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261-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 ||
| 定价 | 90.00 | |
| 出版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1月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1551820172 | |
共2本书籍
1.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48.00
2.GB 50261-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42.00
我刚拿到这两本《GB 50261-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规范》和《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规范》,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作为一名常年在一线从事消防工程安装和技术指导的工程师,这两本规范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之前的版本虽然也很实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火灾防控理念的更新,总感觉有些跟不上趟了。《GB 50261-2017》在原有基础上,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更为细致和完善的规定。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喷头选型、水泵选配、管网设计以及系统联动控制这几个部分。例如,新规范对于不同类型火灾危险等级的场所,在喷头布置密度、喷水强度、系统响应时间等方面都给出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我之前遇到过一些疑难杂症,比如在一些特殊建筑结构中,如何保证喷头的有效覆盖和快速响应,新规范中关于喷头布置的辅助计算方法和图示示例,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在系统联动控制方面,新规范与消防物联网、智能消防系统的结合更加紧密,这对于提升火灾报警和灭火的协同效率至关重要。我已经在脑海里规划了好几个项目,准备把新规范中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要求应用进去,相信会大大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这本书的排版也很人性化,关键条款的标注、附录的清晰度都做得很好,方便查找和引用,这一点对于我们这种需要经常查阅标准的工程师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评分这次更新的《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规范》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感觉比之前的内容更加接地气,更加符合实际工程的需求。我尤其喜欢它在系统性能测试和维护保养这一块的详细阐述。我们都知道,一个系统设计得再好,如果后期维护不到位,它的性能也会大打折扣。新规范中关于系统组件的定期检查周期、测试方法、故障排除指南等内容,都非常具体。比如,对于水泵的启动试验、压力维持试验,以及喷头的水压测试,新规范都给出了明确的数值要求和操作步骤。我注意到,新版本还增加了关于一些新型灭火介质(如某些预作用系统和干式喷水灭火系统)在特殊环境下的应用指导,这对于一些对温度敏感或者有特殊防冻要求的场所,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之前在北方地区安装过一个仓库的喷水灭火系统,冬天的时候防冻问题一直是个头疼事,有了新规范里关于干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的详细指南,我相信下次在处理类似项目时,能够更加从容和专业。而且,新规范还强调了系统维护保养记录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善的维护档案,这对于追溯系统故障原因、评估系统寿命也很有帮助。整体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标准的堆砌,更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保障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操作手册”。
评分《GB 50084-2017》在系统供水和水泵房的配置上,给了我很多实用的建议。对于水泵的选择,不仅仅是流量和扬程,新规范还考虑了水泵的效率、可靠性以及与控制系统的联动。我尤其关注了关于备用泵的配置要求,以及水泵房的通风、采光、防冻等方面的设计。这些细节虽然看似琐碎,但却关系到系统能否在关键时刻可靠运行。我之前在一些项目的设计中,对于水泵房的温控措施考虑不足,导致在冬季出现过设备结冰的隐患。新规范中关于水泵房的温湿度控制、排水等方面的详细规定,让我对如何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水泵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外,新规范还对水源的要求,比如水质、水量、以及与市政供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更全面的阐述,这对于保证系统的供水稳定性,至关重要。
评分《GB 50084-2017》在系统验收和性能评估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验收不仅仅是看是否安装到位,更重要的是要验证系统的实际性能。新规范中,对于系统验收的各项测试项目,比如喷头的水压试验、水流指示器的报警试验、水泵的启动试验等,都给出了明确的测试方法和合格标准。这能够确保我们交付给业主的系统,是真正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具备可靠灭火能力的。我还注意到,新规范还强调了系统投入使用后的定期检测和维护记录的重要性,这对于确保系统的长期有效性,防止“带病运行”,是非常必要的。
评分翻阅《GB 50261-2017》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它在系统联动控制这一块,有了显著的更新。在新时代,消防系统不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与建筑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安防系统等进行联动。新规范中,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火灾报警控制器、防排烟系统、空调系统等之间的联动逻辑,进行了更加清晰的界定。例如,当喷水灭火系统启动时,联动关闭哪些设备,联动开启哪些设备,都给出了具体的说明。这对于提高火灾发生时的整体应急响应能力,减少二次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之前在一些项目中,关于联动逻辑的设计,往往需要反复沟通和协调,有了新规范的指导,相信在未来的设计中,可以更加高效和准确地完成联动设计。
评分拿到这两本规范,我感觉像是得到了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GB 50261-2017》在细节之处的处理,让我印象深刻。比如,它对于一些管道连接方式、阀门安装、以及吊架支撑的设计,都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我曾经在一些老旧建筑改造项目中,遇到过因为管道接口密封不严导致漏水的问题,新规范中关于密封材料的选择、连接工艺的规定,就能够有效地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另外,新规范在水压试验和系统冲洗的环节,也做了更详细的说明。冲洗过程中的水流量、水质要求,以及水压试验的持续时间,都有了更精确的指标。这对于保证系统内部清洁,防止杂质堵塞喷头,发挥系统最佳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我还特别关注了新规范中关于水流指示器和压力开关的灵敏度以及安装位置的要求。这些关键的报警组件,如果安装不当或者灵敏度不够,会直接影响火灾报警的及时性。新规范在这方面的详细规定,能帮助我们避免很多潜在的设计和施工缺陷。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细节的把控非常到位,体现了对工程质量的严谨态度。
评分《GB 50084-2017》在系统施工安装的指导方面,确实做得非常扎实。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管道连接、支吊架安装、以及阀门安装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往在施工现场,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因为细节处理不到位而导致的问题,比如管道的坡度不符合要求,支吊架的间距过大,或者阀门安装方向错误等等。新规范中,这些细节都有了明确的图示和文字说明,这对于指导现场施工人员,减少错误,提高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帮助。我注意到,新规范还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以及隐蔽工程的验收要求。这些措施,都是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
评分这两本规范,特别是《GB 50261-2017》对于一些特殊建筑类型,比如歌剧院、博物馆、电子设备间等,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上,都给出了更为精细化的指导。这些场所通常对灭火效果的要求很高,但同时又不能对建筑内的珍贵物品造成损害。新规范中,对于这些场所,推荐了更适合的喷头类型(比如细水雾喷头),以及更精确的喷水参数控制,旨在实现“既要灭火,又要保护”的双重目标。我之前在设计一个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系统时,就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如果有了新规范的这些指导,相信能够做出更令业主满意的设计方案。
评分《GB 50084-2017》这本书,让我对“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在设计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时,比如一些易燃易爆的厂房,或者一些储存着特殊化学品的仓库,总是担心现有的喷水灭火系统是否能满足极端的火灾场景。新规范中,对于这些特殊场所,增加了专门的设计章节,详细说明了如何根据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等级,选择更合适的喷头类型、喷水方式,以及控制喷水参数。我注意到,新规范中提到了关于“水幕系统”和“泡沫-水喷头系统”在特定火灾场景下的应用。这对于一些传统喷水灭火系统可能效果不佳的场所,提供了有效的补充方案。例如,对于一些液化气体储罐的冷却和灭火,新规范就给出了更具针对性的指导。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一个通用的设计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们如何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现有技术,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两本规范,特别是《GB 50261-2017》,在系统末端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上,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启发。我之前在处理一些高层建筑时,关于喷头的高度、安装角度、以及与吊顶之间的距离,总有一些模糊的理解。新规范中,对于这些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它详细说明了不同类型喷头的最小净空距离、最大安装倾角,以及在有吊顶时的特殊要求。这能够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喷头能够无障碍地喷水,并且形成有效的灭火水幕。另外,新规范还对集水管、配水管的设计,以及管径的计算,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规定,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图表,这大大降低了设计中的误差,提高了设计的精度。我之前遇到过一些项目,因为管道设计不合理,导致末端水压不足,影响了喷头的工作效率。新规范的这些改进,能够有效地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让整个系统更加均衡和高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