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地图册

亚洲地图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社 著
图书标签:
  • 亚洲
  • 地图册
  • 地理
  • 地图
  • 亚洲地理
  • 参考书
  • 教育
  • 科普
  • 旅行
  • 人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王府井书店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地图
ISBN:7503131306
商品编码:1571945172
出版时间:2009-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亚洲地图册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作者:(主编李静) 译者: 开本: 大32开
定价: 22.00 页数:112,54页, (2) 页图版 印次: 2
ISBN号:7503131306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编辑推荐

《亚洲地图册》是一本介绍亚洲及其各国家和地区概况的综合性参考工具书。分国地图以等高线分层设色为底衬,表示了亚洲48个国家和地区的地形、水系、交通、居民点和世界遗产等内容;随图配置的文字说明介绍了各国的自然和人文概况。除此之外,本图册的一大特色就是提供了近百幅城市地图,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亚洲名城。随图配置的150多张小照片则是锦上添花。图册后附有54页中外对照地名索引,收录地名约4500条,相当于一本袖珍的亚洲地名录,方便读者查询、检索。

内容提要

本地图册包括总图5幅,含政区、人口、交通、地形和名胜;分国图45幅,以各国地形图、国旗、简要文字介绍、66幅城市平面图和200多幅风景名胜照片,详细地表示了亚洲各国的地理概貌、交通、旅游等情况。

目录

亚洲地图
3-4 亚洲地形
5-6 亚洲交通
7-8 亚洲人口 亚洲语言
9-10 亚洲名胜
1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
13-14 中国东部
15-16 北京
17-18 上海
19-20 天津 重庆
21-22 广州 西安
23-24 香港岛·九龙 澳门半岛台北
25-26 蒙古 乌兰巴托
27-28 朝鲜 韩国
29-30 平壤 咸兴 南浦
31-32 首尔
33-34 釜山 大田 仁川
35-36 庆州 济州岛
37-38 日本
39-40 东京
41-42 名古屋 大阪
43-44 京都 札幌
45-46 横滨 福冈
47-48 越南 河内 胡志明市
49-50 老挝 万象
51-52 柬埔寨 金边
53-54 缅甸 仰光
55-56 泰国
57-58 曼谷 清迈
59-60 马来西亚 吉隆坡
61 马来亚地区槟城
62 新加坡
63-64 印度尼西亚 东帝汶
65 雅加达
66 文莱 斯里巴加湾市
67-68 菲律宾 马尼拉
69 印度
70 马尔代夫
71-72 新德里 加尔各答 孟买
73 尼泊尔 加德满都
74 不丹
75 孟加拉国 达卡
76 斯里兰卡 科伦坡
77-78 巴基斯担 伊斯兰堡
79-80 哈萨克斯坦 阿拉木图
81-82 乌兹别克斯坦 塔什干
83-84 土库曼斯坦 阿什哈巴德
85 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
86 塔吉克斯坦 杜尚别
87-88 阿富汗 喀布尔
89-90 伊朗 德黑兰
91格鲁吉亚 第比利斯
92 阿塞拜疆 巴库
93 亚美尼亚埃里温
94 科威特
95-96 土耳其 安卡拉
97 伊斯坦布尔
98 塞浦路斯尼科西亚
99-100 伊拉克 巴格达
101-102 叙利亚 大马士革
103-104 巴勒斯坦 以色列 耶路撒冷
105 约旦 安曼
106 黎巴嫩 贝鲁特
107-108 沙特阿拉伯 利雅得
109 巴林 麦纳麦
110 卡塔尔 也门
111 阿曼 马斯喀特
11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
1-54 地名索引


《亚洲地图册》的内容简介 宏大的视野,精深的地理:一本让你透彻理解亚洲的立体读物 《亚洲地图册》并非一本仅仅罗列地理坐标、堆砌数据信息的冷冰冰的图集,而是一部精心编织的、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索和全面理解亚洲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的立体读物。它以宏大的视野,从宏观到微观,勾勒出亚洲大陆波澜壮阔的地理画卷,更深入浅出地揭示了这片土地的地理特征如何深刻地塑造了其丰富的历史、多元的文化以及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 一、 视觉的盛宴:精美绝伦的地图绘制与深度解析 本书的核心魅力首先体现在其精美绝伦的地图绘制上。我们深知,一张优秀的地图不仅是导航的工具,更是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亚洲地图册》汇集了国际顶尖的地图绘制团队,他们运用最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严谨的地理测绘数据,精心制作了系列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图。 多层次的地图呈现: 从全洲的总览图,到区域性的详细地图,再到各国、甚至重要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专题地图,层层递进,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无论是对亚洲整体地理格局的初步了解,还是对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深入探究,都能在此找到详尽的视觉依据。 丰富的地理信息叠加: 地图不仅仅是地理界限的划分,更承载了海量的信息。在《亚洲地图册》中,您可以看到清晰的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山脉、高原、盆地等)、水系图(河流、湖泊、海洋)、气候区划图、土壤类型图、植被分布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人口密度图、交通网络图(公路、铁路、航空)、甚至历史疆域变迁图等。这些信息层层叠加,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地理信息体系,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 精细的图例与标注: 每一个地图都配有清晰、规范的图例和标注,确保每一个符号、每一处地名都能被准确解读。我们力求在信息量与视觉清晰度之间取得最佳平衡,避免信息过载而影响阅读体验。 艺术化的视觉呈现: 除了科学的严谨性,我们同样注重地图的艺术表现力。色彩的运用、符号的设计、文字的排版,都经过精心考量,力求使地图既具信息价值,又具观赏性,让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次视觉的享受。 二、 脉络的梳理:科学系统的地理体系构建 《亚洲地图册》并非简单地将亚洲划分为若干地理区域,而是遵循科学系统的地理学原理,对亚洲的地理特征进行梳理和归纳。 板块构造与地形地貌: 亚洲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的大洲,拥有地球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广阔的高原(青藏高原)、最深的盆地(吐鲁番盆地),以及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平原。本书将从板块构造的宏观视角出发,解释亚洲大陆如何在地质演变中形成如此多样而壮观的地形地貌,并详细介绍各大地形单元的特征、成因及其对区域气候、水文、乃至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的多样性与区域差异: 亚洲横跨赤道到北极圈,气候类型极为丰富,从热带季风气候到严寒的苔原气候,从干旱的沙漠气候到湿润的温带气候,无不俱全。本书将系统阐述亚洲不同区域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特征、季节变化规律,以及极端天气现象(如台风、季风、寒潮等)的分布和影响。气候的多样性不仅决定了亚洲的自然景观,更是影响农业生产、水资源分布、人类生活方式和迁徙的重要因素。 水文特征与资源分布: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长江、黄河、叶尼塞河、鄂毕河等)和最大的内陆湖泊(里海)。本书将深入剖析亚洲主要水系的分布、流向、水量变化特征,以及其在灌溉、航运、发电、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本书也将关注亚洲宝贵的水资源分布及其面临的挑战,例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 土壤、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亚洲大陆的土壤类型与植被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与气候、地形、地质条件等密切相关。本书将介绍亚洲各大类土壤的形成、分布及其利用价值,并系统梳理不同植被带(如热带雨林、草原、森林、荒漠等)的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植被如何支撑起亚洲丰富多样的生物多样性。 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亚洲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以及森林、渔业等可再生资源。本书将以地图为载体,直观展示这些资源的分布状况、储量情况,并简要分析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开发利用的现状与挑战。 三、 文化的地图: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塑造 地理环境并非孤立存在,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亚洲地图册》在呈现纯粹的自然地理信息之外,更致力于揭示地理环境如何深刻地塑造了亚洲多元的人文景观。 人口分布与迁徙: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大洲,人口的分布并非均匀,而是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显著制约。本书将通过人口密度图,展示人口聚集区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历史和现实,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如水源、耕地、气候适宜性、交通便利性等,以及历史上和现代的人口迁徙模式。 文明的摇篮与地理的印记: 亚洲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如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本书将通过地图,勾勒出这些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发展轨迹,并分析地理环境如何为文明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例如河流的灌溉作用,山脉、海洋等地理屏障的保护作用,以及交通要道的连接作用。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多样化的民族、语言、宗教和文化。本书将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介绍,来理解这些文化是如何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发展,并如何在交流与互动中相互影响、融合。例如,丝绸之路沿线的地理条件如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高山、沙漠等地理隔阂如何影响了特定族群文化的独立发展。 经济发展的地理逻辑: 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同样深受地理因素的影响。本书将通过交通网络图、资源分布图、气候图等,分析地理条件如何影响农业布局、工业选址、贸易路线的形成,以及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例如,沿海地区的港口优势如何促进了国际贸易,内陆地区的资源优势如何支撑了特定产业的发展。 政治格局与地缘战略: 亚洲大陆的地形地貌、海岸线特征、重要水道等,都对区域政治格局和地缘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将通过不同尺度的地图,分析关键地理要素(如海峡、山口、战略要地等)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以及这些地理因素如何塑造了国家的边界、战略考量和地缘政治格局。 四、 专题的深度:聚焦亚洲的特色地理现象 除了对亚洲地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亚洲地图册》还专门设置了一系列专题章节,对亚洲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的地理现象进行深度挖掘。 “亚洲之巅”:地球最高峰与高原生态 详细介绍珠穆朗玛峰等世界最高峰的地理特征、攀登线路,并深入探讨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系统、冰川地貌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生命之河”:亚洲主要河流的水文与人文 聚焦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等几条对亚洲文明和经济至关重要的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口,系统描绘其地理特征、水文变化、沿岸城市、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历史与现状。 “火的边缘”: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奥秘 深入解读亚洲所处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构造特征、地震和火山活动规律,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应对策略。 “沙漠的呼吸”:亚洲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挑战 聚焦亚洲广阔的沙漠和戈壁地区,描绘其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并探讨荒漠化进程、生态恢复的努力与挑战。 “气候的温度计”:亚洲季风系统的神奇力量 详细解析亚洲季风的形成机制、年际变化、对各地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极端天气现象。 五、 学习的伙伴:为读者提供的多维度支持 《亚洲地图册》不仅仅是一本地图集,更是一本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多维度支持的学习伙伴。 清晰的索引系统: 方便读者快速查找感兴趣的地点、区域或地理概念。 精炼的文字说明: 地图旁的文字说明简洁扼要,却能提供关键的地理背景信息和解读要点,避免枯燥的学术术语,让地理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 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 穿插在地图中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生动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某个地区的资源开发如何影响当地经济,某个气候现象如何引发自然灾害等,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更深的体会。 历史与现实的对照: 部分地图会提供历史地图的对照,帮助读者理解地理环境的变迁,以及历史事件与地理因素的关联。 《亚洲地图册》的编撰团队由资深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文化研究者和顶尖地图绘制师组成,他们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对亚洲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共同打造了这部集科学性、艺术性、信息量和可读性于一体的地理巨著。无论您是地理学的爱好者、历史文化的探索者,还是旅行的规划者,亦或是仅仅对世界充满好奇的读者,《亚洲地图册》都将是您理解和认识亚洲不可或缺的指南。它将带您穿越山川湖海,领略文明的辉煌,洞察时代的脉搏,最终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片既熟悉又充满未知的广袤大陆。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亚洲地图册》纯粹是因为出差需要,想着至少能把中国周边的国家弄明白,结果它带来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每一页的地图都很大,字体清晰,颜色搭配也很舒服,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最欣赏的是它在标注地名时,不仅用了中文,还附带了当地的官方语言写法,这对于有国际交流需求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有一次准备去中亚一个不太为人熟知的国家,原本觉得地图上找不到几个像样的地名,结果这本书不仅标注了首都,还列出了几个重要的边境城市和交通枢纽,甚至还标出了一些古老的丝绸之路遗址,配上几句简单的历史介绍,顿时感觉自己对那个地方不再陌生。而且,它在呈现一些区域性地图时,比例尺的设置也恰到好处,能够让你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看到足够多的细节,同时又不会显得过于拥挤。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自然景观的标注,比如在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区域,它不仅仅是一片黄色的区域,还标注了沙丘、绿洲以及一些重要的交通路线,这让我想象力得以驰骋。这本书让我觉得,地理知识的学习,原来可以如此直观和生动。

评分

作为一名常年在外奔波的旅行者,《亚洲地图册》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行走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地图,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的每一次旅程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地图信息更新得非常及时,这一点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我经常要去一些相对偏远或者变化较快的地区。我特别欣赏它在标注交通网络方面的细致程度,不仅仅是主要的公路和铁路,连一些重要的渡轮航线、甚至一些区域性的机场都有标注,这为我规划行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一次,我计划去一个东南亚的小岛,当地的交通信息非常零散,但在《亚洲地图册》上,我不仅找到了岛屿的大致轮廓,还看到了连接周边几个主要岛屿的渡轮时刻表和停靠港口,这让我轻松解决了困扰我许久的交通难题。而且,这本书在绘制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地图时,还会特别标注出一些主要的旅游景点、国家公园、以及一些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并提供简单的英文名称,这让我能够快速地了解当地的旅游资源。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非常高,它让我在陌生的地方也能感到心安,充满探索的信心。

评分

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尤其痴迷于古代文明的演变和迁徙。《亚洲地图册》这本书,可以说为我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它的地图不仅精确地呈现了现代国家的疆界,更在一些关键区域,巧妙地标注了古代王国、重要城池的遗址,以及一些消失的文明区域。例如,在绘制印度次大陆的地图时,它不仅标注了现代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还在一些图中标注了古代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文明的遗址范围,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点明了它们的历史地位。再比如,在西亚地区,它清晰地展示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核心区域,以及古代波斯帝国的版图,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背景。更让我惊喜的是,在绘制中亚部分时,它还标注了一些古老的贸易路线,比如丝绸之路的不同分支,并点出了一些重要的驿站和城市。这让我能够想象当年商旅的艰辛与繁荣,以及这些地理要素是如何塑造了历史的进程。这本书的地图信息非常丰富,能够帮助我将书本上的文字描述与实际地理空间联系起来,极大地增强了我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

评分

我是一名地理信息科学的学生,平时接触大量的地图数据和GIS软件,但《亚洲地图册》这本书,却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点燃了我对地理学的热爱。它的地图绘制精度和信息密度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而且最难得的是,它在呈现这些信息时,并没有显得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艺术感。色彩的运用非常和谐,地形的起伏、水系的流淌都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你触摸到大地的脉搏。我尤其喜欢它在绘制一些复杂地貌,比如高原、盆地、或者海岸线时,所采用的等高线和阴影relief的结合方式,非常直观地展现了地表的形态。同时,它在标注一些地质构造,比如断层线、火山活动带时,也做得非常专业,这对于我理解亚洲大陆的形成和演化过程非常有帮助。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一些小比例尺的地图上,还会展示一些主要的植被类型和气候分区,这让我能够更宏观地理解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这本书的专业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让我觉得,地理学的美,原来可以如此触手可及。

评分

这本《亚洲地图册》简直是打开了我对这个大陆全新的认知。我一直以为自己对亚洲的地理已经算得上熟悉,但翻开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认知是多么浅薄。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地图集,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亚洲百科全书。每一页的地图都精细无比,不仅包含了主要的国家、城市、河流、山脉,甚至连一些重要的交通干线和地质构造都清晰可见。最让我惊喜的是,地图旁边常常配有简短却极其精炼的文字介绍,点出了当地最显著的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或文化亮点。比如,当我看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图时,文字部分并没有仅仅停留于高度,而是提及了其在亚洲气候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古老传说中的“世界屋脊”意象,这让我对这座山脉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再比如,对于东南亚那纵横交错的水系,地图不仅绘制出湄公河、红河等主要河流,文字还简要说明了它们对当地农业灌溉和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性。这种地图与文字的巧妙结合,让我在浏览地图的同时,能够快速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起地理与人文之间的联系。我特别喜欢它在绘制一些岛屿时,还标注了重要的港口和战略位置,这对于理解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格局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细节处理非常到位,给我带来了远超预期的阅读体验,让我深深地沉浸在亚洲这片广袤而迷人的土地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