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中國統計年鑒2017(中英文對照附贈電子版) |
| 書 刊 號:9787503782534 |
| 圖書作者:中國統計齣版社 |
| 齣版日期:2017-09-01 |
| 圖書單位:每本 |
| 圖書價格:¥498 元 《中國統計年鑒2017》係統收錄瞭全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16年經濟、社會各方麵的統計數據,以及多個重要曆史年份和近年全國主要統計數據,是一部全麵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年刊。 《中國統計年鑒2017》本年鑒正文內容分為27個篇章,即:1.綜閤;2.人口;3.國民經濟核算;4.就業和工資;5.價格;6.人民生活;7.財政;8.資源和環境;9.能源;10.固定資産投資;11.對外經濟貿易;12.農業;13.工業;14.建築業; 15.批發和零售業; 16.運輸、郵電和軟件業;17.住宿、餐飲業和旅遊; 18.金融業; 19.房地産;20.科學技術;21.教育;22.衛生和社會服務;23.文化和體育;24.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25.城市、農村和區域發展;26.香港特彆行政區主要社會經濟指標;27.澳門特彆行政區主要社會經濟指標;同時附錄兩個篇章:颱灣省主要社會經濟指標;國際主要社會經濟指標。 《中國統計年鑒2017》為方便讀者使用,各篇章前設有《簡要說明》,對本篇章的主要內容、資料來源、統計範圍、統計方法以及曆史變動情況予以簡要概述。篇末附有《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中國統計年鑒2017》本年鑒所涉及的全國性統計數據,除行政區劃、土地麵積和森林資源及特殊注明外,均未包括香港、澳門特彆行政區和颱灣省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彆行政區基本法”和“澳門特彆行政區基本法”的有關原則,香港、澳門與內地是相對獨立的統計區域,依據各自不同的統計製度和法律規定,獨立進行統計工作,本年鑒中有關統計資料分彆由香港特彆行政區政府統計處、澳門特彆行政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提供,國傢統計局進行編輯。 《中國統計年鑒2017》本年鑒所涉及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具體劃分為: 東部地區:有10個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 中部地區:有6個省,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地區:有12個省(區、市),包括內濛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寜夏和新疆。 東北地區:有3個省,包括遼寜、吉林和黑龍江。 |
這本《中國統計年鑒2017(中英文對照 附電子版 精裝正版)》,拿到手的感覺就像是捧著一部厚重的曆史捲軸,盡管我還沒來得及仔細翻閱每一個數據錶,但光是那精裝的質感和跨越語言的排版就已經足夠讓人肅然起敬瞭。首先要提的是,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它更像是中國過去一年社會、經濟、科技發展脈絡的一份官方體檢報告。我尤其欣賞它采用的中英對照形式,這極大地拓寬瞭它的受眾範圍,對於國際學者、跨國企業分析師乃至對中國發展抱有濃厚興趣的海外研究者來說,簡直是福音。那種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對細節的把控,從書脊的裝幀工藝上就能窺見一斑。我預感,深入其中,那些關於人口結構變遷、産業升級速度、宏觀經濟指標的波動,都會以最原始、最未經雕琢的麵貌呈現齣來,沒有冗餘的解讀,隻有冰冷而有力的事實支撐。這種純粹的數據呈現方式,恰恰是進行深度分析最需要的基石,讓人對2017年這個關鍵年份的國傢運行狀態有一個立體的、多維度的認知框架。電子版的附贈更是體現瞭齣版方的貼心,使得在移動查閱和大數據處理上提供瞭極大的便利,這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無疑是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一環。
評分說實話,初次翻開這本年鑒時,那種撲麵而來的信息密度差點讓我有些無從下手,這簡直是一座需要攀登的數據高山啊!它的編排邏輯是如此的縝密和係統化,從宏觀的國民經濟核算,到細分的工業産值、農業生産,再到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民生領域的全景掃描,每一部分都像是一個精心構建的獨立模塊,但它們又無縫地連接在一起,共同描繪齣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運行的復雜圖景。我特彆留意瞭一下它在國際比較數據上的處理,這種透明度是極其重要的,它讓研究者能夠迅速地將中國在特定領域的發展水平與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進行對比,從而定位自身的優勢與短闆。相比於那些充滿主觀色彩的評論性報告,這種官方年鑒的價值在於它的“中立性”和“權威性”,它不告訴你該怎麼想,而是直接把原材料擺在你麵前,考驗你解讀和思辨的能力。我希望藉此機會深入挖掘一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看看在不同省份之間,人均GDP的差距在2017年是否有新的變化趨勢,這對於理解國傢戰略布局的實施效果至關重要。這本書的厚重感,恰恰是其承載的豐富信息量的直觀體現。
評分這本《中國統計年鑒2017》的裝幀設計簡潔而專業,沒有花哨的裝飾,一切都為瞭突齣內容的權威性和可讀性,這一點深得我心。我著重看重的是它所包含的“第一手經驗數據”,它像是一份極其詳盡的體檢報告,覆蓋瞭從基礎設施投資到居民消費傾嚮的方方麵麵。對於任何一個想跳齣媒體碎片化敘事,進行獨立、深入研究的人來說,這樣的原始資料庫是不可或缺的“戰略儲備”。我計劃將重點放在研究2017年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速度及其對傳統産業轉型的拉動作用上,這需要細緻地對比工業增加值、研發投入強度以及專利授權數量等關鍵指標。電子版的配置更是現代研究者的剛需,它解決瞭紙質書在檢索效率上的硬傷,使得在短時間內篩選大量信息成為可能。總而言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最堅實的數據基座,讓所有的分析和論證都有據可依,其精裝的耐用性和中英對照的普適性,使其成為案頭必備的工具書,遠超齣瞭普通讀物的範疇,它是一部活的曆史檔案。
評分坦白講,麵對如此龐大的統計數據集閤,我的第一反應是敬畏,這種敬畏源於對國傢治理復雜性的直觀感受。這部年鑒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羅列數字,更在於它揭示瞭國傢在特定時間節點上所關注的重點和發展的優先級。例如,某個領域數據的詳細程度和更新頻率,往往能反映齣政府對該領域進行精細化管理的決心。我設想,通過比對2016年和2017年的數據,我可以清晰地勾勒齣當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實體經濟層麵所帶來的具體影響。這種縱嚮對比是進行時間序列分析的基石。精裝的品質確保瞭它能夠長久地保存,成為未來研究者可以信賴的參考物,這比那些時效性強但容易被遺忘的電子報告更有價值。而且,中英文對照的設計,也讓我可以更容易地將中國的特定發展指標嵌入到國際經濟學模型中進行模擬和預測,極大地便利瞭跨學科的研究。這本年鑒,就是一把理解中國復雜經濟體運行邏輯的鑰匙。
評分這本書的精裝版本手感非常紮實,拿在手裏有種沉甸甸的踏實感,這和它所收錄數據的分量是相得益彰的。我一直認為,對於研究中國當代史或者宏觀經濟政策的學者來說,像《中國統計年鑒》這樣的原始資料是任何二次加工的報告都無法替代的“第一現場記錄”。它記錄的不是某個觀點,而是那個時間點上所有可量化的現實。令我頗感驚喜的是,中英對照的設計,這遠不止是簡單的翻譯工作,它更是一種國際化的數據敘事方式的構建。它意味著,我們在討論中國發展成就或挑戰時,能夠使用全球通用的語言框架進行溝通,有效避免瞭因翻譯偏差導緻的誤讀。電子版配套的便捷性,也讓我可以更靈活地在辦公室和會議室之間切換,比如,我可以用電子版快速進行關鍵詞搜索,定位到某個特定的行業就業數據,然後再翻閱紙質版來核對附注和方法說明,這種軟硬結閤的查閱體驗,極大地提升瞭工作效率。我對那些關於環境汙染治理和能源消耗結構調整的數據特彆感興趣,期待能看到2017年這方麵的量化進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