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可·波伦,美国首屈一指的饮食作家、食物类研究权威,也是无数人的饮食导师。他下定决心追踪一头牛,看看能从它身上追到什么东西?
事实上,他追踪的不止是一头牛,还有它背后的牧草、农场,以及食物供应体系。他亲身走访农场、工厂和卖场,以田野调查研究从产地到餐桌的流程,也对饮食文化背后纠结的政商和军事关系进行历史探究。这些调查结果揭露了工业化农作物可笑的命运,揭露了工业饲育场中动物的悲鸣,也揭露了现代人类工业饮食最矛盾且自我毁灭的真相。
然而他也是个自然的爱好者,他在农场、牧场、猎场的体验,亦化做优美而幽默的文字,为工业化食物链下的人类,指出一条古朴、美好,且真实可行的出路。
他是《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出版人周刊》年度好书、食物类大奖「詹姆斯.比尔德奖」的作者,获选美国为《新闻周刊》「10年来10大思想领袖」,更名列2010年《时代杂志》全球百大影响人物。每推出一本着作都是年度出版大事。
书的质量非常好,是繁体竖排版的,想看很久了。京东有货赶紧买来看看
评分很喜欢的作者,很喜欢的书。厚厚一大本!
评分作为食物的玉米分布于我们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在追踪这个食物链的过程中,就免不了要讨论美国“三农问题”。Pollan专程下基层到衣阿华蹲点,和玉米农George Naylor一起播种470公顷的玉米。由于机械化作业,一个农民种植470公顷玉米不在话下。他这样种玉米,一个人可以喂饱129个美国人。这并不新鲜,以前常听说。可是我没有听说的是,美国农民也一样喂饱不了自己。他种植玉米的成本,一磅可能要2.5元,到了收购的时候,美国的粮站只给1.5左右,其余的部分得依靠政府补贴。这里也有个剪刀差问题,不同的是美国政府有农业补贴给农民,以维持其产量。农民有时候也没有办法,光靠补助支持不下去,明明拥有良田万亩,大地主一个,却要宣布破产。
评分我们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工业类(industrial)作者只写了一个话题,那就是玉米。玉米的用途非常之广泛,就如同我们的大米。玉米可吃,可做成玉米油,可喂牲口,可加工成添加剂,它甚至可以变成一种新能源,替代石油。盛产玉米的衣阿华州州长曾经说:你看吧,这里就是美国的科威特。
评分评分
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后,起码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知道影响你生活的这些产品都通过哪些环节来到你的面前,可能会在哪些环节上出错。如此,面对现象的时候,思路就不止步于现象,或者是对现象的不公一通瞎骂,而是去顺藤摸瓜地去查找问题症结。
评分值得拥有
评分书很不错 封面很漂亮 很喜欢 就是京东这次包装的太差了 好看的书皮都弄脏了
评分可是我怀疑,面向 “小众”的雅文字可能更受欢迎。社会结构在变化,白领和白痴越来越多,把“精英”很当一回事,削尖脑袋一哄而上追逐趣味或者品位,哪怕这会造就新的庸俗。出版界可能看得最明白。我的远房师妹,出版界的桃花石上书生(http://www.douban.com/people/gallimard/)就对这种把书做得过专过精阳春白雪自绝于人民的倾向,饱以粉拳,毫不手软。(http://www.douban.com/review/1115898/)。这是题外话,暂且按下不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