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活细胞成像(第二版)
作者:〔美〕R.D.戈德曼,〔英〕J.R.斯瓦罗,〔美〕D.L.斯佩克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030341198
字数:1123000
页码:73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68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活细胞成像(第二版)》包括活细胞成像的基础理论、最新发展和实验指南。系统介绍了荧光蛋白的各种光谱变体,表达载体构建,活细胞成像用CCD相机的类型及工作原理,常用显微镜系统(如宽视场、共聚焦和转盘式共聚焦),以及新一代超分辨率显微镜系统,图像处理方法和软件,各种定量成像等分析分子动力学的方法。作为实验指南,《活细胞成像(第二版)》以各种不同细胞和生物体为对象给出了具体的成像实例,包括染色质、蛋白质和RNA的标记定位,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金属离子和pH的生物传感器,脂类物质的标记等。《活细胞成像(第二版)》既可以作为活细胞成像领域的入门读物,又可以作为人类、动物、植物、昆虫和微生物等专业科研人员的理论基础读物和具体实验操作指南。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各章附加的影像
上篇 活细胞成像的检测和方法
第1章 荧光蛋白的跟踪与检测
第2章 荧光蛋白融合的构建和表达
第3章 用线性聚丙烯酸阻抗细胞与基底黏附的微图案化处理技术
第4章 CCD相机在活细胞荧光成像中的应用
第5章 荧光干扰技术研究活细胞中蛋白质的运动性和分子动态:FRAP、Photoacivation、Photoconversin和FLIP
第6章 细胞中蛋白质状态成像
第7章 用于高分辨率活细胞成像的多功能多色彩全内反射荧光及转盘式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
第8章 共聚焦显微镜、去卷积和结构照明方法
第9章 生物成像和微观机械性质测量中的原子力显微镜
第10章 OMX,一个多模式多通道宽场成像的新平台
第11章 数字扫描激光光片荧光显微镜
第12章 活体细胞荧光相关光谱初步
第13章 动态移动细胞和粒点的跟踪及定量分析
第14章 测量细胞材料特性的成像技术
第15章 细胞动态的计算图像分析——粒点追踪的案例分析
第16章 显微成像中的软件工具、数据结构及控制界面
第17章 以哺乳动物活细胞为例介绍高通量显微镜
下篇 活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像
第18章 哺乳动物细胞的活体成像
第19章 酵母活细胞成像
第20章 线虫的活细胞成像
第21章 植物活细胞成像
第22章 果蝇活细胞成像技术的拓展
第23章 乳腺癌鼠模型肿瘤基质相互作用在转盘式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动态和长时间活体成像
第24章 活体肿瘤的高分辨多光子成像
第25章 四半胱氨酸标签与双砷染料标记的活细胞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的关联成像
第26章 小鼠正常组织和疾病组织活体成像研究
第27章 活细胞中脂类的成像
第28章 染色体被乳糖操纵基因标记的哺乳动物细胞系的发展
第29章 活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成像
第30章 在哺乳动物培养细胞中研究有丝分裂
第31章 中间纤维蛋白在活细胞内的成像
第32章 表达和分析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微管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的方法
第33章 膜系统和膜运输的活细胞成像
第34章 机械应力下的活细胞成像
第35章 基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的单分子成像
第36章 基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技术的细胞成像
第37章 活细胞中单个RNA分子的观测与定量分析
附录 注意事项
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是《活细胞成像(第二版)》,但当我翻开它时,我以为我拿错了书。它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从最基础的细胞生物学概念讲起,然后慢慢过渡到成像技术的原理。我本来以为会直接深入到各种高精尖的显微镜和成像方法,结果发现作者花了很多篇幅在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比如细胞膜的组成、细胞器的作用、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等等。这对于我这种并非生物学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前接触过一些生物学相关的书籍,总觉得门槛很高,公式和专业术语一大堆,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不一样,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讲解,甚至还穿插了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让我觉得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而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特别是关于细胞代谢的那一部分,作者用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把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能量在细胞内是如何产生的和利用的。我猜想,即便是对细胞生物学完全陌生的读者,也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乐趣,并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可以说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抱着学习各种高科技显微成像技术的心态来阅读,比如共聚焦显微镜、超分辨显微镜、旋转盘显微镜等等,准备大开眼界。但是,在真正进入技术细节之前,作者却花了相当多的篇幅来介绍活细胞成像所必需的“先决条件”。这包括了对细胞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的全面回顾。比如,在讲解荧光标记技术时,它并没有直接跳到介绍各种荧光蛋白的性质,而是先普及了荧光的基本原理,以及不同波长的光是如何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我还以为会看到各种复杂的成像流程和参数设置,结果却是在讨论如何正确培养细胞、如何避免细胞损伤、以及如何在显微镜下维持细胞的生理活性。这本书更像是一门“活细胞成像导论”,它试图为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你明白,想要成功地“看见”活细胞,你必须先理解“活”的细胞本身。这种“由内而外”的讲解方式,虽然让我觉得进度稍慢,但也让我对整个研究流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生命科学领域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够让我们“看见”生命活动的微观世界的技术。我选择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活细胞成像”这个名字吸引了我,我期待着能够了解那些在细胞内瞬息万变的信号如何被捕捉和记录。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的重点,似乎并不完全聚焦于我最初设想的那些眼花缭乱的成像技术本身。它更多地是在探讨“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活细胞成像,以及这些成像所揭示出的生命活动“究竟是什么”。书中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细胞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它的组成部分是如何相互作用、协同工作的。例如,在关于细胞骨架的文章中,作者详细阐述了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在细胞运动、形态维持和物质运输中的关键作用,并且提及了这些结构是如何通过动态组装和解聚来响应环境变化的。我本来以为会是“如何搭建成像系统”,结果变成了“这些成像系统能够告诉我们什么生命奥秘”。这种视角上的转变,让我感到意外,但也让我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而是技术服务于理解生命本质的强大工具。
评分我原本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本操作手册,详细介绍各种先进的成像仪器,比如它们的工作原理、成像模式、以及如何优化参数来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选择合适的荧光探针,如何设置曝光时间,如何处理大量的成像数据等等。然而,这本书的内容,似乎是将我引导到了另一个方向。它并没有深入到具体的设备型号和操作细节,而是更多地探讨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对活细胞进行成像,以及通过这些成像,我们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生物学信息。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比如研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行为,或者观察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响应过程。这些例子都强调了“观察”本身的重要性,以及这种观察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生命过程。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在培养我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思路”,而不是直接教授“技术技巧”。它鼓励我思考“我想看什么?”,“为什么我想看?”,以及“看到之后我能得出什么结论?”。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的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了一幅画面:各种令人惊叹的显微镜图像,展示着细胞内千变万化的分子机器在工作。我满怀期待地想了解各种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技术在活细胞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突破衍射极限,看到纳米尺度的结构。然而,这本书的重点,却似乎落在了“细胞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活动”的描绘上。它通过一些基础的实验原理,来阐述细胞的生长、分化、运动以及与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比如,书中详细介绍了细胞培养的技术,包括不同培养基的选择、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持细胞在体外环境下的正常生理状态。我还以为会看到很多关于荧光染料、量子点、以及生物标记物如何“点亮”细胞内特定分子的内容,结果发现更多的是在讲解细胞膜的通透性、细胞器的功能,以及信号分子在细胞内的传递机制。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和维持一个活着的、正在工作的细胞”的入门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