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經濟學(50週年紀念版):經濟趨勢(14)》作者赫茲利特──堪稱二十世紀美國偉大的經濟專欄作家,教給我們經濟學重要的一課:
「經濟學的藝術就是:不只觀察任何行動或政策的立即影響,更要看較長遠的影響;不只追蹤政策對某個群體產生的影響,更要看對所有群體造成的影響。」
然而就在這一點上,人們,甚至是政府,常常犯錯,或者明知故犯。好經濟學和壞經濟學的分野就在這裡。壞經濟學家只看到觸目所及的事情;好經濟學家卻看得更遠。壞經濟學家只觀察計畫中的行動產生的直接結果;好經濟學家卻也放眼更長遠的間接結果。壞經濟學家只注意政策對某個特殊群體已經產生或將要產生的影響;好經濟學家還會去深究政策對所有群體產生的影響。
以這一堂課為基礎,作者舉了許多日常可見的實際例子,例如公共建設、課稅、授信、失業、關稅、较低工資、價格管制、工會、工資、利潤、儲蓄、通貨膨脹等等,以淺顯的方式告訴讀者,這些複雜的經濟問題背後的真相、什麼樣的經濟政策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以及,真正學會這一課經濟學。
經濟事務影響我們每一個人,本書可以幫助你更了解經濟世界運作的法則,不再被政府或「專家」的花言巧語所矇騙。
亨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
他堪稱美國二十世紀重要的經濟專欄作家,散播自由經濟理念給一般大眾,影響力既深且遠。他也是當代「自由人主義」(liber tarian)運動的重要角色,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大將。
他曾任職於《華爾街日報》、《紐約郵報》,後來為《紐約時報》撰寫經濟方面的社論文章,批評羅斯福政府政策不遺餘力。他曾在《紐約時報書評》大力推薦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使其登入暢銷書之林;他也協助米塞斯(LudwigvonMises)的《人的行為》等著作找到出版商出版。1946年到1966年,他在《新聞週刊》(Newsweek)闢設固定專欄,教育數百萬讀者了解經濟學的入門知識,以及自由經濟的觀念。
赫茲利特的第1本重要著作《一課經濟學》1946年一出版即成為暢銷書,至今銷量超過一百萬冊。他一生寫作不輟,共有18本著作和無數的評論文章,重要著作還有《通膨、美元、貨幣的一課經濟學》(WhatYouShouldKnowAboutInflation,經濟新潮社出版)、《凱因斯經濟學批判》(The Criticsof Keynesian Economics)、《道德的基礎》(The Foundationsof Morality)等。他一生以捍衛人的自由、經濟自由為職志,每每對於政府插手干預經濟的錯誤政策抽絲剝繭、予以抨擊,並讓讀者了解,要看到經濟政策的長遠影響和全面影響的重要性。
羅耀宗
臺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畢業、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系博士候選人。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主任、寰宇出版公司總編輯。所著《Google:Google成功的七堂課》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九十四年度金書獎。另著有《第二波網路創業家:Google,eBay,Yahoo劃時代的繁榮盛世》。譯作無數。曾獲時報出版公司2002年「白金翻譯家」獎。現為財金、商業、科技專業自由文字工作者、《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特約譯者。
較重要譯作有《雪球:巴菲特傳》(合譯)、《坦伯頓投資法則》、《致勝》、《誰說大象不會跳舞:葛斯納親撰IBM成功關鍵》、《資訊新未來》、《科技活氧革命:資訊進入人性化的時代》、《明日引擎:以創意與研發贏得未來》、《數字的陷阱:解開12個數學的迷惑》、《富裕之路》、《解放型管理》、《浩劫1990》、《飛越1990》、《兩個幸運的人》、《意外的電腦王國》、《領導與整合》、《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標準普爾教你做好第1次投資》、《亞半球大國崛起》、《玩家外包》、《選擇的自由》。
推薦文
超過半世紀的經濟思想菁華 吳榮義
這真是一堂精彩絕倫的經濟學課 吳惠林
一課必修的經濟學 張清溪
重溫經濟學,就在這一課 薛琦
晶瑩剔透的鑽石 熊秉元
五十週年紀念版前言
新版序
第一版序
Part 1 這堂課的主旨
第1章 我們這堂課
Part 2 課程的應用
第2章 破窗戶
第3章 禍兮福所倚
第4章 要推動公共建設,就得繳稅
第5章 課稅抑制
第6章 政府授信扭曲生產
第7章 詛咒機器
第8章 分散工作的計策
……
Part 3 三十年后的這堂課
第26章 三十年后的這堂課
后記與參考書目
这本书的书名读起来挺有意思的,感觉像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入门指南,专门针对那些对经济学感兴趣但又怕被复杂理论吓到的普通读者。我特别欣赏这种“一课”的定位,它意味着作者会用最精炼、最易懂的方式来梳理那些看似高深的经济学概念。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们理解市场运作的底层逻辑,而不是堆砌枯燥的公式和术语。如果它真能做到“化繁为简”,让我在阅读后能自信地与人讨论当前的经济新闻,那它就完全值回票价了。尤其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能够提炼核心洞察的读物显得尤为珍贵。我希望它能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同时,也穿插一些经典的经济学思想史的脉络,让我们知道这些理论是如何一步步演进过来的,这比单纯讲解工具本身更有启发性。
评分从标题中“经济趋势(14)”这个编号来看,这本书似乎是一个系列中的最新篇章,这让我对它的深度和连贯性有了更高的期望。这意味着它不是一本孤立的初学者读物,而是建立在一个成熟的知识体系之上的。我希望它能展现出一种高屋建瓴的视角,将微观的个体决策与宏观的国际收支现象巧妙地串联起来。这类书籍最怕的就是为了追求通俗性而牺牲了学术的严谨性,或者反过来,为了严谨而变得晦涩难懂。我期望作者能找到那个完美的平衡点,让读者在享受阅读流畅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关于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互动的分析,如果能提供一些不同于主流媒体的、更具批判性的见解,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沉稳且专业的印象,那种带着历史厚重感的字体选择,似乎在暗示着内容的权威性和持久价值。虽然我还没翻开内页,但光凭这个“50周年纪念版”的标识,我就能感觉到它承载了一代人的经济学智慧积累。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必然经过了无数次的修订和打磨,每一次的更新都紧密贴近时代脉搏,但其核心的经济学框架依然坚固。我最期待看到的是它如何处理那些宏观层面的挑战,比如全球化的退潮、技术变革带来的结构性失业,以及如何在新旧范式交替的时刻保持经济分析的敏锐度。如果它能提供一套既古典又充满现代关怀的分析框架,帮助读者辨析哪些是永恒不变的经济规律,哪些又是需要随时代调整的政策工具,那无疑是一本教科书级别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50周年纪念版”头衔,在我看来,是对其生命力和时代适应性的最佳证明。一本经济学的书籍能跨越半个世纪依然保持出版活力,必然是因为它触及了经济现象中那些最本质、最不易变动的规律。我揣测,作者很可能在回顾历史时,会巧妙地将早期的经济学模型与我们今天面对的数字化、平台化经济进行对比,指出哪些理论框架依然适用,哪些已经需要彻底重构。我尤其想看看它如何解释财富分配不均的演变路径,以及不同社会体制下经济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永恒张力。如果它能提供一种超越当前政治立场的、更具普世价值的经济学洞察,帮助我们在喧嚣的舆论战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书,而是一本“心智训练”的宝典了。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主打“经济趋势”的书通常会保持一份审慎的乐观。经济预测往往是“事后诸葛亮”的陷阱,但如果这本书真的能精准地把握住过去半个世纪的关键转折点,并解释其背后的深层驱动力,那就不是一般的畅销书能比拟的了。我更看重的是它提供的那种思考的“肌肉记忆”,而不是具体的预测数字。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识别那些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如何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经济潮流。比如,当利率政策发生微妙变化时,我们该如何从底层逻辑去推导它对普通人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如果作者仅仅是罗列了数据和图表,而没有给出清晰的因果链条,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更期待的是它能像一部精密的仪器,帮助我们校准对未来经济环境的感知偏差。
评分据说是最好的经济学入门读物,买来瞻仰一下,希望能有所收获吧
评分洽洽品质真不错,非常好吃,以后买洽洽
评分补充我的精神生活。很不错
评分生钱有道经典原著股市大全投资必读
评分谢谢
评分不错不错,东西很好,送货也很快
评分只能说还行,购物体验偏差!
评分书还没看 繁体字看着有些吃力 不过正好放慢阅读速度 慢慢品味
评分放在购物车车有一段时间了,遇到满减就凑单买了,纸张、印刷质量不错,很好的一本经济学入门读物,台湾版翻译得更地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