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693-2017 道路硅酸盐水泥

GB/T 13693-2017 道路硅酸盐水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化委员会 著
图书标签:
  • 水泥
  • 道路工程
  • 硅酸盐水泥
  • GB/T 13693-2017
  • 建筑材料
  • 标准
  • 公路工程
  • 水利工程
  • 混凝土
  • 材料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GBT136932017
商品编码:19942330278
包装:钉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1-01
页数:12
字数:14

具体描述




GB/T 13693-2017 道路硅酸盐水泥
定价 16.00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版次 B1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开本 16
作者 中国标准化委员会
装帧 钉装
页数 12
字数 14
ISBN编码 GB/T136932017



道路硅酸盐水泥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  
大16开 页数:12 字数:14  
纸 质 版:16元
标准号: GB/T 13693-2017   中文标准名称: 道路硅酸盐水泥
ICS: 91.100.10   英文标准名称:  
中标分类:     发布日期: 2017-11-01
采标情况:     实施日期: 2018-09-01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硅酸盐水泥的术语和定义、组份与材料、分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路面、机场道面及对耐磨、抗干缩等性能要求较高的其他工程用道路硅酸盐水泥的生产与使用。



《现代建筑材料手册》 前言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建筑领域,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一本全面、实用且信息丰富的建筑材料手册,对于建筑师、工程师、施工管理人员、材料生产商、科研人员乃至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本书旨在汇集当下建筑材料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性能参数、应用规范以及市场动态,为广大从业者提供一本权威、可靠的参考工具。 本书的编写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基础与前沿相结合”的原则。我们不仅梳理了各类传统建筑材料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物理化学性能,更深入探讨了近年来涌现的各类新型、高性能、环保型建筑材料的特点、优势及其应用前景。在内容组织上,本书力求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既能满足读者快速检索特定信息的需求,又能引导读者系统性地了解某一类材料的来龙去脉。 现代建筑对材料的要求日益多元化,除了强度、耐久性等传统指标外,节能、环保、智能化、可回收性等新特性正成为评价材料优劣的重要维度。本书将这些新兴需求融入材料的介绍之中,着重强调了绿色建材、高性能复合材料、智能材料以及可再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潜力。同时,我们也关注了材料在不同建筑类型(如住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基础设施等)中的适用性,以及在特定环境(如高寒、高温、潮湿、海洋等)下的性能表现。 本书的读者群体广泛,涵盖了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从初步的方案构思到详细的设计图纸,从材料的采购与检验到施工现场的应用与质量控制。我们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丰富的图表和案例,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材料科学知识。对于专业术语,本书进行了必要的解释,并尽量引用国内外通用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我们深知,建筑材料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革新的领域,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本书的出版,并非对该领域知识的终结,而是希望能够为从业者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平台,鼓励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创新中引领行业发展。我们热切期待本书能够成为推动中国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份助力。 第一章 基础建筑材料 1.1 混凝土与水泥基材料 1.1.1 组成、性能与分类 水泥:熟料、石膏、掺合料的构成,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通用类别,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能指标(强度、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水化热等)。 骨料:粗骨料(碎石、卵石)和细骨料(砂)的种类、质量要求(如级配、颗粒形状、坚固性、有害杂质含量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水:饮用水的标准,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外加剂:减水剂(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引气剂、早强剂、缓凝剂、膨胀剂等的作用机理、种类、使用方法及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 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硅灰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改善工作性、降低水化热、提高耐久性等。 1.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影响因素 强度指标的确定与折减系数。 工作性(坍落度)的控制。 耐久性指标(抗渗、抗冻、抗腐蚀等)的要求。 材料消耗量计算与经济性分析。 配合比设计的常见方法与软件应用。 1.1.3 混凝土的生产、运输与浇筑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 自拌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与时间限制。 浇筑方法(溜槽、泵送、塔吊等)的选择与操作要点。 分层浇筑、连续浇筑与间歇浇筑。 振捣的必要性、方法与过度振捣/振捣不足的危害。 1.1.4 混凝土的养护与后期处理 早期养护的重要性(温度、湿度控制)。 常温养护(覆盖、洒水、薄膜覆盖)与特殊养护(蒸汽养护、加热养护、化学养护)。 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成因与预防。 后处理:修补、凿毛、防护层施工等。 1.1.5 特种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组成、性能特点、适用范围。 自密实混凝土(SCC):组成、流动性、抗离析性、应用优势。 纤维增强混凝土(FRC):纤维种类(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等)、增强机理、性能提升。 轻骨料混凝土、重骨料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彩色混凝土等的特点与应用。 1.1.6 水泥基复合材料 砂浆:种类(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配合比、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地面砂浆的应用。 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水泥基装饰砂浆等。 1.2 结构钢材 1.2.1 钢材的分类与牌号 碳素结构钢(Q235、Q345等)的性能特点与应用。 高强度低合金结构钢。 合金结构钢。 常用钢材的牌号与国家标准。 1.2.2 钢材的性能指标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冲击韧性等。 钢材的焊接性能与工艺。 1.2.3 钢材的生产工艺与质量检验 冶炼(转炉、电炉)、轧制、热处理工艺。 钢材力学性能、化学成分、表面质量、内部缺陷的检测方法。 1.2.4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焊接连接:焊条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螺栓连接:普通螺栓、高强度螺栓连接。 铆钉连接(已较少使用)。 1.2.5 钢材的防腐蚀处理 表面处理:除锈(喷砂、抛丸)、磷化。 防护涂料:底漆、中间漆、面漆。 热浸镀锌、电镀锌、喷涂锌等。 1.3 砌体材料 1.3.1 烧结普通砖与烧结多孔砖 原料、工艺、性能要求(强度、吸水率、抗冻性、尺寸)。 普通砖、多孔砖、空心砖的适用性。 砌体砂浆的选择与配合比。 砌体结构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 1.3.2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ALC/AAC) 原料、生产工艺(发气、切割、蒸压)。 轻质、保温、隔音、防火性能。 专用粘结剂的应用。 ALC砌块墙体的施工特点。 1.3.3 混凝土砌块 种类(实心、空心)、性能特点。 轻质混凝土砌块。 1.3.4 石材 天然石材(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等)的种类、性能、装饰性。 石材的加工、安装与防护。 人造石材(水泥基、树脂基)的特点与应用。 1.4 木材 1.4.1 木材的种类与性质 软木与硬木。 木材的力学性能(强度、弹性、硬度)。 木材的吸湿性、干缩湿胀性。 木材的耐久性(腐朽、虫蛀)。 1.4.2 木材的防腐、防虫与防火处理 化学浸注法、表面涂覆法。 防火涂料。 1.4.3 木材在建筑中的应用 结构构件(梁、柱、屋架)。 装饰材料(地板、墙板、天花)。 门窗、楼梯等。 1.4.4 木结构体系 木框架结构、木桁架结构、胶合木结构。 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发展。 1.5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1.5.1 沥青的种类与性能 石油沥青、煤沥青。 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脆性温度等。 1.5.2 沥青混合料 组成:沥青、矿料(粗集料、细集料、矿粉)。 配合比设计。 类型:沥青混凝土(AC)、沥青碎石(AS)、沥青玛蹄脂碎石(SMA)等。 1.5.3 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 摊铺、压实工艺。 路面裂缝、坑槽的修复。 1.5.4 沥青在防水工程中的应用 1.6 玻璃 1.6.1 普通平板玻璃的制造与性能 1.6.2 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的性能与应用 1.6.3 镀膜玻璃(Low-E玻璃)与功能玻璃 1.6.4 玻璃幕墙的结构与安装 第二章 新型与特种建筑材料 2.1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2.1.1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组成(高强度水泥、超细矿物粉末、高性能减水剂、钢纤维/聚合物纤维)。 极高的强度、韧性和耐久性。 应用领域:桥梁、隧道、高层建筑、预制构件。 2.1.2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FRCC) 各种纤维(聚合物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与水泥基体的复合。 优异的抗拉、抗弯、抗裂性能。 应用:结构加固、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构件。 2.2 聚合物基建筑材料 2.2.1 塑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PVC(聚氯乙烯)管材、型材。 PE(聚乙烯)管材、防水卷材。 PP(聚丙烯)纤维、管材。 EPS(聚苯乙烯)泡沫板、EPO(聚苯乙烯-丁苯共聚物)保温材料。 2.2.2 高性能聚合物砂浆与涂料 聚合物乳液(丙烯酸、丁苯、环氧、聚氨酯)在砂浆与涂料中的应用。 提高粘结强度、韧性、耐水性、耐候性。 应用:外墙保温系统、防水涂料、地面找平、装饰涂料。 2.2.3 聚氨酯保温材料 硬质聚氨酯泡沫(PUF)的喷涂与板材。 极低的导热系数,优异的保温性能。 应用:建筑外墙、屋顶、冷库。 2.2.4 环氧树脂 环氧砂浆、环氧涂料、环氧灌浆料。 高强度、高耐磨性、优异的化学稳定性。 应用:工业地坪、设备基础、结构加固。 2.3 金属与复合材料 2.3.1 铝合金在建筑中的应用 铝合金门窗、幕墙骨架、金属吊顶。 耐腐蚀、轻质、美观。 2.3.2 不锈钢在建筑中的应用 结构构件、装饰材料、栏杆。 优异的耐腐蚀性。 2.3.3 金属复合板(ACP/AMC) 铝塑板、铝蜂窝板等。 轻质、刚度好、易于加工。 应用:幕墙、吊顶、室内外装饰。 2.3.4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复合材料 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极高的比强度、比模量。 应用:结构加固(粘贴碳纤维布)、预应力筋、轻质结构构件。 2.4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材 2.4.1 保温隔热材料 矿物棉(玻璃棉、岩棉):性能、应用。 发泡陶瓷保温板。 气凝胶材料:超低导热系数,极薄的厚度。 真空绝热板(VIP):极高的保温性能。 2.4.2 隔音降噪材料 隔音毡、隔音涂料、吸音棉。 多孔吸声材料。 2.4.3 环保与可再生建材 竹材、木塑复合材料。 再生骨料、再生砖。 生物基材料。 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料、胶粘剂。 2.5 智能与功能性材料 2.5.1 智能窗户(电致变色玻璃、热致变色玻璃) 2.5.2 自修复混凝土 2.5.3 响应式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热膨胀材料) 2.5.4 建筑集成光伏(BIPV)材料 第三章 材料的选用与应用 3.1 工程项目对材料的需求分析 3.1.1 结构性能要求(承载力、刚度、稳定性) 3.1.2 建筑功能要求(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 3.1.3 经济性要求(成本、耐久性、维护费用) 3.1.4 美观性要求(色彩、质感、造型) 3.1.5 可持续性要求(环保、可回收、能耗) 3.2 材料的规范与标准 3.2.1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3.2.2 国际标准(ISO, ASTM, EN等) 3.2.3 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的作用 3.3 材料的采购与检验 3.3.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3.3.2 材料进场验收(外观、尺寸、性能检测) 3.3.3 关键材料的现场抽样检测 3.4 材料的施工应用要点 3.4.1 不同材料的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3.4.2 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3.4.3 材料的兼容性问题 3.5 材料的维护与耐久性 3.5.1 材料的常见损坏机理 3.5.2 定期检查与预防性维护 3.5.3 材料的修复与更换 第四章 建筑材料市场与发展趋势 4.1 我国建筑材料行业现状 4.2 全球建筑材料市场概况 4.3 新型材料研发与技术创新 4.4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4.5 数字化与智能化在材料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用户评价

评分

自从我了解到GB/T 13693-2017《道路硅酸盐水泥》这个标准的存在,我的好奇心就被彻底点燃了。作为一名在工程监理一线工作的年轻人,我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水泥,作为道路的“骨骼”,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道路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在我参与的几个项目中,我亲眼看到过由于水泥质量控制不严而导致的返工,那种对项目进度和成本的打击是巨大的,而且对我们监理人员来说,也是一种沉重的责任。我特别想知道,这份标准是如何在细微之处体现出“道路”这一特殊用途的?它是否对水泥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基础指标做了更精细的规定?例如,在早期强度方面,它是否会考虑到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快速开放交通的需求,从而设定一个更科学合理的早期强度增长曲线?再比如,对于道路长期暴露在各种自然环境下的耐久性问题,标准是否会对其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渗透等方面的性能提出更明确的性能指标?我希望这份标准能够成为我工作中一把锋利的“尺子”,帮助我更精准地识别出优质的水泥,为道路工程的安全与稳定保驾护航。

评分

这本《GB/T 13693-2017 道路硅酸盐水泥》的出现,无疑是给所有在道路工程领域摸爬滚打的工程师、技术员以及材料供应商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在我参与过的几次大规模公路建设项目中,水泥作为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骨料,其质量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这可不是一句“质量是生命线”就能轻易概括的。我记得有一次,某个路段的水泥质量出现了偏差,虽然当时没有立刻显现出问题,但几年后,路面出现了细微的裂纹,经过检测,才发现是早期水泥强度增长速率与设计预期不符,导致了微观结构的疏松。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标准的重要性,以及一个权威、细致的标准能为我们节省多少潜在的麻烦和经济损失。GB/T 13693-2017,仅仅看这个编号和名称,就足以让我对它充满期待。它是否能够全面、准确地界定道路硅酸盐水泥的关键性能指标?是否能够覆盖从原材料选择、生产过程控制到最终出厂检验的每一个环节?它的标准值设定是否科学合理,能够兼顾工程实际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毕竟,对于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一份清晰、可操作的标准,就是我们手中最锐利的武器,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材料的把关,确保工程质量的万无一失。

评分

当我看到《GB/T 13693-2017 道路硅酸盐水泥》这个标题时,我立刻联想到我之前参与过的几次关于道路沥青与水泥稳定层结合的课题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水泥的选择对稳定层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抗裂、耐久性方面。传统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虽然已经足够严格,但对于道路工程这种需要承受反复荷载、极端气候以及潜在化学侵蚀的复杂环境,可能还存在一些细微的不足。因此,这份专门针对“道路”的硅酸盐水泥标准,无疑让我看到了改进的希望。我迫切想知道,它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完善?例如,在水泥的抗早期冻融能力上,是否有了更明确的指标?在面对盐碱地带的侵蚀时,水泥的抗硫酸盐性能是否得到了加强?它是否会涉及到水泥在不同养护条件下,其早期强度增长速率与后期强度的平衡性问题,这对于道路的快速通车和长期使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期待这份标准能够填补我在这一领域的知识空白,并为我未来的研究提供更科学、更精确的依据。

评分

作为一名在工程质量检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标准的重要性,它就像一把“度量衡”,决定了我们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GB/T 13693-2017 道路硅酸盐水泥》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通用型的水泥标准在应用于道路工程时,可能无法完全涵盖其特殊的性能要求。道路工程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承载能力,还有长期的环境适应性,比如应对温度变化、湿度变化、以及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因此,我非常想了解,这份标准在检测方法和性能指标上,是否有所创新?它是否对水泥的早期强度、后期强度、以及在极端环境下的耐久性(如抗冻融、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渗透)等方面,提出了更精细、更具有针对性的检测项目和评价标准?我希望这份标准能够成为我们实验室工作中一套更加完善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准确、更有效地评估水泥产品是否能够满足道路工程的严苛要求,从而为工程质量把关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评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GB/T 13693-2017 道路硅酸盐水泥》这个标准,内心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在道路养护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路面病害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早期水泥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虽然我们主要负责的是后期养护,但对材料源头质量的关注,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特别想知道,这份标准在水泥的耐久性方面,是如何界定的?它是否充分考虑了道路长期暴露在各种自然条件下(如冻融循环、温度变化、雨水冲刷、化学物质侵蚀等)可能出现的性能衰减?例如,它是否对水泥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抗硫酸盐侵蚀性、以及在低剂量抗冻剂作用下的性能表现,有更明确的指标要求?我希望这份标准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套更可靠的“质量基线”,让我们在评估道路早期性能、预测长期病害发生风险时,有更科学、更具说服力的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道路的养护和修复工作,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评分

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从业经验的材料供应商,我深知水泥市场的复杂性以及不同批次水泥之间可能存在的细微差异。我们每天都在和各种水泥厂打交道,为不同的工程项目提供产品。每一次的招投标,每一次的材料进场检测,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过去,我们主要依赖行业内普遍接受的一些通用标准,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对道路工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迫切需要一份更具针对性、更权威性的行业标准。GB/T 13693-2017,这个名称本身就带着一股“道路专用”的信号,让我看到了它在规范道路工程用材方面的专业性。我非常想知道,这份标准在哪些方面对传统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升级?它是否在水泥的早期强度、后期强度、抗冻性、抗渗性、抗磨耗性等方面,提出了更严苛、更符合道路工程实际使用环境的指标要求?例如,道路在严寒地区可能会面临长时间的冻融循环,水泥的抗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交通量大的地区,路面的抗磨耗能力也直接影响到使用寿命。我期待这份标准能为我们提供一套清晰的评价体系,让我们能够更自信、更准确地选择和供应满足道路工程特殊需求的水泥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高品质的产品赢得客户的信赖。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不久的公路工程技术员,对这份《GB/T 13693-2017 道路硅酸盐水泥》充满了向往。作为新人,我渴望学习最前沿、最实用的行业知识。在我的认知里,道路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至关重要,而水泥更是其中的基石。我曾经在学校里接触过一些水泥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总觉得不够贴近实际工程应用。GB/T 13693-2017,仅仅从名称上就能感受到它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这让我非常兴奋。我想了解,这份标准是否会对水泥的熟料组成、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以及这些因素对水泥最终性能的影响进行更详细的阐述?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水泥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交通荷载下性能表现的参考数据?我特别想知道,这份标准在保证水泥的强度和耐久性方面,是否引入了一些新的检测技术或评价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水泥在道路工程中的实际表现。我希望通过学习这份标准,能够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名合格的道路工程师。

评分

在我看来,材料标准就是连接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桥梁。《GB/T 13693-2017 道路硅酸盐水泥》这个标准,让我看到了国家在推动道路工程技术进步方面的决心。我是一名对新材料、新工艺充满好奇的工程师,我一直关注着水泥行业的发展动态。我深知,高性能水泥是现代道路建设的关键支撑。我非常想知道,这份标准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当前水泥技术的最新成果?它是否在水泥的早期强度、长期强度、抗裂性能、以及在特殊环境下的耐久性(例如,在多盐碱地区或寒冷地区)等方面,有更深入的规定?此外,它是否鼓励或规范了新型活性掺合料的应用,以提升水泥的性能并实现绿色生产?我期待通过学习这份标准,能够掌握最新、最前沿的道路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我未来的工程实践中,为建设更优质、更耐久的道路交通设施贡献自己的智慧。

评分

我是一位在水泥生产企业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我们深知,每一个标准的更新都意味着生产工艺的革新和技术能力的提升。《GB/T 13693-2017 道路硅酸盐水泥》这个标准的出现,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水泥产品,特别是针对道路工程这种对材料性能有着极高要求的领域。我非常好奇,这份标准在哪些方面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是否对水泥的细度、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强度等基本性能指标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以适应不同等级道路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在水泥的耐久性方面,比如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抗磨耗性等,设定了更具挑战性的指标?我希望这份标准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研发方向,指导我们如何通过调整熟料矿物组成、优化粉磨工艺、合理掺入活性掺合料等方式,生产出真正符合道路工程使用要求的高性能水泥,从而提升我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评分

读到《GB/T 13693-2017 道路硅酸盐水泥》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我当年参与建设某条重要省道时的情景。那条路,现在依然是我们当地重要的交通动脉,但当年在水泥的选择上,我们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当时的标准虽然也挺详细,但总感觉在针对“道路”这一特定应用场景时,还能有更深入的挖掘。比如,道路承受的载荷是动态的,而且还要经受风吹日晒、雨雪侵蚀,甚至还有各种化学物质的腐蚀。这些都是普通建筑用硅酸盐水泥可能不太会特别强调的方面。因此,我非常期待GB/T 13693-2017能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它是否会在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之外,进一步强调其抗磨耗性、抗冻融循环能力、抗化学腐蚀性(比如抗硫酸盐、抗氯离子侵蚀)等关键性能?我希望它能为我们提供一套更全面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确保我们所选用的水泥,在道路投入使用后的长期运营过程中,能够展现出卓越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真正做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