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信息
| 标准中文名称: | GB 25506-2010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 | |
| 标准英文名称: |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fire control center | |
| ISBN: | GB 25506-2010 | |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出版语种: | 中文简体 | |
| 总页数字: | 16/ | |
| 出版时间: | 2011年6月 | |
| 装帧: | 平装 | |
| 作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
| 定价: | 18.00 |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控制室的一般要求、资料和管理要求、控制和显示要求、图形显示装置的信息记录要求、信息传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GB 50116中规定的集中火灾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中的消防控制室或消防控制中心;亦适用于未设置消防控制室但设置本标准涉及的自动消防系统的建筑。
拿到《GB 25506-2010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这本书,我立刻被它所散发出的那种严谨、务实的气息所吸引。封面设计简洁而有力,没有多余的修饰,仅仅是书名本身就足以传递出其专业性和权威性。翻阅内页,目录的条理清晰,每一个章节标题都精准地指向消防控制室技术规范的某个关键点,仿佛是一幅绘制精密的建筑蓝图,预示着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技术细节。我尤其被“消防报警系统功能要求”和“应急指挥与通信系统要求”这两部分的描述所吸引。在我看来,消防控制室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够成为火灾发生时的“预警者”和“指挥者”,而一个高效、可靠的报警系统以及顺畅的通信渠道,是实现这一价值的基石。这本书似乎在用最严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消防控制室: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搭建,更是功能集成、信息汇聚、快速响应的智能平台。它所提供的技术指南,对于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做到有条不紊、精准高效的应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我拿到这本《GB 25506-2010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时,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感。书的装帧很讲究,不是那种容易损坏的简易封面,而是那种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硬壳精装,这让我觉得它承载的内容一定分量十足。翻开目录,那些细分到极致的章节标题,就像一个个精准的坐标,指引着我深入了解消防控制室的每一个角落。我尤其留意了关于“消防信息显示”和“通信设备配置”的部分,这在我看来是消防控制室最核心的功能体现。想象一下,在紧急情况下,控制室的操作员能否一目了然地看到火情发生的地点、等级,以及人员疏散的动态,这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效率。这本书似乎在用最专业、最权威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这个“大脑”应该具备的所有“神经末梢”和“思维逻辑”。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书,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消防控制系统,以应对各种潜在的危机。对我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清晰、明确的技术路线图,让我在理解和实践过程中,有章可循,避免走弯路。它传递出的信息是:在消防安全这个领域,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严谨、一丝不苟的学术殿堂。书页泛着淡淡的纸张气息,触感温润,这让我很难将它与冰冷的电子文档联系起来。封面上的书名,虽然朴实无华,却传递出一种不可动摇的权威感。“GB 25506-2010”这个编号,像一个精密的密钥,解锁了消防控制室领域的核心技术密码。我迫不及待地翻阅,目录清晰地勾勒出全书的脉络,每一个章节标题都精准地指向一个具体的技术环节,没有丝毫的模糊和冗余。我尤其对关于火灾报警信息处理与传输的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象一下,在危机四伏的火灾现场,信息传递的精准度、速度以及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救援行动的成败。这本书似乎就在为我们描绘一个理想中的消防控制室,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集信息汇聚、分析、决策与指挥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那些关于信息传输的协议、报警等级的划分、联动控制的逻辑,都仿佛是一张张精密的网,将整个消防系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确保在最危急的时刻,能够做出最快、最准确的响应。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看到了国家在消防安全领域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科学的严谨态度。它不是一本供人消遣的书籍,而是一部严谨的技术指南,是所有从事消防控制室相关工作人员的案头必备。
评分当我初次接触到《GB 25506-2010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这本书时,一种严谨、专业的氛围便扑面而来。它的封面设计极其朴素,没有丝毫的冗余,正是这种简洁,反而突显了内容的厚重感和权威性。书名本身就传达出一种不可动摇的技术标准,仿佛是为消防控制室的建设和运行量身定制的“游戏规则”。翻开目录,我被里面细致入微的章节划分所震撼。从消防控制室的建筑声学要求、通风要求,到消防设备监控系统的配置、消防应急广播的播放模式,几乎涵盖了消防控制室的每一个细节。我尤其对“消防信息显示界面”和“值班操作规程”这两个部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看来,消防控制室就像是一个城市的“神经中枢”,它能否在危机时刻提供清晰、直观的信息,以及操作人员能否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处置,直接关系到救援的效率和效果。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用最权威的语言,为我们指明了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消防控制室,为社会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评分这本《GB 25506-2010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专业”和“全面”。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华丽的图案,但“GB 25506-2010”这几个字,以及“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的字样,就足以说明其内容的权威性和重要性。我翻开目录,里面的章节划分非常细致,从消防控制室的选址、结构设计,到各种消防设备,比如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电话、视频监控系统等的配置要求,再到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值班制度,几乎涵盖了消防控制室建设和运行的方方面面。我个人对其中关于“消防联动控制”和“应急信息管理”的章节特别关注。在我看来,消防控制室就像一个消防系统的“大脑”,它的功能是否强大、反应是否迅速,直接影响到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效果。这本书就像一本“说明书”,它详细地告诉我们,这个“大脑”应该具备哪些功能,应该如何设计才能达到最佳的性能,以及操作人员应该如何去运用它。它为提升整个消防控制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提供了一个非常可靠的指导。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感觉就是“扎实”。封面设计低调但透露着专业,深色的背景加上白色的字体,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本关于技术规范的书籍。书的厚度也相当可观,这通常意味着内容非常详尽。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目录,发现里面的章节划分得非常细致,从消防控制室的建筑要求、防火分隔,到里面的各种设备,比如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应急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等,都有详细的阐述。我个人尤其对“消防信息显示要求”和“通信设备配置要求”的部分很感兴趣。在火灾发生的紧急关头,消防控制室操作员能否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准确、清晰的火警信息,并能迅速、可靠地与现场取得联系,这直接关系到整个救援行动的成败。这本书就像一位严谨的工程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消防控制室应该具备的所有“硬件”和“软件”标准,以及它们之间应该如何高效协同工作。它不是一本读起来轻松愉快的读物,而是一本需要认真研读、反复揣摩的工具书,对于提升消防控制室的整体水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评分当我的目光落在《GB 25506-2010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这本书上时,一股浓厚的技术严谨感扑面而来。它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大气,没有多余的装饰,仅仅是书名本身就足以传递出其专业性和权威性。翻阅内页,目录的条理清晰,每个章节的标题都精确地指向消防控制室技术规范的某个重要方面,仿佛是一份精密的蓝图,预示着里面蕴含着海量的信息。我特别被“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这两部分的描述所吸引。在现实的消防工作中,一个高效的联动控制系统能够极大地缩短从发现火情到启动灭火、疏散等一系列响应机制的时间,而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则能确保所有相关数据都得到准确、及时的呈现。这本书似乎在为我们描绘一个理想的消防控制室,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集信息采集、分析、决策和指挥于一体的智能指挥中心。它所提供的技术指南,对于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做到有条不紊、精准高效的应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从中感受到了国家对于提升消防安全保障能力的决心和智慧,以及对细节的极致关注。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沉甸甸”的专业感。封面设计没有丝毫的浮夸,正是这种朴实无华,反而更衬托出其内容的庄重与权威。书名“GB 25506-2010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本身就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指示性,仿佛是在为消防控制室的建设和运行划定了一条坚实的底线。我翻开目录,里面的章节划分如同精密仪器的内部结构,细致入微,从消防控制室的整体布局,到各个子系统的技术参数,再到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都梳理得井井有条。我特别被“火灾报警信息处理”和“应急指挥通信”这两个章节的内容所吸引。在我看来,消防控制室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报警信息,并高效地组织救援力量。这本书似乎在用最严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消防控制室:它应该是一个信息的高度集成中心,一个能够瞬间响应的指挥中枢。它所提供的技术规范,不仅是建设的依据,更是保障社会安全的基石,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在消防安全领域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嗯,挺稳重的,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封面上“GB 25506-2010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这几个字,一看就知道是干货。我作为一个经常需要跟消防安全打交道的人,对这类规范性的书籍总是特别关注。拿到手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厚实,沉甸甸的,这往往预示着内容的详实程度。我翻开目录,看到里面章节划分得相当细致,从消防控制室的设计布局,到设备配置,再到操作规程,基本上涵盖了消防控制室的方方面面。我个人对其中关于报警系统联动、信息显示以及应急预案的章节特别感兴趣。在实际工作中,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和信息显示的直观性直接关系到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而清晰的操作规程则是确保一切有条不紊的关键。这本书的出现,对于规范消防控制室的建设和管理,无疑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尤其是在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体量的不断增大,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消防控制室作为整个消防体系的大脑,其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这本书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依据,能够有效提升消防控制室的整体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期待着能够深入研究其中的技术细节,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贡献一份力量。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全面,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评分拿到这本《GB 25506-2010 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传递出一种非常务实和严谨的气息。书的整体设计风格比较内敛,封面上的书名清晰、规整,没有花哨的图案,这让我觉得内容一定是聚焦于技术本身,而不是形式。我翻开目录,看到里面章节的划分非常系统,从消防控制室的选址、建筑结构要求,到里面的设备配置、系统联动,再到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值班制度,几乎涵盖了消防控制室建设和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我个人比较关注其中关于“消防设备监控与报警”和“应急处置预案”这几个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消防控制室就像一个城市的“眼睛”和“耳朵”,能够及时捕捉到危险信号,并迅速做出反应。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让这些“眼睛”和“耳朵”变得更加敏锐和可靠,如何确保信息不被遗漏,如何让联动控制更加高效。这对于提升整个消防体系的反应速度和整体效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一本“操作手册”,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建造和管理一个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消防控制室,而不是一个徒有其名的摆设。我从中看到了国家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以及对技术细节的极致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