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豫章内刊、党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精装) 马恩选集2012年9月第3版

【赠《豫章内刊、党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精装) 马恩选集2012年9月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恩格斯
  • 经典著作
  • 政治理论
  • 思想文化
  • 精装本
  • 选集
  • 党建读物
  • 豫章内刊
  • 理论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青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06861
商品编码:1579667641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9-01
套装数量: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版权页】:






【室外实景拍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全部采用新译文,并根据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对注释、索引等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保持原有四卷本结构的基础上,对篇目作了适当调整,还撰写了新的出版说明和各卷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共135.5印张,357万字,国际32开精装,定价335元。在明确市场定位、大限度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基础上,《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三版)保持了一流的编校水平和精良的印制质量,并实行超常规的公益性定价,于2012年9月中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一卷,本卷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1843-1859年的著作,以及后来他们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阐明了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本质,揭示了德国封建专制的社会基础和阶级特征,首次明确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观点进行系统研究和批判的初成果。在手稿中,他论述了劳 动对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意义,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造成劳动的异化,给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工人阶级必须打碎私有制的桎梏,使本阶 级和整个社会获得解放。手稿围绕这一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观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它深刻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 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和评述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变的重要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选录了马克思恩格斯1858-1871年间的著作和三卷本《资本论》(节选)。 《<政治经济批判>序言》,是马克思为他在1858年11月-1859年1月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分册》所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 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 律和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进程,论证了旧的社会形态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分册〉》是恩格斯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分册》写的书评。这篇书评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阐述 了马克思创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伟大贡献。《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取代的历 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本卷选收了马克思恩格斯1864--1883年的著作,以及他们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是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纲领性的文件。《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全面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 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文献。《流亡者文献》是恩格斯阐述欧洲民主运动、工人运动和俄国问题的一组文章。《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阐 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文献。为了更广泛地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恩格斯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内容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中文第三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恩格斯的著作,其中有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一周年时为《社会民主党人报》撰写的纪 念文章《马克思和〈新莱茵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用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 了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论述了氏族组织的结构、特点和作用以及家庭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了原始社会制度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过程,分 析了国家从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本质特征,指出了国家必将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消亡;还有《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法德农民问 题》等文章。第二部分为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编,这些书信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目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一卷 说明
卡·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弗·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卡·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弗·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
材料(节选)
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
序言
导  占
工人运动
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关于费尔巴哈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费尔
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
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节选)
一卷一章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
观点的对立
[I]
一 费尔巴哈
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
[ II]
[III]
[IV]
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卡·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  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节选)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一节 方法
一个说明
第二个说明
第三个说明
第四个说明
第五个说明
第六个说明
第七个即后一个说明
第二节 分工和机器
第三节 竞争和垄断
第四节 所有权或租
第五节 罢工和工人同盟
弗·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
[一篇]
[第二篇]
弗·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关于波兰的演说
马克思的演说
恩格斯的演说
卡·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恩格斯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
雇佣劳动与资本
卡·马克思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872年德文版序言
1882年俄文版序言
1883年德文版序言
1888年英文版序言
1890年德文版序言
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共产党宣言
一 资产者和无产者
二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三 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1.反动的社会主义
(甲)封建的社会主义
(乙)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丙)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卡·马克思危机和反革命
卡·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一 1848年的六月失败
二 1849年6月13日
三 1849年六月十三日事件的后果
四 1850年普选权的废除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
告同盟书  1850年3月
弗·恩格斯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一 革命前夕的德国]
[二 普鲁士邦]
[三 德国其他各邦]
[四 奥地利]
[五 维也纳起义]
[六 柏林起义]
[七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
[八 波兰人、捷克人和德意志人]
[九 泛斯拉夫主义。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的战争]
[十 巴黎起义。法兰克福议会]
[十一 维也纳起义]
[十二 对维也纳的攻击。对维也纳的背叛]
[十三 普鲁士制宪议会。国民议会]
[十四 秩序的恢复。议会和议院]
[十五 普鲁士的胜利]
[十六 国民议会和各邦政府]
[十七 起义]
[十八 小资产阶级]
[十九 起义的终结]
卡·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869年第二版序言
恩格斯写的1885年第三版序言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卡·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卡·马克思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卡·马克思  *俄国的对华贸易
卡·马克思  *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弗·恩格斯  波斯和中国
卡·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卡·马克思 *英中条约
卡·马克思  中国和英国的条约
弗·恩格斯  *俄国在远东的成功
卡·马克思新的对华战争

卡·马克思对华贸易
卡·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卡·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注释
人名索引
文学作品和神话中的人物索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精装)导读:穿越历史的回响,启迪未来的思想 这套精装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中最为核心、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文献。它不仅仅是历史的产物,更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四卷本的选集,如同四座思想的丰碑,层层递进,系统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分析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探索人类解放的道路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第一卷:奠基的基石——唯物史观的诞生与初步运用 卷一,是整部选集的奠基之作。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从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汲取营养,又如何以批判的态度超越前人,最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精髓: 这部著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其中提出的“革命”概念,并非仅仅是政治上的权力更迭,而是深刻地指向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书中对“历史”的全新定义,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归结于人们“怎样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活动。这种唯物主义的视角,彻底颠覆了以往将历史视为英雄人物或抽象观念主导的传统观念,揭示了隐藏在社会变革背后的经济根源。恩格斯形象地将其比喻为“由生产构成的历史”。 “人的解放”的早期思考: 在对历史规律的探索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开始深入思考“人的解放”这一宏大命题。他们指出,在异化的劳动条件下,工人阶级被剥夺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也丧失了对自身劳动的控制权,从而沦为资本主义生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这种异化,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渗透到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层面。卷一中的文献,清晰地勾勒出这种异化的根源,并初步展现了克服异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辩证法的运用: 卷一的文本中,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善于从矛盾的普遍性中发现事物发展的动力,从对立的统一中把握事物的本质。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分析,如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正是辩证思维的生动范例。这种方法论,帮助读者看到事物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第二卷:批判的利剑——资本主义的经济肌体剖析 卷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批判的开端。在这里,马克思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剖析。 《资本论》的入门: 虽然《资本论》全集篇幅宏大,但卷二中的选篇,无疑是进入《资本论》思想殿堂的绝佳入口。它重点阐述了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核心概念。马克思揭示了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劳动所具有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此基础上,他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家之所以能获得利润,并非来源于对劳动者的“慷慨”,而是来源于劳动者创造的、但未被支付的剩余劳动。 “秘密”的揭示: 资本主义社会的“秘密”是什么?马克思在卷二中将其毫不留情地揭示出来。他指出,资本主义表面上是自由平等的商品交换,但其背后隐藏着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关系。资本家之所以能够不断积累财富,是因为他们占有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这种揭示,不仅是对经济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社会本质的深刻洞察,为理解阶级斗争提供了理论基础。 积累与危机: 卷二中的文献还深入探讨了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及其必然产生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这必然导致生产的不断扩大和资本的不断积累。然而,这种积累并非无限的,它会受到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社会分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而周期性地引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种危机,并非偶然现象,而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必然爆发。 第三卷:革命的蓝图——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与策略 卷三,将理论的锋芒指向了现实的斗争,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和策略。 《共产党宣言》的召唤: 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清晰的论断,响亮地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它深刻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前景,并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这篇文献,是无数革命者投身斗争的精神源泉。 巴黎公社的经验与教训: 选集中对巴黎公社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马克思通过对巴黎公社的分析,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强调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性。这些宝贵的经验,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策略与斗争: 卷三的文献,还涉及了无产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革命策略。从争取普选权到组织工会,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多样化的斗争形式和策略选择,强调了策略的灵活性和革命的坚定性相结合的重要性。 第四卷:思想的升华——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现实意义 卷四,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进一步升华和拓展,展现了其普遍性和对未来社会的展望。 《反杜林论》的辩驳与完善: 在与杜林的论战中,恩格斯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犀利的笔锋,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一步完善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深刻洞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包容性,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卷四中的一些文献,虽然篇幅有限,但却勾勒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初步构想。他们设想了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阶级消灭、国家消亡、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这种构想,并非空想,而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之上。 理论的生命力: 卷四的文献,尤其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理论的生命力。它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对后世社会发展趋势的预见,以及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持续揭示,使得马克思主义至今仍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指导意义。 结语: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套精装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不仅是理论的宝库,更是历史的回响。阅读它,就如同与两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实,以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在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无论是经济不平等、社会冲突,还是环境危机,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许多深层矛盾,依然是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这套选集,适合所有希望深入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资本主义运行机制、探寻人类解放道路的读者。它将帮助你摆脱被动的接受,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以更深刻的视角观察和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为创造一个更公正、更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精装的装帧,不仅是对经典文献的尊重,也象征着其思想的恒久价值与不朽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理论体系,就必须回归其最原始、最权威的文本。这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正是这样的存在。它提供了最直接、最纯粹的思想源泉,避免了二手解读可能带来的偏差和误读。通过阅读原文,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核心思想,理解他们是如何从历史的维度,从经济的基础,去剖析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的。这套书对于我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的重塑,让我能够以更宏观、更辩证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评分

这次入手的是一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精装版本,2012年9月第3版。拿到手沉甸甸的,封面设计很经典,纸质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排版舒适,读起来有一种久违的厚重感。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瞬间勾起了我对青年时代阅读经典的热情。虽然不是第一次接触马恩的著作,但这次的精装版本无疑提升了阅读的体验。封面上的烫金字体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书脊的装订也很牢固,相信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案头必备的常备读物。整体包装非常妥帖,没有一点磕碰,快递小哥也送货及时,让我心情格外愉悦。

评分

这套精装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其内容本身。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对思想深度的不懈追求。在快节奏的当下,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这样一套经典著作,本身就是一种对浮躁的超越。精美的装帧、优良的纸张,都为这种阅读体验增添了仪式感。它不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我喜欢将其摆放在书架上,时不时地拿起翻阅,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光芒。每次的阅读,都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这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是其他很多书籍无法给予的。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内心是有些忐忑的。毕竟,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在很多人眼中都带着一种“学术”的光环,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但实际阅读后,我的顾虑完全打消了。这本书的语言虽然严谨,但并不晦涩难懂,尤其是在一些概念的解释上,都力求清晰易懂。更重要的是,书中蕴含的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关怀,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让我感受到了思想的巨大力量。它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智慧结晶。我发现,越是深入阅读,就越能体会到作者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它们对于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重要性。

评分

这套书的实用性毋庸置疑,作为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它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深度和广度。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它不仅仅是理论的陈述,更是一种思考方式的引导。无论是对于社会结构、经济运行的分析,还是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洞察,都极具启发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宏观的认识框架,能够更清晰地审视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现象。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惑时,翻阅其中的章节,总能找到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向。这套书就像一位智慧的导师,引领我不断探索真理,提升认知水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