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本《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1044-2014)修订版》的时候,我正面临一个棘手的项目,需要对一个长期废弃的煤矿进行开发,其下方存在着大面积的采空区,对我来说,这绝对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严谨的结构和详尽的条文,让我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专业力量。作为一个长期在岩土工程领域摸爬滚打的从业者,我深知规范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技术指导,更是保障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基石。这本书的修订版,在我看来,更是对以往经验的总结和对新技术的吸纳,极具时代意义。从勘察的总体要求到具体的勘察方法,再到成果的报告编制,这本书几乎涵盖了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关注了关于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的部分,其中涉及到的判定指标、计算方法以及监测手段,都比我之前接触到的资料更加系统和全面。例如,它对不同类型采空区的变形特征、失稳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勘察策略。我还在里面看到了关于遥感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采空区勘察中的应用,这让我眼前一亮,因为这些先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能极大地提高勘察效率和精度,降低风险。整本书的语言虽然专业,但表达清晰,逻辑性强,即使是初学者,只要认真研读,也能从中获益匪浅。我对这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因为它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让我对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勘察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1044-2014)修订版》紧跟时代步伐,在勘察技术方面也做了不少更新。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书中对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些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获取大范围、多尺度的地质信息,并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从而更好地理解采空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潜在风险。书中还提到了无人机技术在采空区监测方面的应用,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安全、便捷的现场勘察手段。此外,书中对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如瞬态电磁法、地面穿透雷达等)的介绍也更加系统和详尽,并给出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选择和应用这些方法的建议。这些新技术的引入,无疑将极大地提升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的精度和效率,降低勘察成本和风险。这本书的更新,也为我拓展了新的学习方向和研究领域。
评分长期以来,采空区的安全隐患一直是困扰煤矿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从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行业内关注的焦点。《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1044-2014)修订版》的颁布和修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权威、系统、实用的技术指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地下水对采空区影响的深入分析。书中详细阐述了采空区地下水的赋存形式、补排条件、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其可能引发的涌水、突水、沉降等一系列灾害。并给出了相应的勘察方法,如钻孔水位监测、抽水试验、水化学分析等,以及如何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地下水风险评价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这对于避免因地下水问题而导致的采空区事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我们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武器。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深感自豪能够参与到这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中,并从中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评分作为一名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每一次工程的成功,都离不开扎实的前期勘察工作。而对于煤矿采空区这种复杂且潜在风险巨大的地质环境,规范的指导作用更是至关重要。《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1044-2014)修订版》的问世,无疑为我们解决这类工程难题提供了一套更加成熟和可靠的工具箱。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采空区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的阐述,这部分内容为我们理解采空区形成的机制、演变趋势提供了清晰的脉络。书中详细分析了不同开采方式、煤层厚度、地质构造等因素对采空区形成的影响,以及采空区对上覆地层和地表变形的潜在破坏作用。这种宏观的认识,对于指导微观的勘察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此外,书中对采空区勘察的质量控制和成果提交的要求也十分明确,这确保了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避免了因勘察失误而导致的工程事故。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规范,更是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守护神,它为每一个参与采空区工程的从业者敲响了警钟,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我而言,这本书是提升专业技能、规避工程风险的良师益友。
评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如何科学地进行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效益。《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1044-2014)修订版》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采空区变形预测和失稳判定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常用的变形预测方法,如基于经验公式、数值模拟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同时,书中还给出了采空区失稳的典型破坏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和安全系数的取值建议。这使得工程师们在进行稳定性评价时,能够有据可依,避免主观判断带来的风险。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不同类型采空区(如高强度采空区、低强度采空区、充填采空区等)的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区分,这体现了规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我能够更准确地判断采空区的安全状况,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这本书对于提高采空区工程的安全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我始终坚信,一份严谨的勘察报告是整个工程的灵魂。《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1044-2014)修订版》在成果报告的编制方面,给出了非常规范的要求。我仔细阅读了关于报告结构、内容要素、图表编制等方面的规定。书中明确要求报告应包含勘察概况、地质背景、采空区特征、勘察方法、勘察成果、稳定性评价、风险分析以及勘察建议等内容,并对每一项内容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例如,书中对于采空区充填体的描述,要求详细说明其材质、密实度、含水率等参数,并且需要附有相应的取样试验数据。这种对细节的追求,确保了报告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报告的图件表达,如地质剖面图、采空区分布图、稳定性评价图等,要求图面清晰、要素齐全,能够直观地反映勘察结果。一本高质量的勘察报告,不仅能够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也能为后期的管理和维护提供参考。这本书在报告编制方面的指导,对于提升勘察报告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评分一直以来,煤矿采空区的安全问题都是一个令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进行勘察,准确评估风险,并最终实现安全开发利用,这需要一套科学、系统、权威的规范作为指导。《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1044-2014)修订版》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一迫切需求。我反复研读了书中关于采空区地下水勘察和评价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地下水的变化往往是引发采空区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书中详细阐述了采空区地下水的赋存特征、补排条件、运动规律以及对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勘察方法和评价指标。例如,书中对钻孔抽水试验、水位监测、水化学分析等方法的应用给出了详细的指导,这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采空区的水文地质状况,并据此制定有效的防排水措施。此外,书中还强调了采空区勘察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体现了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从事地下工程项目的人来说,这本书就像一座宝藏,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采空区工程的复杂性,并为我的工作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评分我是一名对地质工程充满热情的青年工程师,在学习和实践中,我愈发感受到规范的重要性。《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1044-2014)修订版》是我近期学习的重要教材。我对其勘察布孔原则和密度的规定印象深刻。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采空区的范围、充填情况、地质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勘察孔的数量、间距和深度,以保证勘察的代表性和经济性。例如,书中提到了“加密勘探”和“详查勘探”等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勘探密度建议,这为我们开展实际工作提供了量化的参考。同时,书中也强调了在关键区域,如采空区边缘、采空区内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等,应适当增加勘察密度,以获取更精细的地质信息。这种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的勘察策略,无疑能够有效地提高勘察的针对性和效率。此外,书中还对勘察孔的质量要求,如孔壁稳定性、测斜等也做了明确规定,确保了钻孔数据的准确性。这本书的严谨性,让我对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更深入研究的动力。
评分我一直对采空区及其相关的岩土工程问题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我所在的地区,废弃煤矿的数量相当可观,如何安全有效地利用这些区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我看到《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1044-2014)修订版》时,内心充满了期待。翻阅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在勘察方法的选择上,给了工程师们相当大的灵活性,但同时又设置了必要的约束,确保了勘察质量。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物探方法,如电阻率法、地震勘探等,并给出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选择何种方法的建议,以及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基本原则。这对于缺乏某些专业勘察设备或经验的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指导。另外,书中对采空区充填体的勘察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包括充填体的密实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价方法,这对于判断采空区是否具备承载能力至关重要。我还注意到,这本书在引用相关标准和参考文献方面也非常严谨,能够帮助读者追溯到更原始和权威的技术来源,增加了其可信度。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编写团队显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力求做到科学、实用、全面,它是我研究采空区岩土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也为我打开了新的研究思路。
评分这部《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1044-2014)修订版》的出现,无疑是给致力于煤矿采空区治理与开发的工程师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过去,关于采空区勘察方面的规范,虽然也有,但往往不够细致,或者在某些方面与时俱进的步伐稍显滞后。这本书的修订,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勘察阶段划分的细致程度,以及不同阶段应采取的勘察内容和重点。比如,在初步勘察阶段,它就明确了需要通过历史资料、遥感影像等手段对采空区的范围、埋深、充填情况等进行初步判定,这为后续的详细勘察奠定了基础。而在详细勘察阶段,书中则对钻孔、物探、水文地质调查等各项具体勘察方法给出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确保了勘察数据的可靠性。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加入了关于采空区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的内容,这对于保障周边居民和地下管线的安全至关重要。通过书中提供的方法,我们可以更科学地识别采空区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提醒着每一位勘察人员,在处理采空区问题时,必须以高度的审慎和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绝不能掉以轻心。对于我这样需要经常处理复杂地质条件下工程项目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之一。
评分买了原价99元的书还不包邮,快递也不送上门,差评。没什么意思。
评分还好吧,就是有本规范被当包装纸心情很不爽,卖家一点都不爱惜书
评分不错,速度快,是正品
评分买了原价99元的书还不包邮,快递也不送上门,差评。没什么意思。
评分还好吧,就是有本规范被当包装纸心情很不爽,卖家一点都不爱惜书
评分质量不错
评分货已收到,活动价格给力。
评分考试用。网购真方便。
评分挺满意,质量看着可以,物流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