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

理想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古希腊] 柏拉图(Plato)著郭斌和,张竹明译 著
图书标签:
  • 哲学
  • 政治
  • 柏拉图
  • 古典
  • 理想社会
  • 正义
  • 教育
  • 西方哲学
  • 伦理学
  • 对话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教育考试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17565
商品编码:19285098839
出版时间:1986-08-01

具体描述

作  者:(古希腊)柏拉图(Plato) 著;郭斌和,张竹明 译 定  价:42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86年08月01日 页  数:458 装  帧:平装 ISBN:9787100017565 卷(327-354)
第二卷(357-383)
第三卷(386-417)
第四卷(419-445)
第五卷(449-480)
第六卷(484-511)
第七卷(514-541)
第八卷(543-569)
第九卷(571-592)
第十卷(595-621)
索引
人名地名索引之一
人名地名索引之二
本书版本简目

内容简介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它成于作者壮年,震古铄今,影响深远,不仅是作者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折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柏拉图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书中论及正义、国家、财产、、哲学家、真理、认识、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两千余年来为西方知识界推荐阅读之书。 (古希腊)柏拉图(Plato) 著;郭斌和,张竹明 译 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很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理想国》 一段关于文明、秩序与灵魂的深刻探索 在人类思想的璀璨星河中,有一些作品以其超越时空的洞察力,成为了我们理解自身与社会的一座座灯塔。它们并非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智慧的结晶,是无数次理性思辨与情感体验的凝练。我今天要向您推荐的这本书,正是一部这样不朽的杰作。它以一种雄浑而细腻的笔触,编织了一幅关于理想社会、正义本质以及人类灵魂深层结构的宏伟画卷。 这本书的开篇,就将我们引入了一个充满活力却又暗流涌动的世界。在一场意味深长的对话中,我们跟随叙述者的脚步,步入了一个思想交锋的殿堂。在这里,关于“正义”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被置于显微镜下,被层层剥开,试图探寻其最本真的含义。作者并不满足于对表面现象的浅尝辄止,而是以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挑战着那些被习以为常的观念。他敏锐地捕捉到,在个体与群体、权力与责任、欲望与理智的复杂交织中,隐藏着无数的误解与偏见。 随着对话的深入,一个关于“理想城邦”的构想逐渐浮出水面。这并非一个凭空臆想的乌托邦,而是一个基于理性逻辑与对人性深刻洞察而构建的社会蓝图。在这个城邦中,每个公民都被赋予了最适合其天性的角色,他们各司其职,和谐共存。作者细致地描绘了这个城邦的政治结构、教育体系、军事组织乃至日常生活。他提出,统治者必须是那些拥有最高智慧与德行的哲人,他们不受私利驱动,而是以整个城邦的福祉为己任。这种统治者的理念,本身就极具革命性,它挑战了当时普遍存在的权力世袭与武力至上的观念。 教育在书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认为,塑造一个理想的公民,必须从其幼年时期就开始进行严谨而全面的培养。这种教育并非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对灵魂的塑造,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从音乐、体育等基础训练,到数学、天文学等高级学科的学习,每一步都旨在引导人们摆脱感官的蒙蔽,接近纯粹的理性与真理。他甚至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哲学之王”的教育模式,这个模式强调训练潜在统治者对“善”的理念的把握,使其能够真正理解并践行正义。 本书最令人着迷的部分之一,便是其对“善的理念”的阐释。作者将“善的理念”比作太阳,它不仅是万物得以产生的原因,更是万物得以被认识的依据。就像太阳之于可见世界,善的理念之于可认知世界。它如同宇宙的终极目标,一切存在的价值与意义都源于此。理解并追求“善的理念”,也就意味着拥抱智慧与真理,这是通往真正正义与幸福的唯一途径。这种形而上的思考,将本书的深度大大提升,使其不仅仅停留在政治哲学层面,更触及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根本问题。 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生动而深刻的比喻,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洞穴的比喻”。这个比喻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摆脱蒙昧、追求真理的艰难历程。被囚禁在洞穴中的人们,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子,他们将这些影子误认为真实。当一个人得以走出洞穴,沐浴在阳光下,他才能看到真正的世界。然而,当他回到洞穴,试图向他人解释真相时,却可能遭到嘲笑甚至迫害。这个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知识的获得过程,以及少数觉醒者与多数沉睡者之间的巨大鸿沟。 作者对灵魂结构的分析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他将灵魂比作一个由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理智、激情和欲望。当这三个部分和谐运作,由理智主导时,灵魂便能达到正义的状态,个体也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反之,当欲望或激情失控,凌驾于理智之上时,灵魂便会陷入混乱与不正义。这种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对外部社会结构的构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本书宏大的思想体系。 在探讨理想城邦的同时,作者也无情地剖析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政治体制,并对它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从贵族制、荣誉制到寡头制、民主制,再到最糟糕的僭主制,他都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揭示了它们走向衰败和不正义的内在逻辑。他认为,任何偏离了“善的理念”的统治,都注定是短暂而充满弊病的。对这些现实政体的批判,也反过来印证了其理想城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这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政治宣言,也不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的教科书。它更像是一次思想的远航,邀请读者一同踏上探索真理、理解正义、认识自我的旅程。它需要读者以开放的心态,以审慎的思考,去品味其中的智慧,去辨析其中的论证。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挑战,可能会产生疑问,甚至会因为某些观点而感到不适。但这正是思想的魅力所在——它迫使我们走出舒适区,去审视自己固有的观念,去拓宽认知的边界。 这本书所探讨的许多问题,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如何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如何培养有德行的公民?如何平衡个体自由与集体利益?如何抵制物质的诱惑,追求精神的丰盈?这些问题,构成了我们当下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而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思考角度,一种基于理性与智慧的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关于文明、秩序与灵魂的深刻探索。它以其雄辩的论证、深刻的洞察和不朽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反思自身、理解社会、追求真理的镜子。它并非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点燃我们思考的火花,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智慧之境。阅读它,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对思想的盛宴。

用户评价

评分

从纯粹的阅读体验来说,这本书的节奏感把握得相当高明。它有如史诗般宏大的论述,也有如同耳语般私密的对话。有那么一两章,作者抛出了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观点,那种冲击力让我差点直接把书扔到一边去查阅反驳的资料,但正是这种被挑战的感觉,才体现了这本书的价值。它强迫你离开舒适区,去捍卫或修正自己的既有观念。我发现,很多读现代政治学或社会学著作时感到困惑的概念,追根溯源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最初的、最纯粹的形态的讨论。它更像是一部思想的“源头活水”,而非枝蔓末节的评论。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借助脚注和背景知识来辅助理解,但这绝不是作者的晦涩所致,而是因为其思想的密度实在太大了,需要读者投入同等的专注度去解码。

评分

这部作品,说实话,刚拿起的时候我还有些忐忑,毕竟“理想国”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哲学光环,生怕是那种晦涩难懂、读起来打瞌睡的学术著作。然而,翻开扉页没多久,那种担心就烟消云散了。作者的叙事功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把最抽象的概念也包裹在一层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之中。我特别欣赏他对人物刻画的细腻,那些对话不仅仅是观点的交锋,更像是两个灵魂在历史的洪流中进行的真诚对话,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与光辉。尤其是在描述社会结构与个体命运相互作用的那几章,那种近乎预言般的洞察力,让人在阅读时忍不住会时不时停下来,望向窗外,思考我们脚下的世界是否也暗含着某种结构性的必然。书中的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尽管有些推导过程需要反复咀嚼,但一旦跟上作者的思路,那种豁然开朗的体验是阅读其他书籍难以比拟的。它不是简单地给你答案,而是教你如何提问,如何审视那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常识”。读完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对思维疆域的极限拉伸,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

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收获并非得到了某个明确的政治立场,而是获得了一套强大的“思维工具箱”。书中对于定义、分类和逻辑推演的严谨态度,渗透到了每一个段落。这种方法论上的训练,远比记住书中的具体结论来得宝贵。举个例子,书中对美德的探讨,并非简单地贴上标签,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剖析,揭示了不同美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等级秩序。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成功”和“幸福”的定义是否站得住脚。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指南,不如说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构建清晰、有条理、并致力于真理的个人心智模型的教科书。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在你不知不觉中,提升了你与世界进行深度对话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具匠心,它并非线性叙事,更像是一座精密的建筑,每一层都建立在前一层坚实的基础上,同时又为更高处的展望提供了必要的视角。我个人对书中对教育体系的设想部分着迷,那不仅仅是教育的蓝图,更是对“人如何才能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的深刻剖析。作者并没有回避人类天性的复杂性,他承认了激情、欲望与理性的永恒角力,这使得他的“理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审慎构建。每次读到关于哲学家的角色定位,我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与反思:在充斥着即时满足和浅薄娱乐的现代社会,真正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勇气的人,应该如何自处?是选择隐退,还是选择承担起“引人出明”的责任?这种两难的抉择,是全书最引人入胜的戏剧张力所在。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场思想上的“慢炖”。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读物,你一口气读完后能立马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一番精辟见解。它需要时间来发酵,需要你在日常生活的间隙里去反复回味那些精彩的辩论片段。我记得有一次,在处理一个棘手的项目决策时,书中关于“正义的本质”的讨论突然跳了出来,让我对权力和责任的平衡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对“洞穴”的比喻,更是成为我后来观察媒体信息流和大众认知的经典隐喻。每次看到那些未经审视的观点被盲目追捧时,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个被囚禁者被强光刺痛眼睛的画面。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持久性,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价值,反而像是陈年的老酒,每一次重温都会品尝出新的层次感。它的语言是古典的,但其探讨的核心问题却是永恒的,关于秩序、关于真理、关于什么是值得追求的生活,这些议题直到今天依然在撕扯着每一个清醒的头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