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7
汉画像砖+汉画像石精品赏析(全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汉画像砖、像石精品赏析(套装全2册)》在中国汉画像砖像石艺术宝库中分别精选一百块逐一进行艺术阐释,并且每块画像砖配一幅本砖的原砖照片或拓本图像,力争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成为人们了解汉画像砖精品艺术、理解汉代视觉艺术语言的基础资料和通俗读物。color:#666666">
笔者以美术工作者的身份研究汉画像石的造型艺术,具有历史学者、考古学家所没有的优势——造型艺术的实践者研究造型艺术应该是更具有“通感”的,这不仅仅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串联”,更有“内行看门道”的便利与直接。
《汉画像砖、像石精品赏析(套装全2册)》从中国汉画像砖、像石艺术宝库中精选一百块进行艺术阐释,并配有原砖照片或拓本图像,图文并茂,讲解详细系统。
《汉画像砖、像石精品赏析(套装全2册)》包括《汉画像砖精品赏析》、《汉画像石精品赏析》。《汉画像砖精品赏析》中包括从各地的汉画像石中精选了100方,《汉画像石精品赏析》中作者从各地的汉画像石中精选了100方,按照地域分为河南南阳、山东、江苏徐州等六个部分,结合地域特征,重点剖析了汉画像石艺术的雕刻技法、构成艺术、造型法则和艺术特征,是站在一定学术高度对汉画像石艺术进行鉴赏的一部专著。
二、秦始皇的“精神新衣”
史传禹集天下之金铸成九鼎,放置于天下九州,于是,“九州方圆”便有了代表天下的含义。谁拥有了这些宝鼎,就象征着拥有了江山。
身为秦朝始皇帝的嬴政,自然会有拥有宝鼎的强烈渴望。久访之下,得知宝鼎遗失于泗水。于是,他便迫不及待地派人到泗水捞鼎,该画像砖就真实展现了泗水捞鼎的生动画面。
画面的中心部位是一座虹桥,在虹桥的上下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捞鼎。从画面中众多的车马和骑士来看,始皇帝是非常重视这次活动的。因为宝鼎是代表天下的重器,捞取它是一件极为庄重、极为盛大的活动。如此盛举,搞一个大型的庆祝活动造势是很有必要的。人们在桥正中竖起一个建鼓,两人边跳边打,还有两个摇拨鼓者并排立于他们右边,与之合奏。这样就把捞鼎的场面烘托得热火朝天。桥下有两条小船,每条船上各有两人,他们好像刚刚把鼎从水里捞上来,并欲把鼎吊上桥去。与他们配合的是虹桥两端的四个人,他们一边两人,对称排列,正用力地往上拉鼎。快要大功告成之时,一条巨龙于鼎的右侧腾空跃起,把系鼎的绳子咬断,结果绳断鼎落。再往水中寻觅却久觅不得,泗水捞鼎活动终告失败。汉代人极力表现这个故事是为了扬汉贬秦:有德则自然得鼎,失德则自然失鼎。秦始皇失德无道,宝鼎已在眼前却得而复失,秦灭汉兴乃是天道必然。
同时,在捞鼎的过程中,虹桥的交通并没有中断:画面的左边一辆轺车正经过顶端饰有凤凰的单阙准备过桥;桥的左端一辆轺车正在爬桥;桥的右端一辆轺车和两个单骑似乎刚刚过桥。在凤阙的右端更远处的空间里,一人正大步飞奔着套兽。总之,生活照旧,被秦始皇十分看重的泗水捞鼎失败,并未影响社会秩序。制砖工匠不厌其烦地反复铺陈桥通路畅,意在暗示秦王失鼎,世事照转。目的依然是为了贬秦,为汉王朝歌功颂德。
在汉画中,泗水捞鼎的画面还是比较常见的,但在汉画像砖上表现如此题材,并且构建出如此宏大的场景和气势,实属罕见,堪称汉画像砖中的精品。
三、精彩的穿越,丰富的内涵
“双龙穿璧”是汉画中常见的题材,可能是由人祖伏羲、女娲的人首鳞身的故事引申出来的灵异题材。一般汉画中常见的伏羲、女娲形象,上端的人首往往似夫妇般相对,尾部交互穿插缠绕。有些画面在缠绕的龙身下方,甚至还安排一个小人儿,其内含的对生育祈愿的吉祥含义是显而易见的。伏羲、女娲图像的吉祥寓意延伸并演变为“二龙交尾”,就让双龙身交接点正好处在代表天门的圆形的玉璧里,以此来隐喻“天造神授”的生育祈盼。期盼多生子、生贵子是古代先人挥之不去的情结,而汉代人认为龙乃天之子而*为贵,这就是汉画中常见的“双龙穿璧”的文化内涵所在。
这个图像较之一般所见的类似形象更加复杂多变,精彩纷呈,是此类汉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原因在于画面上龙首、龙颈、龙爪、龙尾的交错穿插关系层次丰富和显示高贵身份的玉璧,更在于羽人、白虎、熊、牛在双龙穿璧而相交的紧要关头闯入画面,反衬了画面的气氛,强化了画面感,使画面情节显得跌宕起伏,激情荡漾。画面中,白虎可能象征女性的生育力,羽人则有可能象征天上和仙界。在汉代人的心目中,熊不仅是旺盛生殖力的象征,还具有不言而喻的神奇力量,同时又具有辟邪的功能。在上古神话传说中,大禹是有熊氏部落的首领,曾经在治水过程中因为龙门难开而化身为熊,用神力打开龙门。在一些汉画像中还出现有熊托建筑、熊负重物的画面。具有驱邪吃鬼等超能力的方相氏,一般也被表现为熊的模样。牛体壮剽悍,犄角锐利,充满野性,是力量、强悍、阳刚、博大的象征。《说文解字》中有“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的记载。所以,传说中神农氏炎帝就是牛身人首的形象。总之,画面中的诸配角又各有其含义,目的是为了增强画面内在的象征性和神圣性。
该画像砖具有如下的艺术特色:一、外框工整。该画像砖的边框是由均匀直线围成的菱形纹修饰的,显得工整而精致。二、画面中的形象采用浮雕与线相结合的造型模式,使突出于平整砖面上的形象又多了线的装饰,显得立体、醒目和精致。如虎和羽人的身上,龙、熊与牛的头部都使用了精美的线,使物象的每个细节都显得很精彩。三、于平淡之处体现丰富。此龙与彼龙,除在玉璧中十字交接外,还有多个部位交互穿插:龙颈与龙身、龙爪与龙尾、龙爪与龙身之间前后空间关系的多次转换都很相似,但绝无雷同。特别是双龙身十字相交穿越玉璧时,龙身与龙身、龙身与玉璧之间的空间关系处理得非常细腻到位。两条多处交错的龙身和六个突出的龙爪聚集在一起,在画面中成为形象密集的交会地,清晰而有条理,显得十分耐看。四、点状机理的成功运用。在圆形的玉璧上装饰着一些突起的圆点,这些点随玉璧一圈一圈排列成大小有序的同心圆,显得均匀而自然,增加了玉璧的真实感。玉璧上的点在画面中格外地醒目,不着任何色彩,依然显得溢彩流光,给人一种精致的高贵感。
……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很值得研究和传承。但许多东西由于年代久远而不为现代人所关注和了解,更不被世界所认识,它们沉睡在古书里,寂寞在博物馆里,蒙尘在文物仓库里。许许多多的珍贵传统文化资源,*终被封存在过往的时空里。青年一代跟随现代媒体,对自己的母体文化反而缺乏了解。曾经有一个学生告诉笔者:西方文化博大精深,很值得借鉴;中国古代文化零散琐碎,没什么意思。呜呼,中国五千年文明何等厚重!灿若星海的民族文化瑰宝何等壮观!难以数计的艺术品何等耀目!难道时代真的忽视了中华传统文明?痛定思痛,笔者觉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漠视和排斥不是青年人的错,而是因为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没有及时在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之间构建足够的通道,阐释得不够,宣传得更不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笔者决定从建“桥”入手,迈开向青年一代、向时代、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步伐。长江和汉江交汇于武汉,也把此地分割为各自孤立的三镇,因此这里的人对桥的理解就较为深刻。桥,可以使天堑变通途,把相互孤立的三地连接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整体城市,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认知方式之间建立一座座桥梁,以吸引更多的人沿着畅达的通道,与传统文化发生更多、更深刻的接触?这对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高时代和世界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度,拓展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等都意义重大。
汉画像砖是中国汉代*珍贵的图像资料图库之一,存世量大,艺术价值高,蕴藏着很多古老而新鲜的元素,具有巨大的视觉艺术开发和拓展应用价值。中国画像曾和日本浮世绘一道进入欧洲,对20世纪初的现代派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若其潜在的价值被完全开发出来,必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掀起一场巨大的变革。因为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期,所以汉画艺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朝气蓬勃的生命力、无拘无束的创新气场和沉雄博大的精神气质。由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汉画才被艺术界所认识,其被人看重并深入研究的时间就更短了。而且,绝大多数汉画像砖因为年代久远,已铅华尽失,素面向人,自然不能吸引匆匆而过的世人。人们即便能耐下心细看,也未必能够完全会意其造型语言的曼妙之处。因此,把汉画像砖图像展示出来,用现代人能接受的语言加以阐释,让人们先了解和读懂它,然后主动接纳它从而被吸引。这是把汉画像砖艺术推到世人面前的第一步。以后网络、影视等多种传媒再逐渐跟上,总会把大汉雄风植入青年一代的知识库里,身体力行地逐层揭去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让时代和世界乐意接受、渴望接受。
本书在中国汉画像砖艺术宝库中精选一百块逐一进行艺术阐释,并且每块画像砖配一幅本砖的原砖照片或拓本图像,力争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成为人们了解汉画像砖精品艺术、理解汉代视觉艺术语言的基础资料和通俗读物。
汉画像砖+汉画像石精品赏析(全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