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手册

音频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伊森·温纳(EthanWiner)著赵新梅译 著
图书标签:
  • 音频
  • 手册
  • 声音
  • 录音
  • 编辑
  • 制作
  • 技巧
  • 指南
  • 入门
  • 专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86878
商品编码:1576912209
出版时间:2015-06-01

具体描述

作  者:(美)伊森·温纳(Ethan Winer) 著;赵新梅 译 定  价:129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6月01日 页  数:504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386878 本书不仅仅是向您展示如何使用音频设备,诸如均衡器和压缩器,作者还介绍了它们的内部工作方式、技术规格及如何测量等。
■ 本书的相关网站www.theaudioexpertbook.com上有视频和音频案例,有助于您理解更复杂的问题,比如振动和共振。
■ 所有讲解与平台无关,适用于windows和mac操作系统,也适用于大多数软、硬件。
■ 实用小窍门、技巧、建议,以及大量的技巧揭秘。 第1部分音频的定义
第1章音频基础
1.1音量与分贝
1.2标准信号电平
1.3信号电平与计量
1.4分贝的计算
1.5频率
1.6图解音频
1.7标准倍频程与1/3倍频程
1.8滤波器
1.9移相和延时
1.10梳状滤波
1.11傅立叶变换和快速傅立叶变换
1.12正弦波,方波和粉红噪声——我的天呐!
1.13共振
1.14音频术语
1.15零差检测
1.16总结
第2章音频保真度,测量,以及各种误区
2.1高保真度的定义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了400多张图片和照片进行解释说明,因此,这本简单易懂的书可以让你对音频理论与实践有一个深入了解。作者伊森温纳(Ethan Winer)借用基本常识、平实的语言以及少量的简单数学,使你无需具备工程学位就能理解优选深、优选技术水准的音频知识。
如果你是一位中、不错的录音师或发烧友,那你一定已经对音频的基本工作方式有所了解了。那么本书将带你超YUE这一层次,本书把音频概念、听觉感知理论和声学理论、乐器物理学以及电子技术基础等知识交织在一起,展示了它们彼此间的关系,
本书不仅仅是向您展示如何使用音频设备,诸如均衡器和压缩器,温纳介绍的是它们的内部工作方式,技术规格及如何测量等。全书包含实用小窍门、技巧、建议,以及大量的技巧揭秘。
本书所有讲解与平台无关,适用于Windows和Mac操作系统,也适用于大多数软、硬件。

(美)伊森·温纳(Ethan Winer) 著;赵新梅 译 伊森.温纳,是一位改革派的摇滚乐吉他和贝司手,1992年,43岁的他,卖掉了自己经营得很成功的软件公司拿起了大提琴。在不同时期,伊森做过不同的工作,录音工程师,演播室音乐家,计算机程序员,电路设计师,作曲/编曲,技术文章作家以及大学老师。除了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畅销书之外,他还在音频和计算机杂志上发表过100多篇专业文章。
《音频手册》—— 声音的艺术与科学的深度探索 《音频手册》并非一本讲述音频设备操作指南的浅显读物,它是一次对“声音”这一古老而又日新月异的现象进行的全面、深入的探索。本书旨在为所有对声音及其相关领域怀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读者提供一个广阔的视角,从基础的声学原理到复杂的音频技术,再到声音在人类文明中的多元应用,层层剥茧,细致入微。它是一次关于声音的哲学思辨,一次关于声音的科学求证,一次关于声音的艺术升华。 第一章:声音的本质——超越听觉的感知 本章将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声音的生成机制。我们不会止步于“振动产生声音”这一简单陈述,而是会详细讲解声波的传播方式,包括介质、频率、波长、振幅、相位等关键概念。读者将了解到,声音并非只是耳朵捕捉到的信息,它是一种物理现象,一种能量的传递。我们将探讨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如空气、水、固体,以及真空能否传播声音等经典问题。 此外,本章还将引入声学心理学,探讨人类大脑如何处理和感知声音。声音是如何与我们的情绪、记忆和认知产生联系的?共振、干涉、衍射等声学现象,在自然界和人工环境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将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解释这些看似抽象的科学概念,让读者在理解声音物理属性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声音的微妙之处。声音的响度、音高、音色,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听觉感知,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科学原理?我们将一一揭示。 第二章:数字音频的革命——从模拟到比特的飞跃 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数字音频的奇妙世界。我们将详细阐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根本区别,以及模拟信号是如何被采样、量化并转化为数字信号的。采样率、比特深度、量化误差等核心概念将被清晰地解释,让读者理解数字音频的精度和保真度是如何在这些参数中体现的。 本书将深入探讨音频编码和压缩技术,如PCM、WAV、MP3、AAC等,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我们不仅仅介绍这些技术,更会分析它们对音频质量的影响,以及在有限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下,如何平衡音质与效率。无损音频格式与有损音频格式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领域,也将是本章的重点。 数字音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音频的录制、编辑、存储和传播方式。本章将回顾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并展望数字音频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高分辨率音频、空间音频等新兴技术。 第三章:录音艺术的奥秘——捕捉与塑造声响 本章将聚焦于录音艺术的实践层面,但绝非简单的设备操作指南。我们将深入探讨录音的声学原理,包括房间的声学特性、吸音与反射,以及如何利用声学环境来优化录音效果。麦克风的选择与摆放,将不再是机械的参数罗列,而是结合不同类型麦克风的拾音特性、指向性以及声源的特点,进行策略性的分析。 本章将详细阐述多轨录音的理念与技术,以及如何通过分层录制来构建复杂的音频场景。混音的艺术性与技术性将得到充分的展现,包括音量平衡、声像定位、均衡(EQ)、压缩(Compression)、混响(Reverb)、延迟(Delay)等常用效果器的原理与应用。我们将分析这些工具如何被用于塑造声音的质感、空间感和情感表达,将原始的录音素材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听觉作品。 母带处理(Mastering)作为录音流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其重要性也将被突出。本章将解释母带处理的目标,包括响度标准化、动态范围控制、音色统一以及针对不同播放平台进行优化。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录音不仅仅是记录声音,更是一种艺术创作,一种对声音进行精心雕琢的过程。 第四章:声音的设计与合成——创造虚拟的世界 本章将带领读者进入声音设计的广阔领域,特别是电子音乐制作和游戏音频设计。我们将探讨声音合成器的基本原理,包括振荡器、滤波器、包络发生器等核心模块,以及它们如何组合起来生成千变万化的音色。从减法合成到加法合成,再到FM合成、波表合成等,各种合成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将得到详细的介绍。 本书将深入分析采样(Sampling)技术在声音设计中的应用,如何从真实世界的声音素材中提取、编辑和重组,创造出全新的声音元素。音效设计(Sound Design)的理念与实践将是本章的重点,我们将探讨如何为电影、游戏、动画等媒体创造具有表现力、感染力和叙事性的声音效果。从背景音效的营造,到特定事件的声音表现,再到抽象概念的声音具象化,声音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章还将涉及声音的后期处理技术,例如剪辑、变调、变速、时间伸缩等,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调整和优化声音素材。声音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其设计与创作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本书将激发读者在这方面的创造力。 第五章:声音的感知与心理——连接听觉与情感 本章将超越纯粹的技术层面,深入探讨声音与人类感知、心理之间的复杂联系。我们将从心理声学的角度出发,解释人类听觉系统的运作机制,包括听觉通路、大脑对声音信息的处理过程,以及声音对我们情绪、注意力和记忆的影响。 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些声音感到愉悦,而对另一些声音感到不适?响度、音高、音色、节奏等声音的属性,是如何触发我们的情感反应的?本章将探讨声音的心理声学效应,如掩蔽效应(Masking Effect)、听觉适应(Auditory Adaptation)、声音的熟悉度与新颖度如何影响我们的感知。 声音在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作用将得到重点分析。音乐、诗歌、戏剧等艺术形式,是如何巧妙地运用声音来传递情感、营造氛围、引导观众情绪的?本书还将探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暗示作用,例如警报声的警示作用,舒缓音乐的放松作用。声音不仅仅是信息载体,更是情感的触媒,是心灵的共鸣。 第六章:声音的文化与社会——历史、演变与未来 本章将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声音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将追溯声音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从远古的自然之声,到口语的诞生,再到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出现,以及现代媒体技术对声音传播方式的颠覆。 本书将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声音的意义和象征意义的差异。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特定的音乐或声音可能具有宗教仪式或社会等级的含义。声音在传播信息、构建社会认同、维系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此外,本章还将关注声音在当今社会中的多元应用,包括声音工程在建筑声学、环境保护、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我们将探讨噪音污染的危害,以及如何通过声音设计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数字时代下,声音的传播方式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流媒体音乐、播客、有声书等新业态的兴起,预示着声音在未来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音频手册》是一次对声音的全面而深入的解析,它将带领读者穿越物理、技术、艺术、心理和文化的边界,深刻理解“声音”这一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忽视的现象。本书并非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激发读者去探索、去思考,去感受声音的无穷魅力。它是一扇门,开启您对声音世界的全新认知;它是一把钥匙,解锁您对声音艺术与科学的深度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走进音频的殿堂。《音频手册》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巧,循序渐进,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迷茫。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声音处理的章节。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音频处理工具,比如均衡器(EQ)、压缩器(Compressor)、门限(Gate)等等,并且深入讲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他没有仅仅停留在“怎么用”,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用”。我以前在使用均衡器时,总是凭感觉去调整,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不同的频率段对声音的整体感觉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作者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心理声学”的洞察,解释了人类听觉系统是如何感知声音的,这让我对声音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层次。这本书不仅教我如何“制作”声音,更让我学会如何“聆听”声音,如何更敏锐地捕捉到声音的细节和情感。

评分

老实说,在拿到《音频手册》之前,我对音频技术可以说是完全不了解。我的工作和音频八竿子打不着,纯粹是出于一种“想了解一下”的好奇心。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读起来会像嚼蜡一样枯燥。然而,事实让我大跌眼镜!作者的叙事方式简直太有技巧了,仿佛是在和我这个完全的新手对话。他从最根本的“什么是声音”讲起,循序渐进,用了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迅速理解。比如,书中解释频率时,用了“高低音”的类比,解释动态时,则用了“声音的远近”来形容,这些都非常贴切,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认知点。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从基础的声学原理到专业的录音棚设备,再到后期制作的流程。我本来只是想了解一些皮毛,结果却被书中丰富的信息量深深吸引。这本书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探险地图,指引着我对音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评分

对于很多在音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前辈来说,《音频手册》或许只是一个基础的参考。但对我而言,这本书的价值简直是无法估量的。我在数字音频工作站(DAW)里摸索了很长时间,总是感觉自己差了点什么,无法做出真正让我满意的声音。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及时雨一样,解答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困惑。作者在讲解数字音频原理的部分,尤其让我受益。他对采样率、比特深度、量化误差等概念的解释,比我在网上看到的任何资料都要清晰透彻,而且还解释了这些参数对最终声音质量的实际影响。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钻研书中关于效果器使用的章节,尤其是混响和延迟的运用。书中详细列举了不同类型效果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实践。我立刻在自己的项目中尝试了书中介绍的“模拟空间感”的技术,效果令人惊叹,以前那种“干巴巴”的声音一下子变得有层次感和深度了。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买下《音频手册》的。我是一名独立音乐人,一直在为自己的作品的声音质量而烦恼。虽然我热爱创作,但在录音和混音方面,我总感觉自己是个“半吊子”。我尝试过很多教程,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涉及到的技术对我来说过于高深。然而,《音频手册》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解了许多我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比如,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麦克风来录制不同的乐器,书中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并且结合了大量的示例。我以前总是凭感觉来选麦克风,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不同的麦克风有如此细微的特性差异,能够对声音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书中关于混音流程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将一个复杂的混音过程分解成了一系列可执行的步骤,并且强调了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运用书中介绍的“轨道分离”和“动态平衡”技巧,我的混音作品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令人惊艳了!我一直对声音的世界充满好奇,但总觉得它像一个神秘的黑盒子,里面充满了各种我听不懂的术语和复杂的原理。《音频手册》就像一把金钥匙,为我打开了这扇门。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音频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从最基础的声音传播原理,到各种麦克风的特性,再到混音、母带处理中的各种技巧,书中都进行了详尽而清晰的阐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空间感”的章节,它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录音听起来如此“立体”,而有些则显得扁平。作者不仅解释了理论,还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技巧,让我能够立刻上手尝试。我甚至跟着书中的指导,调整了自己的家庭录音棚,效果简直是脱胎换骨!以前总觉得自己的声音不够“专业”,现在终于找到了提升的关键。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启发,让我重新认识了声音的可能性。即使是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也能从中受益匪浅,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深入探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