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GB/T 14885-2010):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按照GB/T 1.1-2009給齣的規則進行起草。本標準由全國信息分類與編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353)歸口。
目錄
前言
1 範圍
2 術語和定義
3 分類原則
4 編碼方法
5 代碼錶
5.1 土地、房屋及構築物
錶1 1010000土地、海域及無居民海島
錶2 1020000房屋
錶3 1030000構築物
5.2 通用設備
錶4 2010000計算機設備及軟件
錶5 2020000辦公設備
錶6 2030000車輛
錶7 2040000圖書檔案設備
錶8 2100000機械設備
錶9 2200000電氣設備
錶10 2300000雷達、無綫電和衛星導航設備
錶11 2310000通信設備
錶12 2320000廣播、電視、電影設備
錶13 2400000儀器儀錶
錶14 2410000電子和通信測量儀器
錶15 2420000計量標準器具及量具、衡器
5.3 專用設備
錶16 3010000探礦、采礦、選礦和造塊設備
錶17 3020000石油天然氣開采專用設備
錶18 3030000石油和化學工業專用設備
錶19 3040000煉焦和金屬冶煉軋製設備
錶20 3050000電力工業專用設備
錶21 3060000非金屬礦物製品工業專用設備
錶22 3070000核工業專用設備
錶23 3080000航空航天工業專用設備
錶24 3100000工程機械
錶25 3110000農業和林業機械
錶26 3130000木材采集和加工設備
錶27 3140000食品加工專用設備
錶28 3150000飲料加工設備
錶29 3160000煙草加工設備
錶30 3170000糧油作物和飼料加工設備
錶31 3180000紡織設備
錶32 3190000縫紉、服飾、製革和毛皮加工設備
錶33 3200000造紙和印刷機械
錶34 3210000化學藥品和中藥專用設備
錶35 3220000醫療設備
錶36 3230000電工、電子專用生産設備
錶37 3240000安全生産設備
錶38 3250000郵政專用設備
錶39 3260000環境汙染防治設備
錶40 3270000公安專用設備
錶41 3280000水工機械
錶42 3390000殯葬設備及用品
錶43 3500000鐵路運輸設備
錶44 3510000水上交通運輸設備
錶45 3520000航空器及其配套設備
錶46 3600000專用儀器儀錶
錶47 3700000文藝設備
錶48 3710000體育設備
錶49 3720000娛樂設備
5.4 文物和陳列品
錶50 4010000文物
錶51 4020000陳列品
5.5 圖書、檔案
錶52 5010000圖書、檔案
5.6 傢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
錶53 6010000傢具用具
錶54 6020000被服裝具
錶55 6030000特種用途動物
錶56 6040000特種用途植物
評價十: 《GB/T 14885-2010 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本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完美結閤的典範。它不僅為我們提供瞭一套權威、係統的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體係,更在字裏行間傳遞著精細化管理的理念。我被書中對“辦公設備”和“傢具”的分類所吸引。在任何企業中,這些看似普通的資産,也需要進行有效的管理。書中對各種辦公桌椅、文件櫃、打印機、復印機等設備的細緻劃分,並賦予瞭相應的代碼,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明確的管理框架。這有助於我們瞭解各類辦公用品的保有量,優化采購策略,並方便進行日常的維護和報廢處理。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知識産權”和“其他無形資産”的章節。在知識經濟時代,這些無形資産的價值日益凸顯。書中對它們的界定、確認條件以及相應的代碼賦予,為企業管理這些無形資産提供瞭專業的指導,這對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書中在講解代碼的構成要素時,也充分考慮瞭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擴展性,使得編碼體係在未來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我通過實踐發現,運用書中提供的分類與代碼體係,我們能夠更清晰、更準確地掌握企業的固定資産狀況。這項工作不僅提升瞭資産管理的效率,更重要的是,為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成本控製、以及風險評估提供瞭可靠的數據基礎。這本書,是所有緻力於實現高效、精細化資産管理的專業人士的寶貴財富。
評分評價一: 翻開《GB/T 14885-2010 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我仿佛走進瞭一個嚴謹而有序的數字王國。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樸實無華,沒有花哨的圖飾,但卻散發著一種專業、可靠的氣息,仿佛在告訴我,這是一本值得信賴的工具書。閱讀過程中,我被其清晰的邏輯結構和詳盡的分類體係深深吸引。從最基礎的定義到復雜的代碼生成規則,每一個環節都處理得一絲不苟。書中對固定資産的定義、確認條件、計量方法等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闡述,這對於初次接觸固定資産管理的人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入門指南。更令人稱道的是,書中對各種固定資産進行瞭精細化的分類,並賦予瞭相應的代碼。這些代碼並非隨意生成,而是遵循瞭一定的邏輯規律,能夠清晰地反映資産的性質、用途、甚至所屬行業。這對於企業進行資産的盤點、核算、報廢、更新換代等一係列管理活動提供瞭極大的便利。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無形資産”和“在建工程”等章節的詳細說明。在實際工作中,這些資産的分類和代碼往往容易混淆,而這本書則提供瞭明確的界定和指導,幫助我們避免瞭許多潛在的錯誤。此外,書中還涉及瞭資産的摺舊、攤銷等核算方法,並與分類代碼相結閤,形成瞭一套完整的資産管理體係。這套體係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更準確地進行財務核算,也為管理層提供瞭更可靠的資産信息,從而支持更科學的決策。整本書的語言風格嚴謹而專業,但又並非枯燥乏味。作者在講解過程中,會適時地穿插一些實際應用的案例,使得抽象的條文變得生動形象,易於理解。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敘述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本書的可讀性和實用性。對於財務人員、資産管理員、以及需要進行固定資産核算和管理的企事業單位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本必備的工具書,能夠幫助他們高效、準確地完成各項資産管理工作,規避風險,提高效益。
評分評價六: 《GB/T 14885-2010 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這本書,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建築師,為企業固定資産的構建與管理,繪製瞭一張詳盡而精確的藍圖。它不僅僅是一份技術指南,更是一種管理智慧的結晶。閱讀這本書,我深刻理解瞭標準化在資産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企業能否高效、準確地掌握自身資産狀況,直接關係到其生存與發展。這本書提供的分類與代碼體係,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工具。我被書中對“機械設備”類彆的詳細劃分所震撼。從通用機械設備到專用機械設備,再到各種精密儀器,每一個分支都得到瞭細緻的闡述,並且都賦予瞭獨特的代碼。這對於製造業企業來說,無疑是福音。一個精確的分類代碼,能夠幫助企業管理者迅速瞭解各類設備的數量、價值、使用狀況,進而優化設備的采購、維護和更新策略。我特彆注意到書中關於“租賃資産”和“融資租賃資産”的區分。在現代企業運營中,租賃是常見的資産獲取方式,如何對其進行準確的分類和管理,對於財務報告的真實性至關重要。這本書提供的清晰界定,為我們解決瞭這方麵的睏擾。書中在講解代碼的生成邏輯時,也充分考慮瞭企業發展的動態性,允許在一定範圍內進行代碼的擴展和調整,這使得該體係能夠適應企業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我深切體會到,掌握瞭這本書中的知識,就等於掌握瞭企業固定資産管理的“鑰匙”。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高效地進行資産的日常管理,更能為企業的戰略規劃和風險控製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撐。這本書,是一本值得所有企業管理者、財務人員、資産管理人員反復研讀的經典之作。
評分評價七: 當我拿到《GB/T 14885-2010 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這本書時,我預想到的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行業標準手冊。然而,當我翻開書頁,閱讀其中的內容時,我纔意識到,我低估瞭它的深度和廣度。這本書以其嚴謹的邏輯和詳盡的案例,展現瞭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體係的精妙之處。我被書中對“信息網絡設備”的分類和代碼體係所吸引。在當今數字化時代,這部分資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書中不僅對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等設備進行瞭細緻的劃分,還考慮到瞭軟件資産的管理,這對於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和網絡安全防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計量器具”和“檢驗設備”的分類。這些資産在科研機構、實驗室以及生産製造企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準確的分類和管理,直接關係到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産品質量的穩定性。這本書提供的分類代碼,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追蹤這些設備的精度、校準周期,從而確保其始終處於最佳工作狀態。此外,書中在講解代碼的構成要素時,也充分考慮瞭曆史數據和未來發展,使得代碼體係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能夠適應未來可能齣現的新型資産。我深切地感受到,掌握瞭這本書中的分類與代碼體係,就如同擁有瞭一張企業資産的“導航圖”。它能夠幫助我們清晰地瞭解每一項資産的“身份信息”,從而更有效地進行資産的盤點、核算、維護和處置。這本書,是所有緻力於提升企業資産管理水平的專業人士的必備良伴。
評分評價三: 拿到《GB/T 14885-2010 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這本書,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和專業性。書頁的紙張質量上乘,印刷清晰,字跡工整,給人一種嚴謹、可靠的印象。翻開目錄,映入眼簾的是一套非常龐大而係統的固定資産分類體係。從能源、原材料,到生産設備、辦公用品,再到無形資産、在建工程,幾乎涵蓋瞭企業運營中可能涉及的所有固定資産類彆。而每一類彆,都對應著一套簡潔而富有邏輯的代碼。閱讀過程中,我被書中對每個類彆的定義和解釋所吸引。這些解釋非常到位,清晰地闡述瞭每一類資産的特徵、用途以及與鄰近類彆的區彆。例如,在講解“交通運輸設備”時,書中不僅列舉瞭汽車、火車、船舶等常見項目,還對特種運輸設備進行瞭細緻的劃分,並給齣瞭相應的代碼。這對於處理復雜資産的分類工作非常有幫助。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電子設備”和“信息技術設備”的分類。在信息化時代,這些資産的更新迭代速度極快,如何準確地對其進行分類和編碼,直接影響到後續的資産管理和技術升級。這本書提供瞭非常詳盡的指導,幫助我們能夠更有效地管理這些重要的資産。此外,書中還引入瞭“固定資産編碼規則”這一章節,詳細闡述瞭如何根據資産的屬性、功能、來源等要素來生成唯一的編碼。這套規則的設計非常人性化,既保證瞭編碼的唯一性,又體現瞭資産的管理信息,使得通過編碼就能對資産有初步的瞭解。我嘗試著用書中的方法來梳理我所在的部門的固定資産,發現以前那些散亂、不規範的資産記錄,現在都能被係統地整理和歸類。這項工作雖然繁瑣,但卻讓我對部門的資産狀況有瞭前所未有的清晰認識,也為後續的資産盤點、報廢和更新提供瞭堅實的基礎。這本書不僅是一本理論書籍,更是一本實用的操作指南,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評分評價二: 作為一名在企業資産管理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工作者,我深知一套科學、規範的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體係對於企業運營的重要性。因此,當我收到《GB/T 14885-2010 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這本書時,我懷揣著一種期待,希望它能為我提供更係統、更深入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參考。這本書並沒有讓我失望,反而給瞭我諸多驚喜。書中對固定資産的定義,其嚴謹性超齣瞭我的想象,它不僅涵蓋瞭物質形態的資産,還對非物質形態的資産進行瞭清晰的界定,這在很多基礎的財務書籍中是難以找到的。而其分類體係的設計,更是精妙絕倫。從大類到小類,再到更細緻的子分類,層層遞進,邏輯嚴密,環環相扣。每個類彆都賦予瞭獨特的代碼,這些代碼仿佛是資産的“身份證”,能夠幫助我們快速、準確地識彆和定位每一項資産。我尤其贊賞書中關於“設備類”和“電子設備類”的劃分。在當前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背景下,這些資産的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分類的精準性直接關係到後續的維護、升級和報廢決策。這本書提供的分類代碼,能夠很好地應對這種變化,為我們提供瞭可靠的依據。另外,書中在講解代碼生成規則時,也考慮到瞭不同行業的特點和需求,提供瞭一定的靈活性,這使得該標準在實際應用中更具普適性。我嘗試著將書中的分類體係應用到我們公司實際的資産管理工作中,發現效果顯著。以前一些模糊不清的資産界定問題,現在都有瞭明確的答案;以前一些難以統計的資産數據,現在都能通過代碼快速篩選和匯總。這極大地提升瞭我們的工作效率,也減少瞭人為錯誤的發生。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性的操作手冊,更是一部關於企業資産管理的哲學著作。它教會我們如何用係統化的思維去理解和管理企業最寶貴的物質和非物質財富。對於所有從事企業管理、財務核算、物資采購、設備維護等工作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寶典。
評分評價五: 我是一名在公共事業部門工作的財務人員,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固定資産種類繁多,涉及麵廣,且很多資産的使用年限長,更新換代相對緩慢。因此,一套科學、穩定、易於執行的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體係,對於我們部門的資産管理至關重要。《GB/T 14885-2010 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框架。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嚴謹而專業,但在深入講解具體內容時,又並非晦澀難懂。作者通過大量的條文、附錄和解釋,力求將每一個概念都闡述清楚。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房屋建築物”和“構築物”的區分。在實際工作中,這兩者之間往往存在界限模糊的情況,但書中通過詳細的定義和列舉,幫助我們明確瞭各自的範疇,這對於我們部門進行資産的界定和登記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書中關於“專用設備”的分類也十分細緻,考慮到公共事業部門的特殊性,很多設備都是定製化、專業化的。這本書提供的分類代碼,能夠很好地適應這種需求,為我們提供瞭準確的標識。更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在講解編碼規則時,並沒有采用一成不變的僵化模式,而是鼓勵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細化,這使得該標準更具操作性和適用性。在實際應用中,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為我們部門的固定資産建立一套統一的分類與代碼體係。起初,同事們對此錶示疑慮,但隨著工作的深入,大傢逐漸體會到瞭標準化管理帶來的便利。以前那些雜亂無章的資産颱賬,現在變得清晰有序;以前那些難以統計的資産數據,現在通過簡單的代碼查詢就能獲得。這項工作極大地提升瞭我們部門的資産管理效率,也為部門領導的決策提供瞭更可靠的數據支持。這本書,是從事公共事業部門資産管理的專業人士不可多得的寶貴參考。
評分評價四: 《GB/T 14885-2010 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這本書,在我看來,與其說是一本行業標準,不如說是一部關於企業資産“基因圖譜”的編纂。它不僅僅是列舉瞭各種資産的名稱,更重要的是,它賦予瞭每一種資産獨特的“基因碼”。這套編碼體係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將資産的屬性、功能、甚至使用年限都蘊含其中,通過簡單的數字或字母組閤,就能勾勒齣資産的完整畫像。閱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其體係的完整性和邏輯的嚴謹性。從宏觀的國傢標準到企業內部的微觀應用,這本書都提供瞭清晰的脈絡。它首先闡述瞭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的根本目的和意義,強調瞭標準化管理對於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作用。接著,它深入到各個資産大類的具體劃分,並對每一類資産的構成要素進行瞭詳細的界定。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生産性設備”的章節。在製造業中,生産性設備是核心資産,其分類的準確性直接關係到生産效率、成本核算以及設備維護的有效性。這本書提供瞭非常詳細的分類標準,能夠幫助企業區分不同工藝、不同功能的生産設備,並賦予其相應的代碼,這對於優化生産流程、精細化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另外,書中在講解代碼的組閤規則時,也充分考慮瞭不同企業在管理上的差異性,提供瞭靈活的選項,使得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我深切體會到,一套完善的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體係,能夠極大地提升企業資産管理的精細化水平。以前,我們部門的資産盤點工作總是耗時耗力,而且容易齣現遺漏和重復。自從引入瞭書中提供的分類代碼體係,資産的識彆、盤點、統計工作變得井然有序,效率也得到瞭顯著提升。更重要的是,通過對不同類彆資産代碼的分析,我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資産的構成、分布以及使用效率,從而為資産的優化配置和投資決策提供有力支持。這本書,為企業構建一套科學、高效的資産管理體係,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評價八: 《GB/T 14885-2010 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化繁為簡”的能力。在復雜的企業運營環境中,固定資産的數量龐大、種類繁多,而這本書則通過一套科學的分類與代碼體係,將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資産,梳理得井井有條。閱讀過程中,我被書中對“文化、教育、體育和娛樂用品”的分類所吸引。雖然這些資産在某些企業中可能並非核心資産,但對其進行規範化管理,同樣能夠體現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書中對這些品類的細緻劃分,以及對應的代碼賦予,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完整的管理思路。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其他固定資産”的說明。在實際工作中,總會遇到一些難以歸入既定類彆的資産,如何對其進行閤理分類和編碼,常常讓資産管理員頭疼。這本書提供的“其他固定資産”類彆,並輔以詳細的解釋和處理原則,極大地簡化瞭我們的工作,避免瞭人為設定的隨意性。此外,書中在講解代碼的賦碼原則時,也強調瞭“統一性”和“可識彆性”,確保瞭每個代碼的唯一性,並且能夠通過代碼直觀地反映資産的某些特徵。我通過實踐發現,運用書中提供的分類代碼,我們能夠更快速地完成資産的盤點和錄入工作,減少瞭人工輸入的錯誤,也為後續的資産分析和報錶生成奠定瞭堅實的基礎。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種管理思想的傳遞,它教會我們如何用係統化的方法來認識和管理企業寶貴的固定資産。
評分評價九: 《GB/T 14885-2010 固定資産分類與代碼》這本書,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資産解剖師”,將企業龐雜的固定資産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解剖”,並為其每一個“器官”都賦予瞭精確的“標識符”。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提供瞭分類的框架,更深入地闡釋瞭分類背後的邏輯和意義。我被書中對“環保、消防及安全生産設備”的分類所深深吸引。在當前社會對環保和安全生産日益重視的背景下,這些設備的準確分類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書中對各類環保設施、消防器材、安全防護裝備的詳細劃分,以及賦予的專業代碼,為相關部門的資産管理提供瞭強大的支持。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低值易耗品”的界定和處理原則。雖然書中主要關注的是固定資産,但對於一些金額不大、使用期限較短但使用頻繁的物品,如何有效管理,以避免浪費和流失,同樣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這本書在相關章節中,對這部分內容進行瞭必要的闡述,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資産管理體係。此外,書中在講解代碼生成規則時,也考慮到瞭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管理需求,允許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代碼的適當調整和補充,這使得該標準在實際應用中更具靈活性和前瞻性。我通過實踐發現,運用書中提供的分類與代碼體係,我們部門的資産盤點效率得到瞭顯著提升,而且資産的統計數據也更加準確和可靠。這項工作不僅節約瞭人力和時間成本,更重要的是,為部門領導的決策提供瞭堅實的數據支撐。這本書,是所有希望提升企業資産管理水平的專業人士的必讀之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