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Server2008网络配置与管理实训

Windows Server2008网络配置与管理实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俞利君,王见,吴秀梅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Windows Server 2008
  • 网络配置
  • 网络管理
  • 服务器实训
  • IT实训
  • Windows Server
  • 网络技术
  • 服务器管理
  • 配置管理
  • 实操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77204
商品编码:20436100283
出版时间:2017-10-01

具体描述

作  者:俞利君,王见,吴秀梅 编著 定  价:59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页  数:373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2477204 实训环境说明
第1章规划与组建Windows Server 2008网络环境
知识背景
实训1-1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实训1-2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实训1-3安装Windows 7
实训1-4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及网络协议
第2章建立和使用对等网
知识背景
实训2-1组建仅有一个工作组的对等网
实训2-2 组建有多个工作组的对等网
第3章组建基于域的局域网
知识背景
实训3-1安装活动目录
实训3-2服务器端的网络配置
实训3-3客户端的网络配置
实训3-4从客户端工作站登录到域控制服务器
第4章管理域用户账户和组
知识背景
实训4-1管理域中的组账户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目前使用Windows Server 2008组建局域网已相当普遍。本书从Windows Server 2008局域网组网和网络资源管理两方面入手,主要包括安装操作系统,计算机组网配置,计算机网络资源管理,添加和配置各种网络服务器角色,如DNS、DHCP、FTP、Web、Mail、路由和远程访问(Windows路由、网络地址转换、虚拟专用网)、证书服务以及组策略设置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组网实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管理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作为学习MCSE的指导用书。 前言


互联网已经进入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只要有计算机就有可能用到局域网,局域网已经成为当今数字网络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服务。目前,利用Windows Server 2008组建局域网已相当普遍。
市面上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或局域网配置和管理方面的书籍很多,但本教材从Windows Server 2008局域网组建和网络资源配置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培养桌面工程师和网络工程师的实战技能,既可以作为Windows Server 2008局域网组建实训教程,又可以作为Windows Server 2008网络配置和管理实训教程。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有操作系统部署,计算机和网络配置,计算机网络资源管理,以及DNS、DHCP、FTP、终端服务、等

《深入理解Linux服务器:架构、优化与安全实践》 前言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服务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支撑着从小型企业网站到大型电商平台,再到尖端科研计算的方方面面。而在众多服务器操作系统中,Linux以其开源、稳定、高效、安全以及强大的社区支持,赢得了开发者和运维人员的青睐,成为构建现代化IT基础设施的基石。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命令手册,而是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对Linux服务器系统进行深度理解的框架,从其核心架构出发,逐步深入到性能优化、安全加固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我们相信,真正的服务器管理能力不仅仅在于熟练掌握各种命令,更在于理解其背后的原理,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精细调优,并能有效应对各种潜在风险。本书将带领您踏上一段探索Linux服务器奥秘的旅程,帮助您构建和维护健壮、高效、安全的服务器环境。 第一部分:Linux服务器核心架构解析 本部分将抛开表面的操作,带领读者深入Linux系统的底层,理解其核心组件和工作原理。 1.1 Linux内核的演进与关键特性 我们将回顾Linux内核的发展历程,了解其如何从一个简单的多任务操作系统演变成如今功能强大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重点解析Linux内核的几个关键特性,例如: 进程管理: 深入理解进程的生命周期、调度算法(如CFS)、进程间通信(IPC)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系统调用与内核交互。 内存管理: 剖析虚拟内存、分页、交换空间、页面替换算法等概念,理解内存分配与回收机制,以及内存泄漏的诊断方法。 文件系统: 介绍Linux下主流的文件系统(如ext4, XFS, Btrfs)的结构、特点和优势,理解inode、block、superblock等关键概念,以及文件系统的挂载、卸载和校验。 设备管理: 讲解Linux如何管理硬件设备,包括设备驱动模型、字符设备、块设备、网络设备等,以及udev如何动态管理设备。 网络堆栈: 深入理解TCP/IP协议栈在Linux内核中的实现,包括套接字(socket)接口、网络协议的处理流程、路由机制、防火墙(iptables/nftables)的原理。 1.2 GNU工具链与用户空间 我们将探讨GNU项目对Linux系统的重要性,以及GCC、GDB、Make等核心工具链的作用。 深入理解用户空间程序如何通过系统调用与内核进行交互,以及shell脚本在系统管理中的强大应用。 1.3 系统启动流程与服务管理 详细解析Linux系统的完整启动过程,从BIOS/UEFI到引导加载程序(GRUB/Syslinux),再到init系统(Systemd/SysVinit)的启动,最后到用户空间的启动。 重点讲解Systemd作为当前主流的init系统,其Unit、Target、Service、Timer等概念,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系统服务、实现服务的自启动、依赖关系和并行启动。 介绍Systemd的日志管理(journald)及其强大的查询和分析能力。 第二部分:Linux服务器性能优化实战 性能是衡量服务器好坏的重要指标。本部分将提供一系列系统性、实操性的性能优化方法,帮助您充分挖掘服务器的潜力。 2.1 系统级性能调优 CPU调优: 理解CPU的亲和性、负载均衡、中断分配等概念。 学习使用`top`、`htop`、`mpstat`、`vmstat`等工具监控CPU使用情况,识别CPU瓶颈。 探讨内核参数(sysctl)对CPU性能的影响,如`kernel.sched_latency_ns`、`kernel.sched_migration_cost_ns`等。 介绍CPU隔离(isolcpus)和CPU组(cgroups)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 内存调优: 深入理解Linux内存管理中的页面缓存(page cache)和文件系统缓存(buffer cache),以及它们对I/O性能的影响。 学习使用`free`、`vmstat`、`sar`等工具监控内存使用情况,识别内存泄漏和内存碎片。 探讨swappiness参数的调整,以及何时应禁用交换空间。 介绍Transparent Huge Pages (THP) 及其对内存性能的影响。 讲解NUMA架构下的内存分配优化。 I/O调优: 理解磁盘I/O的原理,包括顺序I/O和随机I/O,以及I/O调度器(如deadline, CFQ, noop)的选择。 学习使用`iostat`、`iotop`、`blktrace`等工具分析磁盘I/O性能。 探讨文件系统的选择和挂载选项对I/O性能的影响。 介绍SSD和NVMe等高速存储设备的优化策略。 讲解RAID配置对I/O性能的权衡。 网络调优: 理解TCP/IP协议栈中的关键参数,如缓冲区大小(send/receive buffer)、连接超时、拥塞控制算法等。 学习使用`netstat`、`ss`、`tcpdump`、`iftop`等工具监控网络流量和连接。 探讨`sysctl`参数对网络性能的调优,如`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net.ipv4.tcp_fin_timeout`等。 介绍使用`ethtool`进行网卡参数配置和中断亲和性调整。 2.2 应用级性能优化 Web服务器优化: 深入配置Nginx/Apache等Web服务器,包括工作进程、连接数、缓存策略、Gzip压缩等。 探讨Keep-Alive、HTTP/2等特性对性能的影响。 介绍静态资源与动态内容的分离,CDN的使用。 数据库优化: 针对MySQL/PostgreSQL等数据库,进行配置参数调优,如缓冲区大小、连接池、慢查询日志分析。 理解索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化SQL查询语句。 探讨主从复制、读写分离等高可用与性能提升方案。 容器化应用优化: 介绍Docker/Kubernetes等容器技术下的性能调优,包括资源限制、网络模式、存储驱动。 2.3 监控与日志分析 系统监控: 详细介绍Nagios, Zabbix, Prometheus + Grafana等主流开源监控系统的部署与配置,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 日志管理: 讲解ELK Stack (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 或 Loki + Promtail + Grafana 等日志聚合与分析方案,如何收集、存储、查询和分析系统及应用日志,及时发现问题。 第三部分:Linux服务器安全加固与风险管理 安全是服务器稳定运行的生命线。本部分将系统性地阐述Linux服务器的安全威胁,并提供全面的安全加固策略。 3.1 安全模型与威胁分析 理解Linux的用户、组、权限模型(rwx),以及ACLs、SELinux/AppArmor等强制访问控制机制。 分析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DDoS、SQL注入、XSS、暴力破解、端口扫描等。 识别服务器自身的安全漏洞,如软件过时、配置不当、弱密码等。 3.2 系统级安全加固 用户与权限管理: 最小权限原则的应用,禁用不必要的账户,使用sudo进行权限提升。 SSH安全配置:禁用root登录,使用密钥认证,修改默认端口,限制登录IP。 配置PAM(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增强认证安全。 网络安全: 防火墙配置: 深入理解iptables/nftables的规则链、表、链、目标,以及如何编写高效、安全的防火墙策略。 服务端口管理: 仅开放必要的服务端口,定期检查开放端口。 入侵检测系统(IDS/IPS): 介绍Suricata, Snort等IDS/IPS的部署与配置。 内核与软件安全: 及时更新与补丁管理: 建立自动更新机制,定期检查和应用安全补丁。 编译安装与软件包管理: 理解软件包管理工具(apt, yum/dnf)的安全性和风险。 SELinux/AppArmor: 学习配置和管理SELinux/AppArmor,限制程序的访问权限。 文件系统安全: 文件权限的正确设置,限制敏感文件的可访问性。 日志文件的保护,防止日志被篡改。 使用`auditd`审计系统关键操作。 3.3 应用层安全 Web应用安全: Web服务器的安全配置,如SSL/TLS证书的正确部署,禁用不安全的协议版本。 Web防火墙(WAF)的应用。 代码审计与安全编码实践。 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账户管理,最小权限原则。 加密敏感数据。 定期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演练。 SSH安全: 强制使用密钥认证,禁用密码认证。 配置SSH隧道进行安全连接。 3.4 风险管理与应急响应 备份与恢复策略: 制定完善的备份计划,包括备份频率、备份类型(全量、增量、差异)、备份存储位置,并定期进行恢复演练。 应急响应计划: 制定详细的事件响应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操作步骤,以应对安全事件的发生。 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利用日志分析工具,对系统和应用日志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第四部分:Linux服务器高可用与灾难恢复 在关键业务场景下,保证服务器的可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部分将介绍构建高可用性(HA)和灾难恢复(DR)解决方案的常用技术和策略。 4.1 高可用性(HA)概念与架构 理解HA的目标,即减少系统停机时间,提高服务连续性。 介绍常见的HA架构模式,如主备(Active-Passive)、主主(Active-Active)。 讲解心跳机制(Heartbeat)在HA中的作用。 4.2 常见HA解决方案 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 软件负载均衡器:如HAProxy, LVS(Linux Virtual Server)的原理、配置与应用。 硬件负载均衡器:简介。 集群文件系统: 介绍DRBD(Distributed Replicated Block Device)实现块设备级别的数据同步。 了解GlusterFS, CephFS等分布式文件系统在HA场景下的应用。 服务级HA: Pacemaker + Corosync: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如何配置资源代理,实现服务的自动故障转移。 Keepalived:实现虚拟IP(VIP)的漂移,为应用提供高可用访问。 4.3 灾难恢复(DR)策略 数据备份与异地容灾: 建立远程备份机制,将数据备份到不同的地理位置。 探讨数据复制技术,如rsync, scp, rsync daemon等。 站点恢复(Site Recovery): 构建备用站点,能够快速切换业务。 自动化恢复脚本的编写。 云平台DR解决方案: 利用云服务提供商的DRaaS(Disaster Recovery as a Service)能力。 附录 常用Linux命令速查表 系统性能调优参数参考 安全加固配置示例 学习资源推荐 结语 掌握Linux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是一项持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知识,更是一种解决问题、优化性能、保障安全的思维方式。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帮助您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Linux服务器工程师,构建稳定、高效、安全的IT基础设施,为您的事业保驾护航。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购买经历挺有意思的,当时是因为项目需要,团队里有同事推荐了它。拿到之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实感”,页数不少,内容也足够扎实,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编写的。我最看重的是它对于网络故障排除的讲解,这一点做得真的非常到位。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技术,最怕的就是遇到问题束手无策。这本书里,作者列举了很多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并且提供了详细的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案。比如,关于网络延迟的排查,它从硬件、软件、配置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诊断工具和命令。又比如,在处理打印机共享和访问权限问题时,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设置,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设置,以及可能遇到的坑。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性能优化的部分,虽然是2008版本,但很多优化理念至今仍然适用,例如如何调整TCP/IP堆栈参数,如何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这些内容对于提升服务器的网络性能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平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作者的经验和技术功底,读起来让人感觉很踏实。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Windows Server 2008书籍。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服务器的书籍,但很多都偏重理论,或者内容比较零散。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的网络知识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服务器功能和管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善于使用类比和图示,将抽象的技术问题具象化,让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例如,在讲解TCP/IP协议栈时,它通过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彻底明白了各层协议的作用和通信流程。书中关于安全加固的部分也是我非常看重的,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配置防火墙、如何管理用户账户安全、如何进行系统日志审计等,这些都是保障服务器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而且,作者还针对Windows Server 2008的特性,提供了一些独到的安全配置建议。此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每一个技术术语的解释都准确到位,这对于我这种追求严谨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虽然这本书的篇幅不小,但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

在众多Windows Server 2008的书籍中,这本绝对是“一股清流”。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注意到的是它在排版和图文结合上的用心。大量的截图清晰地展示了操作界面和步骤,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而且,作者在讲解的时候,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点击,更重要的是解释了每一个选项的含义和作用,这让我能够理解配置背后的逻辑,而不是死记硬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网络服务的配置和优化的章节,例如IIS的搭建和配置,以及SQL Server的初步设置。书中提供了多种配置方案,并分析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这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而且,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命令行工具,这些工具能够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让我对Windows Server 2008的命令行操作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它不仅讲了“怎么做”,还讲了“这样做可能有什么后果”,以及“如何避免这些后果”。这种前瞻性的指导,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简直就像发现了宝藏!首先,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很吸引我,封面配色沉稳大气,一看就是一本技术类书籍该有的样子。我一直对Windows Server 2008这个版本的网络配置和管理充满了好奇,虽然现在有更新的版本,但2008仍然是很多企业和个人还在使用的系统,所以想找一本足够详细的书籍来系统学习。翻开目录,我就被内容的高度概括性和专业性所打动。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命令和操作步骤,而是从宏观的网络架构设计讲到微观的每一个配置细节,涵盖了从基础的网络协议到高级的安全策略。我特别关注了关于Active Directory的部分,这本书的讲解非常深入,让我对域的创建、用户和组的管理、GPO的配置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作者还穿插了一些实际案例,这点非常棒,能够帮助我们这些初学者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此外,关于DNS和DHCP的章节,我也是反复看了好几遍,特别是那些疑难杂症的排查方法,真的很实用。总体来说,这本书的逻辑性很强,循序渐进,即使是没有太多基础的读者,也能跟着书中的讲解一步步掌握Windows Server 2008的网络配置和管理精髓。

评分

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主要是被它的“实训”两个字吸引的。我一直觉得,学技术最怕的就是纸上谈兵,必须得动手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几乎每一章节都配有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截图,让我可以跟着书中的指导一步步在自己的环境中进行操作。特别是关于虚拟机搭建和服务器部署的章节,跟着书上的步骤,我很快就成功搭建了自己的Windows Server 2008测试环境,这为我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文件共享和NTFS权限管理的实训。书里不仅讲解了如何创建共享文件夹,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如何精细地控制不同用户和用户组的访问权限,这对于保证企业内部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而且,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技巧提示”和“注意事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内容,往往能在实际操作中避免我们走弯路,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让你学到的不仅仅是“做什么”,更是“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读完这本书,你会感觉自己真的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网络管理员,能够自信地应对各种网络配置和管理任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