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教育的目的》由怀特海所著,本书的主要侧重点在于智力的教育,因此在所有的章节中,都将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并从多个视角进行说明——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老师也必须有活跃的思想。 本书断然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反对没有火花的使人呆滞的思想。 本书除了第四章外,都是作者在一些教育和科学团体的演讲,它们都是有实践证明的经验之谈,或是教育实践后的反思,还有一些对该主题的批判。
作者简介
怀特海(Whitehead,Alfred North,1861-1947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与罗索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yong久性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创立了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他深刻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广泛承认。
目 录
作者小传
译者前言:这是一本奇书!
前言
第一章 教育的目的
第二章 教育的节奏
第三章 自由和训练的节奏
第四章 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
第五章 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
第六章 数学课程
第七章 大学及其作用
我得承认,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远超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部思想史的摘录,而不是一本实用的教学指南。作者的行文极其正式,大量使用复合句和复杂的从句结构,使得阅读过程需要极度的专注。然而,一旦你适应了这种独特的文风,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超越专业化”的呼吁。在现代社会,我们被鼓励越来越早地锁定专业方向,这无疑限制了个人的发展潜力。作者则强力主张,基础教育的目的应当是拓宽心智的疆域,建立跨学科的广博视野,而不是过早地为社会机器的齿轮做准备。这种对“全面发展”近乎固执的坚持,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显得格外振聋发聩。它让我开始思考,我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因为过早的职业倾向而变得狭隘和僵化了。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展现出了一种罕见的、将宏大理论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他没有沉溺于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对不同学科——从科学到艺术——如何共同塑造完整心智的精妙分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晰的教育蓝图。书中对“形式化知识”与“活的知识”之间张力的探讨,简直是点睛之笔。我们太容易将知识碎片化,让它变得僵硬而无生命力,而作者则力图展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流动性,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个体将所学应用于未知情境的能力。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凝练,常常用一句话概括一个复杂的教育困境,需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深意。虽然有些段落的论证逻辑链条稍显跳跃,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哲学背景才能完全跟上,但整体上,它提供了一个极具挑战性且极富营养的阅读体验,绝对是教育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目。
评分这本关于教育哲学的著作,它以一种近乎散文诗般的笔触,探讨了知识的本质与人性的塑造。作者似乎在引领我们进行一场心灵的漫游,从古老的苏格拉底式诘问,到现代社会对实用主义的过度崇拜,每一个转折都充满了对我们当前教育体系的深刻反思。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论述,那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天马行空,更是理解复杂概念、构建个人世界观的基石。书中穿插了许多对教育家和思想家观点的引用,但绝非简单的罗列,而是巧妙地将这些思想融入到他构建的宏大叙事中,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概念的读者也能感到亲切且富有启发性。它迫使我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教育目标——我们究竟是在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还是在培育能够独立思考、拥有完整人格的公民?这种对根本性问题的追问,让人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思考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仿佛是写给所有对当下教育现状感到一丝迷茫的人的一剂清醒剂。它没有提供立竿见影的“速效药方”,也没有指责任何具体的教育部门或政策制定者,它的批判是内省式的,指向的是我们思维模式的深层结构。我特别关注到作者对“品味”培养的重视,这在强调“效率”和“可量化成果”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他认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其标志不在于他知道多少事实,而在于他能辨别什么是优美、什么是真理,以及如何带着尊严和责任感生活。行文的节奏感极强,从开篇对“文明的危机”的警示,到中间对课程设置的细致剖析,再到最后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层层递进,如同精心编排的交响乐。虽然书中的观点有时略显理想化,比如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但正是这种高远的理想,才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避免我们在平庸中迷失。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从“教什么”入手,而是从“为何教”这一终极问题出发进行架构。作者的论述充满了对人类心智潜能的敬畏与信心。他反复强调,教育的成功与否,不应该由考试成绩来衡量,而应该看个体是否获得了独立构建意义的能力。书中对“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辩证统一有着非常精彩的论述,指出真正的智慧诞生于这两者之间的张力与融合,而非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制。语言的魅力在于其间流淌着的深厚人文关怀,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青年一代命运的深切忧虑。读罢全书,感觉自己完成了一次深度洗礼,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培养能够提出更深刻问题的能力。这是一本需要慢读、需要反复回味的书,它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身阅历的增加而愈发显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