浴室区域的划分;附录E 游泳池和戏水池区域的划分;附录F 喷水池区域的划分;附录G 声压级及扬声器所需功率计算;附录H 各类建筑物的混响时间推荐值及缆线规格计算与选择;附录J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DDC监控表;附录K BAS监控点一览表;附录L 综合布线系统信道及··链路的各项指标。本规范用词说明。条文说明(另册)。
定 价: 85.00
坦白说,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做好了“啃硬骨头”的心理准备。毕竟,“规范”这两个字,就意味着严谨、细致,而且是面向专业人士的。我主要翻阅了书中关于照明设计的部分,包括室内照明、室外照明以及特殊场所的照明要求。书中对各种照明灯具的选型、布置、照度标准,以及节能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我了解到,一个好的照明设计,不仅仅是提供足够的光线,还需要考虑视觉舒适度、色彩还原度、以及能源效率等方面。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对照表和计算公式,对于计算具体的照度需求,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要完全掌握书中的内容,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在我需要查询具体的设计指标时,能够给我提供准确的依据。但如果想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性的思考,或者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一些更具前瞻性的读物。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全两册”以及“JGJ 16-2008”的编号所吸引。这显然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而是一本严谨的行业标准。我主要翻阅了第一册中关于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的部分。书中对各种供电方式、线路敷设、设备选型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从电源进线到末端配电,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的情况。我尤其关注了关于负荷等级划分以及不同等级负荷的供电要求。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表格,对于初次接触的读者来说,确实有些眼花缭乱。我尝试着理解那些关于功率因数、谐波、电能质量的要求,这些概念对我来说都比较陌生。不过,我能从中体会到,设计一个安全可靠的电气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么的周全。这本书就像是一份“操作手册”,指导着工程师们如何去建造一个能够满足各种需求的建筑电气系统。然而,对于我这样期望从中找到一些“为什么”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更多地提供了“怎么做”,而对于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理和技术发展的考量,可能需要更多的补充阅读。
评分这套书,绝对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领域的“圣经”级别的存在。我购买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一些基础的电气安全要求。我主要翻阅了关于电气防火的部分,这本书对于如何防止电气火灾,减少火灾隐患,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指导。我看到了关于电缆的选择、敷设方式、以及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书中特别强调了关于接地保护、过载保护以及短路保护的重要性,这些都是防止电气火灾的关键措施。我了解到,即使是很小的设计疏忽,也可能酿成大祸。这本书让我对电气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那些在背后默默保障我们安全的设计师们充满了敬意。然而,要完全掌握书中的所有内容,确实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学习和借鉴。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简直就像是一部建筑电气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且是那种精细到每一个螺丝钉的程度。我拿到它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体量给震撼到了,两册书,沉甸甸的,仿佛里面藏着无数的智慧和经验。我主要关注的是书中关于安全用电和应急照明的部分,因为在我看来,这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电气故障的预防措施,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保证照明的持续供应,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我仔细阅读了关于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章节,虽然有些技术术语对我来说是新的,但我能从中感受到作者们对于“安全第一”的极致追求。特别是关于应急照明的章节,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灯泡问题,而是涉及到电源的可靠性、切换时间、照度要求等一系列复杂的设计考量。我从中了解到了,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应急指示灯背后,是如此严谨的设计体系在支撑。不过,要完全吃透这些内容,确实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最好是在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参考宝典”,当我遇到具体问题时,可以来查阅,但要从头到尾地系统学习,难度还是不小的。
评分我的购买动机,纯粹是出于对建筑安全设计的好奇心。拿到《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全两册)》之后,我被它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所折服。我主要集中阅读了关于消防电气设计的部分。书中对于消防电源、消防配电线路、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一点对于提高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至关重要。我了解到,消防系统的设计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例如电源的可靠性、线路的防火性能、切换时间等,都必须达到最高的标准。书中详细阐述了火灾发生时,电气系统如何保障生命安全通道的照明,以及如何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尽管我不是电气工程师,但我能从中感受到,一份完善的消防电气设计,是建筑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然而,这本书的阅读难度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确实很高,很多内容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结合实际案例的解读,来帮助像我这样的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评分收到《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全两册)》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主要翻阅了第二册中关于通信和信息系统设计的部分。书中对于综合布线、信息点设置、以及相关设备的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这对于现代智能建筑的设计至关重要。我看到了关于网络布线、电视信号接入、以及电话线路的设计规范。尽管我不是专业人士,但通过阅读,我能理解到,一个完善的通信系统,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为这些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不过,书中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阅读门槛。我更多地是将它作为一本“参考手册”,当我需要了解某个方面的设计标准时,可以来这里查询,以获得最权威的解答。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就觉得它是一本“重量级”的读物,毕竟是国家级的规范。我主要翻阅了关于电力系统的负荷计算和选择部分。我了解到,准确的负荷计算,是进行合理供电设计的基础。书中提供了多种计算方法,以及不同类型建筑负荷的参考数值。我看到了关于供电容量、导线截面选择、断路器参数确定的详细说明。尽管书中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公式,但我能从中感受到,每一个设计决策都必须是基于科学的计算和严格的规范。这本书就像是电气工程师的“工作手册”,为他们提供了操作的依据和标准。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要理解其中的深层逻辑,确实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我更多地是将其作为一本“参考书”,在我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可以来查阅,以获得最权威的解答。
评分这本书,坦白说,我拿到它的时候,心里是怀揣着一种既期待又有些忐忑的情绪的。毕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这几个字,就已经透着一股子严谨和专业,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非科班出身,但又对建筑和科技设计领域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座需要攀登的高峰。翻开第一册,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扑面而来,像是一张无形的网,试图将所有可能的细节都捕捉进去。我尝试着去理解那些关于负荷计算、配电线路设计、接地装置的章节,大脑仿佛在进行一场高强度的信息马拉松。尽管我努力想要跟上作者的逻辑,去体会那些公式背后蕴含的精妙,但不可避免地,有些地方我只能囫囵吞枣,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我能感受到编撰者们在其中倾注的心血,他们试图用最系统、最全面的方式来规范行业的行为,保证建筑的安全与可靠。然而,对于一个希望从中获得通俗易懂知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深度和专业性,确实构成了一道不小的门槛。我只能说,它的价值在于其权威性,在于它是行业内的“圣经”,但我个人在使用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敬畏,而非轻松的学习体验。我期待着能够找到一些更直观的图示,或者是一些案例分析,来帮助我更好地消化这些庞杂的知识点。
评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官方指南”。我购买它的初衷,是希望能了解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以便更好地理解身边的建筑。当我拿到这两册书时,我感受到了它厚重和权威。我主要浏览了第二册中关于弱电系统和智能建筑相关的内容。书中提到了通信系统、安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的设计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联动和集成。虽然书中并没有直接介绍具体的智能家居产品,但它为这些产品的设计和集成提供了底层规范的支撑。我看到了关于综合布线、信息接入点、设备接口标准等方面的规定。这让我意识到,我们现在享受到的便捷的智能生活,背后有着多么庞大和严谨的设计体系。不过,书中的语言风格偏向于技术手册,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标准化的表述,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解起来确实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专业背景。我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本“查阅手册”,当我对某个方面的设计产生疑问时,可以来这里寻找官方的答案。
评分我的购买动机,是因为我的工作涉及到建筑项目的初步规划,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设计标准。拿到《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全两册)》后,我最关注的是书中关于防雷和接地系统的章节。我了解到,一个有效的防雷接地系统,对于保护建筑物本身及其内部的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害至关重要。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以及不同地区,对于防雷等级的要求,以及相应的接地方式和材料的选择。我看到了关于接地网的布置、接地电阻的测量等方面的规定。尽管书中提供的技术细节相当专业,但其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最大程度地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对我来说,这本书更多地提供了一种“规范性”的指导,告诉我“应该怎么做”,而对于“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则需要更多的补充学习。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份“法律条文”,指导着行业的行为,但我个人在阅读时,更多的是一种学习和借鉴的态度。
评分看看发过来,都损坏了,什么啊,
评分是正版,店家态度很好,服务也很好!!!!!!
评分一般!
评分质量不错,正版的,比实体店里划算,而且方便多了!物流也很给力?
评分质量不错,正版的,比实体店里划算,而且方便多了!物流也很给力?
评分v 各国都是下半年你好过分德国红红火火
评分质量还好
评分不错的两本书很有用
评分挺好的,应该是正版的,没有太大的刺鼻气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