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预应力混凝土
  • 钢绞线
  • GB/T 5224-2014
  • 建筑材料
  • 工程标准
  • 混凝土结构
  • 建筑工程
  • 材料科学
  • 结构工程
  • 质量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质检出版社
ISBN:155066149681
商品编码:1634178943

具体描述




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标准编号】 GB/T 5224-2014
【标准名称】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英文名称】 Steel strand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出版单位】 中国质检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标分类】  >  > 
【代替标准】
【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冶金集团中兴盛达钢业有限公司、天津市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计划编号】 20101786-T-605
【发布日期】 2014年6月24日
【实施日期】 2015年4月1日
【出版日期】 2014.12
【标准定价】 24.00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由冷拉光圆钢丝及刻痕钢丝捻制的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钢绞线。





聚焦高性能材料,引领工程建造新纪元——《现代工程钢材应用指南》 《现代工程钢材应用指南》是一部系统梳理与深入解析各类现代工程用钢材及其前沿应用技术的专著。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种特定规格的材料,而是以宏观视角,审视工程建设领域中钢材家族的演进、特性、创新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师、材料工程师、科研学者以及相关行业决策者提供一份全面、权威且极具参考价值的专业读物。 本书的编写宗旨在于,通过对现代工程钢材的深入剖析,引导读者理解不同类型钢材的内在结构、力学性能、加工工艺以及在复杂工程环境下的表现。我们力求超越单纯的技术参数罗列,更注重挖掘材料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阐述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发挥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材料的选择与创新,实现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耐久性和可持续性。 第一篇:现代工程钢材基础理论与性能解析 本篇是全书的基石,将从材料科学的视角出发,系统介绍现代工程钢材的基础理论。我们将详细探讨钢材的微观结构(如晶粒度、相组成、夹杂物等)如何影响其宏观性能。重点包括: 钢铁冶金学原理回顾: 简述碳、硅、锰、磷、硫等元素在钢材中的作用机理,以及热处理工艺(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对钢材组织和性能的调控。这将帮助读者建立对钢材本质的深刻认知。 力学性能深度剖析: 除了常规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外,本书还将深入探讨钢材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冲击韧性、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等关键指标,并分析这些性能在不同载荷、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例如,我们将详细介绍疲劳裂纹扩展机理,以及如何通过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来提高钢材的抗疲劳能力,这对于桥梁、航空航天等承受循环载荷的结构至关重要。 物理性能与环境适应性: 涵盖钢材的热膨胀系数、导热性、导电性,以及其在高温、低温、腐蚀性介质等极端环境下的表现。例如,在严寒地区,材料的低温韧性至关重要,而在高温环境中,则需要关注钢材的蠕变性能。本书将对这些环境因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进行详尽阐述,并提供相应的选材指导。 新型钢材的显微结构与性能关联: 引入和解析高性能钢材,如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耐候钢、不锈钢、复合钢等,重点阐述其特殊的微观组织(如贝氏体、马氏体、析出强化相、表面钝化层等)如何赋予其优异的性能,并与传统的碳钢、低合金钢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篇:高性能工程钢材的分类、标准与应用 本篇将聚焦于当前工程领域广泛应用和发展迅速的各类高性能工程钢材,对其进行分类、标准解读及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高强度结构钢(HSLA)及其衍生品: 详细介绍用于桥梁、高层建筑、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各种牌号高强度低合金钢。我们将探讨其化学成分设计、微观组织调控(如细晶粒化、相变强化)以及与相应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重点分析其在减轻结构自重、提高承载能力方面的优势,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说明其在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耐候钢(Corten Steel)的特性与美学价值: 深入剖析耐候钢在形成致密、稳定的保护性锈层方面的机理,以及这种锈层如何显著提高钢材的耐腐蚀性能。本书将详细介绍不同牌号耐候钢的成分特点、锈层形成过程、性能变化以及在建筑、景观、雕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探讨其独特的“氧化之美”如何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 不锈钢及其在严苛环境中的应用: 梳理不同系列(如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双相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及其对应的耐腐蚀性、机械性能和加工特性。我们将重点介绍不锈钢在化工、食品、医药、海洋工程、建筑装饰等对耐腐蚀性和卫生性要求极高的领域中的应用,并提供详细的选材指南和防腐蚀措施建议。 工具钢、模具钢与特种合金钢: 针对精密制造、模具设计、极端工况等特殊应用场景,介绍各种高性能工具钢、模具钢及其特种合金钢的特性,包括高硬度、耐磨损、高温强度、抗热疲劳等,并解析其在高端制造领域不可替代的作用。 钢管桩、钢板桩与型钢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在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港口码头等领域大量使用的各种规格的钢管桩、钢板桩和钢结构型材。我们将解析其设计构造、力学特性、连接方式以及在挡土、支撑、承载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并提供相应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 第三篇:现代工程钢材的加工、连接与防腐蚀技术 本篇旨在为读者提供工程实践中钢材加工、连接和保护的关键技术信息。 钢材的加工工艺: 详细介绍钢材的热加工(如锻造、轧制、焊接)和冷加工(如弯曲、冲压、切割)工艺,以及不同工艺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重点关注焊接技术,包括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材的匹配、焊接工艺参数的控制,以及焊缝性能的评定,尤其是在高强度钢和特殊钢材的焊接方面。 钢结构的连接技术: 全面介绍螺栓连接、铆接和焊接等主要的钢结构连接方式,分析其优缺点、设计原则、施工要点和承载性能。我们将深入探讨预应力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等先进技术,以及不同连接形式在不同工程结构中的适用性。 钢材的防腐蚀策略: 系统阐述钢材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机理,并详细介绍各类防腐蚀技术,包括: 涂装防护: 各种涂料(如环氧富锌涂料、聚氨酯涂料、氟碳涂料)的性能特点、施工要求和防护周期,以及表面预处理的重要性。 镀层防护: 热浸镀锌、电镀锌、喷涂锌等金属镀层的原理、性能及应用范围。 耐候钢的自然防护: 再次强调耐候钢锈层形成的原理和其在防腐蚀方面的优势。 阴极保护技术: 介绍牺牲阳极法和外加电流法在保护钢结构免受电化学腐蚀中的应用。 防腐蚀设计原则: 如何在结构设计阶段就考虑防腐蚀措施,例如避免积水、利于排水、选择合适的材料组合等。 钢材的防火保护: 介绍钢结构在火灾中的受力机理变化,以及防火涂料、防火板、喷砂防火等防火保护技术的原理、应用方法和性能评估。 第四篇:钢材应用的前沿技术与未来展望 本篇将放眼未来,探讨钢材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前沿应用技术,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钢材的创新与发展: 关注超高强度钢、纳米晶钢、形状记忆合金等新型钢材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满足极端工程需求方面的潜力。 智能化与数字化在钢材应用中的融合: 探讨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钢材选材优化、性能预测、结构健康监测等技术。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强调钢材的可回收性,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延长使用寿命、实现材料循环利用,来降低钢材在工程建设中的环境足迹。 模块化建造与钢结构集成: 分析钢结构在预制化、模块化建造中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标准化设计和精益生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多材料复合结构中的钢材应用: 探讨钢材与其他材料(如混凝土、木材、聚合物)复合使用,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结构性能的协同提升。 《现代工程钢材应用指南》的编写团队由在钢铁材料、结构工程、焊接技术、防腐蚀工程等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本书力求语言严谨、内容翔实、图文并茂,辅以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持,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实用且具有前瞻性的参考。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与借鉴,工程师们将能更精准地选择和应用各类现代工程钢材,从而推动工程建造技术的进步,为建设更安全、更美观、更可持续的未来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材料供应商的质检负责人,每天的工作都与各种工程材料打交道,其中预应力钢绞线是我们主要的供应产品之一。《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这本书,可以说是我们部门的“案头必备”。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统一的质量标准,让我们在生产和出厂检验时有了明确的依据。书中的各项检测指标,例如断裂强度、延伸率、截面损失等,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的。我特别看重书中关于“偏差允许范围”的规定,这些细致的量化指标,帮助我们精准控制产品质量,避免了因主观判断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它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当客户对产品有疑问时,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标准中的相关条文进行解释和证明。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指导我们如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更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合格产品的内涵,以及这些标准背后所承载的工程安全和技术发展需求。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的团队对钢绞线的性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这本标准,已经成为我们部门提升产品质量、赢得客户信任的重要工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活跃在施工一线的技术员,我深知实践出真知,但好的标准则是科学施工的“指南针”。《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这本书,就是我手中的“宝剑”。它清晰、明确地界定了预应力钢绞线的质量标准,让我在实际操作中有了坚实的依据。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尺寸偏差”和“表面缺陷”的规定。这些看似微小的指标,在实际施工中却可能直接影响钢绞线的受力均匀性和防腐蚀能力。例如,钢绞线尺寸不均匀可能会导致局部应力集中,而表面缺陷则可能成为腐蚀的“突破口”,从而缩短构件的使用寿命。这本书通过量化的标准,帮助我们有效避免了这些潜在的质量隐患。此外,书中关于钢绞线“包装、运输和储存”的要求,也为我们规范了现场管理流程,确保了钢绞线在到达工地后依然能够保持其优良的性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理论上的标准转化为实践中可操作的规范,极大地提高了我们施工的规范性和效率,让每一根钢绞线都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评分

这本《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出现,让我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信心倍增。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从事桥梁和高层建筑的工程师,我深知钢绞线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过去,我们依赖于一些零散的资料和经验来指导钢绞线的选择和使用,这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不言而喻。而现在,有了这样一本权威的标准,就好像拥有了一本“圣经”,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引和质量控制依据。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钢绞线力学性能的规定,例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标准中详细的试验方法和判定准则,也为我们进行材料检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确保了每一批出厂的钢绞线都能达到设计要求。此外,我还注意到标准对钢绞线的表面处理、捻制工艺等也有详细的规定,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往往是影响钢绞线长期性能的重要因素。例如,防锈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钢绞线在潮湿环境下的腐蚀情况,这对于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行业技术水平的一次提升,更是对工程质量的一次有力保障,让我对未来的项目充满了期待。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能够更加系统地理解和应用钢绞线相关的技术知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也能将更安全、更可靠的工程交付给社会。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工程领域技术发展的新闻记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代表行业最新水平的权威书籍。《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的出现,无疑是预应力混凝土行业的一项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规范了钢绞线的生产和应用,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标准化和现代化进程。书中详细阐述了钢绞线的分类、规格、性能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当前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表面涂层”的介绍感到好奇,不同的涂层如何影响钢绞线的防腐蚀性能和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这本书都做了详细的解读。这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钢绞线,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系统化、标准化,为行业内的交流和技术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坚信,这本书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整体水平,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老工程师,虽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我对工程技术的发展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欣喜不已。它标志着我国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领域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拥有了更科学、更完善的技术标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钢绞线“应力松弛性能”的细致规定。应力松弛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这本书提供的检测方法和限值,无疑是保障构件长期性能的有力措施。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对于应力松弛的控制更多地依赖于经验,而现在,有了这样一本权威的标准,年轻一代的工程师们能够更科学、更精准地进行设计和施工。这本书的出现,不仅是对行业技术水平的一次提升,更是对工程质量的一次有力保障,让我对中国工程建设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它让我看到了技术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行业发展的勃勃生机。

评分

最近拜读了《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严谨”和“实用”。作为一个对材料细节有着极致追求的结构设计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详细阐述钢绞线各项技术指标的书籍,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对国家标准的简单罗列,更是在条文解释、应用指南方面给予了深刻的阐释。我尤其对其中关于钢绞线疲劳性能的描述印象深刻。在大型桥梁等反复受力结构的设计中,疲劳是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而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这对于我进行更精细化的设计计算,确保结构的长期可靠性非常有帮助。书中的一些图示和表格,直观地展示了不同规格钢绞线的性能差异,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我喜欢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解读方式,它让我不再仅仅是机械地套用公式,而是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材料的内在规律,从而做出更优化的设计决策。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将大大提高国内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我还会时不时地翻阅这本书,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复杂的设计难题时,它总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和解决方案。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攻读工程硕士的学生,在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文献支持。相比于教科书中相对概括的介绍,这本书的专业性和细致性令人印象深刻。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钢绞线“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详细规定。这些基本力学性能参数直接决定了预应力钢绞线能够承受多大的拉力,以及在受力后会产生多大的变形。书中不仅列出了具体的数值范围,还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对于我进行理论计算和模拟分析非常有帮助。我还在书中了解到关于钢绞线的“规格型号”和“标记方法”的规范,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区分不同种类的钢绞线。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预应力混凝土的工作原理,并为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就像是我的“引路人”,指引我在材料科学的海洋中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

评分

这本书《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对我来说,是一次“知识的洗礼”。作为一名在工程领域深耕多年的技术顾问,我见证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也深知技术标准的重要性。过去,我们对一些材料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经验层面,而这本书则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我非常欣赏书中对钢绞线“疲劳强度”的详尽阐述。在设计某些重载桥梁和高层建筑时,构件会承受反复的荷载作用,钢绞线的疲劳性能就显得尤为关键。这本书中给出的疲劳试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为我们进行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此外,书中对于不同直径、不同强度等级钢绞线在不同工程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我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选材建议非常有帮助。它让我能够更自信地为客户推荐最适合的钢绞线,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耐久性。这本书已经成为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它不断刷新我对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认知,也让我对未来的工程项目充满信心。

评分

我是一名混凝土构件厂的厂长,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在生产过程中,钢绞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预应力构件的 prestress 效果和最终的强度。这本书中详细的力学性能指标,让我们在采购钢绞线时有了明确的参照标准,能够有效避免劣质材料流入生产线。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钢绞线“应力松弛性能”的规定。应力松弛是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长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钢绞线应力松弛过大,会导致预应力损失过多,影响构件的承载能力。这本书提供了科学的检测方法和限值,帮助我们有效控制这一风险。此外,书中关于钢绞线接头、锚固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也为我们优化生产工艺提供了参考,确保了每一个构件的质量都符合标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标准,更是一本提高生产效益、保障产品质量的“宝典”,它帮助我深刻理解了“质量是生命线”的真正含义,并将其贯彻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评分

对于正在学习结构工程专业的我来说,《GB/T 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参考书。虽然在课堂上老师会讲解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但当涉及到具体的材料选择和性能参数时,总会觉得有些不够深入。这本书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接触到最前沿、最权威的技术标准。我喜欢它清晰的章节划分和详细的术语解释,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关于钢绞线表面处理的内容,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如镀锌、无涂层)对钢绞线的性能和应用场景有着怎样的影响,这本书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我还在书中了解到关于钢绞线捻制方向和结构对性能的影响,这些都是我在教科书上很少接触到的细节。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不仅加深了对预应力混凝土原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对材料的性能有了更具体的认知,知道如何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钢绞线。这本书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工程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还好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错

评分

还好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