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水木湛清華——清華大學校園植物
原價:220.00元
作者:王菁蘭,張彤,張貴友著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301243473
字數:450000
頁碼:497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清華大學是北京植物種類最豐富的高校,本書是一部將清華大學校園文化和北京常見植物識彆相結閤的普及讀物。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為本書作序。
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和北京大學著名植物分類學傢汪勁武為本書作序。
內容提要
《水木湛清華——清華大學校園植物》圖文並茂地介紹瞭500種清華大學校園植物。本書既是一本北京地區常見植物識彆的普及讀物,也是來清華訪問、學習、交流、旅遊的人細細品味清華文化的隨身手冊,還是廣大清華校友們迴味青春歲月的案頭書籍。
目錄
1.喬木行道樹
2.喬木
3.灌木
4.木質藤本
5.竹類
6.栽培草本
7.野生草本
8.水生草本
作者介紹
王菁蘭,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師;張貴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黨委副書記。
文摘
序言
這本《水木湛清華——清華大學校園植物》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它不僅僅是一本植物圖鑒,更像是一部關於時間、記憶和校園文化的詩篇。我原本以為這隻是一本枯燥的學術書籍,但翻開後立刻被那些細膩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圖所吸引。作者顯然對清華的每一棵樹、每一株草都懷有深厚的感情,筆觸中充滿瞭對生命的熱愛與尊重。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對一些古老樹木的記述,那些樹木仿佛就是校園曆史的見證者,默默地記錄著一代代學子的青澀與輝煌。讀這本書,就像是跟隨一位學識淵博的老園丁漫步在校園裏,他不僅告訴你這棵樹叫什麼名字,還能娓娓道來它背後的故事,告訴你它見證瞭哪些重要的曆史時刻。這種將自然知識與人文情懷完美融閤的敘事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讓人在認識植物的同時,也對清華園的文化底蘊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一些新的感悟,它讓我對“校園”這個概念有瞭更廣闊的理解——它不隻是鋼筋水泥的建築群,更是生命呼吸的共同體。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版式布局也體現瞭一種沉穩而優雅的氣質,非常符閤清華的風格。紙張的質感很好,即使用手觸摸,也能感受到那種對細節的考究。圖片的選擇也非常講究,既有清晰的科學測繪圖,也有充滿藝術感的寫意拍攝,使得全書在嚴謹與美感之間找到瞭完美的平衡點。排版上,文字的留白恰到好處,不會讓人感到擁擠,給予讀者足夠的空間去消化那些信息量較大的段落。我個人對那種將拉丁學名、中文名、地方俗名並列展示的處理方式非常喜歡,這種嚴謹的處理方式使得這本書既適閤專業讀者,也方便瞭普通讀者進行查閱和學習。總的來說,它在視覺上就是一種享受,將自然科學的冷靜與藝術審美的熱情和諧地結閤在瞭一起,是一件可以長期珍藏的書籍藝術品。
評分我以一個常年在外奔波的校友的身份來評價這本書,它成功地勾起瞭我無數沉睡的記憶碎片。那些文字和圖片,仿佛有一股魔力,能瞬間把我拉迴到那個被梧桐樹蔭覆蓋的林蔭道上,聞到雨後泥土混閤著花草的清新氣息。我清晰地記得某年春天,我們一起在某處草坪上討論畢業論文的場景,而這本書裏的某一頁恰好描繪瞭那片草坪上的植物群落,讓我瞬間淚目。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作為植物圖鑒的屬性,它更像是一本“清華記憶檢索器”。它細緻入微地記錄瞭校園裏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角落,那些在匆忙腳步下被遺忘的生命體。閱讀過程中,我不僅重溫瞭青春歲月,更體會到瞭一種深刻的“歸屬感”。它讓我意識到,無論我走多遠,清華園裏的一草一木都與我有著某種精神上的聯係。這種情感上的共鳴,是任何標準化的宣傳冊或導覽手冊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我注意到書中對不同時間點拍攝的植物照片,比如同一株樹在春夏鞦鼕四個季節的不同麵貌,進行瞭對比展示。這種時間維度的引入,使得對植物的認識不再是靜態的,而是充滿瞭動態的生命力。這本書不僅僅是在介紹“是什麼”的植物,更是在探討“如何生長”的過程。讀完後,我開始以一種全新的眼光審視我平時經過的那些校園角落。過去視而不見的灌木叢,現在在我眼中變成瞭復雜的生態結構;過去匆匆路過的花壇,現在充滿瞭不同的生命故事。它成功地培養瞭一種“慢觀察”的習慣,鼓勵人們停下腳步,去感受生命在不同階段的展現。這種由內而外影響閱讀者生活態度的能力,是許多科普讀物難以企及的高度。它讓我明白瞭,真正的知識是能夠改變我們感知世界的方式的。
評分從植物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專業性和係統性也值得稱贊。它並非簡單地羅列物種信息,而是將植物的生長習性、生態作用與校園的微氣候、土壤條件進行瞭巧妙的關聯分析。例如,書中對於不同季節中,校園內落葉樹種和常綠樹種的分布變化描述得極為精準,這對於研究城市生態係統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一些本土植物時,所采用的詳盡的形態學特徵描述,這對於植物愛好者和專業人士都是一份寶貴的資料。更難得的是,它還穿插瞭許多關於植物養護和校園綠化曆史變遷的內容,顯示齣作者在植物學知識之外,對園藝管理和曆史沿革都有著深入的瞭解。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對比書中的描述和窗外實際的植物狀態,發現這本書的觀察角度非常敏銳,很多細微的差異都能被精準捕捉和解釋。它提供瞭理解校園生態係統的多維視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