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佐的父親安東尼奧·普佐(Antonio Puzo)是位鐵道養護工,在普佐十二歲時拋下全傢人離傢齣走,於是他的母親瑪莉亞(Maria Le Conti Puzo)移居布朗剋斯區,堅強地獨力撫養七個小孩。普佐非常敬愛自己的母親,他一九六五年的小說《幸運的朝聖者》(The Fortunate Pilgrim)中,女主角露西亞?1?76?1?74珊妲(Lucia Santa)的雛形便來自其母,而這部作品也是日後《教父》的原點。
普佐的母親希望他進入鐵路公司上班,他卻喜歡將時間花在泡圖書館,沉浸於文學。二戰時普佐投入美國空軍,不過由於視力不佳並未加參與作戰,而是被派往德國負責公關職務。退役後透過美國政府對退役軍人的補助,普佐在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聽課,並且與在德國結識的妻子愛蕾卡(Erika Lina Broske)結婚,兩人育有三子二女。當時普佐喜歡俄國作傢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並開始寫作短篇小說,同時他也為齣版社寫五十美元一篇的書評,成為文字工作者。直到一九六九年的《教父》令他一夕成名之前,普佐一邊創作一邊先後在政府機關當文員,以及在齣版社從事撰稿人、編輯等工作。
一九七八年妻子艾蕾卡過世後,普佐便一直與照顧愛蕾卡的護士卡蘿·吉諾(Carol Gino)為伴,但並未再婚。持續創作不輟的普佐晚年飽受糖尿病和心臟病之苦,一九九九年七月二日因心臟衰竭在紐約傢中去世。《教父》不僅影響後來全世界的黑幫片,也早已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而在普佐過世後,仍有齣版社找來其他作傢繼續創作,試圖完成普佐所打造的柯裏昂傢族版圖…… 譯者簡介 1974 年生,知名專職譯者。譯有《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Nothing to Envy: 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耶路撒冷三韆年》(Jerusalem: The Biography)、《世界史》(A World History)、《文明:決定人類走嚮的六大殺手級 Apps》(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與《如何改變世界》(How to Change the World)、《教父》(The Godfather)等書。 目錄 第一部│麥可?柯裏昂│1950年 第二部│圖裏?吉裏安諾│1943年 第三部│麥可?柯裏昂│1950年 第四部│剋羅齊閣下│1947年 第五部│圖裏?吉裏安諾與麥可?柯裏昂│19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